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92100000029

第29章 29铁骨忠魂(5)

话说三路北伐以后,刘铁骨随刘福通的军队逃回了安丰,而这时钟焚在张士诚的军队里,也遇到了一些生命危险。

高邮战争以后,脱脱遭朝中奸臣算计,被元顺帝赐死,他所率领的“百万大军”,一时星散,群龙无首,张士诚乘机击溃了元军。然而,第二年淮东发生饥荒,饿殍遍野,张士诚攻下平江(今江苏苏州)后,就将都城从高邮迁到了苏州。

这时张士诚南面有方国珍首鼠两端,一方面对元廷讨好,一方面又对朱元璋献媚;西部又有朱元璋趁机作乱,北方还有元朝不时派兵攻打过来,张士诚目前的处境可谓是非常艰难。

一方面,至正十七年八月,元朝招安了方国珍,就让他派兵征讨张士诚。国珍率兄弟诸侄等以舟师5万进击士诚昆山州,士诚遣其将史文炳等御于明子桥,国珍七战七捷,士诚屡战屡败。

另一方面,除了方国珍以外,元廷又派湘西的苗军来攻打张士诚。

而这些苗军的来历,就要从杨正衡、杨通贯父子说起。话说元至正初年,人民反抗元廷统治日盛,农民军力量日趋壮大。徐寿辉、张士诚、韩林、郭子兴等已各占一地。杨正衡、杨通贯父子虽僻居湘西南,也想雄踞一方。于是就以杨通贯当初所统的那些“苗子”为基础,扩充兵马,组建了一支以苗民为主的数万人的军队。

这年秋天,苗军兵分两支,一支由杨正衡统领,进攻粤西,一支由杨通贯统领,开往江浙。杨正衡军因寡不敌众,又缺乏粮草,结果全军覆灭,杨正衡也在阵前身亡。杨通贯所率苗军的力量却在逐渐壮大,引起元廷不安。淮东都元帅余阙力陈顺帝:“苗蛮不当使。”于是顺帝强令苗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命余阙监视杨通贯,若“苗军有暴于境者,即收杀之,凛凛莫敢犯”。但是,张士诚势力得到发展,朱元璋迅速崛起,元廷迫不得已重新启用苗军。

至正十五年九月,朱元璋派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部将张天佑等进攻集庆(今南京)。元廷忙派杨通贯随江浙行省右丞阿鲁恢率苗军赶去救援,苗军大败郭、张的红巾军。这时,张士诚的淮军攻占扬州,杨通贯又率军前往,败张士诚。

至正十六年正月,张士诚攻占平江,威胁杭州,又准备进攻嘉兴。驻守杭州的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求救于杨通贯,并许以升任参知政事。杨通贯带领少量精兵,夜袭敌营,接着苗军全力出击,淮军措手不及而大败,“生擒其首,其徒溺死者无数”。张士诚又派其弟张士德率兵数万人转攻杭州,达识帖睦迩弃城逃走,并传令杨通贯夺回杭州城。经数日猛战,“士德大溃,收拾残兵,十丧八九”。八月,张士诚派张士信、史文炳率水兵数万,沿运河北上,兵临嘉兴城。杨通贯采用“诱敌深入”战法,将淮军诱至峡谷时,伏于两岸的苗军把备好的火把投入敌船,恰逢南风大作,“大火焚烧至四十里不止,淮军死者甚众”,苗军趁机出动,大败淮军,“斩首七千,俘虏数千,张士信以伏水遁还”。苗军威震东南,壮大成20万之师。

至正十七年,元廷升杨通贯为江浙行省右丞、骠骑将军,赐名“杨完者”,其兄赐名“伯颜”。

就在张士诚被方国珍和杨完者打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西面的朱元璋也趁机来添乱。

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派耿炳文攻取长兴(属浙江),徐达攻取常州,吴良等攻取江阴(均属浙江)。张士诚的军队西面、南面都被堵住,势力逐渐衰落。不久,徐达率兵攻下宜兴,然后进攻常熟。张士德迎战失败,被前锋赵德胜活捉。张士德,小名叫九六,善于打仗,有谋略,能得将士的喜欢,浙西地区都是他打下来的。张士德被捉住后,张士诚非常郁闷。朱元璋想留在张士德来招降张士诚。张士德派人偷偷地给张士诚送信,叫他投降元朝。

