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就是没让唐僧进来。猴子生气了,就自己去找了,当然,猴子出马非常好使。吓死你们。打碎了一个石狮子,所有人都怂了,行者道:“和尚,我不打你。我问你:“这寺里有多少和尚?”僧官战索索的道:“前后是二百八十五房头,共有五百个有度牒的和尚。”行者道:“你快去把那五百个和尚都点得齐齐整整,穿了长衣服出去,把我那唐朝的师父接进来,就不打你了。”
结果,就这样,唐僧被所有和尚列队请进来了,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那僧官磕头高叫道:“唐老爷,请方丈里坐。”
但是注意了,八戒后面说了一句话。“师父老大不济事,你进去时,泪汪汪,嘴上挂得油瓶。师兄怎么就有此獐智,教他们磕头来接?”我靠,这真是,八戒,您这是在挖坑吗?
三藏道:“你这个呆子,好不晓礼!常言道,鬼也怕恶人哩。”唐僧见他们磕头礼拜,甚是不过意,上前叫:“列位请起。”其实吧,唐僧,性格上虽然有些瑕疵,但是整个人来说,还是不错的。至于后面会不会变化,那咱们拭目以待。
通过孙猴子这么一闹,所有人都乖乖的了。唐僧都不好意思了。三藏道:“院主请起,再不必行礼,作践贫僧,我和你都是佛门弟子。”僧官道:“老爷是上国钦差,小和尚有失迎接。今到荒山,奈何俗眼不识尊仪,与老爷邂逅相逢。”前面几句都是寒暄,主要是后面两句,首先,说的是有眼不识泰山。这个可以理解,谁让你唐僧开始穿的那么差呢?那三藏光着一个头,穿一领二十五条达摩衣,足下登一双拖泥带水的达公鞋,斜倚在那后门首。
所以如果乃们什么时候被人瞧不起了,那么记住啦,别争辩,没用,回去买新衣服去,再不行来个杀马特。都是办法。
这时候那个院主问了一句很匪夷所思的话,“一路上是吃素?是吃荤?我们好去办饭。”好吧,看来和尚们开荤的时候也不少。而且主要是他们有荤料。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了,一是这群和尚们自己吃荤,二是要招待吃荤的人。但不管怎么说,唐僧一行是和尚好不好,您这么问是不是不尊重人家的信仰?
当然了,唐僧说了,我吃素,又问徒弟们,都是吃素。那和尚道:“爷爷呀,这等凶汉也吃素!”有一个胆量大的和尚,近前又问:“老爷既然吃素,煮多少米的饭方彀吃?”八戒道:“小家子和尚!问甚么!一家煮上一石米。”哈哈哈八戒的饭量怎么现在知道了。要吃一石。这是多少?因为石是体积单位,明朝时候大概是100升,反正您就自己体会把。究竟这是多少东西。因此咱们别老说人家八戒好吃懒做,人家确实能吃,但是是真吃不饱。马说里咋说来着?食不饱力不足嘛。不是我不爱干活,是在是没力气。因此对于八戒,咱们还是要客观点看的。
不过反正大家是都看出问题来了,这群和尚道士就竟为什么这样?最根本的,人家经常这么来招待外宾。但这个都可以理解,如果是王宫大臣来了,难道您就给人家准备素食吗,那可不行,必须有肉,但和尚呢?对,他们曾经遇到过吃肉的和尚,或者说,他们经常接待这种吃肉的和尚。
书中只有一个地方写了接待和尚的情节,“向年有几众行脚僧,来于山门口坐下,是我见他寒薄,一个个衣破鞋无,光头赤脚,我叹他那般褴褛,即忙请入方丈,延之上坐。款待了斋饭,又将故衣各借一件与他,就留他住了几日。怎知他贪图自在衣食,更不思量起身,就住了七八个年头。住便也罢,又干出许多不公的事来。”三藏道:“有甚么不公的事?”僧官道:“你听我说:闲时沿墙抛瓦,闷来壁上扳钉。冷天向火折窗棂,夏日拖门拦径。幡布扯为脚带,牙香偷换蔓菁。常将琉璃把油倾,夺碗夺锅赌胜。”
这是前面不让唐僧进去的原因,以前受过亏嘛。但这里面的时间就有问题了,如果来了几个和尚,就干坏事,那您是不是要直接给清理出去?怎么能让他们在这呆七八年?
想想和尚们听说孙猴子吃素的反应?“爷爷呀,这等凶汉也吃素!”什么意思?以前遇到过凶悍和尚,吃肉!为什么会让那群和尚呆七八年?结论来了,就是因为来的和尚很凶,打也打不过,赶也赶不走,没办法!那最后为什么和尚们呆了七八年就走了?别忘了,这可是皇家寺院,总会找到机会和皇帝说,那时候直接派兵带走!这是后话,我们以后说。
几人吃饱了饭,唐僧出去上厕所,看见明月当天,就即兴赋诗一首,啥意思呢?想家了,什么时候能回去呢?行者闻言,近前答曰:“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规绳也。月至三十日,阳魂之金散尽,阴魄之水盈轮,故纯黑而无光,乃曰晦。此时与日相交,在晦朔两日之间,感阳光而有孕。至初三日一阳现,初八日二阳生,魄中魂半,其平如绳,故曰上弦。至今十五日,三阳备足,是以团圆,故曰望。至十六日一阴生,二十二日二阴生,此时魂中魄半,其平如绳,故曰下弦。至三十日三阴备足,亦当晦。此乃先天采炼之意。我等若能温养二八,九九成功,那时节,见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诗曰: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那长老听说,一时解悟,明彻真言,满心欢喜,称谢了悟空。沙僧在旁笑道:“师兄此言虽当,只说的是弦前属阳,弦后属阴,阴中阳半,得水之金;更不道水火相搀各有缘,全凭土母配如然。三家同会无争竞,水在长江月在天。”说了这么一堆,唐僧啥反应?那长老闻得,亦开茅塞。正是理明一窍通千窍,说破无生即是仙。
看出来了吧,对于佛学、道学等的修养,咱们的孙猴子可比唐僧强太多了,不过这个也是废话,当然是强了,唐僧才几年修行?不过也能看出来,唐僧其实很不一般,修行一辈子,仍在修行的人比比皆是,偏偏唐僧能够顿悟。这就是佛缘。悟道几十年,不及一朝悟道,说的就是这个。因此唐僧最终能成佛,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看看咱们八戒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