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64100000064

第64章 《庄子的世界》分

第十一集《自然德性》

主持人:万物都有自然赋予的德性,不能人为的改变它。改变万物原本的自然天性,看似为了帮助它,其实是在残害它。

嘉宾:是的,尊重自然,遵从本性,顺物之情,是庄子一贯的主张。《庄子.骈拇》、《庄子.马蹄》等篇幅都是阐述这个道理。骈拇枝指,即:连生的脚趾和歧生的手指。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些是多余的,就像仁义礼乐对于人来说,也是多余的一样。庄子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庄子的意思是:本性是短的,就不该去接长它,是长的就不该去截短它。“天下有常然”,所以我们不能违背事物的自然生态。就好比骏马,它的马蹄可以践踏霜雪,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草饮水,举足跳跃,这是马的真性情。纵使有高台大室,对马来说,也毫无用处。可是后来有了伯乐,说:“我善于驯马。”从此马就开始遭殃了,死的死,伤的伤。

主持人:是啊,我们人类都是自私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耳目口腹之欲,把鸟关进了笼子,给狗穿上了衣服,把猴子带进了杂技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名义上是爱他人,实际上还是爱自己。

嘉宾:关于这点,《庄子》书中有一则很有名的故事: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逶迤而处。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为乎!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

主持人:真正的爱,是以对方喜欢的方式去爱,而不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爱。鸟儿的世界在天空,鱼儿的世界在水中。给它们自由,发挥他们的自然天性,才是真正的爱它们。同样的道理,放到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嘉宾:是的。在庄子心中,那昌盛的时代,人与自然万物都各自发挥自己的德性,人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那用所谓的仁义礼乐去治理和爱戴百姓,不是显得很多余吗?万物都纯真朴实,永葆自然本性。没必要像“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那样。为何要羡慕其他的个体呢?不过都是“天机”的产物,各有自己的功用。

第十二集《在宥天下》

主持人:在宥天下,即任由天下自然发展,不去强加约束和治理。《庄子.在宥》言:“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讲得就是“无为而治”的思想。

嘉宾:庄子认为:天下之乱,始于治。燧人、伏羲时开始治理天下,这时只能顺从民心而不能保持自然纯一的人性了;到神农、黄帝治理天下时,只能做到安定天下却不能顺从民心了;到唐尧、虞舜治理天下时,大兴教化之风,这时人们已经丧失了自然之道,舍弃纯一的天性而顺从世俗之心了。再往后,智慧已经不足以安定天下了,便用世俗的礼仪和渊博的知识作为统治的辅助,殊不知“文灭质,博溺心”,百姓开始迷惑混乱,无法再治理了。

主持人:这么说来,天下之乱,其根源就在于“瞎折腾”。如要天下大治,莫若不治。可是不治天下,如何使人心向善呢?

嘉宾:《庄子》书中: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这个问题和您的问题是一样的。老聃回答说:“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天下人们相互残杀,其罪过就在于圣人及历代君主们扰乱了人心。人们自然的天德出现了不同,而性命的本真也随之受到伤害;天下都追逐智巧,百姓竭尽心力也无法应付。由此,庄子发出了警示之言: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所以:绝圣弃智,天下大治。

主持人:在道家眼里,儒家心中的圣人,如尧、舜,都是不可取法的。道家所取法的不是世俗之准则,而是大道之宗旨。正如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嘉宾:是的,在庄子的心中,最好的君主不是那些成天勤劳治民,忙忙碌碌,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而应该是像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庄子形象的描述这样的君主: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这样的君主专注于治身养心,他们静心守一、离形去智,复归纯朴,让万物自生自灭。正如老子讲:“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则可寄天下。”

第十三集《绝圣去智》

主持人:社会之乱,在于圣人不死;圣人不死,则大盗不止;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也。读《庄子》书中的这些话,真可谓惊世骇俗!人是儒家高度歌颂的楷模。而庄子却呼吁要大盗圣人,天下才能太平,这是为什么呢?

嘉宾:要明白庄子的观点,就必须读一读《庄子.胠箧》,大概讲的是:为了防备那些开箱子、掏布袋、撬柜子的小偷,就必然要捆紧绳子,加固锁钮,这是世俗间所说的聪明。然而大盗一来,就会顺手背起柜子,扛起箱子,挑起布袋而偷走,唯恐绳子锁钮不牢固。那么以前所谓的聪明,不就是替大盗储藏财物了吗?

