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8600000022

第22章 权力游戏(4)

对士兵们来说,倒不倒戈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终于发现了将领不是个好东西。你看,他欺骗我们来到战场上,流血牺牲,他却收了人家的珠宝,说投降就投降,假的,一切都是骗人的。这时候士兵心里积攒的仇恨与怒火,就会突然爆发出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但肯定不会有好事。

事实上,这个问题,项羽也遇到了。但是由于项羽考虑不周全,处置失当,结果又落得个残暴不仁的血手屠夫之名。而张良的脑子转得比较快,他知道这里有问题,就要在问题爆发之前,予以解决。

于是刘邦命曹参、周勃和樊哙,绕过峣关,穿越蒉山,长途奔袭抄秦兵的后路,突然之间发动攻击。可怜秦兵不察,顿时乱作一团。

秦兵炸了营,逃出峣关,向着咸阳方向逃窜。刚逃至蓝田南口,突然听到鼓声惊天,就见夏侯婴与灌婴,各统一队车兵杀出,再加上四面的山峰顶上,迎风飘扬的全都是义军的战旗,惊得秦兵魂飞胆裂,只能继续狂奔。

逃至蓝田北,此地距咸阳只有一箭之遥了。突然间又一队军马斜刺里杀出,却是刘邦帐下头号悍将靳歙。

靳歙和樊哙,是刘邦身边最凶残的两个人,他们俩都有一个割人头的爱好。而曹参、周勃、夏侯婴及灌婴,在割人头这方面就缺乏兴趣——是否对割人头感兴趣,是刘邦时代划分文臣与武将的分水岭。刘邦时代,文臣也上战场,有的比武将还能打。但在割人头方面兴趣不足的,多少能混个丞相干干,过于喜欢割人头,明显有点变态,刘邦是不敢用这种人来治国的。

此役,靳歙又割下一大堆人头:斩秦军车司马二人,骑兵长官一人,斩获二十八颗首级,俘虏五十七人。

追过了蓝田北,前方就是灞上,就是咸阳城外,又称蓝田西。

杀狗匠樊哙不甘心在割人头方面落后于靳歙,凶残地杀奔而来,杀秦都尉一人,斩首十级,俘虏一百四十六人,收降卒两千九百人。

公元前206年,冬十月,刘邦五十一岁。大秦帝国在其立国十四年后,宣布灭亡。

刘邦与秦始皇是同龄人,在秦始皇那恐怖权力的凌压之下,他活到四十八岁,熬到秦始皇一命归西,才终于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了自己的追求。只用了短短三年,他就大踏步地走到了自己的人生顶峰,灭了大秦帝国。倘秦始皇泉下有知,一定会后悔得以头撞墙。

唉,干吗要死那么早呢?只要再多活几年,先熬死刘邦,自己再死也不迟呀。你看看,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秦始皇花费毕生心血,辛苦打造的郡县制皇权体系,全数落入了刘邦之手,这多不值啊。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谁让秦始皇死得那么早?才五十岁就一命归西,你至于这么急吗?

总之人生要淡定,死得太早,铁定要吃大亏。

秦王子婴白马素车,颈系组带,捧着象征皇帝权力的玉玺和调兵遣将用的符节,出咸阳城,到轵道亭边,向刘邦投降。不知是谁向刘邦建议杀掉子婴,因为这个建议太缺心眼,被刘邦断然拒绝,笑道:“当初,楚怀王之所以选择我引兵西进,灭亡强秦,就是因为我太仁义,够宽容。何况人家子婴已经投降了,杀降不吉呀,会让后人骂死的。”

将子婴押下去,交由监守的官吏看管。

接下来就是——接受战利品。咸阳城中的无边财富,皇宫中的无数美女,终于到手了。

冲啊!

