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55000000035

第35章 霍去病之死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将之死,司马迁仅仅记载了一句话“霍去病于元狩六年去世”,后面就讲刘彘用了盛大的葬礼来安葬他,派边界五郡的铁甲军为他送葬,从长安一直排到茂陵。刘彘给霍去病的墓修得很像祁连山,谥之为景桓侯,用来彰显他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功。霍去病作为一个将军,可以奔袭千里,连日与匈奴恶战,身体素质可想而知,怎么会在二十多岁的盛年忽然死亡。其实,没有提到死因,恰恰是最大的疑点,说明司马迁不知道死因或者说,他不相信官方发布的死因,宁可选择不写。官方发布的死因是什么呢,霍光曾经向皇帝上书说:“我兄霍去病从军有功,病死。”也就是说,官方认定的死因是病死。司马迁不记载他是病死,说明病死的可能性极小。

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

第三十六节 诡异的《三王世家》

熊学生:老师,为什么霍去病要帮着汉武帝的其它三个儿子争王位呢?他不是不喜欢这些事情么,而且刘据才算是他的亲表弟,他干嘛要帮着外人啊。

史老师:这个其实是卫氏的策划,将三个孩子赶离父亲身边,这样刘据就能独占父爱。

熊学生:哦,难怪这三个孩子一个个都没好结果,一个年轻轻的就死了,另两个全长残了。卫氏真狠毒啊。咦,老师,你居然也认同卫氏狠毒。

史老师:你出去。

正史:

前面说到卫氏解决了李氏,应该天下太平了。可是,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猝然去世,为什么?

官方的解释是霍去病是得病死的,但他一直是个健康宝宝,难道他是一得病就立即病死的?如果不是,刘彘如果想让他当大将军,怎么可能不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呢?

先来看看霍去病去世之前发生的事情。霍去病去世当年最轰动的事是他带头倡议刘彘封三个儿子为王。当时刘彘总共有四个儿子,除了刘据之外,还有王夫人生的刘闳,李姬生的刘旦和刘胥。

这就奇了怪了,这三个儿子跟霍去病又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凭什么霍去病要如此的热心,为他们争这么一个王来做。再说了,霍去病是卫家人中最不乐意烦神的一个,可是这一次,他却一反常态地上疏,非要在政治的浑水中掺和一脚。

《三王世家》全文收录了霍去病的这份上疏,大意是:“大司马霍去病冒死向皇帝上疏,其实皇帝您让我以待罪之身在部队里服役,这已经是大恩典了,我应该做的是只关心怎么保家卫国,马革裹尸来报答,而不应该分神考虑其它的事情。实在是看皇帝您太辛苦啦,天下的事情太多,好在皇子们都长大了,能够懂礼仪了,但至今没有请太傅来教导,都是陛下您自己亲自来教。陛下您不关心自己的身体,群臣们都很焦急,却不敢越职。我只能出这个头,冒死请求皇帝您下令在盛夏挑一个吉时,分封三个皇子。希望您能体会我的苦心。臣霍去病冒死再拜。”(《史记。三王世家》:“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从这篇上疏中可以看出:三个皇子刚刚能“胜衣趋拜”,也就是说,才刚能穿成人的衣冠,因此年纪都很小,大约在六七岁左右。想来也是,刘据才十一周岁,这三小子可都是刘据出生之后才生下来的,总归要小于十一岁的。哎,命不好啊,要不然就是长子,可以当太子了,现在就只能去封地当个王。

