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书简这一次给发改委写材料特别用心。
接连几天,他几乎没干别的,只是闷在屋里查阅资料,还不停地和发改委有关科室核实数据,着实认真地起草薛宝镜交付的任务。直到近一个礼拜的埋头用功,才把这个给省政府的报告写出了主要的部分。
这个主要部分,是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的“核”。不校改也不编辑,贺书简就把一篇半边拉块的文稿发到了薛宝镜的电子邮箱里。每次都是这样,薛宝镜要的就是这个“核”,东西都在核里。其它应景的套话、官话、大话就是她手下人的擅长了。
关掉“163”邮箱的界面,总算是把大姐交代的事情完成了,贺书简长喘了一口气。看看时间还早,想想自己虽然端坐电脑前一个礼拜了,其实还真没浏览一下新闻,贺书简打开几个新闻网站粗略地撩了几眼,就直接切入了A市的一个本地网站。
这个网站上的“网虫”大都是A市的文化界人士,说是文化界人士,其实大部分都是些在政界不得志的人。前几天,贺书简和里面的几位文友刚展开一场“论战”,因为突击薛宝镜的任务就撂下了。现在,他想进去瞧瞧怎么样了。
远离了官场的贺书简慢慢觉得,目前文艺界比官场真实,文化界的人士也比政界的人高雅文明的多了。起码,文化界还是讲能力的,还是有着竞争淘汰机制的,你若没有能力,拿不出好的作品你自然就被淘汰。
有了良好的竞争机制,那自然就激浊扬清,自然就优胜劣汰。
而在官场呢?那大家就都明白了。
有时,他也纳闷,本来政界应改成融集社会精英的地方,政界人士的素质水平代表了社会文明方向。然而,现在的官场现实却是,文雅、高亮人士在官场就是混不好,在官场混的好的人总是些近乎“社会油子”的人。这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悖论。
贺书简越来越喜欢其文艺界来。他的激情和多余的精力没出“释放”就释放到这些舞文弄墨上来了。
去年,这个本地网站下挂了一个好事者建立的名曰“风花雪月”的诗社,版主匿名为“老牛”。贺书简觉得这个诗社搞得还行,还有点味道,就凑了个网名“小驴”进来掺和。
前一段时间来,诗社所发的诗词均是“情”、“景”一类的香艳哼唧声,真不愧叫“风花雪月”诗社。
起初,有个“未名了了”诗曰:
“荒丘美人属梅花,
笑对云烟弄琵琶,
冰雨不渡红尘容,
风里飞雪邀梅花。”
这首“未名了了”的诗哪里叫诗啊?贺书简虽然自己也不会写诗,但还是在内心说“水平太差”,这充其量也就是“打油的”!。
不想“老牛”也跟了一首:
“老牛古松听泉声,
烟清云淡微月中。
离人化羽水逝去,
孤雁南去杀秋风。”
地市级的机关人员只知风花雪月,太不“鲁迅”了。这个“老牛”肯定是位退休了的老知识分子一类的——贺书简读着这些酸文,有点想笑,就想稍稍“刺”他一下,也跟贴了一首:《打开窗户》
打开窗户,
张开肺叶吸到了新鲜,
开始懊悔我之前的若干天。
我将灵生的黄鹂锁进我自制的樊笼
也把年轻的思维禁锢在狭小的房间。
苦思冥想踱烂了我的诗笺,
抓耳挠腮烟烧了我的灵感。
打开窗户,
黄鹂逃离了我的囚禁,
高兴的鸣叫翠柳间。
打抱不平的一行白鹭,
偷偷叼走了我诗里的标点,
指指点点着翱翔蓝天。
牵引我的思绪漫漫延延,
勾起我的灵感飘向云端。
打开窗户,
外面的世界明亮了我的眼。
东海波澜壮阔海鸥展翅,但
隐隐约约间飘渺着狼烟。
世界的、民族的、正义的、邪恶的……
多少的题材可选。
西岭秋雪已千年,可是
雪藏的也有梦魇。
发展的、破坏的、建设的、毁坏的……
多少使我们震颤。
天南海北中,
有多少使我们激动、使我们兴奋、
使我们敬佩、使我们感恩的人物。
身边世间里,
也有多少让我们哭、让我们恼、
让我们愤、让我们恨的事件。
打开窗户,
就让诗歌高呼:
无论芸芸众生、无论尖端精英,
人类最需要的良知是——真、美、善。
打开窗户,
我也展开了笑颜,
涉河探史可乘门前的东吴船。
逆长江而上顺黄河而下,
先从炎尧看起,
再观赤壁之战;
细听天骄战鼓,
再论戊戍之变。
胜败分合,
朝代转换,
民兴民怨。
诗人为何不拿起你的粘布,
帮史学家擦亮这面镜子,
好让它更明亮的鉴照人间。
打开窗户吧,
让阳光扫掉您身上的花粉;
打开窗户吧,
让清风吹干您沾满玫瑰露的笔尖;
打开窗户吧,
让人民的喜怒冲洗您缠绵悱恻的哀怨;
打开窗户您就去掉了樊篱;
打开窗户
您就可以带着您的浪漫
行走现实的人世间。
“小驴”的长诗贴了后,“未名了了”、“老牛”都没有了动静。倒是有一位名曰“月下奇拉”的诗友借机发了两首抨击不正之风的“骂诗”,捧了捧“小驴”,同时也附和着“小驴”的观点鼓吹诗歌的社会批判功能。
贺书简一看网名——咦,好美的一位女性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