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100000020

第20章 花开见人我见花——社会交往中的关系互动(2)

西汉有位叫丙吉的宰相,是位“心外无物”的心灵大师。有一年春末,丙吉乘车出游,见到路边一伙人斗殴斗得火热,拳脚间杂,棍棒乱飞,其中已经出现了头破血流的伤者,甚至还有倒地不起、生死未知的重伤者。街边聚众斗殴,这性质十分恶劣。按说丙吉这么大个官,碰到这样的事怎么也得管一管的,这要是其他的什么官员,一般都是要停下车来,制止这场殴斗。不过,丙吉却没这么做,而是继续乘着马车,视而不见地离开了。

仿佛老天故意不让丙吉这趟行程安宁一般,继续前行没多久,又见一个人紧追着一头牛不放,那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牛也是气喘吁吁、舌头直吐,可见追逐之激烈。

丙吉这时却停下了车,派随从过去问道:“你这么追牛追了有几里路了呢?”

不问人有没有事,反而问牛跑了几里,这实在是让人无语。有下属见到丙吉问的这个问题,再也忍不住了,加上对之前丙吉不管街头斗殴之事的冷漠态度的不满,遂开口讥讽丙吉这个丞相不称职,该管的事不管,不该管的事却那么热心。

丙吉却不恼,而是从容地回答说:“作为一个丞相,什么是该管的事,什么又是不该管的事呢?街头路人斗殴,这种事是归京兆尹(京城治安长官)管的,丞相不该插手,否则要京兆尹干什么?我只需要适时地考察他们的政绩,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就行了。而后面一桩事之所以问牛不问人,是因为此时正值春季,天气还并不是很热,我担心那牛如此气喘吁吁是由于热的缘故,那么这样的天气就很不正常了,对于整个国家的农事恐怕会有不利,这是我身为一国之相所应该考虑的。”

从政治角度来看,丙吉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争议很大。认为他做得对的理由是:论宰相的职责、论各司其职,很有道理。宰相如果连家长里短、街头斗殴这种小事都亲自去管的话,也就不能指望这是个合格的好宰相,这就好比今天一个总统站到大街上去指挥交通,不但滑稽,而且严重失职。

现在回到心学上来,其实王阳明所谓的“心外无物”的要素之一就是,该感知的,感知;不该感知的,绝不动心。那些不该感知的,就是心外之物,对你而言没有任何意义的事,为什么要去感知?把这种思想挪移到实际生活中来,那就是:很多人,你没有必要交往,为什么要交往?很多人,不值得你交往,你为什么要去与他交往?!

所以说,沟通的关键不是那些让你眼花缭乱的技巧,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确定哪种人是你该和他沟通的,哪种人不值得你沟通。“心外无物”说的就是这一点。

5.倾听的力量

先生曰:“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两端,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与增减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得些子知识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

——《传习录·钱德洪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说:“有庄稼汉向孔子请教有关问题,孔子未尝先就准备了知识来回答他。孔老夫子的内心是空无一物的。但是,他从农夫自己知道的是非两方面加以分析,农夫也就明白了。农夫知道自己的是非,便是他原本就有的良知准则。圣人虽然聪明,怎能随便增减分毫?只是他自信心不足,孔子稍加分析是非曲直就暴露无遗了。若孔子与农夫谈话时,心里还保留一点知识,也就不能穷尽他的良知,而道体将一分为二了。”

【心学解】

倾听的力量在很多成功励志书籍中都有提及,作为心灵导师,王阳明自然也不例外,他也特别重视倾听。所以他才说了那个孔子和庄稼汉聊天的事。

这件事是这样的:有庄稼汉来找孔子聊天,孔子就认真地听,直到庄稼汉说完,孔子才说了几句话。后来他的弟子们说,老师您不喜欢庄稼汉吗?孔子说,怎么会,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人,他们憨厚不虚伪。弟子就问,那老师为何只说了那么几句话?孔子回答,你看他们来的时候忧心忡忡,走的时候喜笑颜开,就说明我虽然说了很少的话,可沟通很顺畅。现在,我还认为我的话有点多呢。

