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Y县迎来换届,由于东红镇异军突起,成为东Y县最富有乡镇,够资格当镇委书记、镇长眼馋东红镇已久。林昭清再没有动作,镇长没得当。
林昭清找过县委书记、县长。书记为人保守,常讲‘一切按政策办’,如果政策是一条道路的话,书记只允许走道路中间,两旁都不许走。他的原则是政策明确允许的事才能做,做个什么事先确认是否正确无疑义。他对林昭清牵头建农贸市场倒没多大意见,利农利民,说得通。但是卖掉乡镇企业,还卖给歪果仁,有些不以为然。罪大恶极的是,林昭清让农户生产工艺品,工艺品能挣钱,农活少人干,农地抛荒严重。他认为林昭清投机,走资本主义道路,不喜。
县长倒想发展经济,受眼界限制,办法不多。他注意力集中在通过什么办法可以控制东红镇钱袋子,林昭清不太听招呼,从东红镇要点钱,总有各种理由。利用这次换届,给林昭清挪挪位置,成工作主要目标。
书记倒没有一定要换掉他,毕竟东红镇的农民群众日子好过,没那么贫困。市领导赞赏尤佳,时不时过来考察,表扬居多。书记觉得很有面子。
县委书记、县长各有一班人马,旗鼓相当,实力最高。东红镇镇委书记、镇长争夺尤为激烈。
东Y县另有两、三股势力。实力弱小,林昭清从公子圈了解所能了解到的情况。数一数,书记、县长手上各有五六位人选需要保证在换届中上位。其他势力的目标是一位,以保证一定话语权,以保证不会在新权力结构中失声。
他们都顾不上林昭清这样的外来户。
林昭清分析形势后,本打算放弃这次机会,很不甘心在东红镇打下良好局面,见到昭然、应林,讨主意试试。
“昭清,办一个工艺品招商展暨农村脱贫研讨会。让德通外贸人员邀请外国客商,到帝都邀请专家、教授参加研讨会。”应林思考问题都先从商业角度。
廖文化说,“倒是能让东红镇成为焦点,但这跟升官有什么关系。想升官,得跟领导走进。如果不能为领导所用,越能干对领导威胁越大,铁定遭受打压。请客送礼比这些有用得多,咱们又不缺钱,最容易不过。”
李滨附和调和一下关系应该不难。
林昭清觉得别扭,请客吃饭没啥,为了升官目的请客送礼总是难为情。
“你不会变得清高吧。我可听说你在东边市也是吃喝玩乐公子做派。”廖文化看林昭清一脸纠结的表情。
“那不一样。”
林昭然琢磨倒能扯一点关系,只差不够直接。不过林昭清的定位是能吏,时刻表现他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长远有益,只是缓不济急。
话说回来,除了这个办法,难道非得用送礼等邪门歪道?没必要,昭清还年轻,这届上不去,再等机会,犯不着冒风险。
还有哪些能展现林昭清发展经济能力,展会+研讨会不就是最好的方式吗?
林昭然、林昭清从小耳濡目染权力运作,应林很多凭想象,没有实际接触。凭空送礼,林昭清接受不了,林昭然也不会做这种傻事。展会+研讨会既能够引来客商,让工艺品工厂受益,又可以对接各方领导。展会+研讨会作为一个平台,一种形式,重要的是往里面填充哪些内容?
林昭然想通其中关节,对林昭清说,“小五是不是在电视台?找找他,让他帮你做场专访。再找工艺品专家欧阳老前辈,最好请他参加展会。只要他来了,明里不说,外人看来就是代表他支持你。扬名只是附带,重要的是以此为平台,你已经有经济发展能手的美誉,这场展会要造成你不可或缺的印象。再想想办法让县里领导知道你可能被调走。”
“一旦昭清被调走,县里没面子。你们太鬼了,还能这么要官。”廖文化醒过味。
林昭清想通其中关节,以此为平台,可以理直气壮和各级领导打交道,只要对展会、研讨会有一句赞扬,那就是在表扬林昭清,“时不我待,我今天就走,回去把这事张罗起来。”
“昭清,等等。这事不能由你提出来。我找找工艺品协会许美力,让他提出和你们合作办展,起点高、规格高。很多事情办起来也方便。”
“太好了,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我们分头行动,我先回去。”
李滨问林昭然,“干什么搞这么复杂,找个关系压一压,提拨个把人,问题不大。”
“简单是简单,失去昭清的定位,为当官而当官。费这么劲干嘛,直接在企业享清福。我不想让昭清与社会上一般人同流合污。现在辛苦点,实际操作过,经历这一段心路历程,才会明白跑官的心态。”
林昭然给许美力打了个电话。
许美力说,好事呀,没什么问题,不过我这里每年经费预算都很紧张,所有的费用要林昭清想办法。
林昭然知道许美力的难处,自然不会让他出钱,只要他出力,保证还能给他创收。
听到能创收,许美力积极性更高。立马和林昭然一起拟一个函,表达工艺品协会与东红镇合办工艺品展及研讨会的愿望,希望得到东边市相关部门支持为盼。
林昭清回到东边市,已收到工艺品协会愿意合办展会的信息。他与张齐允市长秘书联系,希望能当面向市长汇报招商情况。一个镇长一般不能向市长越级汇报,因市长指定林昭清随团招商,回来顺其自然向他汇报情况,倒能说得过去,也是一种姿态。至于市长要不要见,另说。
等待期间,林昭清找到东边市新认识朋友孟来胜。孟来胜舅舅在外贸局当一把手。孟来胜也在外贸局工作,私下里开一间工厂,开始不是很景气,赚一点小钱,至于大钱那是没有。林昭清让德通进出口公司帮他忙,恰好丁安和外面的客户关系用得上,业务一下子打开。孟来胜数钱数的手抽筋。他也懂得感恩图报,和林昭清关系处理得很好。林昭清找他帮忙,需要有个风声,林董要林昭清到外贸局工作。林昭清事先声明,自己还是打算在乡镇工作。
孟来胜让林昭清干脆到外贸局工作,一起搞外贸工厂,更能挣钱。在乡镇工作一辈子别想发财。
林昭清只得回以人各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