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55000000027

第27章 卫青和霍去病的门客游戏

熊学生:老师,史书上明明写着卫青不喜欢养门客,霍去病也不喜欢养,那为什么霍去病后来养了一堆门客呢。

史老师:趋炎附势是人的本性,霍去病正处于盛势,门客趋附,主人难道能赶人不成?更何况,没准这些门客中就有程婴和公孙杵臼。

熊学生:汉朝的门客和战国时期可真不一样了,背叛主子的多,忠心的一个没看到。多养门客还会引起皇帝的警惕,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霍去病难道真的是找死?要不他怎么会这么早就死了。

史老师:你出去。

如果说刘彘并非刻意压制卫青,那为什么出现了霍进卫退的现象呢?

霍进卫退最明显的表现是“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话说人心最是喜欢趋炎附势,卫青豢养的门客纷纷抛弃故主,向霍去病投诚,而且全得到了封官进爵的好处,搞得卫青灰头土脸的,很没面子。

门客事件真的是如表面上呈现的那样吗?

门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一般要做门客总得多多少少有点真才实学,希望货于主人家而实现自己抱负,他们依附于达官贵人而生存,是介于家奴和客人之间的一种存在,平时不需要干活也享有工资。门客的多少是贵族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更是贵族势力的表现。《赵氏孤儿》剧本中的程婴和公孙杵臼就是晋国大夫赵朔的门客,为了救助主人的遗孤而一人求死一人忍辱苟活,该剧是中国最早传至欧洲的戏曲作品,在国际上很有名,被称为“来自东方之神”。当然,养门客养出名气来的还得数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这四人被门客捧出了知名度,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养门客听起来很美,其实也只有在春秋战国时期才有养门客的土壤,那时候国家说是大一统的周朝,但周天子早就成了摆设,诸侯王当政,互相要有个制衡,他们需要有声望有能力有势力的人的支持,养门客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汉朝又不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真正大一统的国家,臣子养门客,难道是想和君王抗衡?养几千个门客也比不上皇帝一个人喜欢啊。

看看汉武帝时候的形势,有几个门客是忠心不二的?养门客来壮大自己声势的又有几个有好下场?

汉武帝时期最喜欢养门客的应该是淮南王刘安了,前面介绍过这个人的悲惨结局。他养了数千门客来进行“学术探讨”,还出了一本《淮南子》的书。这些门客在抬升他声势的同时也助长了他谋反的野心。但看看这些门客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吧,在他招募的门客中,有8个人最有名,分别是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晋昌,号称淮南王府“八公”。这“八公”除去写了一本《淮南子》,到底还做了什么建设性的工作?成事不足,败事倒是颇有余。“八公”中的雷被和伍被分别在关键时候反咬一口,向皇帝告状说刘安准备造反,那是被历史记录下来的。雷被是与刘安的儿子发生冲突,伍被是觉得秀才造反,绝对造不成功。虽然刘安是想造反,他是不对,但也轮不到这两人来反咬一口吧。

其实又何止一个淮南王?再看看窦婴和田蚡,都养了那么多的门客,结果呢,门客多了,势力大了,反而引起了皇帝的猜忌,两人都没落下什么好下场。

最聪明的还得数汉元帝皇后的父亲傅晏,前面讲过,傅皇后不得皇帝宠,傅晏担心会祸起萧墙,听从朋友的建议把门客都遣散了。后来果然皇帝听了董贤家人的话,要查傅家,但因为门客都散了,傅家得以保全。

既然是养门客弊大于利,干嘛要那些虚名呢?卫青看得不要太清楚啊。史载,卫青手下的大将苏建,也就是那个在匈奴牧羊二十的苏武的爸爸,曾经对司马迁说过这样的话:“我曾经责怪大将军卫青过于高高在上,导致天下贤能之人不夸奖他,希望大将军卫青能改改自己这毛病,学习古代名将,招贤纳士,给自己增光。结果卫青说:‘自从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厚待宾客,天子对此切齿痛恨。选拔贤能,废绌无能之辈,那是皇帝应该做的事。做大臣的,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招什么士啊。’”请注意,这章后面特别点出“霍去病也是这个看法,他也是这样做将军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择选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效此意,其为将如此。)

卫青不愿意养门客,那他遣散门客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也没有的事情了。对卫青来说,他出身如此低微,却已经做到了大将军的位置,在刘彘时代,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已经没有了再进一步的空间。如果一定要说他还有进一步的目标,那就是他希望自己的侄子刘据当皇帝,为了这个目标,没有什么比皇帝的支持更重要了。养几千门客有什么用,能吃还是能穿?