如果非要给孔子的这段话加个概述性的文字,那就是,倾听。

倾听是种力量,也是尊贵的象征。曾经有个小部落进贡给他的宗主国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宗主国国王喜出望外,但他这个卫星国可不是省油的灯,使者对这位国王说,贵国人才济济,我想问个问题,这三个小金人,哪一个更贵重。

这位宗主国的国王说,这简单,于是请来他们国内最出色的珠宝师鉴定,结果珠宝师告诉他,三个小金人做工一样精细,一样重量,甚至连眼睫毛数量都一样。这位国王傻眼了。有一个聪明的大臣说,让我试试吧。他拿着一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于是,这位大臣得出答案: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因为答案是正确的。答案的内涵就是,倾听。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学会倾听,你就握住了社交秘诀的脉动。名著《傲慢与偏见》中,丽萃在一次茶会上专注地听着一位刚刚从非洲旅行回来的男士讲非洲的所见所闻,几乎没说什么话,但分手时那位绅士却对别人说,丽萃是个多么善言谈的姑娘啊!这真是使人震惊,倾听别人说话的效果居然如此显著。它能让你瞬间交到朋友,赢得别人的喜欢。

为什么倾听如此重要?王阳明给了很不错的解释。他说,人人都有良知。但别人和你互动,和你说话时,就是他的良知在运行。因为每个人的良知都是相同的,所以你就没必要画蛇添足,用你的良知去矫正他,你只需要附和他就是了。附和他也并非是附和某个人,而是附和某个人的良知。

其实从个人素质而言,倾听是对别人最好的尊敬。专心致志地听别人讲话,是你所能给予别人的最有效也是最好的无声的赞美。不管说话者是上司、下属、亲人或者朋友,又或者是其他人,倾听的功效都是同样的。人们总是更关注自己的问题和兴趣,同样,如果有人愿意听你谈论自己,你自然也就会产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我们都曾遇到过哪些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人。他可能本身没有让我们讨厌的地方,但他和我们互动起来,马上就使我们厌恶了。因为这样的人不善倾听,只顾着自己,是个自私、良知被遮蔽的人。

当然,倾听不仅仅是保持沉默,用耳朵听听而已。王阳明说,你要能从对方的谈话中倾听出他的是非曲直,由于对方说得太多,话语之间暴露的是非曲直会很直接,当你探明了他话中的是非曲直后,再见机行事,你就是王阳明心目中那个接见庄稼汉的圣人孔子,你也能从倾听中得到伟大的力量。

6.反向沟通,撞击心灵

乡人有父子讼狱,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

柴鸣治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

先生说:“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叟是世间大慈的爷。”

鸣治愕然请问。

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叟只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处,所以愈能孝。及至瞽叟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大孝的子,瞽叟亦做成个慈父。”

——《传习录·钱德洪录》

【原文直译】

有村里来的父子二人诉讼,请王阳明判案。随从欲阻挡他们。王阳明听了他们说的情况,但是,王阳明的话还未讲完,父子二人便抱头痛哭,最后互相搀扶着离去了。

王阳明的弟子柴鸣治问道:“先生,您说了什么就使父子二人很快地悔悟了呢?”

王阳明回答:“我对他们说,虞舜是世上最不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瞽叟是世上最慈祥的父亲。”

柴鸣治很是吃了一惊。

王阳明解释说:“舜常常自以为是最不孝的,因此他能孝;瞽叟常常自以为是最慈祥的,因此他不能慈爱。瞽叟只记着舜是他拉扯养大的,而如今舜为什么不让他快乐?他不清楚他的心已被后妻迷惑而改变了,还自以为能慈爱,因此他就更不能慈爱。舜总是记着小时候父亲是多么爱他,而如今之所以不爱了,只因为自己不能尽孝。舜每天想着自己不能尽孝之处,因此他就更加孝顺。等到瞽叟高兴时,他只不过是恢复了心中原本就有的慈爱的本体。所以,后世之人都称舜是一个古往今来的大孝子,瞽叟也就变成了一个慈祥的父亲。”