主持人:偷东西的大盗,尚且让人防不胜防;而那些窃国大盗,岂不是更让人无所可备?

嘉宾:是啊,所以庄子说:“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从前齐国,邻里相望,鸡犬相闻,何尝不是效法圣人呢?可是田成子一旦杀死齐君而盗取了齐国政权,所盗取的岂止是那个国家呢?他不是连同圣人的法规制度也一并盗取了吗?所以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不好名声,然而却身处尧、舜一般安稳的帝王之位。小国不敢非议他,大国不敢讨伐他,他却世世代代据有齐国。这件事不就是连同圣智的法则一起窃取了齐国的政权,并以此保护那盗贼的身家性命吗?

主持人: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盗窃钩环的人被诛杀,而盗窃国家的人却成了诸侯,诸侯之门都打着仁义的招牌,这不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

嘉宾:所以庄子要打倒圣人。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道吗?”盗跖回答道:“做什么事情没有道呢?盗亦有道啊,就像我们能够揣摩出屋里藏着什么好东西,这就是圣明;能够争先入室,这就是勇敢;撤出时主动断后,这就是义气;能够预测计划可否成功,这就是智慧;分赃平均,这就是仁爱。这五样不具备而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还没有见过。”善人不懂圣人之道就不能建功立业;盗跖如果不懂圣人之道就不能行窃下去。然而天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他们都在利用圣人的法则立身于世,故圣人利于天下的作用少而害于天下的作用就多。虽说重用圣人是为了治理天下,其结果确实大大有利于盗跖啊!

主持人:《庄子.盗跖》中:孔子去劝说盗跖改过迁善,遵从仁义之道。结果被盗跖痛斥,慷慨陈词,历数孔子的虚伪,尧舜汤武的罪行,可谓酣畅淋漓。

嘉宾:《庄子.盗跖》主要抨击儒家礼教规范,讽刺世俗儒士对荣华富贵的追逐,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提倡顺天之理,轻利全生。盗跖怒斥孔子:“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子之罪大极重,疾走归!”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

剖击圣人,打倒圣君,绝圣去智,天下自治。

第十四集《天道运行》

主持人:道无处不在,主宰万物而又蕴藏在万物之中,万物消亡而道不消亡。它是永恒存在的。

嘉宾:关于具体什么是道?道究竟在何处?东郭子问庄子:“道,在什么地方?”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说:“能说一个具体的地方吗?”庄子说:“在蝼蚁中。”东郭子说:“怎么这样卑下呢?”庄子说:“在稊稗这类杂草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卑下呢?”庄子说:“在砖瓦中。”东郭子说:“怎么更卑下了呢?”庄子说:“在屎尿中。”东郭子不再讲话了。道“每下愈况”,不要限定道在何处,没有脱离物外的道。

主持人:天道自然运行,无为无得,自本自根;人道应该像天道学习,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嘉宾:是的,天道云行雨施、日月照耀、四时运行、昼夜交替,难道它是有心为之吗?黄帝遗失“玄珠”,让“知”去寻找,“知”没有找到;让“离朱”去找,也没有找到;让“喫诟”去找,还是没有找到;最后让“象罔”去找,终于找到了。黄帝感叹道:“奇怪啊!只有‘象罔’能找到玄珠吗?在这则故事里:玄珠代表道;知代表智巧;离朱代表明察;喫诟代表言辩;象罔代表无心。庄子的意思很明显了:无心而得。

主持人:道家反对人为机巧,崇尚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与天相和,达到天乐。

嘉宾:达到天乐的人,庄子称之为全德之人。他说:“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子贡从楚国返回晋国的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正在整治菜园子,只见他费力的用瓮取水灌溉园子,子贡对老人说道:“有一种浇灌机械,一天能够灌溉上百亩之地,用力很小而功效很大,老先生不想使用吗?”老人听了面起怒色:“你以为我不知道那东西吗?我只是不耻于用而已。我曾听我老师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一旦存于心中,那纯朴的天性就破坏了,一旦纯朴的天性不完备了,人的精神就会摇荡不定,便不能容载大道了。”

