登陆注册
3462200000018

第18章 望南山(1)

——西风渐冷怀久恒

5·12地震之后的那天下午,我在惊悸之余简单收拾了包裹,准备住到乡下娘家去。在武装部门口等车的时候,遇见张珏,当时她站在街角,一手撑伞一手拿着相机,伞下并排站着一位年轻的女孩子,我略略瞟了一下,女孩虽然没有她漂亮,却也清秀可人,我开口就问:你女儿?我从来没见过她女儿,但知道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她突然涨红着脸连连摇头,说是路遇。那位年轻的女孩子也羞赧地冲我一笑,匆匆走了。我一时有点尴尬,怎么又认错人了!张珏这才和我说她是站在这儿遥望刚刚被震垮的南山金石殿,那个女孩子好像是等人,嫌晒也凑到她的伞底下来,已经站了好久。我这一错问,人家只好走掉,也算解放了她,可以别处去转转了。

我在回家的路上给爱人说张珏就是这么一个热心人,也是个容易害羞的人。帮助陌生人都这样,当我误以为她是人家的母亲,她却竟然惶恐到涨红脸,真是可爱得很。

自此我在乡下住了近三个月时间,那段时间便很少见她。但我每天都关注她的博客,上面有汶川地震的最新图片,也有新闻上从来没有报道过的灾区实情,更有她在灾难之后写下的或沉痛或悲愤的文字。我不清楚她是从哪儿得来的这些资料,但可以肯定她依然是多年来的那种性格:直面现实、关注底层生活、揭露不平和黑暗。字里行间很少有眼泪,更多的是刀和枪的寒光。

隐隐地我突然对她有了牵挂和担心,我觉得这次人类的大灾难将她又一次重重打击了,以至于她久久不能平静,反倒添了血气方刚的偏激。果然几天之后,她的博客就打不开了,等到打幵已经有很多文字和图片被删除。再后来她便不更新博客,让我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在作为同事的我们见面是很容易的,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们被通知在体育中心的广场上参加会议,毒日头照得白花花的,大家一起站了很久,仍然不见领导出席,据说还在前来成县的半道上。她过来悄悄喊我到靠河边的柳树下凉快凉快,我俩在树下私语了半天,话题仍然是地震,她的情绪颇为激动,有几次说着说着都哽咽了。尤其说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孩子们,我和她的眼泪同时流了出来。悲痛之余,她更多的不平是对于修建学校的包工头良心的质疑和对权钱交易的质疑,说得痛心时,只见她用手抓着自己的衣领,仿佛要掏出自己不平静的心来,语调自然提高了些,这引得近旁的人侧目。她感觉到了,干脆拉我去办公室,说新杂志印出来了,正好还要给我稿酬。我们一溜烟钻进当时《同谷》编辑部用来办公的地下室,又小坐了一会,直到广场上响起高音喇叭的声音才跑出去开会。

那期杂志她发了我的一篇散文,给了我四十元稿费,我推让不要,她嗔怪我:“这娃,咋么犟的来!”我暗自想,她不过大我几岁而已,却总当我是孩子,足见她与生倶来的母性和善良。

那天分手的时候,她照例问我:有新作品吗?我正好就有新写的两个短篇小说想请她指点,只是不好意思开口,这一问我赶紧地说了出来,她很爽快地说让我给她发到邮箱。

这一次之后我们又有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但我听说了她数月来一直心情不好,只因为同年7月,她的师友胡翔庆先生因病辞世。胡先生是我县文化界的名人,遗憾的是我并不认识,但从后来和她的交谈中我略略知道了一些: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饱学之士。她十分尊崇胡先生,曾经给我说她在认识胡先生之前可以说是不会读书,是在胡先生的指导之下才开始系统读书的,尤其是史书。她建议我系统地读读《二十四史》和《史记》等书,但我因为自己的文化底子太薄,又是个懒散的人,至今没有做到她当年对我的要求。

很快到那年秋天,她将我的小说《老包》在《同谷》杂志刊发,并且放在了很显眼的位置,作为第二篇跟在首篇胡翔庆先生的文章之后。不久我在一次文友的聚会上和她坐在了一起,这才详细地给我谈了一下她对我小说创作的批评和建议。她说之前从来没有见过我写小说,没想到这回给她的作品是很不错的,让她感到惊喜。我一下子不好意思了,她看出我的窘迫,及其认真地解释说她从来不说假话和恭维人的话,尤其在朋友跟前。我当时既激动又感动,她肯定我的作品让我增强了写作的热情和信心,称我为朋友又让彼此拉近了距离。要知道从我们相识到熟识,我一直当她是个可敬的老师,以她的学识我是不敢和她平起平坐互称朋友的。