【心学解】

人际互动和交往沟通中最麻烦的一件事就是,当你遇见一个固执己见、听不进任何意见的人时,你就无计可施。这种人在我们的交际圈中多如牛毛,王阳明说,对这类人,你不要和他起正面冲突,因为一旦针锋相对,那势必会引起绵绵无尽的辩论,乃至争吵。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一种方式来敲开他的心灵,他的良知会让他“改邪归正”。

这种方式就是反向沟通,或者说是正话反说。所谓正话反说,就是对某一话题不做直接的回答或阐述,而是从反面,以打破常识的手法让对方先是惊讶,然后他的良知就会判断是非,在判断是非的过程中,他就会发现自己是错的。

王阳明在和那两位父子的谈话中,用的就是这种技巧。舜是孝子,这是常识。但王阳明却打破常识,非说舜是不孝子。这就引起了对方的吃惊,而当王阳明给他们解释的时候,那个儿子的良知受到谴责,终于改过自新。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曾有个贩卖香烟的商人到一个地方做生意。有一天,他在一个集市的台子上滔滔不绝地大谈抽烟的好处。正当他沉醉于自己精湛的演讲口才中时,听众中走出一位老人,连声招呼也不打,就走到台上非要讲一讲不可。商人毫无思想准备,只好允可。

老人在台上大声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对于抽烟的好处,除了这位先生讲的以外,还有三大好处哩!我不妨讲给大家听听。第一,狗见到抽烟的人就害怕,就逃跑。”台下的人很是莫名其妙,商人则暗暗高兴。“第二,小偷不敢到抽烟人家里去偷东西。第三,抽烟者永远年轻。”

商人心花怒放,可台下的听众却大吃一惊。因为这和他们知道的常识不一致。他们等着老人的解释。那老人就解释道:“第一,在抽烟的人中驼背的多,狗一看到以为是他们拾石头打它哩,它能不害怕吗?”台下的人发出了笑声,商人则吓了一跳。“第二,抽烟的人夜里爱咳嗽,小偷以为他没有睡着,所以不敢去偷东西。”台下的人一阵大笑,商人则大汗直冒。“第三,抽烟的人很少有长寿的,所以永远年轻。”台下的听众都鼓起掌来。

中国历史上也有这种正话反说的人物,秦朝的优旃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他的主子秦始皇要大肆扩建御园,多养珍禽异兽,以供自己围猎享乐。这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但大臣们谁也不敢冒死阻止秦始皇。优旃挺身而出对秦始皇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即使敌人从东方来了,下令麋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足够了。”

秦始皇先是一愣,忽然良知使他明白了,哈哈一笑,收回成命。

五代时期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喜好田猎,曾在打猎过程中践踏了许多民田。该地的县令就要求李存勖赔偿,李存勖怒不可遏地要杀他。有个叫敬新磨的人知道后,就跑来见李存勖,指责那个县令说:“你身为县令,怎么竟然不知道我天子喜爱打猎呢?为何让老百姓种庄稼来交纳税赋,而不让你的百姓忍饥去荒废田地,让我天子驰骋田猎?你罪该万死。”于是拥着县令前来请求李存勖杀之。李存勖想了一下,哈哈一笑,释放了县令,赔偿了被他毁坏的庄稼。

王阳明说,一个人固执己见时,其实是心灵的那点灵明被遮蔽了。如果你强行让他的心灵从乌云中走出来,那几乎不可能。因为外力对任何一个人心灵的作用都微乎其微,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自己反省,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正话反说,也就是反向沟通,如果使用得当,它完全能撞击到对方的心灵,使那些固执己见的人反思自己的错误,最后用他们的良知改正自己。

7.用心,不分大小

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

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传习录·黄以方录》

【原文直译】

弟子中有人说,邵端峰主张小孩子不能格物,只能教导他们洒扫应对。

王阳明说:“洒扫应对本身就是一个物,由于小孩的良知只能到这个程度,所以教他洒扫应对,也就是致他的这一点良知了。又例如,小孩敬畏师长,这也是他的良知所在,因此,即使在嬉闹时看到了先生长者,他照样会作揖以表恭敬,这就是他能格物以致他尊敬师长的良知了。小孩子自然有他们的致良知方式。”

