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天涯海角,
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上最伤感的别离,
不是你不曾在意我的离去,
而是历经万水千山的磨难,却仍然只能换来分离的结局。
在侍卫们安葬其他阵亡侍卫及捆绑俘虏的时候,项羽写了一封给刘邦的信,详细说明了这几日的情形。
待侍卫们把一切都收拾妥当后,项羽把信交予虞姬,解释说现在侍卫们身上都有伤,而且还带着俘虏,目标太大,不宜跟着前行。嘱咐她赶紧带领他们把外星军团的尸首及坐骑带回中原,交由刘邦处置。自己则打算继续前行,去宿虏城一探究竟。
虞姬听这安排,心里不乐意了,千里迢迢的赶到这里,一见面就想把我打发走,这算盘打得也未免太精明了。
但虞姬摸透了项羽的脾性,知道此刻不能与他硬来,只有顺从地领着众侍卫踏上归途。
项羽心里何尝愿意虞姬离去,但这次行程凶多吉少,让她离开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看着虞姬的背影消失在密林深处,项羽才不舍地调转马头,继续前行。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却听到身后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不用回头,项羽也能知道那是虞姬的坐骑“傲雪”。
原来,往回走了几里地后,虞姬便勒停马匹,把项羽的信交给霍微,嘱咐他带着东西先行回去,自己则调转马头,又跑进丛林里追赶项羽。
虞姬追到项羽身旁,放慢速度,也不言语,目不斜视装得象个没事人似的,并肩继续走着。
项羽忍不住长叹一声,对这个丫头真是无计可施。眼看天色渐晚,再让她一个人回头穿过森林也不放心,只好带着她一起上路。
虽说刚才把丛林里的伏兵都杀光了,但不知道前方是否还有埋伏,两人也不敢急行,只是策马缓缓前行。
项羽已离开虞姬多日,心里其实挂念得很,见她执意跟来,虽然也担心前路未卜给她带来危险,但心底里还是忍不住的感激和兴奋。他多次想找点话头说一下,但话到嘴边,看着虞姬冷冰冰的脸庞,又怕招惹了她只会给自己找不痛快,于是又生生地把话吞了回去。
虞姬从眼角看着他几次三番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好笑,觉得受用极了,但脸上却仍是不动声色,不吭声继续走着。
项羽犹豫了几番,眼看就要走出丛林了,于是咬咬牙,从怀里掏出个汗巾,仔细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原来汗巾里包着的是一个发簪。那天项羽在头曼城的集市打探消息时,看见这发簪充满异域风情又异常精致,在中原还从没见过。当时离开虞姬多日,心里挂念,想象着这发簪插在虞姬的长发上是怎样的风情万种啊,于是脑袋一热就买下了。现如今要送了,却扭扭捏捏的不知如何开口。
项羽把发簪拿在手上,对着虞姬聂聂说道:“虞姬,这样的,那天在头曼城跟一卖首饰的打探消息,那掌柜精明得紧,看我不买东西都不搭理我。我就寻思着买点什么,后来看到这发簪挺精致的,我就...我就....”
虞姬扭头看了看项羽手上的发簪,冷冷说道:“所以你就买了,准备带回去送给心仪的女子是吗?”
项羽见虞姬说的这么直白,窘得更厉害了,赶紧说道:“是...是...,不是!不是!我那有什么心仪的女子,你整天跟着我,这你是知道的。我是想着是反正都买了,就准备送给你。”
虞姬见到他这窘态,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不显露半分,叹了口气,幽幽说道:“也是,平时分封诸侯、论功行赏什么的,都没我们这些小兵的份,现在反正买了一个发簪,刚好拿来打发我这个叫花子了。”
项羽急了,申辩道:“你平日里要封赏做什么,霸王府里的东西那个不是随你处置的?”
虞姬道:“那是你霸王的东西,不是我的,我虞姬只是帮你打点杂活的下人。你是见我可怜,而且军营里也没别的女子,所以才把这发簪打赏给我!”
项羽见她这样说,更急得手忙脚乱,伸手把发簪递到她面前,摇晃着说道:“这是我专程给你买的,你看这做工,跟你是极为相配的。”
虞姬冷笑了一声,说道:“怎么个极为相配法?你可曾见我戴过这样的发簪?”
项羽听了一愣,想想也是,虞姬平日里都是身着军袍,男子打扮,头上的发簪也是如男子的一般,没有半点花俏。这么久了,还真是没见过她身着长裙,更不要说戴着这般妩媚的发簪了。都怪自己自作多情,脑海里想象着她身着女装的模样,结果就买了这个精致的女子发簪。
项羽沮丧之极,只好悻悻说道:“你既不合心意,我收回便是,你也不必说什么下人之类的话来气我。”
虞姬听了又是一声冷笑,说到:“我平日里是不戴,但难不成我以后一辈子都不戴吗?日后成亲时,难道不会戴与我夫君看吗?你以为我就只能一辈子待在军营里,跟着你到处征战,熬到老都没人要是吧?”
