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面讲过“太武帝灭佛”,那一次灭佛可以说间接地害死了太子拓跋晃,因为“太武灭佛”事件是发生在拓跋焘执政晚年的事件,所以这件事本身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比如地方官在执行的时候,命令一些年龄偏大的僧众强制还俗,而这些僧众又大多失去了生活能力,这就显得有些胡闹了。
拓跋晃比较善良,相比于在马背上拼杀了三十年的拓跋焘来说,他的性格可以说是让拓跋焘既爱又恨,爱惜他的才能,却憾恨他的仁德。如果不是拓跋晃先于拓跋焘去世,汉朝戾太子刘据的下场就会重演了。
但是在中华第一帝国的时代,一共有四位皇帝举行了灭佛的行动。拓跋焘算是一位在灭佛行动中功过参半的皇帝,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位皇帝,他的灭佛行动之中,却很少产生如拓跋焘那样的错误,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
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将宇文护除去之后,开始了自己的“治国之路”。北周朝自建立以来,首信的就是佛教,但是信仰佛教只是很短的一段时期,因为当时宇文护把持北周政权,所以信仰佛教可以说是他的意见,宇文护已经死亡,所以宇文邕有必要给自己的“亲政王朝”换一种信仰。
572年以前,宇文邕还是信仰佛教的,但是自从573年(建德二年)开始,宇文邕慢慢的将佛教信仰弱化下去。因为“信仰佛教”不仅仅是宇文护的旗帜,还因为佛教相比于另外两大思想(儒家和道教)有两大弊端:
1.佛教的不忍杀生,对南北统一之战有百害而无一利。
2.佛家的僧尼都有外出云游的一拨人,许多国家情报大多是由他们的口中透露的。
以此类推,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对统治者有很大的好处,这里我们只讲一下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当时已经不是“仲尼之学”,而是“经学”。“经学”要义就是不思根本改变,向着保守的结果前进,这一点对于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十分有用;再加上经学思想已经融合了法家思想的一部分,更加有利于统治者的“大一统”。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所以就在建德二年宇文邕确立了“三教”的地位:儒家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下令灭佛,但是这次行动从开始就受到了阻碍,阻碍的势力不仅有那些即将被迫还俗的僧尼,还有一些保守派的大臣。
有些被破还俗的僧尼通过守旧派的大臣向皇帝投递“意见状”,痛陈灭佛的弊端,在结尾处还威胁道:“若灭佛,陛下会下阿鼻地狱!”所以这些僧尼可以说通过这一句话,真的揪到了老虎尾巴。
为了找出一个合法的理由,他将佛道两教的学问者召集到一起,展开讨论。这场讨论之中,宇文邕还是带有私心的,因为他非常宠信一个名叫张宾的道士。两教教首在六年前曾经有过一次辩论,当时佛教的教首法号道安,此刻的教首的法号名叫道炫。
六年前道安写就《二教论》,暂时压制了道教的气焰。但是此刻宇文护已经死了,宇文邕可以放开手脚展开自己的灭佛运动。这一次他亲自上阵都无法战胜道炫,所以他下令将佛教和道教一起废除,之后又慢慢的恢复道教的地位,所以在574年五月十五日废除的只有佛教一个教派。
当然,这一次灭佛还需要一个正当的名义,这个名义也是历代统治者采取的官方说法——僧尼出家避难,不用下地工作,也不用向政府缴税,这样对于政府的财政是一个很大的削弱,因此有劳动力的僧尼必须还俗,连带拆毁多余的寺庙
宇文邕趁着灭亡北齐之战还在准备阶段,果断下诏“禁佛、道二教,经书、佛像尽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为民。并禁诸yin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宇文邕自从杀死了宇文护,就开始大大削弱大冢宰的权力,规定六府不必听命于大冢宰,分化大冢宰的权力,使之成为虚职,以加强皇权,又改诸军军士为侍官,表示军队从属于皇帝和国家化。再取消兵源的民族限制,一境内凡男悉可为兵,大大扩充了军力。又限定地方行政长官与其僚属的关系,以防止地方上的私人化。
宇文邕之前,虽然有宇文泰的明确规定,但是民族歧视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因此在宇文觉到宇文邕执政的前期,府兵的兵员的民族属性大多数还是鲜卑族人,所以很难保证府兵是实实在在的名额。
对于这个问题,宇文邕又是如何解决呢?对于此时的南北格局,宇文邕又会选择哪一方向展开战斗呢?
请看下一讲:形势的完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