第十五集《非儒崇道》

主持人: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各派学说,相互吸收,又相互辩论,且都认为自己的学说是救世良药,而其它学说只会让社会更加混乱,火上浇油。孟子批判杨朱‘无君’,大骂墨子‘无父’,他们乃禽兽也。法家批判儒家不切实际;道家批判儒墨“瞎折腾”,儒道批判法家残暴;墨家批判儒家虚伪。。。总之各家都认为:其他学说,不仅没有把社会变好,反而是把社会搞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嘉宾:身处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庄子也免不了要对各家学说一一点评。《庄子.天下》就是一篇对当时天下各家学说点评的学术论文。这个涉及面太广,我们这集只谈一谈庄子对儒家的态度。总体来说,庄子对孔子是比较尊敬的,虽然在《庄子》一书中,借助多人之口对孔子“忙碌救世”,给予了嘲讽。但字里行间隐藏了庄子对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情怀和使命感的尊重。只不过,庄子认为孔子成天这么不辞劳苦游说诸侯,太徒劳无功了。就好比是推舟于陆,效果甚微。庄子认为孔子的学说保守过时而无用,不适合当前的社会实际。他说:“夫三皇五帝之礼仪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礼仪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这一点和法家很类似,法家有过类似的话:“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讲的都是:与时俱进。庄子认为完全依照古人来治国,犹如给猿猴穿上周公的衣服,又好比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儒家认为尧舜时代是美好的时代;道家认为原始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墨家也认为大禹时代是美好的时代。这几家都认为美好的时代在过去,而不是现在。唯有法家不同,他们认为美好的时代在未来,而不是过去。这里就有个悖论了:庄子认为美好的时代是远古时代,那时人与禽兽杂居而处,万物各得其乐,没有什么所谓的仁啊、义啊、礼啊的繁文缛节。可是庄子的思想却反对保守拘泥,而崇尚与时俱进。这个怎么解释呢?

嘉宾:这就需要了解庄子哲学的内涵了,庄子之所以推崇远古时代,并非他反对进步,而是他认为在那个时代没有人为构建的制度法则,每个人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天真快乐。而自从人类自以为是的建立法则和制度开始,世界就开始尔虞我诈,相互残害了。因为庄子认为: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违背大道规律的。而大道是运转不息的,所以人类社会应该遵循大道的运转而运转。这就是他“与时俱进,与道并行”思想的来源。

主持人: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我们儒家乃是方内之人,而那些得道者是方外之人啊。方外之人唯道是从,摈弃礼法,不拘俗务。

嘉宾:是啊,在《庄子》一书中,孔子经常是一种谦虚好学,对道家真人无限向往而又放不下俗世疾苦的人。他不排斥道家修行之人,甚至内心还向往成为这样的人。庄子经常借孔子与道家真人的对话,以及孔子与学生的对话来引出和说明道家的思想和精神。由此可见,庄子真正反对和讽刺的是那些贱儒和俗儒。在《庄子》书中,有一则儒家盗墓的寓言故事,锋利辛辣的讽刺儒家的虚伪、贪鄙、和残忍。读来令人喷饭: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翙,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第十六集《用志凝神》

主持人:做任何事情,如要达到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必然要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以及多年专注的投入。

嘉宾:是的,任何事情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都非一朝一夕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庄子》书中,有一位用竹竿粘蝉的驼背老人,他粘蝉就像是用手拾掇那样容易。孔子看到了,说:“您真灵巧啊,这里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是的,我有门道,我在竹竿上累放两个弹丸,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就不会掉下来,那么粘蝉失手的次数就很少了;如果练到累放三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失误的概率也就十分之一了;如果练到累放五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就如像拾取那样容易了。当我粘蝉时,身体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一个竖立的木桩;我伸臂执竿,如同枯槁的树枝。虽然天地无限广大,万物纷纭繁多,而我眼中心中只有蝉翼。我身心不变不动,不因纷杂的万物改变我对蝉翼的关注,怎么可能得不到蝉呢?”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啊!”