卫青很聪明地看清了形势,霍去病的观点和卫青的完全一样,《史记》用了“骠骑亦效此意”6个字作了说明。《汉书》上就写得更明白了,说是自从喜欢养门客的魏其侯、武安侯、淮南王后,刘彘对养门客的现象是深恶痛绝,卫青和霍去病立即就改了养门客的毛病(自魏其、武安、淮南之后,天子切齿,卫、 霍改节《汉书。游侠传》)。

但是,史书上也确确实实记载:霍去病在卫青的门客投奔他的时候,他是全盘接受,甚至还为他们争取官爵,从而刻意营造了一种霍盛卫衰的假象,为什么?

我们必须要明白,霍去病的脑子绝对够用。想当年,带着少数人就敢深入匈奴腹地,不仅去了,而且每次都打了胜仗回来,那 种风采,真是让人高山仰止,绝对不是用“好运”这两字可以解释的。这么厉害的一个角色,怎么可能不聪明?因此,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事实上,从门客事件来看,卫青如果要解散门客,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做门客在当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些门客在卫家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放弃这一铁饭碗?只要他们不离开,卫青都得供他们吃供他们喝。如果卫青硬砸他们的饭碗,等于是夺取别人的衣食,很容易引发非议。作为一个出身寒微的人,卫青全身都是被攻击的弱点,当时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在门客的眼前挂起一根高枝儿,让他们自行拣高枝儿飞。

放眼朝廷,还有谁的枝干比卫青的更高呢?并排的也就是霍去病这根树枝了,因为皇帝是用不着养门客的。

霍去病只有作出牺牲,和卫青玩起了门客游戏,主动拿着大喇叭吆喝:走一走看一看哈,官职大甩卖啦。

居然还有这等好事?门客眼睛都绿了,反正这两人位置差不离,于是立即弃卫青而就霍去病,霍去病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大力向刘彘推荐投奔他的人,让他们能够获得官职。

想想看,如果不是霍去病收了这些门客,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卫青门客走的干干净净,只剩一个任安?卫青又没有被免职,权势和霍去病差不多,当那些门客都是傻子啊。

看看唯一不肯走的门客任安,后来也没见得就对卫氏怎么忠心。后来卫太子刘据谋反时,不少人帮刘据,可任安就是不肯帮他,不肯帮就不肯帮呗,还偏要摆个造型,先接受了卫太子的军令,表示自己对卫氏忠心,再闭门不出,表示自己还是保皇党。刘彘认为任安首鼠两端,该杀,真是没看错。说明了什么?说明任安看出来了,卫青可且尊贵着呢,只不过他自己害怕枪打出头鸟,怕被盯上,想给自己如日中天的权势降降温。

那么,为什么是卫青主动往外推人,而霍去病往里搂人呢?

同类推荐
  • 唐代中州乡村社会

    唐代中州乡村社会

    本文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正史、笔记小说、类书、唐诗的记载,并根据考古、石刻等资料来阐释唐代中州乡村社会状况的。
  • 霸业皇权

    霸业皇权

    先朝败亡,天下群分,诸雄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百姓苦不堪言。历数年战乱,五国初定,分别为:北梁、中州、南平、高昌、上虞。其中北梁最强,辖关山牧马之地,拥横扫天下之铁骑。中州东临瀚海,南屏上虞,西扼高昌,北接强梁,实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皆言“欲拥天下,首取中州”。严祁即位,本欲讲信修睦、休养生息,然三国环侧,眈眈虎视,尤以北梁为甚,欲拔城灭国,尽取中州之地……
  • 梦回大唐寻真爱

    梦回大唐寻真爱

    他——郝文,一个服装公司的部长,为了她放弃优异的工作,回到家乡,然而她的父母棒打鸳鸯,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朋友劝他出去走走,他随旅游团游览武则天乾陵的时候,不小心触动机关,穿越到了唐朝,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同时也获得了爱情等等。
  • 混君

    混君

    一个混乱的时代,一个默默无名的人,一条走向帝王的道路。本书写的是我臆想中的历史,是成功的那位,期间出现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也是没办法的,因为他成功了,没有渡过这些不可思议事件的人都失败了,所以没选他们作为主角。本书所有故事都是作者重新胡编乱造,除基本情况有所相符外,事件都大有不同,请各位看官原谅,不要纠结其中人物故事。还有,本书可能会用这些很现代的词语,只是为了表达的更清楚,更明白,请原谅谢谢大家如果各位看官觉得这本书还说得过去,求点击、求推荐,谢谢
  • 尸原