按理说,皇子去封地当王也是正常的,看看刘彘的太爷爷、爷爷、父亲辈,都是把自己的其他儿子封到各地去当王的,当王对这些王子来说,是大好事,至少当家作主,衣食无忧了啊。问题是,皇子们会在六七岁时就被赶出皇宫吗?答案显然是不,因为汉朝基本上都是皇子举行元服成年后去自己的封地,当然,也有例外,如刘邦之子刘如意,小小年纪就去了封地,但那是为了保住他的性命。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封王,并将之迁往封地,只能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孩子得不到父爱,而父亲也会对这个孩子渐渐的感情淡漠。更糟糕的是,这三个孩子都没了娘,王夫人在自己儿子被封王的那年就病死了,李姬是气死的,以为皇帝不喜欢自己,话说,如果皇帝不喜欢,怎么会让她生两个儿子?也就是说,到了封国,三个孩子一下子变成了没爹也没娘的野孩子了,从此之后缺少管束,能长成怎样很难说。

更要命的是,三个孩子说起来是被封王了,可是他们被赶出了皇宫。也就是说,刘彘身边就只剩下了刘据一个孩子,父母总不可能一碗水完全端平的,总归谁在身边就跟谁亲。在很长的时间内,刘据一个人独霸着父爱,而其它三个孩子与刘彘的父子亲情也因距离感而越来越疏。

因此,封这三个皇子为王,看起来是抬举他们,实际上是恶狠狠地坑了这三个孩子,顺带也坑了刘彘一把,把刘彘搞得明明有四个儿子,却只等于只有一个。霍去病这个提议简直是缺了大德了。

这次请封,并非霍去病的主意,而是他又一次充当了炮灰。

请看:霍去病的这篇上疏词藻华丽,用语老辣,句句讲的都是替皇帝考虑,似乎没有一点私心,怎么可能是出自长年在外打仗的霍去病之手。从史书来看,霍去病不是个不爱舞文弄墨的人。霍本人是个急性子,他经常轻车简从,长途奔袭,仗着有最好的马匹,在不可能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霍去病还好玩,在塞外之时,士兵没有食粮,他还踢球,没办法,精力过剩,他又没有读书这个爱好。(《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史记上也写道,刘彘想教霍去病孙吴兵法,这个大爷居然不肯,直接一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把皇帝给拒绝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更重要的是,霍去病还很年轻,也就是说,他的积累比较少,不是一个厉害的政客,没办法老谋深算地将一个明明是有私心的事说成是全替皇帝考虑的事。

从后来的史实可以看出,霍去病其实并不关心皇帝是不是封立皇子,因为他在带了一个头之后,以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为首的群臣马上跟进,引用霍去病的上疏,在当年的三月、四月间,连续五次逼皇帝表态封王。但霍去病却不再烦神了,说明他带这个头其实这是应他人之请,并非他个人意见。这说明,霍去病只是顶在最前面的炮灰,后面的才是真正的主使者。先来扒一扒,跟进的都是些什么人。丞相庄青翟,曾任太子少傅,也就是卫太子刘据的老师,后来丞相李蔡被处死,庄青翟接替他成了丞相。御史大夫张汤,在历史上就更有名了,亲自办了陈皇后巫蛊案,把陈氏的势力连根拔起,帮卫子夫铺平了当皇后的道路。太子少傅任安,这个就不必说了,明明白白就是太子的老师,而且这个任安还是卫青其它的门客都去趋附霍去病后,死活不离开卫氏的核心成员。太仆臣公孙贺,这个还用介绍吗?卫子夫的亲姐姐卫君孺的老公。大行令李息,多次跟卫青一起打匈奴的,以军功被封为关内侯。还有一个太常赵充,占卜的,以及南越国的人质赵婴齐,具体情况不详,不过显然地位都不如以上这几位,收买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也就是说,带头的都是卫氏的势力。

对于卫氏的这一次请封的目的,刘彘是了如指掌,因此他极力反对分封三王。事实上,刘彘很可能非常生气,封太子就已经让了步了,卫氏居然得寸进尺。于是在对大臣的答复中,他明确点出了皇子未成年,还未来得及习教义,不适合,做列侯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刘彘在表态,我想把这三个儿子留在身边的。问题是,平时他一有什么想法,不用讲话,大家都能摸得清清楚楚,这次明明白白地都说出来了,可是还是没人响应,连他的心腹张汤都站在了卫氏的这边。卫氏势力摆出一付痛心疾首的模样,说“皇帝你太谦虚了,你不能这样对自己啊,不仅亏待了你自己,也亏待这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一定要封王”。