收到张士德的信件以后,张士诚找来文武大臣商量对策,有人劝他降元,有人劝他降朱,张士诚几经权衡后,向杨完者和达识帖睦迩求降,愿自降王号,臣服元朝。达识帖睦迩为了利用张的力量牵制杨完者,答应保奏张氏为高官。元廷授张士诚为太尉,割浙西、淮东予之镇守,并命令方国珍退兵。

至正十七年七月,朱元璋连克徽州(今歙县)、建德(今东至)。元廷又派杨完者出兵,企图收复失地,但苗军连续几次兵败于李文忠、邓愈、胡大海之手,丧兵数万,损失惨重。张士诚和达识帖睦迩却暗自高兴,因为杨完者是张士诚心腹之患,非常愿意借敌之手,除掉杨完者。

至正十八年,达识帖睦迩命杨完者出兵浙东,张士诚出兵淮南。杨完者以部将杨通泰、杨通知、李才富、肖玉率主力分四路开赴浙东,自己则坐镇杭州。张士诚佯装率兵十万与朱元璋作战,暗中却屯兵杭州城附近,当探知苗军已出兵远征,即迅速调集兵力攻击杭州,以达识帖睦迩为内应,围攻杨完者。杨完者战败,与其兄伯颜自缢身亡。

不久,杨完者的部将率军回杭,征剿张士诚,张闻风潜逃。为了平息“杭州之变”,安抚苗军,元廷赠杨完者为潭国公,谥忠愍,赠杨伯颜为衡国公,谥忠烈。但这些并不能平息苗军的气愤,他们举起反元旗帜,归附朱元璋的明军。

明军大将胡大海招降了他们,这些人中有蒋英、李福等人,因他们的骁勇善战,被胡大海留置麾下留守金华,但蒋英等人都不是真心降服,时时密谋叛投张士诚。由于胡大海平时对他们诚心相待,又十分犹豫,李福鼓动说“胡参政虽然待我们十分优厚,但既要做大事,又怎么能顾及私恩呢?”于是他们设下了一个圈套:至正二十二年年3月,蒋英到衙署里邀请胡大海到八咏楼下观看射箭,大家相拥而出,胡大海正要上马,蒋英党羽中一个叫钟矮子的人拦马跪下,佯装哭诉说:“蒋英要杀我”,转移胡大海视线,胡大海转身回望蒋英,未及作答,蒋英突然从袖中抽出铁椎,好象是朝钟矮子,其实是朝胡大海砸去,正中其首,大海倒地后又被蒋英提刀断首,跨于马上,随后蒋英又杀了胡大海的一个儿子。苗兵在金华发动叛变,杀害了胡大海以后,李文忠派遣将领将苗兵的将领打走,并亲自安抚其部众。“金华之变”以后,苗兵复归入朱元璋麾下,蒋英等人后来也被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所杀,而李文忠的长子就是著名的李景隆。

张士诚投降元朝以后,在此后的几年里,他打着官方的招牌,不断进行侵略,拥地达到二千多里。并且他据有天下最富庶的地区,是当时最富有的起义军。然而张士诚性格上存在着一些中庸思想,这导致他在政治抱负上没有太大的野心。然而在群雄争霸的大局之下,他的这种想法可能就是他今后人生悲剧的一大伏笔。

张士诚虽然热衷于侵略江东的土地,但元朝毕竟还是归顺了,元朝交给他的事还是要办的。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元朝让张士诚讨伐刘福通,张士诚命吕珍率军突袭安丰。

安丰是一个好地方,当年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到亳州建立大宋政权的时候,遭到元军的激烈围剿,刘福通败走安丰,才在这里重新积聚起力量,形成了三路北伐的壮观局面;后来刘福通进攻汴梁失利,在他孤立无援的时候,再次败走安丰,在这里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遥控着红巾军与元军的战局。可谁曾想到,安丰既是他的安身立命之地,后来竟也成了他的葬身之地。

刘福通在极艰难的形势下坚守安丰,时间达四年又九个月。此时的安丰城已是强弩之末,山穷水尽,弹尽粮绝。张士诚所派的吕珍乃是一员大将,又有元朝在背后为其撑腰,进攻安丰简直势如破竹。吕珍的大军突至,刘福通死于乱军之中。三月,朱元璋率军攻打安丰,吕珍为常遇春所败,弃城逃跑。

