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一朝,纂修“文事”,完成那么多重要文献整理,如果不比大明纂修《永乐大典》、大清纂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还要重要,至少一点也不次于它们。如果没有大宋太宗一朝纂修的文化典籍,中国文明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子。
搜求天下书
太宗“武功”有得有失,得之大,在平定北汉,以赫赫威名,让吴越国与清源大藩“纳土归宋”,和平统一中原;失之大,在与契丹的战争中,虽然也有“石岭关之战”“满城之战”的多场胜利,但“高梁河之战”与“岐沟关之战”两场失利,影响太大,综合来看,太宗一朝在与契丹的较量中,算是打了个平手。双方谁也没有实现战略目标。
但在“文治”方向上,太宗一朝可称成就显著。论起来,这才是久远事业,超过“武功”之成就不可以道里计。
太宗一朝的“文治”,影响中国深巨。
他做了很多事,其中之一是“搜求天下书”。
太平兴国年间,太宗视察“三馆”,也即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去看这三馆的藏书。唐代曾建有崇文馆,开始是属于太子学馆,有学士等官,掌管经籍图书,方便太子学习,但后来也在此地教授诸生。后梁时沿袭了唐制,没有大的变动。大宋沿袭后梁的三馆建筑,做国家图书馆。但太宗发现馆内破旧潮湿,这里的馆员们也没有多大积极性。于是下诏,在京师另选一块好地,重建三馆。
第二年三馆建成,赐名“崇文院”。
这个图书馆可比以前宽绰多了。东边厢一排建筑为“昭文书库”,南边厢一排建筑为“集贤书库”,西边厢则分藏经、史、子、集四部,为“史馆书库”,总六库。原来旧馆的图书也全部迁过来,这样六库藏书达到八万卷。
又在崇文院内建“秘阁”,将重要典籍、珍藏善本,移入其中,仍属于崇文院。大臣李至总理此事。
雍熙元年(984)正月,太宗对侍臣说:“夫教化之原,治乱之本,苟无书籍,何以取法?今三馆所聚,遗逸尚多。”文明教化的源流,治理动乱的根本,如果没有书籍,到哪里去向前人取法?现在三馆所聚集的书籍,遗漏的还很多。
于是,下诏向全国求书,诏曰:
三馆以《开元四库书目》开馆,中所阙者,具列其名,募中外有以书来上,及三百卷,当议甄录酬奖,余第卷秩之数,等级优赐。不愿送书,借其本写还之。
现在三馆已经以大唐《开元四库书目》为索引,正式开馆了,但是对照目录,缺失的还很多,可以开列所缺的书目,向中原内外募集。有人献书,到达三百卷,应该讨论甄别录入,并给予报酬奖励。其他要根据所献书的卷帙多少,制定等级优厚赏赐。如果不愿意献书,可以借给朝廷,抄写完毕后还给人家。
此诏一下,史称“自是四方之书往往间出矣”,从此四方各地各种图书,开始陆续出现了。
大宋藏书从此越来越丰富,国家藏书又有了各种专门的建筑,如“太清楼”“玉宸殿”等。
崇文院的建成,一扫过去馆员的暮气。从此这里成为大宋帝国最让文人士大夫向往的地方,在这里工作,几乎是当时的文人所能达到的最高职官荣誉。那时候,谁要是能入三馆任何一馆,带职做个普通科员,就会受到他人羡慕的眼光,太宗朝,名臣李至首先来做这个秘书监,很有“文坛祭酒”的光荣。李至本来就是个“书虫”,读书乐此不疲。他曾经因“目疾”而请假,要求换工作,但是要他到这里工作时,“目疾”似乎也不碍事了。太宗优容,也不说破。反而在他跟名臣李昉、王化基等人到秘阁中观书干活时,一定要“赐宴”,比工作餐要丰富得多,连带着三馆的图书管理员们也都一块参与。
李至也不负太宗文治天下的厚望,多次推荐人才来充任校理,又请求购置“亡书”,也即五代以来离乱,天下丢失的古籍。这样,就不断地有新发现的“亡书”出现,每一次有发现,李至就向太宗汇报,太宗就让他将“亡书”送来“御览”,在很休闲的便殿,便座召见,对李至“恩礼甚厚”。
“人之嗜好,不可不戒”
李至后来又兼判国子监,到太学去做总管。他发现当时虽然已经流行《诗经》《尚书》《仪礼》《周易》和《春秋左氏传》这“五经”,但儒学其他重要典籍《春秋梁传》《春秋公羊传》《周礼》《礼记》《孝经》《论语》《尔雅》这七部经典的注疏还没有刻版,就推荐当时的饱学之士杜镐、孙奭、崔颐正等人整理这些典籍,准备刊刻出版。太宗同意他的意见,就让他和名臣李沆一起来裁断总揽此事。这事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大事,“十三经”就差《孟子》了。《孟子》在五代后蜀时,孟昶曾经刊刻,到了南宋,朱熹将其列入“四书”之一,正式成为“经书”。李至要求刊刻十二部“经书”,前人已经做过部分,但如此大规模系统整理(校勘、注疏),史上还是第一次。
