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锦华与森田斗在一处,森田眼见面前这位中国小伙子身材单薄,与前面腰圆膀壮的徐朴诚不可相提并论,孰料交手之下却占不得半点便宜,只见锦华滑得如泥鳅一般,眼见森田的“首里手”虎虎生风左劈右挂,却硬是只离锦华身上半寸。
森田哪里知晓,这锦华使的却是武林中的一绝-—江南船拳,此时更是船拳中的绝技---七怪拳,想当年江南七怪——飞天蝙蝠柯镇恶?,妙手书生朱聪?,马王神韩宝驹?,南山樵子:南希仁?,笑弥陀张阿生?,闹市侠隐全金发,越女剑韩小莹名震江湖,纵横天下,除了他们各自的独门武功外,共同谙熟的就是这由他们本人参与切磋研究出来的七怪拳,练习七怪拳有“七生七死”之说,却是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同时七怪拳与崆峒派的传世武功七伤拳亦有相通之处,从理论上来说,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俗话说,一练七伤,七者皆伤,二练七怪,妖魔鬼怪,说的就是倘若由内力未臻化境的人来练习七伤拳七怪拳,对自己便有极大伤害,或逆气横膈,或走火入魔。而一旦练成,则功力大升,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或外崩,一般对手鲜有匹敌。
却说锦华的师傅虽不是七怪拳的高手,却对七怪拳也有研究,加之七怪拳本身自江南船拳脱胎而来,二者有许多共通之处,这套拳法原都以兵器为基础,由于嘉兴地处大运河和八水汇系,乡民和船民为防盗贼横行,群起自卫,形成帮会组织蜂起和全民习武的习俗。历代封建王朝整治不力,又怕乡民造反,严禁民间拥有武器,水乡船民和漕帮等帮会为保家防身,只得借助生产生活工具在方寸船头之地习练,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江南船拳特有的将舒袖翻飞的铁扇,呼啸挟雷的龙鞭,直点横扫的扁担,翻腾迅捷的铁秤,望而却步的屠刀,辟云掀浪的铜浆,横冲直撞的魔杖化为一套拳法,使将出来出神入化,看得人眼花缭乱。
更兼之船拳由于是在船头仅有一只八仙桌稍宽的面积上练武,决不能象其他武术套路那样大幅度的窜跳蹦纵,闪转腾挪,因此江南船拳既集中了各类拳种的基本招式之长,却又似南拳亦非南拳,出拳既稳又轻。船拳的手法似出非出,似打非打,出招敏捷,收招迅速,如捕鼠灵猫,似林梢猿猴;防御动作以手为主,双手不离上下,如门窗一样,似开非开,似闭未闭,以身为轴,以拳为辐,一但使开,一般人绝攻不进去,说到底,江南船拳其实是以“小红拳”、“岳家手”“小金枪”“八虎闯幽洲”“猴拳”“醉八仙”“梅花桩”等武术套路为基础,添加上器械中刀、枪、剑、棍、戟、斧、鞭、叉等兵器的招数,更兼有掷石锁、挪酒瓮、叠罗汉等练力的门路发展而成的集成拳术,故而招式全面,绝少破绽。
却说森田心中焦躁,渐渐不耐烦起来,又斗了三五招,忽然身形一转,使出“拨塞”术中的松涛流“五十四型”,这套拳术与少林豹拳极为相似,却又夹杂着白鹤拳的影子,据说当年还是由松村宗棍从中国福建引进至冲绳再传到日本的,这套拳法刚中带柔,节奏忽快忽慢,快时忽忽带风,慢时却似轻歌曼舞。
锦华见招拆招,不敢丝毫懈怠,只是这江南船拳自守有余,攻击力却略显不足,眼见森田慢时犹如中国太极拳法,看上去慢慢悠悠却内力十足,锦华拆了几招,忽然心生一计,想起师叔当年所授的“掼牛”之术。
这嘉兴掼牛也称“中国式斗牛”,?原是回族群众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后来慢慢演变成嘉兴的地方民俗活动。它不同于用红绸和利剑同牛相斗的西班牙斗牛士,也不同于以牛斗牛的苗族式斗牛,嘉兴掼牛是斗牛士赤手空拳地同牛斗,把牛掼倒在地上,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其场面之惊险、壮观,令人赞叹。