有野史传闻,刘福通其实并不是死在安丰,而是被朱元璋派人溺死于江船之上,然而这种说法其实不靠谱。别说刘福通不是朱元璋杀的,就算是朱元璋杀的,他也不会承认。为什么呢,朱元璋后来杀了那么多人都敢承认,为什么就是不敢承认杀了刘福通呢?因为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徐寿辉鸠占鹊巢,陈友谅杀掉徐寿辉后从此背上了反贼的骂名,朱元璋的明军当时还是属于大宋政权领导,朱元璋如果承认杀害刘福通,性质就和陈友谅类似,这将于他的声誉有损,而他当时领导的明军立足未稳,恐怕会有人在背后骂他忘恩负义,所以说做人千万不能忘恩负义。明朝不愧是一个写小说的朝代,连正史中都会留下一些悬念,张士诚手下的幕僚上班时间写小说,竟写出了两部四大名著,张士诚平时疏于管理,此前作战的时又屡战屡败,这次打安丰之战居然雄起,一举把刘福通给杀了,也可以传作是一段奇闻。总之,不管刘福通的死有没有悬念,一定跟朱元璋无关,并且根据《明史》记载,刘福通确实是死于安丰之战。

张士诚派吕珍攻打安丰的时候,鈡焚也随吕珍出战。后来刘福通被杀后,安丰沦陷。命运的轮转总是这么不期而遇,在海棠花落尽的时候,刘铁骨和钟焚再次见面了,只是此时两个人的处境却非常尴尬。钟焚曾有意帮刘铁骨逃脱,刘铁骨却对他说道:“刘福通待我恩重如山,恩公既死,我也不愿苟活。我们是一支正义之师,我们可以被杀戮,但是绝不会被打倒。”钟焚说道:“你只知道天下大义,难道忘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况且你若死,我也不能苟活。”刘铁骨又对钟焚说了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说完拔剑自刎而死。钟焚挥泪如雨,脑中一直想的是刘铁骨的那句话,“好死不如赖活”,“好死不如赖活”。“对,对,对,好死不如赖活,你是好死,我要赖活。”说完将刘铁骨的尸骨掩埋了。

张士诚以前从海上往大都送粮十一万石,每年都送这么多。自从打败刘福通以后,张士诚更加骄横,让他的部下歌功颂德,要求元朝廷封他为王,元朝廷没有答应。元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设置属官,在城里另外建造了府第,并且他也不再向元廷进贡粮食了。

穷人出身的张士诚在早期勤政爱民,大力减轻税赋,让饱受战乱、苛政之苦的百姓过了一阵好日子,然而,他是个小富即安的人,随着他渐渐坐稳了割据东南的“吴王”位子,他便骄奢淫逸起来。建造了“香桐”和“芳惠”两座楼阁,专门安置四处搜罗来的美女,供他淫乐。再比如“锦帆路”,当年是一条河,张士诚用锦绣丝绸做船帆,泛舟河上游玩,便有了现在这样一个路名。张士诚一心享乐,朝政交给了弟弟张士信。偏偏张士信和张士诚一个样,“性荒淫,务酒色”,虽然当着丞相,却无心公事。哥哥将朝政“承包”给他,他又“转包”给黄敬夫、蔡彦文和叶德新三个文人。这三位每天醉心于舞文弄墨,也都不是干实事的料,于是自上而下,贪腐成风。

朱元璋的地盘就在张士诚的旁,张士诚多次派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都没有取胜,只好退回;而朱元璋派邵荣攻湖州,胡大海攻绍兴,常遇春攻杭州,也没能攻下。廖永安被张士诚俘虏,谢再兴叛变投降张士诚,正赶上朱元璋与陈友谅相持不下,也没有能力管张士诚的事。陈友谅也派人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但是张士诚想当个旁观者,表面上答应了陈友谅,最后还是没有行动。等到朱元璋攻下武昌,消灭了陈友谅,率领军队回到南京,就命令徐达等人谋划攻取淮东地区。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集中主力消灭张士诚。大军压境,东吴左右膀臂皆失,平江(苏州)成为孤城,面临南西北三面被围之势。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张士诚,张士诚不予回信,屡次突围决战,都被打败。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七月,张士诚见城中粮余渐尽,便率上万亲军冒险突围,结果为常遇春所败,复逃入城中。九月,徐达展开总攻,百道攻城,东吴军终于不支,城陷。在齐云楼下积柴薪,与张士诚诸妾登楼,自缢前令人纵火焚楼。时值日暮。大英雄张士诚真是日暮途穷,独自呆坐室中良久,望着齐云楼的大火若有所思。然后,他投带上梁,上吊自杀。

听说张士诚自缢,钟焚宁死不作亡国奴,以身殉国,冲进火楼自焚而死。

此时,我的耳边又想起了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对生产石灰的场景的描蓦,也是钟焚和刘铁骨朴素的一生的写照。