说罢,一把夺过项羽手里的发簪,双腿一夹,策马朝前飞奔而去。
项羽楞了一下,叹着气摇了摇头,只有扬鞭朝着虞姬的背影急追上去。
如果此时他能看到虞姬的脸,就会看到她那仿佛见到情郎般羞涩中带有期待的表情。在她红粉花飞的脸庞上,嘴角已高高翘起,洋溢着得意、幸福的笑容,那一汪春水似的眼睛里也充满了少女般的朦胧陶醉。
可惜如果只能是如果,现实中的项羽只能是暗中感慨,卿心似海,深不可测啊!
转眼,两人已奔出了丛林。此时,天色已黑,他们也不敢大意,心想来路既然已有外星军团埋伏,那宿虏城估计已凶多吉少,说不定路上还会碰到更多外星军团,所以两人一路都避着亮光走。
抵达离宿虏城七、八里处,他们也不敢再前行,就在城旁寻了一处高山,去到山顶歇息,等待明日天明再一探究竟。
东方既白,阳光慢慢渗出云层,泼洒在山顶的树丫上,拴着的马匹似乎被早起的鸟儿惊扰了,昂着头不停地发出“兹兹”的气息声。
虞姬被马儿的声音吵醒,转过身来,伸了个懒腰,惊觉身上盖着的竟是项羽的披风。她赶紧扭头朝项羽的歇息处望去,发现他已不在了,心想不是又被他给甩下了吧,于是赶紧跳起来四处张望。
还好项羽就站在山巅的大树旁,定定的看着山脚下。虞姬取下身上的披风,搂在手上缓缓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向下望去。
在他们脚下,是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小山丘,在山丘尽头,有一座城池,那就是宿虏城。
城池周遭很安静,没有战斗在进行。但城墙上黑黑乎乎的油烟、城楼顶横七竖八倒塌的柱子、护城河上七零八落的盾牌及刀剑,无不显示着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恶战。
而在城池外围,外星军团的大军就驻扎在那里。他们的数十个大营紧密相连,营里的军帐井井有条。各个大营都有卫士在巡视,而他们的坐骑此刻都整齐地排列在凉棚下,安静地歇息着。而除了巡视的卫士,整个大营竟再看不见一个闲散的兵士,似乎全部都在自个的大帐里歇息。
大战之后没有聚众狂欢、也没有醉酒赌博、更没有人员涣散。可见他们军纪严明、士兵自律性极高,军事素养也极高,这样的敌人是非常可怕的。
匈奴也是非常可怕的,他们的强项是在马背上,匈奴的铁骑四处掠夺,所到之处,地动山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如今的情形,竟然是匈奴放弃了在草原上的对决,而躲在了城里负隅顽抗,莫非这外星军团在平原上的战斗力更为惊人吗?
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屡次出生入死,从未见他如此安静。虞姬也是军事素养极高之人,自然也能看出外星军团的过人之处,心底也更明白项羽此时的忧虑。
项羽看虞姬醒了,便拿出干粮,两人一边吃一边商量着下一步要干什么。
项羽的意思是,既然来了,就索性打探多点有用的信息再回去,以免将来对敌时过于被动。
虞姬的意思是,爱上那上那,反正别想着撇下我就行。
两人牵马下山,远远地绕开外星军团的营地,朝着前方继续前行,去打探已经被外星军团攻克的地方。
走了不远,在草原上发现了战场的痕迹,在方圆几里的战场上,全部都是匈奴士兵及马匹的尸首。项羽仔细观察,发现马匹都是被利刃从下方刺杀,估计应该是那些小矮人士兵所为,看来他们不仅善于爬墙,而且在平原上战斗力也很惊人。
再看士兵的尸首,都为长枪或弯刀所杀,看来是手持两用长枪的骑兵所为。这也难怪,如果匈奴的骑兵在第一轮与小矮人的接触中都失去了战马,那接着攻上来的外星骑兵杀他们就犹如探囊取物般轻易了。
虞姬四周巡视了一番,诧异道,为何竟没有一具外星军团的尸首或其武器,这些天外蛮夷打扫得也未免太彻底了吧。
项羽摇了摇头,叫他看一下匈奴士兵手中的刀剑有何异样。
虞姬低头四处看了一圈之后,惊呼为何匈奴人手上的刀剑大多竟无一丝血迹,干净得就像刚擦洗完一样,难道他们竟然连一刀都没能砍中敌人吗?
项羽点了点头道,估计是这样,你带了二十个精锐侍卫出来,死了十五个,不也一个敌兵也没伤到吗?
虞姬听到这里,又伤心又沮丧,想着连江东带来的精锐侍卫都这样,那普通士兵碰到他们,那该多惨烈啊。项羽虽勇猛,也只一人而已,如何能抵挡这数万外星蛮夷。
项羽见她灰心的模样,笑着说道,怕什么,有我呢。然后拉着她上马,继续往前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