记得我刚调进文化馆的那年,偶有作品在《同谷》上发表,也是将稿子送给别的编委,那时候她给我的感觉有点冷,仿佛不容易接近。可能这种感觉是相互的,那时候她对我同样很客气,有一次在她家门前的商场遇见,她称我唐老师,这让我很别扭也很惶恐。直到我们一起开会、吃饭数次之后,她才亲切地喊我秀宁,也才让我更进一步地认识了她。

真正的交往在2007年后半年,之前我们只是文字上的认识。那年冬天我和她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好像她一直在感冒,每次都穿得很厚,轻易不敢减衣服。自嘲说已经老了,身子不如以前结实。我看她的确有点痩,脸色也白,偶尔咳嗽几声,正应了文弱一词。席间她问我近来读书的情况,我很惭愧地告诉她,自己成天耽于家庭琐事和玩乐,哪里好好读过书啊。她也不嘲笑我,只说趁年轻还是读点书好,我表示想借几本她的书,她却不无揶揄地说:听听你就是个大忙人,又不来找我!言下之意并没有拒绝的意思。又过了一会儿,她说自己坐久了不舒服要先回去,我特意等她走了十分钟后约上同事去她家借书。想着是头一次登门,我们在盘旋路买了点水果作为礼品,敲开门后,她老公却说她还没回来,我们放下水果离开,各自回了家。

夜里十一点左右我收到她的手机短信,说她回家后知道是我来过了,但她却去了朋友家,约我次日午后再去找她,并说送她水果简直像羞辱她一样。这让我觉得她用词有点重了,无非寻常礼节,她怎么会这样想呢。但我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次日在她家整整待了一下午,照例地谈文学,谈创作,我观察到她的敏感和细腻,也感受了她内心对文学的痴爱和激情。她给我讲述自己写《浮生若梦》的情景,常常忘记吃饭,动情的地方一个人趴在沙发背上号啕大哭,仿佛不是写出来的,就像流水一样推着她将故事中的人和事在键盘上敲打成字……

那次回来,我认真地读完了她借给我的四本书,受益匪浅,尤其是世界散文的德国卷本,开拓了我的阅读视野,也对散文有了更深的认识。她给我极力推荐《朗读者》,说到这部作品给她带来的震撼,当时的确吸引了我,但我回去读了之后,除了觉得作品独特不凡,充满悬念而外,因为自己的肤浅,我没有更多的像她那样的思考,那种沉重的思考。这让我第一次认识她作为文化人的纯粹,也了解她多年来深居简出大量阅读后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

于是和许多认识她的人一样,我钦佩她的学识和思想,有时候竟然觉得她似乎不是个女人,更不是懂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寻常女人,在她的生活中,占据更多的是阅读和创作。我知道她的学习是有计划的,尤其在时间上,所以我从不轻易去打扰她。倒是她有空的时候偶尔约我们出去走走坐坐,三五个文朋诗友,一两杯清水淡茶,或在小城四周的山路上转悠半天,或在茶馆里小坐片刻,大家一律称她老师,她更不负老师之责,给大家送书、借书,一起探讨心得体会,听说谁有生活上的困难,一定要尽力帮助,我认识的人不多,但她是我的熟人中人缘最好的一个。我曾经有意识地和她谈寻常女人的话题,譬如家庭、育儿、饮食、衣着等等,她也都有独到的见解,并非外界所传不食人间烟火云云,有一次我告诉她有件衣服特别适合她穿,让她有空去试试,后来见她时说果然好看买上了,但却给女儿穿了,用她的话说那是适合我这样的娃娃穿的,她不能和我们穿一样,人家笑话哩。

可见她总觉得自己是有点年纪了,但我从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她是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很多。当她很愉悦地和大家坐到一起后,我也常能听到她偶尔的玩笑话,常常温和的微笑,纯净甚至有点羞涩的眼眸,说话有点结巴时使劲闭着眼睛努力的可爱,每当这种时候,我就接她的话茬,接对了她马上连说“对对对”,接错了就要很认真地重新说一遍,从不肯附和别人。