约法三章

义军入城,兵分三路。

刘邦是一路,他径扑皇宫,去抢宫里的美女。

余者众家兄弟是一路,蜂拥而冲入官家库府,秦始皇费尽一生,抢夺及搜刮的无数金玉财物,全都在库府里呢。大家赶紧抢,错过这一次,这辈子绝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

还有个萧何,他自己是一路。他直奔丞相府,冲进去后把所有的地图户籍、人口地图资料统统收了起来。在未来的楚汉相争之中,如果刘邦想要知道天下的险要关塞、户口多少,以及各地的实力强弱,只有来找萧何问个清楚。他是当时最清醒的人,避免了这群乌合之众落得个狗皮倒灶的下场。

萧何是当时头脑最清醒的人,头脑第二清醒的,就是杀狗匠樊哙了。

当时刘邦进入皇宫,目睹数不清的嫔妃宫娥、华丽宫室、轻纱帐帷,还有许多狗和马等宠物,刘邦一下子就爱上了这里,决定这辈子再也不离开了。可是很不幸,樊哙突然闯进来了。

别人来,刘邦是不怕的,他原本是个爆脾气,破口大骂,一脚踹出,是他对手下人最经常干的事。但是樊哙有点不一样,因为樊哙娶了吕雉的妹妹当老婆,和刘邦是连襟。所以当刘邦拥美在怀,遇到樊哙时,心里就有点忐忑,担心被樊哙捅到吕雉那里,后院起火,那就划不来了。

果然,樊哙一进来,就问道:“沛公,你是想享有天下呢,还是只想做个乡下土财主?”

“这个……”刘邦支吾道,“怎么着都行,樊哙你先出去,等一会儿我叫你你再进来。”

樊哙不肯走,继续劝道:“沛公,这些奢侈华丽的陈设器物,正是导致秦国灭亡的东西呀。沛公你要振作起来,抵制这种奢靡生活的诱惑,赶紧跟我回到灞上去吧。你不知道,现在兄弟们都乱了套,全都抢疯了。”

刘邦说:“好了好了,我都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我一会儿就来,就来……”不由分说,硬是将樊哙推了出去。

唉,不怪刘邦不给连襟面子,都怪美女太多,太漂亮。

可是不承想,樊哙出去后,竟然把张良给招来了。张良进来,很严肃地对刘邦说道:“沛公,咱们先弄清楚一个问题,以前咱们老是说暴秦暴秦,这个秦国怎么个暴法?就是像你现在这个样子,沉迷于温柔之乡,不管天下人死活。咱们再来说第二个问题,沛公你带着义军,苦历血战,杀入咸阳,你干什么来了?就是为了消灭暴秦。什么叫消灭暴秦?就是要让秦国的统治者,不能再像你现在这个样子。可你消灭了暴秦,自己反倒成了这个样子,这岂不是助纣为虐吗?更何况,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沛公你能够冷静冷静,不要再沉迷于这温柔乡、富贵巢的享受了。”

话说到这份上,刘邦终于明白了,他不能再在宫里长留了,再待下去,后面络绎不绝,还会有好多人跑来劝他离开。大家既然选择了跟着他干,当然希望他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带领大家继续在权力的道路上冲刺,而不是半途而废,中道而止。

刘邦无奈,还军灞上。

过了段时间,刘邦召集所有各县的父老、豪杰,召开了一个群众大会。会议上,刘邦说:“父老乡亲们,我对不起你们,来得太晚,让你们在暴秦的统治下受苦啦!那么你们主要受到了什么苦呢?就是个法令条文细密、严苛,稍不留神就犯法,犯了法惩治极严,正所谓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呀。所以从今天起,我和大家约法三章,我刘邦的法律,就三条:一是杀人者死,二是伤人的视情节严重给予判罪,三是偷盗的也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判罪。除此三条之外,所有的官吏,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等到诸侯们全都来到之后,咱们再商量下一步的办法,大家看如何?”

