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感触颇多。这里面讲了一个情况,就是明清两代的官员,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清官,这就涉及到一个潜规则的问题。
咱们老百姓,看到的,就是一个腐败,你收了钱,收了好处,你就是腐败,行为堕落,就是腐败;但是在明清的官员眼里,上至一品大学士阁老中堂“宰相”,下至七品知县九品牢头小吏,所谓的“腐败”是分两种的,一种是“典型腐败”,一种是“非典型腐败”。不仅官员如此认为,就连帝国的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对这个的态度是默许,煮饺子似的浮起来一个捞一个,不浮起来的我也不管了。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对“典型腐败”是零容忍的,是要除尽的,但是对于“非典型腐败”,就是一种默许,这就是古代官场的一个潜规则。
那么什么叫做“非典型腐败”呢?
说公元1839年,清朝道光十九年,SX的一位姓林知县,换句话说就是林县长,向省政府递交了一份报告,告发一系列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并且这封报告是拦不住的,到省政府里不过是让你们看一看,这报告上到朝廷里,那是必然的。这封报告厉害在什么地方呢?他揭发的内容有二十二条,涉及本省的主要官员,跟他同级的几个县长,他头上的正五品知府(市长),正三品按察使(管监察和司法的副省长)、从二品布政使张灃中(管民政财政的副省长),前任SX巡抚(省长),封疆大吏陕甘总督,在往上从一品的某部(无记载)尚书隆云章(部级),协办大学士汤金钊(应该是副国级)。涉案官员级别如此之高,范围如此之广,如果上报到朝廷,后果不堪设想。
这位林县长,难道是个清高之人?错了。是前几次省里排了个市级专员虞某某,奉命到林县长这里来查案,这林县长对他呢,是吃好喝好,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要泡妞也给他泡了,虞专员临走时他还送了大把钞票。结果不知道怎么地,这个虞专员,回到省里,却没说林县长的好话,反而撺掇布政使张灃中张藩台大人向中央告了林县长的状,林县长乌纱帽给丢了。林县长听说此事,气得暴跳如雷,好嘛,老子官快没了,我就要你们好看!他心知这封报告绝对上不去中央,肯定先到这张藩台的手里,张藩台断然不敢将材料上交,可是不交又不行,看老子不好好的敲你一笔!
果然张藩台拿到报告,是吓得魂不附体,睡不好觉,马上跑去找新上任的SX巡抚杨国桢汇报。
这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是说这汤大学士、隆尚书两人被皇上派做钦差大臣来SX视察时,总要太原府出面,以公事的名义向藩司借两万两银子来招待,然后呢,太原府再把这两万两层层摊派下去,让下面的官员从百姓身上剥削上来给太原府,太原府再还给藩司,但是太原府借了两万,却向下面的官员门要五万。这就有问题了,一是钦差大臣代天巡狩,代表天子威仪,你们怎么能骄奢淫逸呢?招待一下就两万两银子(正一品官员月奉一百八十两银子)?吃饭用不了这么多钱吧?剩下的肯定就进了你们钦差大臣的腰包;二是钦差大臣要了两万,你却问我们要了五万银子(相当于人民币壹仟万元),多余的钱哪去了?进了张藩台的口袋吧!这事可不小,一旦上去,张藩台、隆尚书、汤学士,就算不掉脑袋,也得丢了乌纱帽。张藩台没办法,只能给林县长好处了:一万两白银,并且把他任期的亏空一笔勾销,由后任填补。
这些不叫腐败吗?不一定叫,至少官员们认为不叫。新任的SX巡抚杨大人听到张藩台的报告,说了一句话:“你们SX的官怎么这么荒谬?”这句话有意思。说谁荒谬?这些腐败的官员吗?不是!他说的是“SX的官”,说的是这个林县长。
为什么荒谬?这上级来了我们送礼,送钱,也就是叫“程仪”,下级去给到上级,也要送礼,送给地方政府,叫“使费”,送给中央部门,叫“部费”,这是规矩,也合情合理。为什么合情合理?因为是办公事,这大家都是办公事,就比较奇妙了。好比同样两个县长来我这市长这里办事,而且万一都是想得些拨款,你们县说遭了水灾,他们县说遭了旱灾,你们县说死了五百,他们县说死了两百但是也有六百准备死了,你们困难,他们也困难,总不能像周星驰唐伯虎一样比谁更困难吧?我这个市长难办啊!都是办公事,都有困难。那怎么办?你看着办!你不办?好啊,我们都是公事,那我们就公事公办,他们县的,我给公办了,你的呢,我只能不办,或者说“拖办”,什么你手续不全啦,公文写错啦,这么大的事我市长要和副市长们商量啦,你先回去吧!上级来下级这里,那也更要给,我来你这,是看得起你,我肯走,那是我体恤你,你难道不该表示一下你恋恋不舍吗?而且我上级官员,日理万机,你上来找我,我还不一定见你呢,现在我来你这,是给你机会,要是看你顺眼,提拔你一下,再顺眼,到阁老中堂,皇上那儿去美言几句,你岂不是前途无量?