卫氏不仅发动群臣来逼宫,还让病中的王夫人发话,前面说过,刘彘非常宠爱王夫人,而这个时候,王夫人已经病危了,病危的王夫人仍然是个心思简单、有什么就讲什么的人,她一心认为帮儿子封王就是对儿子最好的安排,不仅要封王,还得要最好的封地。这说明,有人点拨了她,让她以为只有这样,她儿子才能过上好日子。

外有群臣连续六次上疏逼封,内有宠姬临死时想给自己儿子谋个王侯位,刘彘终于屈服了,或者说,他也认为封王是一个最好的选择。理由很简单:他自己选择了刘据当太子,就必须挺刘据到底,否则国将不国。

但刘彘对这三个儿子仍然是不放心的,绝对是亲生的,所以他分别给了他们三本策文,点拨他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只可惜,除了刘闳,其它两个儿子都未能明白一个父亲的苦心,而刘闳又英年早逝,等于这一场战争,刘彘一下子折了三个儿子。

卫氏这件事做得非常不地道,我怀疑司马迁明确地看出并记录下了这个故事,于是这则故事自然轶失了。目前留存的《三王世家》内容十分简单,褚少孙只是从喜欢旧事的长者那里取得他们所保存的封策书,原文摘录,作为了文章的主体,另外加了些打酱油的故事。本来也没什么,但是,褚少孙却又偏偏要强调原来的《三王世家》文辞可观,似是说明他其实是看过原来的文章。好吧,即使没看过,应该也多少知道点内容,为什么不补上?他可是非常喜欢补录评点的。这么一个高调的人突然变得非常低调,说明了什么?

在处理了李家之后随即把威胁太子位的几个孩子全打发了,这是卫氏全面收权,目的是高枕无忧,霍去病再次被恶狠狠的利用了。

同类推荐
  • 龙鳞万点金

    龙鳞万点金

    建文四年,靖难大军攻破南京城。混战中,皇宫突起大火,留给朱棣的只有一具被太监称之为建文帝的焦尸。而建文帝本人,在打开了皇祖父朱元璋留给他的一方锦盒后,早已踏上了另一条道路……
  • 萧萧战马鸣

    萧萧战马鸣

    架空古风战争武将世家,皆为大邺好儿女。烽烟四起,争民掠地,是非功过,均无可论。或不做倾侵之举,但舍他念,驻边守关,惟愿天下安!
  • 纨绔少皇

    纨绔少皇

    堂堂文艺复兴后最著名的仿造大师一代文艺大盗李浩,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古代还附在了一个同名热的身上。从此李浩的幸福生活开始了。文章一篇篇写,小妞一个个泡,这武功吗有什么关系?就凭李浩皇孙的身份还敢动他
  • 剑仙李白

    剑仙李白

    李白是诗仙。这件事情,广为人知。但其实,李白也是剑仙,知道的人不多。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不是吹的,而是真的。李白的一生成就,诗篇只是随口而作,剑术才是最牛逼的。
  • 飞回三国

    飞回三国

    羊城去,离家两万里,醉笑三千席,怎奈归家遥无期。一飞机,全班齐相聚,彩云如梦境,刹那回汉烽烟起。黄巾至,万马千军局,血染碧空洗,庆幸真定有侠义。马蹄疾,江船夜雨笛,赤壁误佳期,更添枭雄困城急。晓锋兮,聚义为战息,江山美人志,自古难选空无计。天归一,百万枯骨积,埋剑兴国逸,吾虽孤寂国盛世。华夏山河三万里,历史悠悠五千年。一个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二十五岁青年,早年历经贫穷,经过自身努力,大学本科毕业后,屡次创业却惨遭骗局。殊不知,一次偶然的毕业两年后的全班聚会,坐上了飞往三亚旅游的飞机,竟然遇上了神秘的彩云虫洞,就此回到了群雄角逐的三国乱世。
热门推荐
  • 异世之石皇