成语“约法三章”,就这样让刘邦创造了出来。

刘邦对咸阳父老所讲的诸侯们,其实就是指项羽。

此时,项羽正在提兵西进,直入关中。

项羽大军,有六十万之众,顺利经过两河地区,但当行至新安地区的时候,项羽遇到了麻烦。

项羽在新安遇到的麻烦,和刘邦在峣关所遇到的麻烦,在人际关系结构上是完全一样的。刘邦因为有张良相助,轻易化解了当时的险局。而项羽,却因为解决这个麻烦的策略失策,导致了更大的麻烦。

血腥坑杀

在峣关,刘邦遭遇秦兵阻路,张良献计,以郦食其携金银珠宝以啗秦将。秦将果然见利心喜,答应投降,要与刘邦联合进军咸阳。消息传回后,张良立即让刘邦向秦兵展开进攻,理由是虽然秦将投降了,但秦兵未必愿意。与其等秦兵秦将闹起事来,莫不如趁此敌对态势之下,突然进攻。一来秦兵没有防备,此战必胜。二来趁战争状态消灭敌军,不管手段多么凶残,都能够被人接受。如果秦兵已经投降,然后再行骚乱,到时你再弹压,舆论就会抨击你杀降不吉。

总之,所谓秦军投降了,在有些时候是个假命题,因为秦军不是一个人。有的秦兵已经投降了,有的只是随大流,但心里充满了敌对情绪,一旦时机来临,就会率先发难。这是统兵之人需要知道的常识。

张良有这个常识,但是项羽却没有——他太年轻,他收服二十万秦兵的时候,才二十六岁。这个年龄的人,只是急于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对人性缺乏足够的观察和了解。

事实上,很多年轻人对于人性的认知,持排斥态度。他们认为这种算计太龌龊、太阴暗、太肮脏,却忘记了这种龌龊、阴暗与肮脏,正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不了解自己且拒绝了解自己,完全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想象——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连想象都没有,更没有思考,只是本能行事。一旦遭遇人性的不洁面,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期望有较大的偏差,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极端态势下,年轻人为了逃避压力,摆脱责任,就会杜撰出完全凭主观解释的罪名,强加于对方,然后给予对方以残酷无情的伤害。

伤害对方,只是为了摆脱自己的心理压力,这时候年轻人的心理,已经扭曲得不成样子,更多地呈现出龌龊的一面、肮脏的一面与阴暗的一面。但人性永远是自我的,再坏的人也不会认为自己坏,只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强化对方的错误,淡化自己的残暴——这就是当时项羽的心路历程。

当项羽与秦将章邯在殷墟握手言和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光明的、透亮的、充满了喜悦幸福感的。他封章邯为雍王,还让长史司马欣继续统领二十万秦军,这说明他对秦军中的每一个人,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他一次性地信任了二十万人,却没有考虑过,这个数量是不是超出了他的信任额度。

刘邦和张良,这两个对人性洞若观火的谋略大师,才不会一次性地信任这么多人。按他们俩的风格,会大张旗帜,四布疑兵,一边和秦军谈判,一边向秦军猛烈进攻,击溃秦军之后,再一路追杀捎带攻城略地。刘邦和张良,他们两个在峣关就是这么干的。因为他们知道,一次性信任的人数不可能太多。

但是项羽全然没有这个意识,实际上,在他这个年龄的年轻人,脑子里根本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他只是想到自己善良厚道,一次就收容了二十万秦军,现在拥有六十万的人马,已经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军事巨无霸。这种荣誉感赋予他强烈的信心,大踏步向关中挺进。

挺进之际,二十万秦军却出事了,他们在私下里嘀嘀咕咕,议论纷纷,对主将投降导致他们追随了项羽,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秦军士兵,有什么不满的呢?

