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我因为贪玩,没有在放学后立即回家,比规定时间晚了一个小时,理所当然般,继父他把我教训了一顿。”
“打了我之后,破天荒的,他居然向我道歉,而不是像以往只指出我什么地方做错了,说:经常打你,我也是有错,但是既然我作为你的继父,便要负起教育你的责任。可是,为什么你总是犯错呢?你究竟想怎么样?”
“我想怎样?我只想你赶快最好现在就从我的世界消失。当然,我才不会傻到这样讲出来,虽然习惯了被殴打,能少一次简直求之不得。所以,我蜷缩在地上,像冬眠蛰伏的动物般不发一语。”
“然而他又发火了,一巴掌扇在我脸上,说:要我说多少遍你才懂?长辈说话给我回应一句是有多难?”
“一股火辣辣的疼痛在我脸上蔓延扩散,我用手捂住脸颊,从手中却传来湿润温热的触感。我将手掌摊开,然后把视线凑到手掌上,停留在上面的是鲜红血液!”
“是继父的指甲划破了脸颊的皮肤。”
“这时候,妈妈冲过来将我抱在怀里,一如既往的香甜气味。妈妈生气了,我记忆里从未见过此时妈妈的表情。她一边大哭一边对继父吼道:我受够你了!你给从这里我出去!”
“继父将脸逼近到妈妈面前说:你已经不爱我了吗?”
“妈妈毫不客气回瞪继父的双眼:我只爱我的女儿,其他谁都不爱。”
“继父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发雷霆,而是平静的点了点头,然后对妈妈说:这样啊,是因为她啊!你果然是名无药可救的愚蠢女人。这样做对你有什么意义?女儿?这只是一种称谓罢了。
儿女这种东西只是我们人类繁衍后代的产物而已,尽点义务就好。如果看成是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只会是一把沉重的脚铐束缚自己。
何况她还是抛弃你的那个男人留下的孽种,早晚她也会像她的亲生父亲一样离开你,投入别人怀抱。
知道吗?能陪你到最后的人,只有你的丈夫,也就是我。”
“让女儿获得幸福的归宿,是每一名母亲最大也是唯一的愿望。妈妈这样回应继父。”
“久违了,莫名的温暖情绪填满我早已被无视和殴打而腐烂了的身体,我感动的眼泪盈眶,才不是因为疼痛而掉眼泪。同时,我在心里高喊:太好了!妈妈就这样把这名讨厌的男人赶出我们家吧!没有爸爸也没关系,只要有妈妈就不在乎,我也会一直陪在妈妈身边。”
“我得意的将视线移动到继父身上,打算看看即将被赶出门成为丧家犬的他,会是怎样一副表情。然而,在我面前呈现的却是毫无特性的平静脸颊。”
“我忽然意识到,从三个月前来到这个家,他一直就是这幅表情,从未变过!该不会这名男子并不具备人类应有的感情?一股不安的情绪在我心底产生。”
“从继父嘴里传出这样的言语:离开我后,你准备再找名新男人吧?只是,你现在已经离过两次婚而且快40岁了吧,你认为究竟什么样的男人能接受你这种女人?
最重要的一点,你能单凭你一个人养活自己还有你的女儿吗?
这是最后的机会,刚才你说的话,我可以当做根本没有听见,怎么样?还想要离婚吗?”
“妈妈抱着我的力道突然加强,嘴里说着:……我……我。却始终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我的心沉入谷底。”
“继父将毫无焦点的游移视线从妈妈身上离开,便转身向卧室走去,丝毫没有看我这个引发这次事情的元凶。他说:既然如此,我们以后还是一家人,要继续相亲相爱的共同生活哦。”
“在继父走掉后,妈妈抱着我更加用力哭起来。无法看着最喜欢的妈妈痛苦,我安慰妈妈:没事,妈妈,我已经习惯了被打,根本一点也不痛。说着,我用淌着血的脸给了妈妈一个大大微笑。”
“和以前一样,我做错事,继父便用殴打这种简单法子教育我。但和以前不一样的是,妈妈不再阻止继父了,只是将脸瞥过去,不看。”
“我暗地里悄悄向妈妈许诺:妈妈,等我长大了,能挣钱了,我一定让他滚出这间屋子。最后,还要替妈妈找名比他强百倍的丈夫。”
“这个时候,妈妈会不发一语用淡淡微笑回应我,将我拥在怀里。我把这当做妈妈的鼓励。”
“虽然在家里经常会被继父打,但相比学校来说,家里简直就是天堂。因为家里还有名为母爱的事物将我包围,但是在学校,没有任何人会对我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说,继父打我,是因为我做了错事,然后以父亲的名义教育我,这样也可以理解,但是学校里的同学为什么也要欺负我呢?”
“扯我头发,明目张胆的将我推倒在地,用画笔把我课本画得乱七八糟,甚至用笔威胁我,要戳瞎我的眼睛。如果,笔尖再前进10厘米,那的确成功了!”
“还有明明是他们弄坏学校的东西,却全部栽赃给我,结果就是老师叫来我的妈妈和继父,回家马上就被继父教育一顿。”
“我始终无法了解这些和我同龄的小孩子为何要这么对待我。我和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显眼区别啊,又不是对待其他生物,为什么要拒绝我?”
“难道是因为家长会继父从不出席,让他们认为我没有父亲?还是说沉默寡言的我,在他们眼中是怪胎?又或者是我从不参加任何学校活动,让他们以为我是不屑与他们为伍,以致恼羞成怒?”
“直到现在,我仍旧不明白他们的想法。也许,只是简单的如一句老话所讲:祸不单行。”
“你问我为什么不找老师解决?老师也有自己的难处呢。难道要老师报警把那些只有6、7、8岁的小孩子抓起来,关进监狱?终究只能请对方家长教育小孩子,然后以一句:小孩子的玩闹天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