主持人:凝神专注,而不被外物动心,方能达到至高境界。这位驼背老人长期训练,熟能生巧,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呆若木鸡,守气全神;所以粘蝉时能够做到悠然得意。

嘉宾:说到“呆若木鸡”,现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庄子.达生》中写道: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主持人:原来“呆若木鸡”指的是守气全身、以静制动之鸡。庄子还讲过一个“郢都匠人”的故事,匠人的技巧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嘉宾:“郢都匠人”这则故事,主要是讲庄子和他的好朋友惠施的“莫逆于心”的友谊的。同时也在说明技巧运用的娴熟无碍跟所施展的对象有关。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匠人为朋友削鼻灰,运斤成风;他的朋友从容镇定,非常信任匠人的技术,不会伤到自己的鼻子。可是宋元君让匠人为自己削鼻灰,却被匠人拒绝了,匠人说:“我确实曾经砍削过鼻尖的泥点,不过现在我对手已经死了很久了。”庄子在这里其实主要还是怀念他的朋友惠施。惠施去世后,庄子没有辩论的对象了。

第十七集《识古别今》

主持人:识人之术,在先秦时代,相当发达。如孔子识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又如孟子:“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庄子又是怎么观察和分辨一个人的呢?

嘉宾:庄子借助孔子的话,说道:“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象犹有春夏秋冬日夜更替的周其变化规律。人却厚貌多情,深藏不露。有的外貌谨慎而行为骄横,有的貌似长者而品行不端,有的表面急躁而内心通达,有的貌似坚强其实内心绵弱,有的貌似和缓而内心强悍。那些追求仁义看似如饥似渴的,一旦抛弃仁义就像逃避热火一样急速。

主持人:看来庄子也认为: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嘉宾:是的,所以为了全面的了解一个人,庄子总结了“识人九征”之法:远使之而观其忠,即:派他到远处任职,观察其忠诚度;近使之而观其敬,即:让他在身边任职,观察其敬慎;烦使之而观其能,即:派他做繁杂之事,观察其能力;卒然问焉而观其知,即:突然问其问题,观察其是否机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即:仓促约定见面时间,以观其信用;委之以财以观其仁,即:托付大笔钱财,观察其是否是仁人君子;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即:告诉他情况危急,观察其节操;醉之以酒而观其则,即:故意灌醉他,观其本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即:与众人杂处中,观其为人处事态度。我个人认为这套识人技术基本很全面了。

主持人:在这九种征验之下,一个人可谓无处遁形了。这是了解今人的有效方法,那么要了解古人,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嘉宾:在了解古人这一点上,庄子和孟子有点相通之处。孟子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所写必然不会全部真实,有些被作者隐去或删去。要真实的了解古人,还需考察他所处的环境和情势,“以意逆志”方能不歪曲古人的思想。而庄子也认为古人留下来的书籍文字是大不可信的,文字所记载的古人的言行和思想都是糟粕,真正的精髓是无法用文字言语流传下来的。这个又有点和禅宗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思想相似了。

庄子讲了一则故事: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第十八集《患难深重》

主持人:人间患难深重,尤其是庄子所处的时代,战争频仍。正如孟子所说的:“春秋无义战”。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更加庞大,频次更高,残忍更深,大量屠杀战俘和平民。对于这些无谓的战争,在庄子心中充满着悲愤之情。

嘉宾:《庄子.则阳》中有个人叫做戴晋人,惠子引见他去见魏惠王。让他去劝说魏惠王,不要因为田侯牟背约那么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听从臣僚将军们的各种鼓动,每天开会讨论是否发动战争。戴晋人见到魏惠王,说:“有一种小动物叫蜗牛的,大王知道吗?”魏惠王说:“知道。”戴晋人接着说:“有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左角上,人称触氏;还有一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右角上,人称蛮氏。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伏尸数万,惨不忍睹啊。”

戴晋人的意思是:魏国不就像蜗牛角上的触氏那么争强好斗吗?耗尽国力财力人力,不过就是争夺蜗牛上的一角而已。却使得魏国民不聊生。天地之间有个魏国,魏国之中有个梁,在梁都之中有个君王,这君王和蛮氏又有什么区别呢?不是和蛮氏一样的愚蠢无知吗?