    尸原

    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耗尽汉民族的最后一点力量,中华大地陷入300年大动乱。五胡乱华,中华5000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中华儿女不命如草芥;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羌、夫余、乌桓(东胡与匈奴混血)、和入侵辽宁的高句丽,这些在汉民族强盛时,瑟瑟发抖摇尾乞怜的民族,在看到中华式微时全都扑上来撕咬汉民族的血肉,肆意掳掠屠杀汉家儿女。杨永,一个从21世纪,无意间穿越时间长河的过客,面对这个人吃人的黑暗时代,且看他何去何从。是灭胡兴汉,重振汉家儿郎的脊梁,还是随波追流湮没于这个大动乱的时代。
热门推荐
  • 逆天狂丐

    逆天狂丐

    简介:三个医学院学生,在机缘巧合下穿越了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互相扶持,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站稳脚。然而,强大后的他们,猜忌,女人都是他们兄弟感情破灭的原因。穿越王朝背后最大的阴谋他们能不能看透,能不能重归于好。
  • 悠然小农

    悠然小农

    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的农家小子林飞,为了儿时的梦想,背着家人辞去了国企的工作,开始了他徒手创业的生涯。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功底、极强的人格魅力,苦心经营的人际关系,最终带领自己精心打造的精英团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用激情、勤奋、智慧抒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 人伦

    人伦

    《人伦》这部书是教人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如何“立身”。刘震云先生的话真是“一句顶一万句”,他说,《人伦》也可以换个书名,叫《醒世书》。《人伦》也算是个农村题材,因为它是由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衍生出来的故事。《人伦》是从一个事件切入,但并不写事件,而是写事件之外的事,通过描写几个人物在这个“事件”面前的表现而演绎出的“众生相”。
  • 我们红着眼

    我们红着眼

    第一个故事《牧灿》。”今生今世,不离不弃,来生来世,相拥而泣。““对不起。”墨尔本距离家乡到底有多远?我真的,很想你,也好恨你,也好对不起你。第二个故事《孔雀东南飞》我忘记了,我忘记了你,枪声,鲜血,我还能再保护你么?我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这篇课文,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我真的,忘记了么?(两个故事阅读不分先后)
  • 兵家圣道

    兵家圣道

    集玄幻,穿越,军事,谋略,武侠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情节,没有你看不到的经典(没有糟粕,绝对纯洁)。那一日我曾‘金戈铁马’,那一夜也曾”四海为家’,那一日我曾‘决人生死’,那一夜也曾花前月下。那一战我曾斗智斗勇,称王称霸;那一年千军万马,一统天下,那一生,夕阳晚霞,美如童话。
  • 青春绽放时

    青春绽放时

    爱情小说集社会人性爱情于一体的力作文章积极向上引起共鸣净化心灵诱人深思
  •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阿丽思中国游记二》和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系列长篇,是作者的一个创作尝试,沈从文模仿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奇遇记系列童话而进行的一个创新写作,借阿丽思之名游中国,用寓言故事等写中国现实,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好管闲事的人》延续初期创作风格。
  • 中州烟雨

    中州烟雨

    贺新帝,思旧朝。二十年也把那兴亡看饱。恋富贵,功名怎相抛?恨世间,不能名利双收好。叹一声罢了。脱却紫蟒袍,幽云连相邀。锄耕林木随野老,青山苍翠,林间晚照。
  • 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

    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

    夜国摄政王残暴嗜血,冷血无情,却单单对她宠爱有加,柔情似水,妖界第一美男雪陌天人之姿,温润如玉,痴情千年,却甘愿为她做凡夫俗子,相伴一生,钰国第一美男子东陵凰容貌倾城,惊才绝艳,府中男姬无数,本是天下皆知的好男风,却执意立她为妃,痴恋如他,深情如他,温柔如他,最后,究竟谁人才是她的真命天子?
  • 三生千年之蜜约

    三生千年之蜜约

    此生,她爱他,却不给机会,他爱她,便再无机会。“傻瓜,谁要当你伴读?我要当你的妻子……”她含泪而去,手却紧握不放。他抱着怀里的泪人儿,一吻成约,莫叹今世短,来世共举杯。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人鬼相隔,你我未曾改变。“我,淼孑骊。”“我,鸣夏。”“不负此生,愿为彼此,白头偕老。”现言古言强力结合,续写一吻之约,千年不变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