下级官员们想得通。上级官员就更想得通了,你们这些七品县官从五品市长,都是直接管着老百姓的,再往上的官都是见不到百姓的,你们手里捞的那钱啊,嘿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呐(还真是清知府,脏知府可就看你爱好了)!我们哪里有钱?手里的钱都是国家的钱,动国家的钱,那可就是真正的贪污了,这是皇帝不能忍的!你们给的钱,不是钱,那是礼!
既然如此,上级觉得该要,下级觉得该给,这就出现问题了。
一是要多少,给多少?上级怕你玩命了给,你给主管的本藩台五万,给不直管的巡抚大人三万,臬台大人两万,他们俩肯定想,凭什么啊!我还怕他们心里不平衡呢,要让别人知道了,别人怎么想?下级也想啊,您这是要多少呢?您狮子大开口,十万八万,把我这县二十年后的钱都要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二是什么时候送。你不能说送就送,你也不能想要就要。
于是官员们就宁愿这些礼仪,变成规矩。规定了大概送多少,什么时候送,什么级别的人该得多少。
什么时候送?冬送炭敬,夏送冰敬,春节端午中秋三节,您生日和您老婆生日两寿(有些官员贪得无厌,儿女生日,父母寿辰也加进去),这些是“敬”是“礼”,实际上送的就是钱,还有说送“瓜敬”的,夏天热了,给领导们吃瓜降温,但说是吃瓜领导,但您来看市长,送俩西瓜?你是不想当了吧?送的是买瓜的钱!但送的可不是俩西瓜的钱,那恐怕得是两吨西瓜的钱吧。
得多少?这我就不清楚了,我也没收过,是吧?但从本案来看,一品大员,就是个两万白银。
定下了规矩,官员们就放心了。谁坏了规矩,谁就是千夫所指,万官唾骂。明清两代贪污公款、草菅人命、科举舞弊之类的,那是墙倒众人推,被你的政敌知道了,就拿这事弄死你,出了这种事,除了和你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的,不然没人愿意捞你。但是规矩,却是规矩,我规矩着收,你规矩着送,你乱收是你没规矩,小官我管不了你,有人管你;小官乱送也是不懂规矩。所以林县长“荒谬”,就是因为杨巡抚大人觉得他“不懂规矩”:你看,这明明就是规矩,你怎么能够举报说是人家贪污呢?你懂不懂规矩?
所以明清两代,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清官,所谓的纪晓岚、刘墉,两敬三节两寿,都受了,民族英雄林则徐那是收,抗倭英雄戚继光那是送,唯独只有一个海瑞,既不送也不收,所以人际关系很差,官运也不怎样。
但是这送礼的钱,从哪来?管民的官收的。收怎么收?想怎么收怎么收。管民的官,也叫“牧”,什么意思?把人民当羊来养起来着呗,想刮你几根毛就刮你几根。国家收多少,我照交,你们交多少,我说了算!除了税是你们该交的以外,县官还有各种办法收钱,比如你来交税,除了交税,还得给钱,哈!不是他收税,是你交税,而且你还得拿钱先给你,他再收你的税。还有就是“耗羡”。什么叫耗羡?国家收粮食,我这县上收,运到市里、省里、中央,中途总有损耗吧?所以我说收一百石,但是你交给我就是一百石外加“米耗”,毕竟户部要收的是足米;你叫的税,我们要把碎银重新融化,铸成足银、官银,这重铸总有消耗吧?这个叫“火耗”。米耗怎么个收法?比如,明朝,农民交米,是你背着米去交,然后倒在他官府里指定的容器(斛)里,而且不仅要倒满,要倒得再也倒不下去,上面堆起一大个小山,然后这个时候,称粮官(斗级)往这个斛上踢一脚,上面满出来的粮食自然要掉许多下来,这掉下来的,就是“米耗”,不算在你交的粮内,也不许你拿回去,这个就叫做“淋尖踢斛”。你想啊,这个东西,不是比例算的,不是规矩算的,是什么算的,“一脚”算的,我这一脚怎么踢,你管得着吗?你想我踢轻点?你跟我是亲戚吗?朋友吗?不是,怎么办?你看着办!不办?看我怎么踢:我退后,来个五十米助跑,起跳,空中三百六十度转体,在用上我练了三十年的内力,三十年的外功佛山无影脚,一脚踢在斛上,地动山摇,这斛也是上大下小,站立不稳,倒在了地上。这样,一大半的米就洒在地上了,这地上的全都是米耗,你交的粮就是斛里剩下的,抬起来拿去称,对不起,交的不够。不服?要求重踢?闹事是吧,来人啊,给我把他打出去!