王阳明接着说:“我这里所谓的格物,自小孩子到大圣人,都是这样的功夫。但是,圣人格物就更为纯熟一些,毫不费力。如此格物,就是卖柴的人也能做到,自公卿大夫到皇上,也都能这样做。”

【心学解】

用心,不分大小,正如致良知不分大小一样。所谓致良知,就是把良知充盈到世界中去。在人际关系中,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和他人交流,和他人互动。常识告诉我们,你不能要求一个孩童做微积分,更不能要求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头去参加百米赛跑。一个人一生中,从生到死,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是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所以,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致良知,小孩子的致良知就是要他懂得礼貌,而大人的致良知就远不止此。唯一相同的就是,必须致良知,在良知的指引下来做事,无论是你幼时还是你老态龙钟。致良知分阶段,也分层次。厨子的致良知就是要用心炒好菜,淘粪工人的致良知就是要用心淘好粪,当官的致良知就是要按法办事,等等。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的致良知就是用心去和人家互动,不管这种心用得有多大,只要有了这种心,就必有收获。

一位道长带着徒弟入世修行,设想通过真实的事例来使徒弟悟通道理。

在繁华的街道上没走多久,便见路边跪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身旁一块白布上写着几个稚嫩的字:卖身葬父!而就在他身后的木板上便是同样由白布盖着的人形,想来便是他所要埋葬的父亲了。

同类推荐
  • 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在季老的著作中,时刻透露着他清明睿智的人生智慧,季老无疑成了指引后人的一盏指路明灯,聆听季老的人生观,仿佛是季老本人站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处,疏导误入歧途的人们。也许对普罗大众来说,这就是名人的价值——用他们极富典型意义的经历与感悟点化众人。这也正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 生活工作好口才

    生活工作好口才

    成功学家研究发现,在众多的成功因素中,口才举足轻重。现代社会离不开交际,可以说,没有一副好口才办什么事都难以得心应手。《生活工作好口才》从生活和工作两方面对应用口才进行了较为系统和详尽的解说与应用点拨,是提高口才综合素质和锻炼各方面口才的好助手。
  • 让学生学会做人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学会做人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心理曹操

    心理曹操

    三国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千百年来投注了中国人道德偏好,价值判断的一个心灵样本。用社会心理学的手术刀解剖三国英雄曹操,就有了此书。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三国人物文化基因与行为基因,读懂了他们,就认清了你自己,也就认清了你身边的中国人。
  • 寻梦彩虹人生

    寻梦彩虹人生

    本书选取作者博客中的文章,分为“红日初升”、“橙色年华”、“黄柏之言”、“绿色梦想”、“青云直上”、“蓝宇强鹰”和“紫气东来”七个章节,主要介绍作者在大学生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的探索,并为其他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博客,作者与学生进行了思想交流,共同成长。
热门推荐
  • 桃花魅影

    桃花魅影

    一条绵延的香艳小道,一道孤影在徘徊瘦长的身影掩映在桃花丛中。那一场烟雨过后的艳遇,与那世俗抗争的煎熬,让这条桃花掩映的小道,妖影、人影,迷离、迷幻,失望、希望,交织重叠。。。。。。
  • 锋之夏

    锋之夏

    不要随便说自己是屌丝,屌丝是和逆袭搭配一起出现在这个世界的,可以说屌丝就是为了逆袭而存在的群体,然而每个逆袭成功的屌丝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要是没有xxx,你根本什么也不是!屌丝遇贵人似乎是逆袭的必经之路,但如果没有屌丝的成功,你确定你真的知道那位所谓的贵人是谁吗?逆袭的路最难走,因为没有人知道,等在自己前面的,是贵人,还是骗子!而锋之夏,说的便是一个屌丝的爱情故事………………
  • 一夜盛婚:契约新娘1000万