不久,秘书监李至进献新近校订的图书三百八十卷,太宗从容地对他说:
“人之嗜好,不可不戒。不必远取前古,只如近世,符彦卿以射猎驰逐为乐,于是近习窥测其意,争献鹰犬,彦卿悦而假借之,其下因恣横侵扰,故知人君当澹然无所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则奸佞无自入焉。朕年长,他无所爱,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斯已矣。”
人有嗜好,不可以不戒惕。这个道理,不用说远古的什么案例,只说近来的事吧,你看那老将符彦卿,那还是我岳父呢,他就喜欢射猎驰逐,以此为乐。结果呢,近侍们都知道他的意思,就争着向他进献猎鹰猎犬,符彦卿呢,也很高兴就接受了。这样一来,下人们就开始为了获得鹰犬,有了对百姓的恣意蛮横侵扰。所以知道人君应当淡然,不要放纵,更不要使嗜欲见形于外。这样,奸邪就没有办法进入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我的嗜好是什么。朕越来越年长,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就是喜欢读书,在书中看到了古今成败,好的经验我就学着,不好的经验,我就提醒自己要改正,不过如此而已。
李至听了这番话,感到这个君主不简单,就向太宗“拜舞称贺”。
《太平御览》
太宗一朝,为中国文明文化做了不少好事,流传至今的标志性的工作很多,其中最为人称赏的大宋“四大名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除了《册府元龟》为真宗朝编辑外,其余三部都在太宗一朝完成。
《册府元龟》是军政事迹的百科全书,四部书中,它的规模最大,有一千卷,分为三十一部,一千一百多门。了解远古至五代,也即大宋之前的中国军政,这是最重要的一部资料汇编。
《太平广记》是宋代之前,中国笔记小说的一次集大成。全书五百卷,太多有趣的故事。这书是最值得花费闲暇时光,慢慢浏览的大书。从中看到的,是中国人在宋代之前的艺术想象力,以及民俗民风。大宋之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什么样?去看《太平广记》。
《文苑英华》是大宋之前,中国文人的总集,是《昭明文选》后的诗文词赋之集大成。但此书所收文人文章从萧梁时代开始,萧梁也即梁武帝时代之前的文章没有收录,而唐代文章又收得最多,占全书十分之九,几乎等于一部唐代文集汇编。
四部大书,最为我所赞赏的是《太平御览》。
这是一部意义重大的类书。类书,是一种资料性工具书,它集合、辑录各种书的图文材料,按门类、字韵编排,便于循类查阅。
《太平御览》原名《太平总类》,太宗读过后,改名为《太平御览》。在宋代“四大名著”中最早修成。领衔主编者为著名文臣李昉,还有李穆、徐铉等十四人,其中吴淑、吕文仲、汤悦、王克贞四人在具体编撰方面,用力最深。这些人物都是一时才俊。这书从太宗践祚三个月后的太平兴国二年(977)初,开始立意、选题策划,完稿于太平兴国八年(983)深秋,用了六年时间,集合了北宋一流才情与头脑,编为一千卷的大书。此书将大宋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文字内容分门别类,按类集合,一类一个主题,总五十五个大类,五百五十个子类。
对世界总和性的门类划分,是人类追求逻辑秩序的智慧,它需要对世界总体把握的能力。因此,这类划分,代表了太宗一朝智识者对世界的理解。换言之,浏览《太平御览》,可以约略感知宋初读书人、士大夫,中国的文化贵族对天、地、人、事、物的关心方向。这种方向一旦以文本的形式界定下来,在后世的推演中,就成为传统。《太平御览》就是源自于大宋太宗朝千年传统的文献和逻辑起点。大宋,赖此,奠定了一种此前从未有过的文明文化,是在文化存量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做出的一个了不起的文化增量贡献。