这多出来的米耗,就是钱啊!至于火耗,就更离谱了,米耗好歹还有“一脚”,火耗交多少,他说了算,你要交税银一两,那你就得交一两五钱,也就是多交百分之五十,有些州县,甚至要你交三四两,也就是三四倍。各地的耗羡交纳标准,都是各地自己定的。这耗羡,就好比现在的所谓“手续费”,但是现在的手续费,有国家物价局管,在古代,可就是没人管的。
除了交税要交钱,还有耗羡以外,当然还有巧立名目,胡乱收费,借机敛财,种种种种。还有的,比如说我请你提个字,我得给你钱!我给你买房子,我象征性的收一点钱,我卖你的,总行吧?平时打点麻将打点牌,我想贿赂你,就故意输给你,你手气好赢了不少,这总行吧?
为什么这些官员要这样敛财呢?穷呗!谁说的?雍正皇帝说的。
因为自从朱元璋起,官员的工资那是大大的下降,他觉得吧,做官呢就是要做道德表率,要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住烂房子,腹中空空,只有诗书之气,毕竟“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嘛,你做官都高人一等了,精神上应该满足了吧?所以俸禄就很低,清朝前期一个县长的俸禄,折合人民币一个月一千一百三十块。一千一百三十块,县长?给你当一县长,不许贪不收礼,一个月挣这么点?我还不如去当乞丐。而且以前的县长还不能跟现在的县长比,现在的县长,吃可以吃食堂,便宜一些,出去办事有差旅费,招待有公款,上下班有油钱,办公事有公款,还有许多福利,以前的县长呢?没有福利,也没有公款,你出差,自己出钱,你升官走马上任、左迁贬职、回乡养老,路费你自己出,生病请病假不带薪还没医保,吃的东西自己吃,住的房子自己买,没有福利房也没有什么房改住房公积金,老婆还是全职太太,全家人就吃你的用你的,不仅如此,你当个县长,总要请秘书吧?工资你自己出。除了秘书,总还要会计吧?工资你自己出。师爷、书启、挂号、账房,这些人的钱你都得自己出,万一你再请些管家、仆人、书童,你自己看着办吧。你若问,我退休了我老了我吃什么?还有退休金吗?没有!靠谁养?你儿子呀!你说我没儿子我只有女儿,“赔钱货”嫁给别人了怎么办?谁叫你不多生几个啊?你再问多生几个我仅凭工资怎么养啊?我怎么知道!
你说这怎么能不贪?那些个学子刚刚毕业分配了工作,心中满脑子的忠君爱国,爱民如子,还是很有信念的。不过,有的人有信念,有的人没信念,就算是有信念,那也有坚定还是不坚定的。一上任,钱包空空,肚子空空,两袖清风,吃苦挨饿,信念往往敌不过现实。终究还是往体制里走了。
雍正皇帝看到这点,上任就提出了三点,高薪(和谐)养廉,耗羡归公,取缔潜规则。具体就不说了,但是至少还是有些效果的,在雍正任上的十几年,是清朝政治最清明的时候,远胜康熙,更胜乾隆。
雍正一死,这个宝贝儿子乾隆就把他爹反腐的事情给反了,自从乾隆以后,清朝的腐败是日益加重。而且,养廉银子终究还是太少了,实际上还是没能杜绝潜规则,大家还是照样送礼,只不过送的少了一些。
清朝的皇帝平均水平是最好的,至少没有昏庸的,只有平庸的,而且大都还是克己复礼的,可是有用吗?也就是林县长闹事这年,正好是所谓史上最“节俭”的道光皇帝当政。
这位皇帝节俭吗?节俭极了,衣服破了,不舍得丢,让内务府补,平时吃的也很节俭,而且节假日不许庆典,于是朝堂之上挂着一股“节俭”之风,大家都争着穿旧衣服,还专门去把衣服磨破,朝堂之上比谁更“节俭”。道光皇帝宴请群臣,一桌就上五个菜,还没几个荤的,搞得大臣们不敢落筷,把菜夹完了皇帝多没面子啊。皇后生日几十年不过,终于有一年要过了,宴请群臣,每个人一碗打卤面,这还是道光皇帝痛下决心,血本宴请,特旨着内务府杀两头猪才有的打卤面。
他自己宫中吃菜,也是素多荤少。有一天听说一个大臣一天吃了四个鸡蛋,气得暴跳如雷。为什么呢?道光皇帝喜欢算账,算自己的花销,算花销方便节俭,于是就要问内务府每样东西的报价。报价就好玩了,内务府说鸡蛋一个五两(一两银约人民币贰佰元),道光皇帝听说吃了四个鸡蛋,二十两银子,能不怒吗?这个大臣连忙说,这是我家里自己养的鸡,没那么贵!结果道光皇帝说,哈哈,养鸡还省钱,着内务府买几只鸡来,朕也要养鸡省钱。当然,一只鸡内务府报价四十两。前面道光皇帝打补丁,一个补丁也是十几两。他哪里知道十几两银子足够一个三口之家生活好几个月呢。
由此观之,加薪,没用,靠好皇帝,没用,那么靠什么?靠监管吧!