同类推荐
  • 西汉中期二三事

    西汉中期二三事

    这个时期之前,有汉武雄风,南攻北讨,东巡西征;这个时期之后尚有“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壮志!那这个时期呢?这个时期有着一个传奇的天子,一个崇尚霸王道杂之的皇帝,一个感人至深的深情人!
  • 天下为聘我为将

    天下为聘我为将

    大秦末年,天下大乱,诸候并起,四夷犯边,沙场争锋,金戈铁马,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不畏艰险,他们勇猛善战,在他们每次经典的战役中,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美丽感人的故事。生逢乱世,唯有死战;我,蒙恬的养子,百战余生的悍将,开国的帝师,却又是注定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那么,我的故事就从始皇帝驾崩后开始……
  • 南唐梦界

    南唐梦界

    主人公穿越到南唐建立的早期,转世在八岁李煜的身体里,那时宋未立,中原战乱,处在不断的改朝换代时期,主人公认为还有时间来改变自己在原来历史上的轨迹。这是李煜的求生之路。
  • 独伐

    独伐

    “宋伐大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他制造了世界以来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叛乱。”——《大齐帝国编年史》“宋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球!”——帝国丞相郭嘉语。“宋伐是我一生中的绝对噩梦!”帝国澳洲总督潘腾语。独伐,伐中伐。不一样的三国征战,不一样的一切。一个赤裸裸的阴谋,一个囊括了整个华夏的阴谋。
  • 天策义

    天策义

    描摹几笔峥嵘岁月,闲聊几段风花雪月;笑谈几回人性善恶,撩骚几句家国大义。
热门推荐
  • 暴走杀神

    暴走杀神

    少年转世重生,一怒为红颜!得上古传承,融合龙骸。杀尽世间败类,诛尽世界异物,成就无上神位!
  • TFBOYS我心中的小秘密

    TFBOYS我心中的小秘密

    顾瑾宣和闺密莫晨曦,韩雨澈来到了重庆,又转到了重庆八中,三位女主与三小只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全程扯淡,务必当真)
  • TFBOYS之梦中你曾走过

    TFBOYS之梦中你曾走过

    如果说时间还能重来一次!我愿意再也不要认识你们!是的,我!后悔了!非常,非常的后悔!因为,我的到来,剥夺了你们的笑容!甚至剥夺了,你们选择幸福的权利!原谅我,只能说一句“对不起”!忘记我吧,你们会更好的!
  • 一纸契约:妖媚逆天下

    一纸契约:妖媚逆天下

    签定契约,为人办事,用同等价值的东西为代价,便可以请求冥夜族人为自己办成一切事情,只要你有宝物在手,冥夜族人就没有无法办到的事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寻灵人

    寻灵人

    在整理先辈的遗物时,偶然间发现了一本发霉的黄本子,怀着好奇的心打开,才知道这是我祖父的一本笔记,上面没有名字,一切,都只是从一句古言开始,逐渐将我带进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 错棋

    错棋

    主角穿越古代热血文。不写感情戏,一路单身到本小说结束。本小说就是本人对闯江湖的一些幻想,行侠仗义啊,救死扶伤啊,听起来是不是很酷?本文架空,一些东西可能写的不符逻辑。
  • 锦宸

    锦宸

    山上梅树凋,山下桃花开。本无意引得动情,终是教人生死相许。比使命更沉重的是什么?比责任更重要的是什么?比命运更难测的是什么?是你。无关生死,天赐孽缘。
  • 带着灵兽闯天下

    带着灵兽闯天下

    温馨的小家一朝剧变,母亲身死,恶人紧逼,只能四处躲藏的小冉手握奇特火焰,带着贪吃灵兽一路奋起。可是这绕在身边滴男的女的是肿么回事,都要和她配成双。不要啊,她明明取向正常的说。若想知道身负母仇伪装成男孩的萝莉,如何一步步变强直至走上灵师巅峰,且由本人娓娓道来。另外如果喜欢请收藏,如果有推荐票就放心大胆的砸过来吧!霖琳撒欢打滚的接着!!
  • 边缘审判

    边缘审判

    S城夜幕下的灯光隐藏着的是汩汩暗流。渴望和平的市长竭力维护这座城市的平静,但是为了惩恶扬善而杀戮的天谴者和为了复仇的警察却不这么想。但如果只是这样直白的战争倒也明了,真正可怕的是藏匿于阴影之下的力量。百年的恩怨情愁将在这座城市拉开最后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