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64100000062

第62章 《孟子》名言心得分享(四)

《孟子》名言心得分享(四)

作者:王泽仁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心得分享:人性学说历来是各哲学流派的起点。大体中国哲学有以下几种人性观点: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无善无恶、人性有善有恶、人性有人善有人恶。孟子认为人性是本善的,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的,王阳明认为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并留下了心学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不管儒家的哪个学派,也不管他们秉承的人性学说多么的不同,但他们的最终归宿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修身和教育完善人格。只不过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扬和扩充人自身固有的善性。而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摈除人固有的“恶”,导引人走向善良。孟子认为:“人皆可为尧舜。”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为禹。”也就是说通过教育,人人都可成为君子,成为圣贤。荀子的两位法家学生韩非和李斯继承了荀子的人性恶学说,但他们认为自己老师的方法太过理想化和不切实际,而选择了一条捷径的方法,即:我不管你做不做好事,也不管你是不是个好人;但你绝对不能做坏事,否则就要接受制裁。管理学中的“少数人管理”原则就起源于此。

在职场上,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信奉哪种的人性学说,直接影响着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假如他信奉人性善,那么他倾向于Y管理;假如他坚信人性恶,那么他坚决推崇X管理;假如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那么他的管理理念就是Z模式了。

下面我们回到孟子的论述,孟子认为“性本善”,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本固有的,并举了个例子:一个小孩快要掉入井中,我们看到了,一定会升起恻隐同情之心,本能的想要去救他,我们救这个小孩纯粹是出于一颗善心,而无任何功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结交这个孩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博取乡党声誉,也不是因为讨厌那个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做。我们只是纯粹的按照我们的“良知良能”去这样做。何为良知良能呢?孟子讲:“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当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并非仁义礼智本身,所以孟子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我们需要扩展这“心之四端”,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善人。

那么如何去扩充这四端呢?首先要做到的是真诚,唯有真诚才是修身格物的根本法门。通过真诚的修善,人才能回归到“赤子之心”。即所谓的返璞归真,去伪存真。这个和道家就很类似了。道家认为修身完善的最高境界是:复归于婴儿。西方伟大的哲学家尼采也认为人的一生大体会经历四个阶段:婴儿、骆驼、老虎、婴儿。当然,无论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西方哲学也好,修身后的赤子和婴儿阶段和人生初始的婴儿阶段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天然物质的产物,一个是精神修为的产物。

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一个人做到至诚,是可以化育万物的,是可以预测未来的,是可以达到“至善”的。儒家讲“诚外无物”“至诚尽性”“至诚如神”说明真诚的人可以真正做到“尽心知性”并且“知天”。一个人如果修善通达了,就可以与天地合一了,也就是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了。当天人合一、天人合德了,人就可以做到儒家一贯推崇的“正命”思想了。所以孟子讲:“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并认为人只要做的了“存其心,养其性”就可以“事天”。这样就可以做到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了。孟子一直把人定位为宇宙公民,即:天民。真正的至善,一定是可以通达天命的,所以孟子讲:“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天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酷死者,非正命也。”

除了真诚之外,孟子认为修善还有境界的问题,分为六个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人只有不断精进,不断提升自己“善”的层级。才能完全脱离于禽兽之性而变成真正的人。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前段时间和一位学者聊天,他说,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兽、人、圣。大多数人在兽的层面,还有很多人是半兽半人,很少一部分人是真正的人,至于修炼成圣就更加凤毛麟角了。修善的过程就是去除兽的成分而成为“人”的过程。

