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的二月,一个消息在皇宫里炸开了锅。有一名宫女像往常一样为皇后整理衣笥(竹筐子)里的裙子时,突然一团五色祥云从裙子上升了起来。虽然除了那一名宫女外没有其他人见到这一幕奇景,但是那名宫女说的有鼻子有眼,这件事也就在宫中越传越火,最后终于传进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后裙子上升起祥云这是吉兆啊,于是李显赶紧召见那名宫女让她把当时的情形仔细描绘一遍,再命宫中的画师根据那位宫女的描述画了一幅“仙裙祥云图”。第二天上朝李显高高兴兴的把这幅画交给文武百官传阅,大臣们无不啧啧称奇。这时候宰相之一的韦巨源(和韦皇后同属京兆韦氏)上奏称这是皇后贤德天降祥瑞,我们要把这幅画传阅各州各府,让天下人知道他们的国母是如何贤德。而且还应该大赦天下,让皇后的贤德福泽苍生。李显听了连连点头,说这主意好就照宰相说的办。
过了不久长安城里又流传起了一首叫《桑条韦》的童谣。内容很简单只有两句:桑条韦也,女时韦也乐。这首童谣也传进了皇帝的耳朵里,这立刻引起了唐中宗的高度关注,因为童谣这东西在封建社会可大可小。往小了说说童谣就是一些顺口打油诗,小朋友的启蒙教育产物。但是往大了说童谣就有可能变成可以预言天下大势的谣谶。当年在西周的镐京城里几个熊孩子唱什么“月将升,日将浸;檿弧箕服,实亡周国”的童谣。意思是月亮将高升,太阳将浸没;那卖桑弓、箕箭袋的人,就是使周国灭亡的人啊。结果周幽王果然因为褒姒(女性象征着“阴”的月亮)之故引来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嘛,武器自然是弓箭为主。)犬戎入侵而身死亡国。汉元帝时长安城里有小屁孩儿唱“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井水,阴也;灶烟,阳也;玉堂和金是皇帝的居所,整首童谣象征阴盛阳衰,帝位有变。结果汉成帝死后外戚王莽凭着姑姑孝元皇后王政君的赏识成为权臣最后篡汉建立了新朝。我们现代人自然知道这些都是迷信,但是古代人不知道啊。况且李重俊政变还没过去多久,唐中宗实在是吓怕了,不由得他不对这首童谣高度重视。
就在唐中宗快要把自己吓出病来的时候,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迦叶志忠赶紧上书来给唐中宗解释。说通常皇帝、皇后还没受天命前,必有相关的童谣流传天下。太祖皇帝受命于天前,天下就流传《桃李子》(意为李氏做天子。);太宗皇帝受命于天前,天下间就流传《秦王破阵乐》;高宗皇帝受命于天前,天下间就流传《堂堂》(唐再受命);则天皇帝受命于天前,天下间就流传《武媚娘》;而陛下您登基大宝前,天下间就流传《英王石州》(李显最初被封为周王,之后改封英王。)。现在坊间流传《桑条韦》,说明韦皇后也是天命在身,如同嫘祖(传说中轩辕皇帝的元妃,发明了养蚕。)一样母仪天下。”听了迦叶志忠的解释后,中宗恍然大悟,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迦叶志忠见皇帝对这个解释很认可,立刻又呈上他自己再加工的《桑韦歌》十二篇,请皇帝将其编入乐府(管理音乐的官署),以后每次有蚕桑祭祀活动的时候就拿来演奏。当时兼任太常卿的郑愔自然也打蛇随棍上对《桑韦歌》再次进行引申说明。二人说得天花乱坠,把韦皇后吹上了天,唐中宗听得龙颜大悦厚赏了二人。
到此为止景龙二年的老天爷似乎是非常忙,不停的降下各种启示告诉大唐的各阶层人民。“你们的皇后是一个上天作证的好姑娘你们要珍惜厚待她啊。”现在看来,当然知道这是韦皇后为了自抬身价耍的低劣迷信把戏,这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的唐朝就算是平民百姓只要稍有头脑也知道这是韦皇后耍的把戏。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韦皇后这套把戏,完全是她婆婆武则天玩剩下的。
当年武则天为给自己造势,天下间也是祥瑞频出。而且武则天的手笔要大的多。什么“洛河神碑”“弥勒佛转世”无论哪一出都比韦皇后草台班子似的祥云把戏和拗口的童谣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在大唐百姓看来,韦皇后不过是一个蹩脚的模仿者,一个效颦的东施。
但是韦皇后的自我感觉却十分良好,她认为只要照着婆婆武则天走过的路她就可以再次上演女主临国的千年大戏。可惜的是韦皇后学到的只是武则天的皮毛。武则天的确大搞封建迷信来神话自己,但是真正帮助她登上皇位的却是她高超的政治手腕,强大的的行政能力,和开放门第对各阶层人才的发掘与任用。可以说在武则天掌权的前期和中期,她都是一位合格贤明的君主,大唐江山大周王朝都在她的治理下稳步上升。而韦皇后又做了什么呢?她让一群宵小窃据朝廷,她让自己的亲信卖官鬻爵,她纵容自己的女儿们欺压百姓,将锦绣江山搞得乌烟瘴气。可是她完全看不见这些,她的眼里已经只有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了。为此她仿照武则天跨出了第三步,参加一项国家级的政治活动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威望。