监管,古代的监管,比现在的监管还要厉害。御史们监管百官,可以“风闻言事”,就是你只管说,说错了不用负责,乱说也不用负责,别看六科给事中们才七品,当他们头戴獬豸冠(獬豸正好就是神羊)走上朝堂时,一品大员心中都要慌乱,给事中站到堂上,拿出奏折,弹劾当朝大学士某某某,这个官员别看是大学士,必须马上出列,等待处分,而且给事中不仅别人管不着,他的上级也管不着,右都御史别看是督察院最高长官,“督察院中无长官”,我要弹劾谁,还不需要经过你。
这样的监管权力,简直大得要毁灭宇宙。可是结果呢?你看清朝和明朝,有效吗?没有,谁来查案我都给你钱。当然,还有别的原因,比如他们的监管不够系统,不能下到基层。
别说是以前,就是现在所谓的“媒体监管”,有效吗?扬扬止沸而已!去年还有报道,说某媒体,监管贪官,得到了证据,反过来去对别人进行敲诈勒索。再看现在的“网络监管”,变成了官员们你整我我阴你的利器,给你下个套,网上一放,你就完了。况且媒体监管、网络监管,甚至是百姓监管,都是靠不住的。我监管别人,我不监管自己,别人家腐败,我看不下去,我自己家腐败,我高兴得很!人很容易搞双重标准。
不光有监管,还有规定。规定有用吗?规定我吃四菜一汤,我四菜一样菜价值千金,你怎么说?那要便宜的?行啊,我来个拼盘,一个菜是四个菜拼起来的,盘子比四个人的脸都大,你怎么说?
只靠监管,也没用。那靠什么?靠体制?
对不起,只要是有权力,就必定会有腐败,这是个程度问题。而人类的智慧,目前只能创造出最不坏的政治制度,不能创造出好的政治制度(所以别信那些傻佬吹什么台湾美国英国政治制度好,那是傻子)。政治制度,只有最不坏的,也就是坏处最小的,让你贪的机会最少的,破坏民众、个人权利最小的。
况且,腐败仅仅在政治之中吗?没有吧!你看现在,学生给老师送礼,病人给医生送礼,这也是“体制”问题吗?不是吧,这就是一个人心问题。这一点在东亚这些专(和谐)制制度延绵不绝的国家里最为明显。谁最大?钱啊!我见那些医院写着不收红包,医生也写着不收红包,结果病人硬要送;我还想起来我小的时候,我的小学老师听说我的老家在凌云,便顺口说了一句凌云听说是茶乡呢!结果没想到我奶奶怎么的就听出了个味道,赶忙指派人买了一箱好茶,送给老师去了,老师的脸也很尴尬,也不收,可是我奶奶就是不信,就是一定要你收,他收下了,我奶奶就放心了。因为中国人送贯了,且中国人很喜欢以己心度人腹,他不送他心里不舒服。
所以照此看来,仅仅靠高薪、好皇帝(换成现在,应该叫做好政府)、好监管、好体制来反腐,是没有根本作用的。
怎么办呢?难道腐败就是不治之症吗?也不是。上面这些东西单个实施,或者几个实施,没有用,应该要全面实施,多管齐下,才能奏效。况且,仅仅靠这几样东西,也还差最最核心的东西。
那就是人心和道德。
人心虽然是最靠不住的东西,道德虽然是最脆弱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的力量确是最强的,所以反腐这个东西,人心和道德才是最核心的。监管到位能让人不敢腐,体制好能让人没理由腐,高薪让人没必要腐,好政府也就只能保证让人不想腐。这些只能让你不主动腐,但是还是有被动腐的,况且政坛腐败,只不过是腐败的一个小角罢了。人心和道德,不仅不想腐,还能让人想不腐。人心和道德的事情,是最为任重道远的,因为没有高薪水好政府好监管好体制做前提,人心和道德根本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人心和道德,要靠教育,要靠潜移默化,要靠改变思想,这绝不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的事,这是“百年树人”的事!
改变思想,就绝不能再讲以前那一套。中国古代是家天下,宗法社会,人情总是大于法律,人们总是讲人情,不讲法律。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千多年。
这笔思想的帐,还必须要算到儒家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