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得到公孙瓒进军界桥的消息后,明白这仗不打是不行了,这公孙瓒是想致自已于死地呀!他决定亲自率兵迎敌。
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对峙,两人都知道这一战的成败将决定谁才有资格统率HB所以双方都是全力以赴。
以双方实力而论,公孙瓒携破黄巾之威,气势如虹,袁绍也不差,他兵不血刃夺得冀州,养精蓄锐多时,也是枕戈待旦。
公孙瓒的主要优势是掌握着一批精良、勇敢的骑兵。
骑兵对步兵有天然的优势,他凭着这队骑兵打得鲜卑人抱头鼠窜,杀得三十万黄巾血流成河,所以公孙瓒自信地认为缺少骑兵的袁绍将不堪一击。
公孙瓒的愿望能实现吗?
公孙瓒的对手袁绍此时并不轻松,他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被逼应战的。他的骑兵没有公孙瓒精良,他治下的郡县也开始动摇。他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没有获胜的把握。
有时候,奇迹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而创造奇迹的人此前及之后都少有人提起。
这个创造奇迹的人名不见经传,他的名字叫麹义。
麹义常年生活在凉州,精通羌人的战法,对骑兵战术了如指掌。
麴义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原来是韩馥的手下,但他不是一个安分守已的将领,很快就背叛了韩馥,韩馥曾亲自率兵征讨,反被麴义击败,后来麴义与袁绍结盟,共同逼迫韩馥出让冀州,袁绍成为冀州牧后,麴义就成了袁绍的部下。
袁绍任命的先锋就是麴义。袁绍手下的将领很多,但他看中的中只有麴义。
按麴义的意见,袁绍以步兵三万人结成方阵,用骑兵一万人布在两翼,麹义自已以八百兵为先锋,强弩千张埋伏两侧。
公孙瓒则三万余人并排,分左右两翼各五千骑兵。中心主力为最为精锐的“白马义从”。
麴义八百兵所要对付的就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久经阵仗的公孙瓒,从没有见过麹义的布阵,但在他心中,最不缺的就是信心和勇气。
见麴义兵少,公孙瓒觉得麴义的八百步兵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他没有细想就带着骑兵冲了过去。
麴义的八百步兵没有动,也没有后退,而是全部伏于盾牌之下。
公孙瓒的骑兵很快冲到了麴义阵前数十米。突然,盾牌下的袁军同时起身,手里都抓着成把的灰尘,同时叫喊着向公孙瓒的骑兵甩了过来,灰尘很快遮住了马的眼睛,一千强弩兵也同时起身抬弩射击。弩相比弓而言,对士兵力量的要求更低,却有着更强的打击力度。
公孙瓒的骑兵没见过这种阵势,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在尘灰弥漫、乱箭齐发的打击下,顿时乱了阵脚。
最关键的是再好的战马也不是人,最怕的是看不见东西,耳边还响起有如惊雷的叫声。惊吓之下(当然也有被弩射中的),顿时疯狂地转身狂奔。
可怜后面的步兵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就大多丧身在自已骑兵及对方骑兵的铁蹄之下,在成片的哀嚎声中,在敌军气势磅礴的喊杀声中,公孙瓒知道完了,只能慌忙转身逃跑,帐下所有将士都恨爹妈少生了一双脚,转身逃命。
还没上任的冀州刺史严纲大概脚不长,或者缺少锻炼,在战斗中不幸被袁绍的人活捉。
麴义的大军疯狂地追杀待宰的羔羊,很快打过界桥,一直追至公孙瓒的营盘,拔下牙门、旗竿才回去,公孙瓒的军队则完全崩溃。
这一战,公孙瓒败得很惨,他不服气,不明白为什么失败。
一千多年后,在韶山冲的一个小山沟里,出了一个伟人,他说: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
一个好的战场指挥官,会根据实际情况,布署正确的作战计划,如用什么样的队形,如何进军,兵力前后配置,同时还要考虑该如何打这一仗,是否要伏击,敌人是否有伏兵等等。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句流传几千年的至理名言,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无数次的论证。
公孙瓒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吗?
有,但是这个天赐良机他并不知情。
在袁绍数万步兵与敌混战期间,袁绍本处于战后十余里,听闻打败公孙瓒的消息后,大为放心,就解掉马鞍让马休息,没料到公孙瓒两千多名被打散的骑兵突然赶到,将袁绍团团包围,袁绍身边只有几十名弓剑手和一百多名持戟的卫士,形势非常危险。
可惜这些骑兵并不知道里面有袁绍,只是不断地向袁军躲箭,没有靠近厮杀,袁绍谋士田丰怕袁绍受伤,想扶着他退入一座废弃的空墙后面。
袁绍大力甩开了田丰的手,摘下头盔扔到地上,大声道:“大丈夫应当上前战死,怎能只知道逃命!”
袁绍也有一颗勇敢的心。
袁绍的英雄气概鼓舞了袁军士气,弓箭手竞相对射,公孙瓒的骑兵知道大军战败,不敢恋战,在麴义引兵来救时马上撤退而去,失去了直接消灭袁绍的最好机会。
界桥大败之后,公孙瓒并不甘心,第二年,又集合队伍出兵龙凑(今SD平原东南),试图扳回败局,此时,公孙瓒已损失了不少精锐骑兵,战斗力及士气大不如前,行动仓促,又被袁绍击败,只得退回J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