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城父司马派人来报,公子纠、公子小白携带家眷出城去了,齐襄公大怒,命人追拿回来问罪。
各队人马一路打探,追至齐国边界不见踪影,只得返回复命。
齐都临淄
齐襄公在朝堂上,见侍卫未能带回自己两个弟弟,怒道:“废物,自古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今日叫你们拿个人,都拿不住。那二人逃往何处去了?”
侍卫禀道:“属下一路打探,一路追赶,得知:公子纠往鲁国方向去了,公子小白往莒国方向去了。”
齐襄公仰头对天长叹:“弃我去者,由他们去吧。来日再议。”遂不提两位公子之事。
又说齐襄公自大败王师以来,每日寝食难安啊,心中忧惧天子问罪,兴师来讨,乃命大将连城为主将,管至父副之屯兵葵邱,遏东南之路,以拒王师。二将点兵,告于社稷宗庙,即将前往,来至齐宫中拜别齐襄公。齐襄公正欣赏歌舞。
大将连城跪拜道:“国君有命,臣等弗敢辞,然戍守劳苦,何以为期?”
齐襄公亦未计划好,何时换防,时正遇内臣孟阳献瓜近前,取瓜将食,心生一计,随口答道:“卿将远去,待来年季瓜熟,寡人即遣将去代卿还朝。”二将遂领命而去,不再话下。
齐边境葵邱
葵邱虽属齐国,但乃是边陲小邑,不甚繁华,又为军事重镇,战事时有发生,故百姓多不愿常住于此,在这的大多是戍边军营中的将帅士卒,因而此地其实就是一座孤城,百业不兴,农事荒芜,到处皆有凄凉之色,在此戍边,甚是辛苦。连、管二将到此后整日待命,操练兵马,谨防王师来犯,然而并没有看到王师踪影。不觉一年之期已满,一日操练完毕,在军帐中歇息,帐下士卒进瓜于前,连城取瓜将食,忽想起来时国君所言“一年之期,瓜熟即代”之言。于是叫人传来副将管至父商议。
副将管至父进中军帐,对主将连城拱手道:“将军召属下,有何事?”
连城拿瓜递于管至父,言道:“昔日,我等领兵来此戍守,行前吾问主公戍守之期,主公言说‘瓜熟即代’,现期限已到,不知为何无人来换防?”
管至父:“莫非主公国事繁忙,忘却昔日之约,可遣人至都城告知主公便是。”
连城若有所悟,道:“此言有理。”乃遣人回齐都临淄禀明。
齐都临淄
齐襄公正与诸臣宴饮,寺人来报,边关传报,齐襄公一愣,以为有紧急军情,命人进前禀报。来人禀明来由。
齐襄公方才明白自己早已忘却此事,反被下臣提醒,朝中大臣皆在,便觉颜面无光,恼羞成怒,道:“尔等食君禄,解君忧,命尔等戍守,不思报效,反倒来问寡人,难道是责备寡人,言而无信乎?再等一季瓜熟又何妨?”
高、国二卿皆进言道:“既是国君有言在先,应遣人去代之,若不依言,恐军心不稳。”
齐襄公拍案而起,盛怒道:“寡人本欲遣人代之,他二人先来责问,无礼太甚,今若替回,寡人颜面何存?寡人反不应允,看他怎地奈何?”遂打发来使仍回驻地,替换之事,以后再议。
齐边境葵邱
信使回至葵邱营地,来到中军帐见过主将连城,备言齐襄公无意遣人来替,反倒要其再等。
大将连城首先发作道:“庶民尚且以诺必信,况君乎?此必昏君也。”
管至父急止道:“将军慎言,诋毁君上,恐对己不利。”
连城怒气未消:“此等昏君,何必为之出生入死。后宫之事,本不是我等外臣所论,然吾妹嫁于宫中至今尚无位份,王姬已薨,吾妹当立,可昏君不顾伦常,每日**于外。而使我等遭受边鄙之苦,军中将士皆是南征北战、军功无数,今又来诓骗我等。无道昏君,吾誓杀之。汝可助我一臂之力否?”
管至父:“这等忘恩负义之君,何必为他卖命,末将早有此意,愿与将军一同起事。”
连城遂压低声音,小声道:“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君谓计将安出?”
管至父:“自昏君即位以来,恃强凌弱,攻伐邻邦,,不尊王室。于国中,丧伦悖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以辅,我等若要起事,必先另觅一新君,方可举事。”
连城思索片刻道:“现有二位公子出逃他国,此二人皆是礼贤下士之主,不知何人可辅?”
管至父:“此而公子之贤,吾亦早有所闻。然皆不是弑君自代之主,我等若与之商议,事必败露,反受其累。”
连城疑惑,道:“除此二人,再无他人,为之奈何?”
管至父:“尚有一人可立,此人便是公孙无知。平素多有所闻,公孙无知对主公不满,早有反意,只苦于无人相助。彼在城中,我等在外,约其内外一同起事,若事成,立其为君,我等不亦位列公卿?”
单说这公孙无知是何人?这人乃是夷仲年之子、齐前庄公之孙也。因其父夷仲年与齐僖公是同母兄弟,齐僖公在位时,夷仲年官拜上卿,委以国政,其子公孙无知亦受齐僖公宠爱,与世子诸儿一同养在宫中,品轶、用度与世子诸儿无异。昔日二人在宫中角力,公孙无知本力不及世子诸儿,却使诈用脚绊倒世子诸儿,致使世子诸儿摔倒在地,被众臣所笑,因此怀恨在心。比及,齐僖公薨,齐襄公即位时,将公孙无知逐出宫外,遣回原宅,俸禄、用度一一裁减,品轶大不如以前。又一日上朝时,于一路口出,与雍廪人相遇,道路狭窄,仅容一车通过,二人挣道不休,各不相让。到朝中相告,齐襄公怒斥其不逊。自此怀恨于心,每日思报,恨无帮手,今边将欲反,自是有机可乘。
连城:“将军之言,正合我意。可先使人到公孙大人出打探一下虚实。”
乃密遣心腹之人,持书去见公孙无知打探虚实,伺机而动,欲知公孙无知如何反应,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