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然电话中谈起邱丰业想要立信手机全省代理权。
邱丰凯做过一番调查。对于哥哥邱丰业这种没有经过调查,四处招惹的个性,很是头疼。林家自成一系,实力不及邱家所在派系,但也不是邱家可以随意拿捏。林家在本省没有势力,对邱家构不成威胁。但南边派系要全国布局,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说真的,邱丰凯真看不上一个省代理权,辱没邱公子的名声。林昭然生意也不小,专程从帝都赶来,如果煞有介事来找邱丰凯谈这种小事,那才搞笑。
不过,既然来了,必须隆重接待,听她怎么说再决定。可惜邱家的生意与林昭然的生意没有交集点,否则倒可以谈谈合作。
林昭然没有资格直接和一位省委副书记对话,好在他有一位正常做生意的儿子,能够好好说话。而且邱丰凯掌管家里财政大权,说话比邱丰业管用。据说邱丰凯很会做人,邱丰业心甘情愿让出老大位置,不经营家族产业,一定程度上邱丰凯包庇、罩着邱丰业,否则邱丰业要被邱副书记打死。
邱丰凯、林昭然、应林三人会面,都在生意场,虽然没什么交集,也就没利益冲突,聊起经济事务颇有些共同语言。
邱丰凯问,“你们对克鲁先生预言东南亚经济危机怎么看?”邱家和东南亚几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很注意收集经济动态。
德通进出口公司业务放在米国和欧洲,林昭然很少关注东南亚的事情。
应林倒看过克鲁先生的书,接过话题,“克鲁先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见解有独到之处。从读者角度来看,好象经济危机迫在眉睫。丢开书本,从经济层面来看,不论亚洲四小龙还起周边国家,经济都在发展,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按照老祖宗说法,天知道损有余补不足。尽管经济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是在前进发展的呀。克鲁先生所言,东南亚经济这颗蛋是有缝,比如依赖出口等等。之所以看不懂危机在哪里,我想可能因为危机不是内生性,而是外因,需要有一只苍蝇。我看不到哪里的苍蝇会过来盯东南亚这颗有缝的蛋,或许克鲁先生知道一些什么。”
邱丰凯纠结这个问题很长时间,总归于争论,没有解决办法,导致他在东南亚布局总是进退失据。应林说法很有趣,特别是需要一只苍蝇的说法,让他恍然大悟,回想克鲁先生的书上虽然没有明确,但隐约有所指,看来还得回去重读一遍。林昭然的老公果然有一手,难怪能够被林昭然相中。以前觉得林昭然象一位任性的郡主,为了摆脱家族联姻,非得婚姻自主,在学校随性选择一位贫民子弟,殊为不智。此人并非一无是处。
他鼓掌三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应兄,我敬你。”
喝过酒,他又道,“我问过起码十位经济学家这个问题。应兄的说法最为精辟,让人茅塞顿开。能不能请教有何应对之法。”
应林惊讶邱丰凯会给出这么高的评价,请教之说可不能当真,“邱兄见笑了。卖弄些读书心得还可以,实务上一无所得。”
林昭然、应林来之前定下不和邱家多发生联系的宗旨。应林如果卖弄,说出应对办法,不论可行与否,都会造成邱丰凯后续赞扬或不满,也就会多发生联系。可能这就是佛家说的因果。
邱丰凯没多想,要有应对之法,那岂不是太聪明的人。他不觉得应林比其他人聪明。
林昭然不提省级代理权的事,谈这种小事,格局小,让人瞧不起。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这么快,通信需求应该也不小吧。”
邱丰凯一愣,没想到林昭然一下子看出邱家堤内损失堤外补,国内拿不到牌照,生产出来后可以先出口到东南亚。要怪之前对拿到牌照太乐观,一句通信产业需要国家有所控制,把民营企业排除外在。南边派系大佬全都看好通信市场,准备工作很充分,邱家作为始作俑者,尤为积极。骑虎难下,邱家首当其冲,只好打打东南亚市场的主意,反正东南亚市场还没出现牌照的问题。
“正在评估。你们也看好吗?”林家也没拿到牌照,不会他们也有出口东南亚的想法吧。邱丰凯没得到林家布局手机生产的信息,才没有反应过大。
“我们只管销售,对于生产有心无力,顾不过来。不过,除了出口东南亚,就没有其他想法?”林昭然坦然回答,不会与邱家有所冲突。
这一问,邱丰凯有点懵,其他想法?难道出口欧美,那不可能,低端产品人家市场不需要。合作销售,一省代理,邱家看不上。又或是第二批牌照要发放,也不可能,至少会给第一批牌照两三年时间。
“怎么说?”邱丰凯问。
林昭然看邱丰凯神情,他应该还没想到贴牌的方式。
“国内市场远比东南亚市场大,邱总觉得呢?”
“那当然,出口东南亚,是不得已而为之。国内能做的生意,谁愿意跑那么远去。”
邱丰凯总算一个明白人,那就好办。
“邱总研究过贴牌生产吗?”
邱丰凯书上看过贴牌生产模式,没想过应用到手机上头。林昭然思维怎么这么跳跃,一会儿讲东南亚市场,一会儿讲国内市场,一下子又跳到贴牌生产,有点跟不上。
林昭然补充道,“手机贴牌生产。”
邱丰凯眼睛一亮,“哪家愿意让人贴牌生产?”他觉得哪家都不可能愿意这么干,平白增加一个竞争对手,又想到林昭然费这么大劲,为她弟弟铺路,可能有路子,“是不是有门路教我?”
看来邱家在手机生产前期投入不小,邱丰凯都没有顾忌到贴牌有做附庸的嫌疑。
“我记得这次发放牌照是有要求,应该要进行排名。四家总不可能平行并进,谁都不想落后。”
邱丰凯彻底明白,哪家都不愿意落了声势,往后要争取一些项目,落后肯定要被人诟病。寻求外援是最快的选择,贴牌最能把水搅浑,掩人耳目。
但是要等机缘,邱家有这方面关系资源。比去东南亚那样切块小市场要好。
一旦等到机会,邱家能够扳回一局。
“我敬你们一杯,谢谢你们给我送来这么好的运作模式。”邱丰凯明白了,林昭然就没有再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