今人要感谢《太平御览》的地方很多,其中之一是:全书引用古籍千余种,全部为太宗朝以前的文献资料。但这些引用的典籍,到今天,检点起来,竟有十之七八已经亡佚,因为有《太平御览》,这些亡佚的典籍得以部分地保存下来。对一个流传有序的文明而言,这是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近世各类考古发现,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孤本”文字的发现。每一次发现,都给人类回顾往事带来一种惊喜。《太平御览》在呵护传统文化存量方向上,也是功勋卓著的。
人这种星球上唯一的“历史动物”,需要了解由无数故实组成的往事,那就是历史。讨论历史和历史学的哲学意义,会有很多话题,譬如,历史,对个体而言,如果不懂得也不愿意懂得自己的出生前故实,那就永远是个孩子;对群体而言,不愿意思考,或隔断、割断共同体的历史,将会失去未来;而对历史缺乏一种尊重、敬畏,那就注定要犯“历史性错误”。所以思想家阿克顿勋爵说:“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历史哲学家雷蒙·阿隆说:“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
但我事实上还关心传统史学的意义,如《孟子》所言:“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如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赞誉《春秋》这部永恒的经典所言:“上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之法,褒善黜恶。”事实上,这也是西方传统史学的主旨,如塔西佗就说过类似的话:“历史之最高的职能就在于赏善罚恶,不要让任何一项嘉言懿行堙没不彰,而把千秋万世的唾骂,作为对奸言逆行的一种惩戒。”孙文先生一番话,看似浅显,却提炼了“历史就是当代史”“历史就是思想史”的价值方向,孙文说:“中国人之心性理想,无非古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弊,始知补偏救弊之方。”
《太平御览》将太宗朝之前的中国文献资料分类整理,内中所含蕴的道德训诫,比比皆是。在百年激进思潮影响下,以“反传统”为“天然正确”的各类喧嚣,对传统圣贤人物的“道德训诫”嗤之以鼻,是为近代中国最严重的一次文明坎陷。道德,是文明人类的必修课;道德垂训,是人类文明的嫡长子。人类的优雅与美,生成于洪深莫测的道德渊海。无道德,无美,无优雅。推演这个简易道理,方有文明可言。反传统,并不光荣。
《太平总类》于太平兴国八年(983)编成。成书以后,宋太宗对宰相说:“史馆所修的《太平总类》,从今日起每日进三卷给朕,朕当亲览。”宰相宋琪说:“陛下好古不倦,以读书为乐,这自然是好事。但是一天看三卷书,恐怕太伤神了。”宋太宗说:“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每见前代兴废,则以为鉴戒,此书不过千卷,朕准备每天读三卷,一年读完。这样想来,好学之士读万卷书,亦不为难。大凡读书要自己性有所好,若不好读书的人,要他读书也读不进。”
此后,宋太宗果然每日读《太平总类》三卷,从不间断。如有哪一天事情太多而未能读满三卷,则一定在以后有空时补上。宋太宗果然一年读完了《太平总类》,便赐此书改名为《太平御览》。宋太宗从《太平御览》中读了大量史实,经常和群臣讨论历史上的帝王得失。大臣苏易简说:“皇上批阅旧史,安危治乱,尽在皇上考虑之中。此乃社稷无穷之福。”
著名成语“开卷有益”,就从这个故实中来。
一个月后,太宗在禁中读书,巳时开始阅读,发现有一只苍鹤飞到对面殿脊的兽头装饰“鸱吻”上,太宗没有理它,一直读书到申时,五六个小时过去了,一伸懒腰,发现那只大鸟还在,见太宗“掩卷”,这才拍拍翅膀飞走了。
太宗觉得神奇,说给近臣听。近臣回答说:
“这是上天被陛下好学而感动,所以要用大鸟来示相啊!过去大汉杨震读书,有鹳雀叼着鱣鱼坠落在杨震先生的讲堂下,就是这类故实啊!”