神龙三年(公元709年)秋天,皇宫传出一个消息,皇帝决定要去南郊祭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韦皇后撺掇的。其实按韦皇后所想自己和唐中宗最好是能去泰山封禅。但是封禅泰山作为黄金级别的皇帝挑战成就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在唐中宗之前总共有四位皇帝达成过这一成就。第一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这自不用多说。第二位是汉武帝刘彻,打得匈奴北遁为汉朝拓疆千里,奠定强汉之名。第三位则是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平民出身却能平定天下为汉朝再续命了二百年国祚。
第四位则是李显的老爸唐高宗李治。因为武则天代唐立周,成为唯一一位女皇帝,有违传统的士大夫价值观。所以从宋朝开始的史书对武则天都多有挞伐,连带唐高宗也被戴上了一个懦弱无能的帽子。但实际上在唐高宗掌权期间,唐朝内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内唐高宗斗倒了长孙无忌为首的旧大臣集团,加强了皇权,大力发展了唐朝的经济文化人口。对外唐高宗时期则是搞定了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没能搞定的高句丽,直接把高句丽打的灭了国。除此之外唐朝的老对手突厥也是被修理的花式写惨。******汗国早在唐太宗年间就被干掉,连首领颉利可汗都被送到长安被唐太宗当成战利品养起来。(参考私人动物园。)而西突厥汗国则在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被唐朝攻灭,其首领沙钵罗可汗也被抓回长安当战利品关了起来。(唐高宗本来是打算把沙钵罗给杀了,不过沙钵罗在被抓时曾请求把自己押回昭陵杀掉,好以此向唐太宗谢罪。唐高宗念他尚有羞耻之心,把他押到昭陵前祭告了一番就赦免了他的死罪。两年之后沙钵罗病死,唐高宗把他葬在之前被抓来的颉利可汗墓旁。)唐朝的疆域也在唐高宗时期达到了最大化。因此以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封禅泰山还是够资格的,当时还是皇后的武则天也更着丈夫沾光,充当了仪式中的“亚献”(第二个向上天奉上祭品的人),开千古先例,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政治声望。
唐中宗想要封禅泰山实在就是太自不量力了。首先唐中宗继位不过四年,根基浅薄。对内先是诛杀功臣,然后太子造反权臣身死,再来一众贵妇乱政。别说文治昌盛,连基本的朝堂安定都谈不上。对外之所以送金城公主去和亲是因为吐蕃多次在边境生事,被迫送公主去求和,和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有着天壤之别。而且突厥也死灰复燃,屡生事端。这样的文治武功要是还敢腆着个脸上泰山,中宗夫妇真怕天空突然传来一声“天降正义”然后一群人就死在泰山上了。所以韦皇后虽然很羡慕婆婆武则天,但还是只有退而求其次,进行南郊祭天。
既然明确了目标,韦皇后立马开始行动。国子祭酒祝钦明(被萧至忠弹劾过,“五经扫地”那一位)、国子司业郭山恽(在唐中宗宴会上表演背诗那一位)赶紧向唐中宗建议:“古者大祭祀,后裸献以瑶爵。皇后当助祭天地。”意思是让韦皇后在这次祭祀中担任“亚献”。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和另一位国子司业褚无量听了鼻子都气歪了,各自引据古书进行反对。祝钦明和郭山恽无言以对,韦皇后见事不好赶紧派出得力干将韦巨源插手。韦巨源凭着宰相身份和主持制定整个祭祀流程的便利硬是接受了祝、郭二人的建议。祝、郭二人见功劳都被韦巨源占了,心中大不是滋味。又向唐中宗建议由安乐公主来主持“终献”。这一次唐绍、蒋钦绪、褚无量是铁了心反对到底。最后韦皇后一伙也不得不妥协,让韦巨源担任终献。
就这样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一场盛大的祭祀在长安南郊举行。而韦皇后也如愿以偿的担任了“亚献”。在韦皇后看来她已经完成了婆婆登基前绝大部分的准备,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也是近在咫尺了。但是真正的情况是她想效法武则天称帝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她所有的敌人都提高了警惕。而那个将会终结她一切痴心妄想的真正天命之人也随着这一次的祭祀回到了大唐帝国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