由此可见,在庄子看来,人间的功业,名利的争夺,不过就如微末之尘而已,不值得为了这些去残害百姓。

主持人:当时的百姓,不仅饱受战争的屠戮;还时刻遭受当权者的盘剥敲诈。统治者制造各种陷阱,让百姓防不胜防,每天战战兢兢,生活在一个大的刑场之中。

嘉宾:庄子对当时百姓的处境,充满着深切的同情,对当权者的虚伪、狡诈、残忍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庄子讲了一则故事:柏矩去到齐国,看见了受刑后示众的死尸。他把僵化的死尸摆正,解下朝服盖上,仰天哭号,对尸体说:“先生啊,先生啊!天下将有大祸降临,你却先遭遇上了。您不是说:‘不去偷盗,不去杀人’,为什么又去做了呢?荣耀和屈辱的观念确立,然后才发现它所带来的弊病;钱财和货物的过分集中,然后才发现它所带来的竞争。现在正是树立了人们所诟病的,积聚了人们所竞争的,困扰着人们的身心,使人们永远不能安于本分。要想不让人们遭受刑戮,这能做得到吗?古代的君主都把功劳归于人民,把过失归于自己;以为正道在人民一边,以为错误在自己一边。所以一旦有人遭受了伤害,就会辞职退让,自责其过。现在却不是这样,他们隐藏事物的真相而愚弄不懂的人,增加事情的难度而把不敢去做的人定为罪犯,加重任务的分量而处罚不能胜任的人,增加路程的距离而责罚限期不到的人。这样一来,百姓的智慧和气力就都用尽了,接下来只好用虚假来对付了。上层统治者们天天做出弄虚作假的事情来,不能不让下层的士民不利用虚伪来应付。能力不足而被逼无奈就会作假,智力不足而被逼无奈就会欺骗,财力不足而被逼无奈就会去偷盗。请问盗贼的风行,要责备谁更合理呢?”

第十九集《祸福难料》

主持人:《淮南子·人间训》中有个典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也讲:“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世间的福祸深不可测,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谁又讲得清呢?

嘉宾:是啊!《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一只神龟托梦给宋元君,说自己被渔夫余且抓住了,请求宋元君搭救。宋元君搭救后,又想杀掉它,又想放掉它,心里犹豫不定,于是让人占卜测问,结果是:“杀龟,用此龟占卜,大吉。”于是把龟剖开挖空,用它占卜了七十二次,没有一次卜灵验的。孔子说:“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主持人:是啊,神龟能算尽天下之事,却不能算揆度自己的命运。庄子同时反复强调:一个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富贵,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祸患。得到一样东西一定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就看一个人愿不愿意承受这个代价了。

嘉宾:《庄子·徐无鬼》中有个捆的故事。子綦想知道儿子们未来的遭遇,他请算命师九方歅来为他的八个儿子看相。九方歅说:“捆最有福气。“子綦惊喜地说:“他会怎么样呢?“九方歅说:“捆终身都会与国君一起饮食。“子綦一听这话就伤心流泪说:“我的儿子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绝境呢?“后来的事情也不幸被子綦言中。没过多久,子綦派捆去燕国办事,途中,捆被强盗掳走,强盗砍了捆的脚,把他卖到了齐国,捆正好去担任齐康公的守门人,过上了与君王一起饮食,终身都有酒肉吃的日子。对于捆来说,虽然确实有酒肉可供享用,但是却成了无脚的守门人。试问:有酒肉可吃,就算是福气了么?由此可见,世间的福祸相生相依,甚至变得阴差阳错令人啼笑皆非,好运的过程与结果如此这般大相径庭,有道是得失寸心知、冷暖自知。

主持人:庄子如此看透祸福,以至于他对富贵名利向来都是鄙视的、对生死存亡又向来是豁达超然的。他认为一旦被这些外物所牵累,无异于引火烧身,取祸无穷。

嘉宾:是啊,我们都知道庄子的一个故事:庄子在一个园林中用弹弓瞄准一直黄雀,黄雀在盯着螳螂,螳螂在一门心思的准备扑蝉。庄子看到这个食物链之后,惊恐的立马把弹弓扔了,撒腿就跑,后面的守园人大骂而追之。庄子闭门在家,三日不出,给我们留下了个成语:“螳螂扑蝉,黄雀在后。”人在一门心思追求富贵名利的时候,容易忘记周边的危险。且人在追求这些的时候,怎么可能不侵害别人的利益呢?所以庄子说:“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万物都是牵累在一起的,那些“见得而忘其形,见利而忘其真”的人,不是和黄雀、螳螂、蝉一样的吗?

主持人:这个故事,可以形象的说明道家的富贵得失观,即:见得四害。要完全破除这种祸患,最终还是要归结于“大道”的参悟上:万物一体,死生同状。这样就无所谓什么富贵贫贱,生死穷达了。

嘉宾:是的,当宋国人曹商向庄子炫耀自己的才能,被秦王赏赐一百辆车子,并嘲讽庄子过着贫穷困苦的日子的时候。庄子对他充满鄙夷,讽刺曹商道:“我听说秦王得了病,召集大夫来医治,凡是能破除毒疮的人就可以获得一辆车子,愿意用舌头舔治痔疮的就可以获得五辆车子,所治疗的病越是卑污,获得的车辆就越多,莫非你给秦王治疗痔疮了吗?为什么获得这么多的车辆呢?你还是滚远点吧!”