据称,全书五百万字读罢,再和群臣讨论历代得失,太宗就有了“历史经验”。
太宗论刘义隆、杨素、许敬宗
有一次,太宗对侍臣说:“朕于万机之暇,不愿意荒废读书之事。读书,这才知道历代帝王的行为方式。一个经验:如果不能有独立意见,万事全凭他人,那自己最后的位置可能都不知道在哪里了。”说着,就讲述了南朝宋文帝的故实:他虽然很恭俭,但是元凶们一旦悖逆,皇上就完了。
这个南朝宋文帝名刘义隆,是南朝刘宋的第三个皇帝。他一生“恭俭”,在位三十年,减免百姓赋税,做了很多好事。但他的两个儿子刘劭、刘濬,因为做错事,遭到宋帝刘义隆的责骂。刘劭就让女巫刻了一个父亲的玉石雕像埋在宫殿前,日日诅咒父亲早日晏驾,这类“巫蛊”之事,被刘义隆知道后,就要废掉刘劭的太子位,并将此事告诉了潘淑妃。不料潘淑妃却将此事告诉儿子刘濬,又不料刘濬很快就转给了太子刘劭。刘劭于是与大将萧斌在一个夜里,带领东宫卫队,假装说受诏入卫皇宫,进宫后,刘义隆正在烛光下与臣下讨论废太子之事,见太子持刀进入,急忙举起凳子自卫,被儿子砍掉手指,啪啦啦掉了一地。最终,父皇被杀。
显然,在赵廷美大案之后,这类骨肉相残的故实,很让太宗痛心。侍臣们听了也都为之动容,不免一个个心头一凛。
太宗还讲到隋朝杨素的“邪佞”。
隋文帝病重时,很想将帝位传给原来被废掉的皇子杨勇,但杨广与杨素勾结为同党后,杨素也假传圣旨,派杨广的东宫士兵进入宫禁守卫,更派出亲信“守候”病榻上的隋文帝杨坚。但就在当天晚上,隋文帝崩。
杨素之所以拥戴杨广称帝,很大程度上有曹孟德、司马懿之志。他几乎倾注全力“成全”即位的隋炀帝杨广之恶,试图让杨广众叛亲离。但杨素死得早了些,而儿子杨玄感也不争气,造反后,无德无能,被诛杀。
史上对杨素的评价极低。此人帮助隋文帝开国,立功极高,但在晚年所作所为,无一不是邪佞之举。史称杨素“利国家有事以为身幸”。只要国家有倒霉事,他就感到对自己有利。
王夫之《读通鉴论》分析杨素,认为:“隋之诸臣,唯素之不可托也为最。”隋朝各位大臣,唯有杨素是最不可托付的人物。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天下古今之至不仁者也”,从古到今,天下各地,杨素是最为“不仁”的人。而“不仁者不可以托国”,是王夫之的重要史学意见。
杨素的“不仁”,特点就是“杀人立威”。几百人的将士跟敌人大军相遇,不胜,回来后,全部杀掉。这种行为,只有战国时的尉缭说过,而做过的,只有杨素。按王夫之意见:杨素本来也“无他智略,唯忍于自杀其人而已矣”,这人并没有什么智慧和韬略,就是忍心杀自己的人而已。他建造一所宫殿,速度很快,但导致“丁夫死者万计”,这些“功绩”,其实都是“以杀人而速奏其成”,用杀人来尽快完成任务而已。王夫之没有见过近代杀人纪录,所以他说:“旷古以来,唯以杀人为事者更无其匹。”这种人在帝王时代,只能是祸乱江山,涉及“邪佞”,是不可以托国的。
太宗还讲述了与杨素相类另一个故实:许敬宗推举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