原来,早在大秦帝国灭亡之前,诸侯各国都是秦国的属郡,诸侯的官吏士卒,护送徭徒的人,以及屯戍役卒,凡是经过秦国关中的,秦国官吏士卒都对他们极不礼貌,欺压凌辱,等闲视耳。诸多仇怨,在大家的心里已经憋屈太久了,所以才会追随陈胜王聚义而起,与秦国拼个你死我活。

现如今,竟然有二十万秦兵落入了自己手中,诸侯、军吏、士兵大喜,就把秦军士兵当成俘虏奴役,还较着劲地虐待秦军中的官吏。

总之,诸侯军把自己以前所受的窝囊气,统统发泄到了这二十万秦军士兵身上。活该这些人倒霉,让他们落入诸侯军之手。

可是秦军士兵们冤啊,他们没招谁没惹谁,被推上战场来打仗送死,领队的主将偷偷地向项羽投降,也没和他们商量过。莫名其妙地成了诸侯军,却过着被奴役的可怕日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秦军士兵感觉自己被主将出卖了。

你看主将章邯,他投降之后封了王,却让士兵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大家悲愤莫名,就纷纷议论说:“我们太可怜了,无端被章邯出卖,被迫去打秦国。打赢了什么都好说,万一打输了,我们就会成为俘虏,被带到东边,而秦国又会视我们为叛军,杀掉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啊?”

秦军士兵们议论,都被项羽手下的军官偷偷听去了。军官们感觉到不对头,生恐秦军反叛,急忙向上面汇报。

得知秦军士兵骚动不安,随时可能叛乱的报告,项羽大惊,立即找来亲信猛将英布和蒲将军,商量说:“现在的情形很危险,都怪我太善良,太轻信别人了,太相信人性的光明了。我信任秦军,没想到他们却不听命令,怨气冲天。他们有这么多的人,倘入了关中,突然发难,那我们可就惨了。所以这个事,只能快刀斩乱麻了,把二十万秦军士兵统统杀掉。只留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留下他们三个,就表明了咱们的统战政策是有成果的,证明了我们此次行动是出于无奈的。”

大坑杀就这样开始了。

这是中国战史上,继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兵而后的又一起残忍事件。入夜,以英布为首的项羽手下诸将,向没有防备的秦军士兵发动突然袭击,就在新安城南,二十万秦国士兵,统统被活埋。

此事震惊天下。实事求是地讲,刘邦的屠杀行为,丝毫不逊色于项羽。但刘邦是屠城,是战时事件,而项羽却是对没有防备的降卒下手。再讲清楚点就是,刘邦的屠杀,是安排在战场上,战场上就是要杀人,所以没法责怪他。而项羽因为考虑得少,挑在秦兵投降后动手,结果引发了关中震动,秦国百姓怕死了项羽,都渴望刘邦当秦王,不希望项羽入关。

你不希望项羽入关可不行,项羽手下有四十万人,这关是非入不可。行至函谷关,发现关口闭锁,原来是刘邦下令封关,欲阻项羽于函谷关外。项羽怒不可遏,挥师而入,攻破函谷关,抵达戏水。

正行之际,前面来了个人,求见项羽,却是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

曹无伤对项羽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让原来的秦王子婴做相国,现在,秦国的美女珠宝,统统归刘邦所有了。”

曹无伤背叛刘邦,跑来找项羽说这事,是因为他跟随刘邦,却没捞到什么实惠,所以想要跳槽来项羽这边。

项羽的杀心正重,听了曹无伤的话,怒不可遏,当即下令犒劳士兵,约定第二天早上,向刘邦的军队发起攻击。

此时,两军的态势如下:项羽拥有四十万人马,号称百万,驻于新丰鸿门。而刘邦拥有士兵十万,号称二十万,屯兵于灞上。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一代女帝:武则天

    一代女帝:武则天

    贞观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渊谢世。武士彟在荆州哀悼成疾,吐血而死。当时,武则天仅有十二岁。武士彟的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放了七个月。唐太宗认为武士彟是忠孝之士,并追赠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贞观九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护送着武士彟的灵车,长途跋涉,返回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乡,在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的监护下埋葬了他们的父亲。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热门推荐
  • 修真争锋