又有一则故事: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寐,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寐,子为赍粉夫。”这则故事形象的讽刺了那些自以为获得了富贵就洋洋得意的人,殊不知他们的富贵都是侥幸而得,有失去的危险,更有甚者,还会因为富贵丧命!

像庄子这样参透生死的人,富贵荣辱又何足挂怀?庄子老婆去世,他“箕踞而坐,鼓盆而歌”,因为他知道生死不过是生命形态的转化而已。庄子自己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之,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们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这就是:“万物一体,死生同状”的境界。

第二十集《山木自寇》

主持人:人一生的起伏遭遇,有些是客观原因和外在环境造就的。所谓“时势造英雄”;但也不可否认,很多时候,我们人生的轨迹和遭遇,和自己的处世哲学有着莫大的关联。

嘉宾:庄子对于在人世间,如何处世,如何避免祸患,有一则非常著名的故事: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大树,它的枝叶非常茂盛,伐木人停在树旁却不去砍伐。问他为什么不去砍伐,他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颗大树因为不够良木的材质,所以能享尽天赋的寿命。”

庄子走出山区,在老朋友家歇息。老朋友很高兴,便叫童仆杀鹅来款待庄子。童仆问道:“有一只鹅会叫,另外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主人说:“杀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遇到的山中之树,因为材质不好而能够终享天年;现在主人家的鹅,却因为没有才能而被杀,请问先生将要处于哪种情境呢?”

庄子笑着说:“我庄周将要处于有材和无材之间。不过即使这样,看似妥当,其实不然,还是不能免于拖累。只有游于大道的境界,清静无为,这样才能既没有美誉又没有毁谤。时隐时现如龙蛇一般,随时变化,而不偏执于一端,这样的人物物而不物于物。”

主持人:有人因有用而死,有人也因无用而亡;有人因有用而存,有人又因无用而活。到底如何平衡“有用”和“无用”、“有材”和“无材”,这是庄子哲学探讨的重要命题。庄子的目的是希望给人们在处世上,能够时刻做到“避害全生”。

嘉宾:其实庄子的处世哲学,也受到了老子的影响。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庄子也讲“谦德之美”,认为人生处世,不能自矜取祸。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人有才却不能自恃其才。这个道理,又有多少人能够领悟透呢?领悟了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呢?我们很多时候真的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主持人:通过二十集《庄子的世界》解读,我们大体了解和认识了庄子:他的学识博大精深,他的思想意境高远,他的文章瑰奇宏大。坦白的讲,要达到庄子的境界确实很难。后世很多人学习他却学不像他。

嘉宾:后世对老庄哲学的继承,最典型的就是魏晋时期的“新道家”,也叫:玄学。比如“竹林七贤”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但总体来说,新道家并没有达到老庄的境界水平,“新道家”所处的时代,和庄子时代有些类似,都是乱世。在乱世中,道家的逍遥游世、超脱物外、清静无为的哲学,恰好为天下士人提供了避难之所。但“新道家”有时候给人的感觉,似乎在刻意模仿老庄,稍显娇柔做作,有点“邯郸学步”的味道!

同类推荐
  • 妄想日常日记

    妄想日常日记

    这只是一本日记,文中取材来自现实对话,网络所知。人物多为真实存在,依旧是描写无生的故事。唯独换了角度。大概还有一堆其他的事!哪里是妄想和哪些是现实,谁也不知道。
  • 尚鄯若锦逸半生

    尚鄯若锦逸半生

    十年了,他和她难道真的只有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吗?一年并肩奋斗的高三,喜欢着,但是却不敢捅破,这一年,是他们十年时光的一抹暖阳,一直温暖着两颗心;三个月的热恋,这是他们十年时光一窗剪影,喜欢着,可是……四年的异地恋,还喜欢着,可是……三年硕士旅途,依然喜欢着,可是……两年……十年了,他和她终是刻骨难忘,在第十一年,一个尚鄯若水的出现,让他和她的半生…情…
  • 销售小心得