孟子的人性善学说,不仅限于哲学范畴,他最厉害的是将他的性善学说政治化。用来作为说服各国国君推行仁政和王道的理论武器。《孟子》里面有一则齐宣王的故事:有一次齐宣王坐在堂上,有人牵牛从堂下经过,齐宣王看到了,问:“牵牛去哪里?”那人回答道:“要宰了它衅钟。”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到它哆嗦的样子,它没有罪过却要进屠场。”那人又答道:“那么,要废除祭钟的仪式吗?”王说:“怎么能废除呢?用只羊来代替它。”老百姓听说了都认为齐宣王吝啬小气,舍不得一头牛。可是孟子却说:“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的意思是所有的国君都有推行仁术的先天条件,因为人性是本善的。所以孟子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只要哪个国君推行仁政和王道,那么全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附于他,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爱戴。孟子最推崇的就是商汤和周文王的仁政和王道了,商汤七十里而王,文王百里而有天下,这都是因为他们推行仁政和王道啊。所谓王道政治就是以德服人;心服也。它区别于霸道政治,霸道政治是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能也。当他们征伐那些残暴之君时,当地的老百姓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并且都渴望先征伐自己的国家,生怕征伐的太晚了,所以有这样的记载:商汤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伐,西夷怨。曰:“奚为我后?”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他们做到了孟子所说的“仁者无敌”了。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及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心得分享:我讲过,儒家有三大特色:肯定传统、重视教育、关怀社会。而儒家对于教育有着系统的论述,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等等;孟子的教育观也有自己独特的论述,首先从教育方法来说,分为五种:一、及时雨: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二、成德者:成就品德;三、达才者:培养才能;四、答问者:解答疑惑;五、私淑艾者: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孟子论述自己的学问的时候,说自己非常崇拜孔子,想要学习孔子,可是因为自己比孔子晚出生了100多年,没有这个福气亲自向孔子求教。就只能私下学习了,也就是第五种:私淑艾者

孟子对于教育有着很系统的论述:孟子认为,教育首先要顺应天性;也就是要顺应人本身固有的善性,既然“仁义礼智”属于人天性中内在的品质,那么教育的目的就顺应它、诱发它、发扬它、扩充它。

二、重视环境;孟子是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我想这是孟子从小受他母亲的影响,孟子本身的成长轨迹就是环境造就的。《孟子》里面有一则故事,论述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的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说话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齐国的繁华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象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三、教亦多术;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是个清高之人啊,所以会有这样的话:我不屑去教诲他,这也是教诲的一种方式。这就是所谓的:不教而教。《孟子》书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其实不仅求教别人不能附带任何外在条件,孟子认为交朋友也不能附加任何外在条件,他说:“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凡是附带任何外在条件的教育和交友,都是功利的,都是不纯粹的,都是不真诚的。

四、惟精惟一;儒家向来推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方法。《中庸》里面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尚书.大禹谟》中记载了儒家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几句话都在说明专精唯一,恪守中道,对于修身完善人格多么重要。《孟子》中关于专心致志、惟精惟一,也讲过一个故事:孟子说:“天下即使有容易生长的植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没有能生长得了的。。。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其中一个一心一意的学,只听弈秋的讲解。另一个虽然也听着,但一心以为也许会有大雁飞来,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它,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下棋,但却不如那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聪明程度赶不上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这个故事我想基本说清楚了为什么同样在一家公司,不同的人职业发展轨迹不一样。同样是从事同一个岗位工作,不同的人做出的却是不同的绩效。同样是同龄人,不同的人过的却是不同的人生。孟子尤其重视修习仁义的成熟度,他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不为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五、易子而教;这个教育观点可以说是孟子教育方法的创新了。《孟子》书中记载: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也。”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读完这则故事,反观现代社会,就会发现,孟子是很明智的,现在很多父母教育儿女:“为什么考这么点分?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儿女很机灵的就会反问道:“你当年还不是不好好学习,你自己都没做好,凭什么要求我努力学习?你当年读书的时候还不如我呢?”所谓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儿女的榜样,自己做不好,是很难教育好儿女的。尤其是因为父子之间有血脉之亲,教育的时候,感性胜过理性,这就难免偏驳和不客观,所以孟子讲:“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父子之间是不用善恶来相互评判的,否则就会疏离感情。这样就会经常相互伤害了。

同类推荐
  • 我的臆想宫殿

    我的臆想宫殿

    生活的复杂,有时候一个大脑根本就来不及去思考它,但它就是这样无端的发生了。我可以手足无措,也可以就此任意妄为,但就是不习惯不去给它选择一个结果。
  • 光对面的思过崖

    光对面的思过崖

    我向大家讲述一个生活中非常普通的小故事。
  • 归去新城

    归去新城

    以宫老三一家为线索,展现新城风土人情,富有乡土气息。所有的旧是希望的起点,某些的新却是痛苦的渊源。
  • 王源,我们都是好孩子

    王源,我们都是好孩子

    “……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啊,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善良的孩子,怀念着,伤害我们的……”你唱过的,你,如今还记得吗?当歌词成为真实,谁又能想起曾经的那时心底的悸动与朦胧情愫?
  • 我不是人是吸血鬼