    修真争锋

    青云山下的一位普通修者,历经艰辛,努力拼搏,不断前进。在困苦中顽强,在劫难中重生,一步步登上无上真境,揭开属于他自己的修真路
  • 回到异世做纨绔

    回到异世做纨绔

    莫不凡意外穿越回古代,重生为将军之子,利用自己老子的职权,立志走出一条纨绔大道,可是他表现出来的异于常人的智慧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 神魔之子之徐家

    神魔之子之徐家

    一个皇室子孙,却流着上古真神和魔神的血液,还是传说中的预言之子,当他得知他体内流着神魔圣三种血液时他将成为整个神魔大陆的主宰吗,这个少年身怀上古十五神尊,那上古神魔的传承者。
  • 鬼渊

    鬼渊

    一个完整的梦,醒来之时便会消散于无形,什么也记不起,每一个残缺的梦却不断萦绕在脑海,不久的将来却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梦中场景重现化作一幕幕现实,无形中似乎有着一只大手在操控着他,无数阴魂缠身,魂魄追寻,却发现自己天生缺失一魂三魄,成为无数阴魂厉鬼眼中最完美的‘尸体’……
  • 十二域传

    十二域传

    寒风萧萧,北雪飘凌,木冷踏入星修的同时,也卷入了关于十二域的一场千年契约风波,层层经历、百受欺辱、倍受打压,离奇遭遇、曲折感情的,造就了他浩瀚不平凡的人生,看平凡少年如何举步维艰,坚持、坚毅最终跨越世间巅峰,最终成就十二域亿万人仰望之峰顶!
  • 梦出个未来

    梦出个未来

    2001年,刚上高中的李超群由于高考的压力,每天都是醉生梦死的,对于李超群来说考大学实在是有点难度,全班五十个学生,他排在第一名,当然,要是倒着看他确实的第一名。一次上课睡觉,李超群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老师叫他上去答题,而他不会做,结果在讲台上面站了一节课,就在他醒来庆幸是个梦的时候,这一切都在现实中发生了!
  • 逐风纪

    逐风纪

    纪如风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一个被称为“侠探”的少年。围绕在他身边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人,发生在他身边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事。来杀他的美女,却上了他的床;想陷害他的人,最后却被扣上淫贼的帽子;别人来抢他的钱,却把自己的钱都送给了他;大伙为了争夺宝藏图,拼个你死我活,最后他却烧掉秘籍来取暖;仇敌都想来杀他,可这些仇敌,一个个都变成了他的小弟……大伙都叫他恶魔,聪明绝顶的恶魔。纪如风的怪事,也许比你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听说过的都奇怪,都不可思议。(本书走的是悬念流,悬念迭生,波澜起伏,柳暗花明又一村,故事是很好看的。想打怪升级的朋友,请把这个网页缩小,打完你们的游戏,再来看这个小说,书中也有升级体系的,但,是一条隐秘的升级体系,在第二十九章提到,由于是新书,大家多给几个推荐吧。)
  • 临溪听雪

    临溪听雪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结局是否有所不同。她叶听雪,绝不会再错过,再放弃任何一个人。
  • 无限飞跃

    无限飞跃

    无限成长,无限的恐怖世界。无限进化,无限的肉身突破。无限的无限只为成神。
  •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书中汇集了十个方面选题的20册专辑,其中:有极具想象、浓墨重彩的神话传说;有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科学幻想;有扑朔迷离、谜底意外的侦探故事;有德昭日月、流芳百世的名人传记;有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颂歌;有恢宏浩大、金戈铁马的战争史诗;有谋略过人、才智出众的智谋叙事;有身处险境、绝处逢生的探险见闻,涉猎了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的所有领域。一卷在手,纵览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