我也曾经很长时间都认为她很男性化,不止在生活习性上,比如抽烟、穿非常中性的衣服和鞋子等等,我从她的做文和做人上感觉到她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大气。她尽量避免女作家惯常的多愁善感,而是长于思辨很多事物当大家都看表面的时候,她已经在思考其内涵和实质,所以她的文字中常常有一针见血的认识和见地,说的话也是毫无虚假,可能就像她自己说的,为此得罪了不少的人。也正因为这样,她在现世似乎多了一点点落寞和孤独,常常不被人理解,但她的精神和内心却是无比的强大和丰富,她依靠信念和理想支撑躯体,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创作。她推崇以鲁迅为榜样的当代学者林贤治,曾经借给我《一个人的爱与死》《鲁迅的最后十年》等书,去年年底她约我去她家,送给我林贤治主编的《中国作家的精神还乡史》散文卷一和卷二。她评论林的散文,说林早年写诗,其作品语言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同时她在平常的待人接物上,也很少女性的精打细算或瞻前顾后,每每朋友们相聚,吃饭花钱她都抢在前头。一次有个朋友夫妻俩进城来,我准备请人吃顿便饭,请她作陪,电话里她听说我请的人也是她多年的老朋友,于是和我争执谁做东的问题,看我比她还固执只好答应不和我争了,但她却早早去了饭馆,押了钱在吧台上。

同类推荐
  •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作家将雅洁、幽默、生动、豪放、鲜活诸元素熔于一炉而毫无困难,最令人倾心的是他的悲悯之心跃然纸上,令人低回已。本书为原野文库丛书的一种,入选篇章是关于幽默题材风格的散文,读者可在文中读到作者智慧的文字启迪人生、享受美感。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年轻思绪(读者精品)

    年轻思绪(读者精品)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自己是长子长孙,所以不到十一岁就说起媳妇来了。那时对于媳妇这件事简直茫然,不知怎么一来就已经说上了。
  • 静静流淌的河

    静静流淌的河

    诗歌如同音乐,富有韵律、节奏的变化,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产生出动人心弦的共鸣。写景时瑰奇独特,抒情时低回吟咏。晦涩的音调,神秘的隐喻表达悲哀、失望、痛苦和死亡。视觉,听觉,幻觉在字里行间起舞。沉睡的石雕,断碣残碑,空旷孤寂的草原,静静流淌的河流,令人心酸的落叶,等等,伴随着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而绽放。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情朝与暮

    情朝与暮

    别离3年,她已不是当初的安羽暮,他也不是当初的秦朝。可即便这时间已过去如此之久,但,人若有情,无需多言,只需一个肢体语言,甚至一个眼神,便可万物复苏。ps:送给每一个相信爱情的女生。
  • 曾经他在你背后

    曾经他在你背后

    曾经你是他的世界,如今已成历史。本文诉说了两个男人两个女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 我和我的次元大陆

    我和我的次元大陆

    2025年,游戏的技术达到了新的领域,VR异世界模拟。人们甚至可以在游戏世界展开另一个生活,一群热血而又逗逼的孩子们创造一个传奇的世界。
  • 异剑破空

    异剑破空

    这是一个只有剑的世界,剑士持剑,剑仙御剑,剑师通灵。剑士的体术,或是让人变的无比巨大,或是让人变的矫健无比。剑仙的剑术,或是让一把剑分身万把,或是让剑变的锋利无比。剑师的阵法,以剑为媒介,召唤远古地下强大的剑客为其战斗。
  • 宇落溪止

    宇落溪止

    爱的撕心裂肺,恨的肝肠寸断,这或许就是我们应该的青春,但也少不了纯粹的兄弟友谊,爱别离怨长久
  • X心理档案

    X心理档案

    这些故事来源与人的心理,来源与自然,来源于非自然因素产生的非自然现象!当然,这些故事也来源于人们心中最恐惧的一面,心中最不想承认的一面。那么,朋友们,我所说的,所讲述的,信不信由你!
  • 只对你有感觉

    只对你有感觉

    "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尹洛曦在一场车祸后受伤,脸部留下疤痕,之后辞去工作,经营一家书店,并在做手术时认识了整形医生许诺。一天夜里,她被神秘人劫持上车,对方要她完成一件隐秘的事情。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尹洛曦意外地发现在自己店里打工的大学生欧远竟然有另一种身份,她当初遭受的那场车祸也并非一场意外。除此之外,而劫持她的那些人的身份也渐渐彰显,许诺也因此身陷其中,重重阴谋逐渐浮上水面……两代人的爱恨情仇,风云突变的商界交锋,真真假假间,她的爱情与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 梦启录

    梦启录

    一次意外的邂逅,开启了平凡少年的不平凡之路。
  • 不再青春年少

    不再青春年少

    青春是一支永不回头的箭,青春是一本永合不上的书,青春是一条永不回头的路,每个人的青春都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或者是现在这正走在这条路上,多年以后你还记得她的模样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