    我不是人是吸血鬼

    他叫李轩,人不算丑,家有点穷,有点小腹黑,胆小懦弱,偶尔会爆发,但是很快就会被人打回原形,他就是我,是我们……
热门推荐
  • 倾天下:嫡女策繁华

    倾天下:嫡女策繁华

    他是一代帝王,冷漠无情。却爱上她相府嫡女。她出生高贵,继母姐姐恨她入骨,步步算计。他和她注定一生纠缠,爱恨情仇在一瞬之间,皇位争夺,手足相残。他在她面前并许下诺言,“若今生乱世如麻,便许你来世锦绣荣华。”
  • 雪翎

    雪翎

    三生苦恋三生绝,凰雪花翎重现天。星辰苦短勿相见,至此人间无痴情。
  • 带着桃花源混花都

    带着桃花源混花都

    唐重创业失败,几年心血毁于一旦,相爱多年的女友却和罪魁祸首、唐重的合伙人搅在了一起,并且将他打昏在地卷走了所有财产。而唐重因祸得福,开启了宛若桃花源般的神秘空间……
  • 放开那师太

    放开那师太

    莫道剑斩三千桃花落地,只管苟屎敷你满脸懵逼。任凭尔等玄功叱咤练气,手中板砖教你再无声息。剑尾红穗诉说行侠仗义,入得耳中全然都是狗屁。你言我毫无武德之道理,却不晓我之输出靠偷袭。
  • 沉浮阿拉德

    沉浮阿拉德

    地下城与勇士这款游戏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温暖和感动。不管是那些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事情,一切的一切构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很多朋友写了很多和DNF有关的小说,本人看了之后心中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自己也动笔写点什么。无奈总是太懒,只是空有想法却没有付诸行动。这一次,自己动笔描绘心中的阿拉德,写一个阿拉德世界为背景的故事。我希望阿拉德大陆可以像斗气大陆一样成为一个值得让人们怀念的地方。写这本小说,实现自己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写一个心中的阿拉德。以上
  • 雇佣关系:杀与爱!

    雇佣关系:杀与爱!

    他是禁欲的高冷杀手总裁,却要埋伏在她身边任她使唤。第一次他抢了她的车,给了她一张无限黑卡,第二次他以保镖的身边卧底在她身边,任凭万般反抗却也只能听她发落。“苏手下,以后我吃肉,你吃面,我吃面,你喝汤,我喝汤,你就得饿着,不过呢以后跟着本小姐,你就饿不着”“我呢,看电视从来不喜欢广告,所以把会员给我充好,我逛街你负责付账,卡就放在你身上,我吃饭呢必须要让人陪着,所以现在你就是最佳人选!”
  • 九歌回荡,离人莫挽

    九歌回荡,离人莫挽

    “风九歌,儿时那所谓的诺言,果真仅是童言无忌么?”墨挽离自嘲地笑笑,是她太傻,那个所谓的诺言,让她信了整整十七年!“小离,我们没有可能。”风九歌淡淡道。她十七年来的执念,就换回一个,不可能……“我明白了。”桃花翩飞,不及你一颦一笑,恍惚我的双眸。如果我的感情,只会让你蹙眉,我宁愿,放手。有人说,命由天定,而我说,人定胜天!前世已经错过,当前世的伤,刺痛今生的情,我又岂会放手!若是苍天不容你我生死相依,那我势必逆天而行!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三千烟尘

    三千烟尘

    她是地狱血河中,久远以来,众生戾气执念凝聚化成的魔,法力无边,可驾驭万灵,众神皆认为她祸害苍生。他是极天之处最无欲无求的神,九霄明月,流云天高,不惹一丝尘埃。“你喜不喜欢我?”我错愕不已,我说,“您这问题好深奥!”他的脸上又是似笑非笑的,然后我便补了一句,“极天的神尊,您莫不是来对我施美人计!我还是小孩子,不懂你们大人的事情!”然后他的似笑非笑变成忍俊不禁,他的嘴动着,说的是“喜欢不喜欢我?”我说,“缘来则聚缘去则散,浮生若梦,喜欢又如何?不喜欢又如何?”
  • 超级纨绔系统

    超级纨绔系统

    纨绔不可怕,就怕纨绔牛逼化。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不要问我在干什么,我要么在装逼,要么在装逼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