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晓道,“我们心理是很谢谢你们的。但不懂怎么表达。”每每打算到应林、林昭然家里走走,空手去觉得很没面子,买什么礼物,特别费脑子。应林家里应该什么都不缺,要找一样他俩眼里过得去的礼物不容易,每次考虑许久,然后放弃。
应林问,“明义,想过做什么吗?”
“我想开一家房产中介店。”叶明义第一份工作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部。一位客户买房后,又想卖掉。那时叶明义很敬业,只要到售楼处的客人,有点意向,他都会带着看这套房子。结果在一个月内帮客户卖掉房子,客户讲信用,给了五千元中介费。叶明义对这笔外快很是得意。
肖文明急着说,“那很好啊,肯定能赚钱。”
“原本明义想的就是本小,只要勤快跑就行。”张晓晓解释。
应林问,“准备开在哪里?”
叶明义早有开房产中介店的想法,囿于没钱。他需要有一份工资维持日常生活。还有,店面不好找,价格太高。
不借钱,肖文明最看不惯叶明义这点。应林、林红宇手上宽裕,只要叶明义开口,还能不想法设法借给他。叶明义愣是不开口,宁愿安贫乐道。在肖文明、李茵眼中,叶明义被教育傻,周身要求自己有风骨。
条件允许,借点钱,把事情办完,赚到钱,请客吃饭,多好的事。
张晓晓道,“他有相中一个地方。不然,等会一起过去帮忙看看。”叶明义要面子,张晓晓知道有些事情只能由自己来说。
“那行,我们吃完饭就去。”林昭然积极响应。
叶明义找的店面不能称为店面。在一个老旧小区边缘居民楼一楼,原本两室一厅,二手房东把临街一间书房改成店面出租。
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会有生意。
一群人全都不看好。
“可是这里便宜,一个月才要五百元。我觉得很划算。”
“这里客流量会有多少,你有没有估算?”林昭然问。
叶明义显然没考虑到这里。
肖文明道,“开店除了店租等固定费用外,人员工资也是大头。开店第一个月最为关键,客户足够多就会成功,存有慢热的想法很危险。另外,找客户是开店最大的成本,中介店开在新楼盘附近,会有比较多的房源。象这种老旧小区,附近又没有学校,租售不活跃,很少客户会特意跑这么远看房。”
应林补充说,“客流量大,店铺租金贵;客流量小,店铺租金便宜。两者之间是不能考虑后者。客流量小的店铺对于客人来说,要进店是件麻烦事,给客人增加成本。不都说顾客是上帝吗,给客人越多方便,生意越有可能成功。有一位朋友说,餐饮店前三天客人数量决定成败,我感觉也可以适用到其他行业。因此,只能在客流量大的店铺中选择店铺。尤其象房产中介这样,不能考虑这种小区。租赁这样小区本身都想省钱到极致,很难从中赚到钱。”
“你们可能误会了。我不是要开那种普通中介店。我租过很多次房,最痛恨中介费。我要做一个信息平台,只要支付二三十元作为信息费就行。”
这是什么鬼?
能赚钱吗?
良久,肖文明问,“那每个月要收多少房源。一百套房源即使按三十元计算,才三千元,扣除房租水电,你的工资也不高啊。何况哪有办法每个月那么多新增房源?”
张晓晓担心地看向叶明义。
林昭然看了一下应林,有些话由她来说更好,“不过这样操作,同行们可不会欢迎。创新固然是好事。但房产租售有个特点,客人一定要亲自上门看房,才能下订单。你的模式仅提供信息,其他中介还有提供带人看房的功能。所以,先试几个月看看。不行再回传统中介。这样吧,我和应林很看好房产中介行业,我们先期投资十万,占百分三十股份。租个地段好一点的店铺,生意总比这个地方起步快一点。你们看呢?”
张晓晓眼睛湿湿。
肖文明率先赞同,试试,不行转回传统中介,赚钱没问题。
李茵道,“试了实在不行。可以增加带人看房的业务,每次收个五十元什么的。”
应林说,“房产中介是结果导向。约定俗成,有成交才有中介费,没成交等于白跑一趟。让客户每跑一趟都要付费,估计客人不一定愿意。”
肖文明感叹,“房产中介是辛苦行业,功夫全在腿上。”
叶明义心中感动,但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说点感谢的话,有点肉麻,减少同学情份,可不说点什么,又觉得不好意思。就这么左右为难。过了一些时间,再说什么又感到突兀。
还是肖文明带回氛围,“踏出生意第一步,勇气可嘉,十分不易。那我们大家一起预祝明义成功。”
大家散后。叶明义、张晓晓自去找店面。应林、林昭然、肖文明、李茵等人各自回家。
李茵、肖文明背后议论。
“象叶明义那样的想法,我看他不象创新,倒象是懒惰,不想带客户去看房,才想出来的主意。你说他这样做生意能成功吗?林昭然这十万元是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过她那么有钱,应该不会在乎吧。”
“懒惰倒不至于,叶明义确实有想干事,不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只是做事方法欠缺。他那样的方法根本行不通,房产中介有区域性,一般客户不会跑那么远来看一条信息。要租售东城房产,跑西城来看信息,那不是很搞笑吗。”肖文明看得清楚。
叶明义性情固执。现场时肖文明就没有说出来,打击叶明义的积极性。
“创新不是那么容易。按叶明义那种收信息费的方法,一旦成功,周边的中介店还怎么生存。再者,即使能够成功,到时如果竞争对手再开一家类似的店。利润很快要被分薄。”
“明义来自农村,家里没经营过生意。他又比较固执,听不进别人的建议。”
“也是够可怜。好好的班不上,偏偏瞎折腾。这样下去越混越差。”
“我也不明白,一个副主任怎么就不当了。应林托关系也是费了老大劲。不过从明义辞职没告诉应林来看,他确实不会利用关系。”
肖文明不知道的是,在叶明义的心中有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