    异世之石皇

    百年之前,东方雄主汉武大帝,亲率百万雄狮西征光明教会。光明教会倾十五国之力,竟不能挡其锋芒,伏尸百万,三大神灵陨落,教会覆灭。一个来自地球的灵魂,机缘巧合之下,融合了一名陨落神灵的神格,百年之后降临大地,一段传奇由此开启。让自己所画的东西变成现实,画饼充饥不在是传说!当别人向往成为传说中的巨龙骑士,凤凰骑士之时,石宣成为了史上唯一的巨龙凤凰双位骑士,当别人还在为目睹一眼美女而洋洋自得时,石宣身边聚集了各大种族的绝色美女,当一名名所谓的大陆天才为自己升级速度打破记录骄傲的时候,石宣只能对着他们说,这么年了还未成神,你们不觉得丢脸吗?
  • 嫁入豪门:豪门夫人不好当

    嫁入豪门:豪门夫人不好当

    “舒小雅,你以为当豪门夫人很好当吗?”“........”默!!!“舒小雅,去把这些礼仪全学会。”“婆婆,可不可以不学啊。”“你觉得呢?”呜呜~~~“舒小雅,这些是家规,给我记住了,别给我犯。”“舒小雅,你会不会做饭?快给我去学做饭。”“舒小雅,墨家的门禁是九点,超过了这个点,你就不用回家了。”小虐大情。(注:本文前三十四章每章五百字,以后每章一千字。)
  • 嗜血狂猎

    嗜血狂猎

    满载的火车穿过幽深的隧道,却出现在一片神秘的平原之上。诡异而嗜血的恶魔逐一而出,充满血腥的猎杀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活下来的方法,唯有将猎物与猎人的身份转换,抛弃一切的善良,遵循弱肉强食的无上法则,以无休止的杀戮踏入那扇进化的大门。
  • 一见钟情:契约王妃

    一见钟情:契约王妃

    某王妃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快来人啊!王爷不好啦!”某王爷最常说的就是“别管她,让她闹吧!”一纸契约,契约了两个人的一世。况北原曾想,还好先让他遇见了她,否则指不定她又跟谁跑了。白小九曾想,还好他先和她成了婚,否则她还得时刻担心他被男人拐跑了。
  • 火影之鸣人之神

    火影之鸣人之神

    在已知的火影世界,他变成了主角鸣人。在穿越之前还有一位好心的大神帮了他一把,给了他好多的东西,让他不至于非得向原著里那样艰苦的旅行。人物介绍:小弟:我爱罗、君麻吕、再不斩等……妻子:日向雏田身份:J组织头领、木叶丸军团老大人员:日向宁次、白、鞍马八云等……徒弟:木叶丸、乌冬、萌美
  • 今夜为你醉

    今夜为你醉

    恬恬在去广州打工前夜,约我到小树林,说要把她最美好的东西给我留下。我毅然告别家乡,融入都市,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今夜为你醉,今夜陪你醉。
  • 梦觉清宵半

    梦觉清宵半

    不定贴一些短篇。时光流逝,唯有记忆永存。
  • 女儿经

    女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阳差经历

    阳差经历

    阳差不是被那些所谓的门派,正神所看不起吗!只是一个替阴间收集孤魂野鬼的工具吗!我要改变,改变这千百年来阳差的地位。不能因为阳差的身份而决定自己的地位,我要用我黄庚的名字来告诉他们阳差是你们的主宰。
  • 寂灭之源

    寂灭之源

    纵使天地不朽,轮回长存也难逃寂灭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