    销售小心得

    自己对销售的一点感悟,虽然可能大家都懂,但是我用自己的话写了下来,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所得,如果对你的销售生涯有帮助的话,我就很高兴和满足了
  • 蒿里我家

    蒿里我家

    鬼域对人类世界的研究,造成人类社会进入集体无意识的癫狂之中。
  • 俗人不死

    俗人不死

    余,苟活于世,俗人也。谓所求,养!文之所诉,皆思所暴,言之所陈,是非非明。浊流所及,恐有荼毒,阅取滥用,无与我事。溢思之暇,疯魔之余,非愤之想,非愤之作。见识薄浅,能力所限。文之所诉,实难周全。留之笔之,鉴人鉴己,警钟长鸣,正己正心。复记弗忘,顺理成章,文皆为思,乱而成之。弃笔几许,未及文理,心中不安,理乱言繁。话皆良药,或补愚拙,恐有不当,贻笑大方。墨之以白,左顾自得,载之以纸,温之于侧。知自不足,何以陈全?自知不足,呈惑达道!解之,摘而释之详议之,非而明之理教之,知而醒卑鄙
热门推荐
  • 修仙狂妃

    修仙狂妃

    杀伐修仙,我意张狂!谁若阻我,且试天下!——练妖娆
  • 问卜

    问卜

    在永夜降临之前,他降临了。牙牙学语之时,家园被毁,族人殆尽。天下不过是一个天大的棋盘,而自己不过是这棋盘之中的一颗棋子。一层层揭开身世的迷雾,一步步走出命运的棋局。命途多舛之时,偏遇薄命红颜。这天地是否只有阴阳两面,他和她是否将永远相隔在奈何两岸?
  • 疮伤

    疮伤

    一段不幸的历史就像纱布下面的疮口,有的也许已经结茧,而有的仍然血迹斑斑,触目惊心!故事叙述了六七十年代几个家庭的悲惨遭遇。读来令人深思,催人泪下。
  • 恋风不恋尘

    恋风不恋尘

    当他见到她的第一眼,他就知道这是上天注定了的缘分.她在他的心里烙了印,一顾一切就是为了她的回眸一笑……
  • 荒域圣尊

    荒域圣尊

    一花一叶一世界,在这苍茫的天地之中,大千世界有三千,小千世界无数;诸天万界世界万族林立,铮铮向荣,追求大道的极致成为万千生灵的终极目标。荒域大世界以修炼为尊,至强者举手投足之间可摘星夺月、破碎虚空。且看萧凡一路崛起,舞动天地风云!
  • 这个魔女不一般

    这个魔女不一般

    主人公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变成了拥有魔法的使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能看她的本事了。
  • 大海贼新时代

    大海贼新时代

    主角:船长蒙奇·D·路飞吃货:蒙奇D千羽剑士:罗罗诺亚·索隆航海士:娜美狙击手:乌索普操作船医:托尼托尼·乔巴考古学家:妮可·罗宾修船匠:弗兰奇音乐家:布鲁克厨师:山治船员:纳夫亚·微微船员:保罗
  • 熊猫小姐

    熊猫小姐

    钟爱熊猫的她不知不觉拥有了熊猫小姐的称号,并与男主角相厌、相知、相恋、相离、相遇、结果?
  • 一语多译英语

    一语多译英语

    本书内容丰富,分类明朗。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求职工作,休闲娱乐,出门旅行,友好交际,情感表达等。表达灵活,语言地道。多种灵活的表达,易于吸引读者的学习兴趣,多种表达源于大量英文作品,避免汉语式的英语,是说一口流利、地道英语的最佳选择。形式活泼,易学易用。让读者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易于接受。
  • 废柴五小姐:邪王宠妻无度

    废柴五小姐:邪王宠妻无度

    她,是传说中的bigboss,也是国际金牌特工,一朝穿越,变身成了齐腾国人尽皆知的废柴兼丑八怪五小姐——月冰倾。废柴?你TM就是连废柴都不如。丑八怪?美瞎了你们的钛合金狗眼!可身边总有个大灰狼时时刻刻准备吃了她,“娘子,你喜欢我吗?”谋大灰狼问。“喜欢。”夜千寻没想到她会这么回答他,连忙跑到她身边,问:”娘子,那你喜欢我哪一点?”“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ps:宠文无虐无误会,男强女强,真真正正一生一世一双人。坑品保证,放心入坑。)更新的会有点慢,因为写作只是作者的爱好,请大家耐心等更,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