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约莫过了有五六分钟光景,一股浓烈的焦灼气味弥漫开来,敏洪心知成了,撒开腿便朝落帆亭停泊“蛳网船”处跑去,待到解开缆绳,就听得远处口哨声响起,紧接着零乱的脚步声一片,无数黑影奔来奔去,想必是忙着灭火的鬼子伪军。
敏洪也不急着躲开,坐在暗处静看。只见鬼子伪军忙成一团,拖着“洋龙”手忙脚乱,那“洋龙”实为一只由杉木箍成的椭圆形大水箱,内装两个活塞缸,用铁板作为横担,中间有个类似跷跷板的加压臂。当桶内盛满水后,人力握住拱杆,通过一上一下揿杠加压,利用液压原理,将桶内的贮水形成水柱喷射出去,最高可达10米左右,是以前对付火灾的利器。
“洋龙”虽好,但也需经过一定的培训练习,然而当时“洋龙”局的队员是由商会组织各家大商铺摊派精壮年轻伙计组成的,平时定期训练,自从鬼子来了以后,大商铺关闭了不少,众多伙计都已辞退回家,商会一时也没人张罗此事,故而“洋龙”局里“洋龙”虽然数量不少,但能熟练掌握操作的人却不多。
却说敏洪看着鬼子伪军三五个人一堆抬着一只“洋龙”,一共竟有五、六只“洋龙”,可是操作不得要领,喷出来的水不过三、五米远,根本不起作用,负责指挥灭火的鬼子小头目急得“嗷嗷”直叫。
敏洪心中暗笑,将“蛳网船”划得飞快,不一会儿转回金明寺,不提。
回过头再说第二路的东明。却说东明领命出得门来,急急往南而行,一路想着如何搞出大一点的动静,不一会儿,前面就到了暮色中的范蠡湖。
这范蠡湖乃是当年西施北上吴国时歇宿之处,至今尚有一处名为“西施妆台”的水轩,湖中产有一种特殊的五彩螺,相传西施每日妆后,将脂水倾入湖中,湖水染为胭脂色,湖里螺蛳吃了脂粉水,变成了五彩螺。
当年越国战败,越王勾践采用范蠡美人之计,于苎萝(今浙江诸暨)觅得美女西施、郑旦献给吴王,那西施本名施夷光,又名先施,乃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向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誉,据说当年西施在溪畔浣纱,连水中的鱼见了西施美貌都忘了游动而沉了下去,所以才有了“沉鱼落雁”中“沉鱼”这个典故。
吴王夫差果然中计,被西施迷惑而不顾国事,最终被越国所灭,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西施又是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女间谍。而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勾践在复国灭吴之后,竟然以西施为亡国之妇留之不祥为名,命人将西施沉于江底。也许这个传说太过残酷,所以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
这第二种说法就和范蠡联系在一起了,说起范蠡真是个奇人,不仅在政界叱咤风云,于商界如鱼得水,还俘获了排名中国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芳心,其智商与情商之高,着实令凡俗庸碌之辈望尘莫及。有人说范蠡善于审时度势,激流勇退,乃识时务的俊杰;也有人评价他但求明哲保身,贪生怕死,没有为越王勾践死而后已,所以并非良臣。因而在中国历史上论“智”他不如诸葛亮,论“忠”更比不上关羽岳飞。但以笔者看来,“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的范蠡,无疑是千古奇人了。
越国复兴后,范蠡便带着西施私奔逃出越国。临走前他告诫文种,留下千古名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文种舍不得富贵功名,最终用生命验证了范蠡的预测。
而范蠡逃到齐国改名换姓,用十几年时间让化名“鸱夷子皮”的自己成为齐国首富。齐王看中他的才能,请他做首相。可是范蠡却归还相印,散尽家财,再次举家搬迁。
范蠡搬到定陶后,再次改名易姓。没多久,凭借着卓越的经商才干,他又一次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名人,被尊称为“陶朱公”,奉为“商圣”,如今我们称儒商为“陶朱公”也是根源于此。
却说东明穿过范蠡湖,朝南一径疾走,但见一个院落密集,河网四通八达之处,这里就是嘉兴南门外有名的梅湾街,东明觑得分明,沿小巷悄悄穿过南门大街,此际正是黄昏时分,街上行人寥寥,东明不及细看,望一个小巷便钻了进去,但见院落鳞次栉比,家家户户闭门落锁,东明向东南疾走,到得僻静处,刚想摸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叠标语和几串嘉兴俗称“百响”的小爆竹,忽然认出眼前这家是禾城有名的翻译家朱生豪家,心想万不能给朱先生家添麻烦,索性再多行几步,便朝小巷深处走去。
尹东明路过的南棚廊下十四号,正是一代翻译大家朱生豪家,只是不知当时朱先生是否正在灯下埋头苦干。
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生于嘉兴南门一个没落的小商人家庭,家境贫寒。原名朱文森。兄弟三人,他为长子。不幸10岁丧母,12岁丧父,孤儿三人,由早孀的姑母照顾。入学后改名朱森豪。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秀,1924年7月高小毕业后,插入嘉兴私立秀州中学初中二年级,酷爱国文,英文。1926年升入秀州高中,1929年高中毕业,经校方推荐,保送入杭州之江大学,享受奖学金,主修中国文学,以英文为副科。
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之江诗社”,他的才华深得教师及同学的称赞。“之江诗社”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四年级时,在“之江诗社”的活动中,他认识了当时一年级的宋清如,他后来的女友和妻子。
1933年7月大学毕业后去上海世界书局工作,任英文编辑。头几年工作是参与编撰《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四用辞典》。1935年与世界书局正式签订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合同。1936年第一部译作《暴风雨》脱稿,8月8日写成《译者题记》。这一年将历年诗稿整理成册,共三集。到1937年7月先后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十二夜》等喜剧。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译稿。寓所被焚,世界书局被占为军营,已交付的全部译稿被焚。8月26回嘉兴,继续莎译。11月18日嘉兴沦陷后避难乡下。1938年下半年重返世界书局,仍抓紧时间进行翻译。1939年冬去《中美日报》馆任编辑。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领上海,冲入“中美日报”馆,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丢失再次收集的全部资料与译稿,三本诗集及宋清如的诗集两册一并被毁。1942年5月1日朱生豪与宋清如结婚,6月去常熟岳母家居住,至年底补译出《暴风雨》等9部喜剧。朱生豪宁愿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因要照顾幼弟,至年底再返嘉兴定居。在此期间,朱生豪仅凭两本字典全心投入翻译工作中,译出莎剧的几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同年秋,健康日衰,但仍握笔不缀,在1943年一年译出莎氏悲剧8种,杂剧10种,成绩惊人!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