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曲玛古长城
柳也听僧人说此路不通,挤到前面说大家是来旅游的,想到对面的曲玛古长城去看看,不知道从哪里可以过河?僧人合上眼睛,没有理会柳也。
僧人坐在路中,一行人无法绕过。沐染上前一步,双手合十,询问僧人的法号,在哪个寺院坐床?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僧人双手合十,说他是萨尔曲林寺的普通喇嘛,从萨尔曲林寺来,到萨尔曲林寺去。柳也听说是普通喇嘛,脸上便有了一些不耐烦。沐染知道,眼前的这个僧人是法号普通的喇嘛,而不是内地人眼里的那种普通喇嘛。在西藏,佛家寺院里的喇嘛是有相当修为和地位的僧人,普通的僧人是不能称之为喇嘛的。他问普通喇嘛是否在此修行?普通喇嘛说他只是佛前的一盏酥油灯,照着世人的归路,谈不上什么修行。
一行人被普通喇嘛挡在狭窄的山路上,前进不得。走在最后的土豆顺着山势溜了下去,没打招呼,自顾自地向河边走去。子归看见大家挤在一堆,问普通喇嘛能不能给大家行个方便?普通喇嘛看着子归,说给了你方便,你会不方便。子归看着普通喇嘛的眼睛,觉得像明净的镜子,直接照到了自己的心里。子归说方便就是方便,没有什么不方便。普通喇嘛说世人何必如此执着?子归说喇嘛何必如此执着?
这时,土豆已经过了河,正站在河对岸大声地招呼大家过河。普通喇嘛悠然起身,闪在石后,目送着一行人向河边走去,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大家小心翼翼地越过正在解冻的拿当曲,登上一个陡峭的山披,再翻过一片积雪深至膝盖的斜坡,到了曲玛古长城的城边。曲玛古长城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城墙,一部分是方城。方城是整个古长城的中心,从方城向拿当曲的下游延伸着一道城墙,另一道城墙则自方城一直延伸到后山山顶。在长城两端的山头,各有一个巨大的烽火台。曲玛古长城的形式与明长城颇为相似,但建筑风格与建筑材料又与明长城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古长城现存的城墙上可以看到,曲玛古长城上没有女墙,采用的是实体护墙。明长城是以方砖为基础材料,曲玛古长城是以块石加片石砌成,具有典型的藏族建筑特色。曲玛古长城全长大约三公里左右,城墙宽约三米左右,现存的高度最高处在四米左右。城墙的西边有三座敌楼,东北边有五座敌座,敌楼内的空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城墙的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草皮,使城墙的上面很平整。这是一种高原特有的草皮,生命力极强。年长日久,草皮和城墙已经长成了一体。整个城墙的南边都挖有壕沟。只是年代久远,没有基本的维护,整个曲玛古长城坍塌得很厉害。如今的古玛古长城,只见当年的规模和气势,而当年的风貌已不复存在。在岁月的长河里,只有一面残垣断壁迎风伫立。仿佛一个沉默的风烛残年的老人,所有的故事都埋在心底。曲玛古长城的两边,是尖刺入云的奇峰山峦,背靠拿当曲,前后坡底的脚下,都是一片宽阔的草原。长城连接了两端人迹不能至的险要,横垣在二个草原接壤的高坡上,扼守着曲玛的险要,确实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国门。
曲玛古长城对面的山口那边,就是现今的尼泊尔境内。
土豆在一个坍塌的敌楼下,无意中发现,那些砌成长城的石块,虽然被厚厚的青苔包裹,但从连接处的缝隙,可以清晰地看出,大都是一种紫红色的石英石。土豆的发现让大家都兴奋起来。试想当年长城初建伊始,在苍翠的群山间,或者是白雪茫茫的山峦起伏中,这道紫红色的长城该是多么壮观,多么绚丽。
二小姐说最不虚此行的就是柳也,搬几块石头回去就发财了,零成本。柳也不屑地说这不过是普通的石英石,不值钱的。沐染斜了柳也一眼,说柳也好大的口气,这种紫红色的石英石在这里虽多,但在内地却极为罕见,能摆一块在家里作装饰的,决不是一个普通人家。要真的搬几块大的回内地,换一辆小车是决不会有问题的。柳也听了这话,讷讷地有些尴尬。土豆有些不怀好意地说他现在知道柳也为什么叫流爷了。柳也没好气地说为什么?土豆嘿嘿一笑,说你懂的。大家都知道,流爷其实姓柳,流爷的称呼来自在拉萨的客栈里的一次闲聊。那是子归和沐染正准备这次旅行时,几个客栈里的旅行者凑在一起聊着夏尔巴人的来历,其中有一种为西夏党项人后裔的说法。说到这里,有人说柳也是做古玩的,对西夏的历史肯定了解。柳也说夏是奴隶社会,是中国帝王承袭制的开始,可惜那时候没有文字记载。柳也的话听得在座者面面相觑,其中有一个东北的小伙子站起身来,双手握着柳也的手,说太受教育了,尊崇之心无以表达,以后就称他流爷了。柳也没有听出流爷和柳也的区别,客气地说不敢不敢。在座者一致说从来没有听过如此妙论,流爷当之无愧。此后流爷一称传播开来,柳也也欣然应诺。只是其中关键,从未有人点破。
沐染和子归沿着城墙废墟一直向最高处的烽火台爬去,刚到山顶时,土豆就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问他们晚上在哪里宿营?子归说当然是在方城内。土豆说柳也不肯露营,正吵着非要到河那边的牧场去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