    一夜盛婚:契约新娘1000万

    晚点遇见你,余生都是你。最好的时光就是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仅仅是一场契约,可是他却宠她入骨。景好好看着沙发上堆成小山的一袋袋东西,太阳穴隐隐发疼,只因她看的时间超过5秒,唐安远就全部买了回来。“男神大人在上,我不应该对着你还想着其他的男人。”景好好看着唐安远嚣张的脸,表面上还是一片讨好,却在心里暗暗想:唐先生,你再嚣张,再嚣张我就回家狠狠虐死你,虐死你.....
  • 混在社会的日子

    混在社会的日子

    一个家庭贫困的少年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打拼,在这里他有了兄弟,曾几何时的他不知道兄弟是什么。从一个搬运工人意外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选择路又是否正确,意外卷入了不该属于他的江湖纷争。在这里他和他兄弟们缔造了一条辉煌的道路。一世兄弟,一世情。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的受伤害,他又该怎么做?
  • 非常乱入

    非常乱入

    我叫华子,好好的过我的生活,直到那天遇到了妲己,然后姜尚成而我二大爷,熊孩子哪吒成了我表弟......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被乱入了,随即而来的是......--------------------都市生活搞笑文,没有升级打怪神马滴,只为在你为生活劳累的时候逗你一笑,足矣,希望大家多多捧场,收藏一下
  • EXO之王道cp

    EXO之王道cp

    主要讲述exo的日常生活,伪现实,喜欢的书友们可以来看,六对西皮。
  • 击败专家:战胜华尔街顶尖高手的指数投资

    击败专家:战胜华尔街顶尖高手的指数投资

    本书探讨如何运用股票指数投资获利。不管你是想购买一只指数基金然后坐享其成还是自选一组股票进行投资组合战胜市场、超越指数,你都必须了解指数。指数是投资者的路标、方向标和地图。在汽车行程中——不管是短程旅行还是长途跋涉,了解路标和地图是大有裨益的。是啊,有些人仅凭幸运的猜测、直觉或运气就到达了目的地,但其他人却迷了路。投资中的迷路既耽误时间也浪费钱财。
  • 皇后权利大:谁做皇上我来定

    皇后权利大:谁做皇上我来定

    这年头穿越自然是好事,可是像她这样穿成个宫女……什么,不是宫女,是太监?泪奔,她穿成个太监能过来干什么,宣传计划生育吗?咦,她不是太监?还好还好,她不求大富大贵,就每天看看遍地的帅哥,顺顺当当地过完她的穿越日子就好了……咦?原来她还有一个身份,她就是传说中的未来皇后,而且……这皇上的人选也可以由她来定?这个……她是不是可以说现在天大地大她最大,她在宫里横着走也没关系了?嗯哼,低调低调……      
  • 圣灵大陆之九皇降临

    圣灵大陆之九皇降临

    青木集,据传,是神遗留于人世间唯一的法典。青木集总共分为上下两册,每册五卷,总共十卷内容。在青木集第一卷开编序章中,仅寥寥数笔便已将圣灵大陆的由来勾勒的清清楚楚。青木集序章上有着这样的记载:“天地混沌之初,这世上本无日月,无山川,更无万物!这世界沉浸于一片死寂之中,永无止境!然而,神却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他凝聚混沌,重者,落于地上成为了山川,轻者升至高空便成了蓝天白云。由此,万物苏醒,神的宠儿龙便成了万物的主宰。然而,龙的霸道却打破了世界的平衡。这不是创世神所愿看到的情景,在创世神的眼里,一个平衡的世界,才是他所追求的未来。于是,创世神斩杀众神,屠尽神龙。自此往后,经过千万年的演变,始而出现了人类。而耗尽了神力的创世神却化为命运之轮,永恒的掌控着万物生生世世的命运,保持着他所谓的平衡。。。。。
  • 超级至尊狂少

    超级至尊狂少

    一觉醒来后,方强发现自己拥有了神奇的能力,他可以在睡觉时,梦到第二天将要发生的事情!买买彩票中中奖,那都是小意思……至于大学生活,哼哼哼,各科考试满分无压力!糟糕!他梦见自己的女神被人抢走了,不过他可以先人一步,赢得女神的芳心。就算有反派人物过来找茬,他也可以尽显男神风采,虐敌至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