掼牛活动原在回族聚居区比较受重视,这主要与回族爱吃牛肉、经常宰牛有密切关系。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回回营,居住着近千户人家,他们每年过宰牲节时,都要宰上百头牛。每次宰牛都要把牛赶在一起,然后由四五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拿着绳子和木棍,互相配合把牛捆住摔倒。有一次在捆绑一头大公牛时,一个小伙子被牛抵伤而死,乡亲们为此很伤心。第二年过宰牲节时,有一个勇敢聪明的年轻人,他眼尖手快,不用别人帮忙,一个人用敏捷的动作把牛掼倒了。乡亲们赞不绝口,在他的影响下,以后每年到了宰牲节,有不少精明能干的小伙子一个个来掼牛。从此以后,掼牛成了回族群众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每年宰牲节专门进行表演。后来随着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嘉兴民间的传统民俗活动,而且大多在喜庆节日时举行。积习相沿,经久不衰,是带有东方文明独特魅力的民间游乐活动。其风情可与西班牙斗牛相媲美,被称为“东方一绝”。嘉兴掼牛有着严格规则,斗牛士在掼牛表演时,一般都机智灵活,面对触角似剑、暴跳如雷的大公牛,跨步向前,双手紧握两只牛角,全神贯注,用手臂使劲将牛头拧向一侧,大公牛前脚立刻跪下,随即用力压住牛的颈部,通过拧、扛、压等一系列动作把大公牛掼倒,使之四脚朝天。每逢斗牛这天,斗牛场的四周早早挤满了观众,坐的站的,层层叠叠,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便在这时,只听斗牛场内外,吹吹打打,鞭炮齐鸣,那是斗牛临场。
自元代开始,河南等地的部分回族人民迁徙嘉兴,在繁忙的劳动之余,斗牛以娱,进而演变为节庆、喜事中表演斗牛助兴。据《嘉兴市志》记载,掼牛是嘉兴市回族人民的传统体育项目,是由生产活动(宰牛)逐渐演变而成,以前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都要表演这一项目,有单臂摔、双臂摔、肩摔、扛摔等,摔牛的标准分为“失蹄”“倒地”“四脚朝天”三级,以“四脚朝天”为最高级。
斗牛勇士们在斗牛之前先要走起鸡步、虎步、龙步——总共有10种动物的形态模仿,这是当年宋朝名将岳飞创立的心意六合拳,是斗牛士们平日里用来锻炼而此刻用来热身的。而在随后的互相拍打时,虽然双方都站得很稳,细看却发现各自的胸前都有着红红的手掌印——双方都使出了真功夫。都说牛力气最大脾气最倔最难制服,斗牛士们首先要会武功,有武术内功托底,有摔跤的灵活性,有硬气功的爆发力。
随着牛角号吹响,“挑逗士”将一头披红戴花的公牛牵进场地,介绍牛的品种和特点,随后进行挑逗激起牛的兴奋,斗牛勇士和助手上场,在由四面牛皮鼓擂响的《壮行曲》中,助手接过斗牛勇士的斗篷后退场,勇士开始表演斗牛,凭借硬气功的爆发力和摔跤术的灵活性,硬生生将重达千斤的壮牛摔翻在地。这是一种将技术和体力、柔美和勇猛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的艺术,斗牛士被视为英勇无畏的男子汉,备受敬仰与崇拜。
这锦华的师叔却是个穆斯林,当年也有一手掼牛之技,由于条件所限,表演掼牛的机会不是很多,因为被掼的牛大多受伤甚至一命呜呼,而在当时,牛是农家很宝贵的牲口。因此锦华也只见师叔掼过一次。多年以后,这位师祖终于有了一位出色的后人,这就是将掼牛之术发扬光大以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嘉兴武术名家韩海华,这是后话。
却说此时锦华脑中不断回想当初观看师叔掼牛时的场景,一面觑准森田来招,猛的伸双手搂向森田双肩,森田见状,急缩身后退,早被锦华一个侧身欺上,身形已钻入森田腰腹间。
森田只觉得瞬间双腿悬空,身体失去了重心,暗叫一声不好,双掌一招“白鹤亮翅”击向锦华太阳穴,这本是一招攻敌所必救,孰料锦华竟毫不躲避,只以头努力拱进森田腹间,硬生生接了他一掌,也是锦华艺高人胆大,明知森田这一招发力距离短力量不大。
森田万不料一击之下锦华竟不躲避,此时身体已悬在半空,锦华不待森田再次出手,早已双手掐定森田腰间,猛一发力,这一招名为“燕青摔”,乃是当年梁山好汉燕青摔任原的招数,锦华举起森田,却用力过猛,身子随惯性转了几圈,看准台下,喝一声:“去你的吧。”竟将森田“扑嗵”一声扔下台去。
台下鬼子一阵大哗,一齐涌上来看森田,所幸却是屁股先着地,并无重伤,菊池此时才想起摔森田的中国人,回头望去,只见台上台下大乱,再看那森田,半天哼哼唧唧站不起来,敏洪见状,朝立昆等使了个眼色,一齐发作,一面大喊:“不好了,日本人摔死了。”一面使劲朝人群中乱拱。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