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城并不大,只是豫州汝南郡下属的一个小县城。
许邵等人,只走了一小会就出了城门,上了官道,所谓官道也不过是平整一些的土路罢了,只是路两边种植了些杨树,分离开了路与农田。又走了一会在官道之侧,有一个简易的木门,木门两侧由栅栏延伸圈了起来,里面种植很多桃树、李树等果树,外面看起来像个果园。
前面带路的夏侯信示意就是这里。夏侯信打开木门,几人走了进去,首先是一条幽静的小路,两侧果树郁郁葱葱,让人心情格外的好。许靖一路上给许邵讲两人小时候在哪里如何淘气之类的往事,许邵就是哼哈答应,不时许靖的趣事,确实也能引起大家的笑声。
穿过石子小路,里面是三个品字形的鱼塘,大小不一,似乎里面的鱼很肥,不时的再水面之上划出一道道水线。鱼塘旁边错落有致的修建了几所房屋,这里的房屋都是整齐的石砌而成,红瓦盖顶,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几人来到一个琉璃凉亭坐下。
许靖说道:“难得伯父将这么好的地方捐出来做私塾,这里是可有我们好多的回忆!”
夏侯信在一旁说道:“还不是要霸占师父家的产业,这里做了私塾,就是他许禄了的!……”
皇甫仁立刻出言制止夏侯信,“这是师父的家事,你别乱说。”
许邵说“地方真的很不错,在这里读书也是上选!兴办私塾,让相邻的百姓家的孩子,能多学到知识,多读书,为以后的生计多一条出路,要是能多出几个人才就更好了!”
夏侯信接口到“普通百姓家能有几个念起私塾啊!只有那些有家资的才念得起呢!”
看来刚才的话语是什么触动了夏侯信。
许邵问道:“百姓大部分都念不起?那我们兴办还有什么意义呢?”
许靖答道:“这私塾,我们不是考虑收多少钱,是定位在什么程度?”
许邵借由说:“我最近久卧病床,思维也很混乱,正好文秀兄给我讲一讲,我好恢复往日记忆。”
许靖有点怜悯的看了下许邵说到:“我们私塾也分三六九等,一是启蒙教育,即识字教育,约一至二年;二是读书教育,约三至五年;三是开讲、开笔作诗成文教育,约五至八年;四是习文完篇、练习揣摩、参加察举制,就是举孝廉,方能入朝为官。”
许邵略微沉思道:“这次既然做了,就要做的动静大一点!我们做成书院如何?”
许靖立刻眼漏精光的看着许邵“子将兄的意思是,兴办大型书院,不过问题很多,需要地方官府的支持!”
许邵说“这些问题就让许禄去忙活吧,如果他能让我们办书院,我们就按照我们的方式建立一个大型的书院,既收名门贵族,不拒绝寒门子弟,招引游学士子,名士,名流皆可入学。教学模式也不必死板,平时有先生授课,每月固定的时间可以将自己所学所感互相讨论,辩论,不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同时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辩题。”
许邵说的这些新理念让许靖大开眼界,他只是想如何建好私塾,没想到许邵提出的书院这么大的概念。不过许靖思维敏捷立刻拍手叫好到:
“好!好!好!子将贤弟一番话,让愚兄豁然开朗啊!子将高瞻远瞩,吾所不及啊!要是建立书院,我们这些人也有地方讲学论道,”
皇甫仁插嘴到“你我知道有颍川书院?是荀家与陈家建立的,出了不少名士!要是我们建立书院,也要有个好名字啊!。”
许邵道:“用什么名字都好,我想书院也设几个等级,就按你说的,启蒙、读书、成文、习文四个阶段,我们也在书院中任职教书,也可以拉名士、名流来讲课教书。”
许靖说道:“汝南有名士很多,我可以拉一些来讲学,这个面子还是有的!”
他们谈论的正在兴头,夏侯信突然说到:“师父,来了一群人,小心!他们走的很快!”明显夏侯信是听出了脚步声。
不多时,见几十个人蒙面人,走了过来,走在前面的一人,身如麻杆,穿一身碧绿色绸缎衣服,蒙面之上只露出一双三角眼。身旁站了四人,身材魁梧,穿麻黄布衣,虽是粗衣粗布但也整齐,分列两旁。后面跟着七八个穿着散乱杂衣的人,每人手里拿着一根粗木棒。
夏侯信大喝道:“这里是许家果林,你们这些人闯进来,所谓何事?私闯民宅,不怕给你们告上衙门么!”
那碧绿色绸缎衣服之人故意压低声音说道:“老子看你们几个不顺眼,今天就要好好教训你们一通!以后多做事,少张扬,封了你们的破嘴!”
许靖与许邵从凉亭里走出来,许靖见对方人多,并且杀气凶凶,抱拳施礼说到:“各位好汉,在下许靖许文休,是当地人士,不如各位给我几分薄面!我这里有几贯钱!大家拿去吃酒吧!”
绿衣人道:“就你那几个破钱,老子还不稀罕!老子让你们看看什么是有钱!”
他向身后一招手,喊到“去!谁打折他们一根肋骨赏钱十贯,卸掉他们胳膊腿赏百贯,给他们打残废赏金一锭!”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几个跃跃欲试的家伙呼和着就要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