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总,这点我可以提,能不能通过不敢保证,我一定尽力。”
“公司你可是有份的。我后天去帝都,能不能一起?”
“这段时间,我还真走不开。我先电话和万隆总经理廖大民说一声,你直接找他谈,有什么情况我们电话沟通。”
和鲍钱通话结束,应林给廖大民打电话,把鲍钱VCD项目前景讲给他听,判断VCD很可能成为消费热点,商场可以多关注各地VCD厂家。又说了鲍钱要求经销商现款提货的情况。
廖大民果然担心现款提货,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还有容易产生商品积压问题,还会引起其他供货商的连锁反应。廖大民明显不乐意,直觉应林要求很过份。
应林本意只是提醒廖大民,鲍钱有这样的要求,没要求廖大民一定要照做。没理解廖大民的心理。对廖大民的不爽,完全没反应。
应林再说了鲍钱希望‘月结’的情况。廖大民觉得‘可以考虑’。
“廖总,要不然这样子,相应让鲍钱在价格上多让步,价格要比总经销商低。你看呢?”
“好,应林,那我就这么办,我亲自和他谈。”廖大民因为刚才拒绝,有个台阶赶紧下,信誓旦旦向应林保证会亲自和鲍钱谈。
应林心理‘咯噔’一下。不好,廖大民误会自己施压让他满足鲍钱要求,误认为自己给他下指导棋。自己真实意图是想给双方一个合作共同发展的机会。应林和鲍钱关系还没达到这种地步,至少还没与廖大民、廖文化关系深。
应林挠挠头,多做解释也没用。早知道让林昭然来说了。
等林昭然回来。应林将与廖大民打电话的过程说给林昭然听。
“应林,我们有投资鲍钱项目。误会没有澄清,可能廖大民会有膈应,甚至三家人会有不同解读。误会有可能会衍生出不好看法。我认为有必要和廖大民澄清误会。把小误会在萌芽阶段掐掉。也能让廖大民和鲍钱谈判过程中,秉持立场。”
林昭然想得确实比自己周到。
“好,那由你来说。我真怕说错话,加深他的误会。”应林毫不犹疑同意。
林昭然拿起电话拨给廖大民。
“大民哥,我是昭然。我有个建议,你也斟酌。我们在加强品类管理的基础上,重视品类的研究。我们都认可产品有生命周期,如果能提前判断产品进入成长期,及早介入,将获得更多利润。成熟期产品需要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导入期采取试销策略,衰退期则要缩减所占柜台面积。”
“好,我马上布置。安排谁来研究比较好?”
“可以和大学机构合作。企划部和采购部可以按几大品类组成产品组,与研究成果对接。”
“可以,可以。我尽快安排,随时向你汇报。”
“好,在给顾问组报告时,顺便给我一份就行。我和应林看好VCD的前景,依据只有直觉,请安排人员做市场调查。”
“应林今天有打电话给我。我有找生产第一台VCD的厂家了解情况,他们的产品在我们的柜台销售量很小。但他们描绘的前景不错,经过一年多广告宣传,十个消费者里至少有七八个人知道VCD是做什么的。当然限制条件也很突出,主要是价格还太高和可提供播放的盘片太少。”
“动作很快嘛。我、应林和鲍钱只有生意往来,不是掏心掏肺的朋友。你明白吗?”
“我明白了。热情接待,万隆利益最大化。”
“好,以下我说的只限于你知道,因为涉及到一家公司经营秘密。鲍钱准备规模化生产,集中采购,大幅降低成本,计划在短时间内销售到一百万台。”
“一百万台?怎么可能?”
“如果片源问题解决了,价格从近四千元降到三千元以内呢?”
“片源怎么解决?”
“我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很快会得到解决。”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要更积极参与进来。”廖大民本来简单问问厂家的情况,丧失信心,听林昭然这么说,立即打心理重视与鲍钱的会面。
“嗯,据我所知,有很多厂家上马VCD生产线。尽快安排人主动联系各生产厂商,密切注意一些大经销商。不一定直接和厂家合作,经销商愿意承担库存风险,可以合作。价格不是问题,毕竟万隆要的是差价。”
万隆不能只有一家产品,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最好都能在万隆门店内找到。不仅可以让消费者购买时有个比较,最主要还在于让消费者感觉只要到万隆就可以买到想要的电器,而不用跑第二家。
与郑宝胜换汇的一百多万米元,还躺在账户内。应林和林昭然还没想好怎么使用。
“然然,你看这条新闻。S公司到长三角投资建厂,中文名‘思科’。”
“我看看,不知道和黄美霖有没有关系。”林昭然拿过报纸,“投资金额还不小,看来他们要大肆扩张。不错嘛,刚进来,就能拿到这么多工程项目。”
应林在林昭然看报纸的间隙,电话查询在米国开立的股票账户。
“不对?”应林听到账户金额,有点不相信。
“怎么了?”林昭然走过来趴到应林耳边,一起听电话。
“市值二百二十三万米元。”应林又听了一遍。
林昭然也听到,“没错。”
“当时我们买进一百万米元,没错吧。”
林昭然点头。
“那要不要多买点思科股票?”
“价位可不低。我有个想法,我们找人研究在国内有投资的米国上市公司。如果在国内投资项目前景好,那么我们就买进公司股票。你觉得怎么样?”
应林让林昭然坐到自己腿上,“这是一个好办法,简单实用。之前真笨,还想着怎样研究财报呢,放着捷径不走。马上让明达市场调研公司动起来。”
“我想知道黄美霖在其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