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文姜留宿齐宫,待次日天明,才返回馆驿,与鲁桓公相聚。
齐国馆驿
春天的阳光格外光鲜明亮,馆驿中桃花已然怒放,花香招蜂引蝶,更是生机无限。鲁桓公在院中踱来踱去,却无心观赏着春景。内心的焦急与愤怒,早于写在脸上,本来光鲜的脸庞,有些扭曲,正踌躇间,忽一侍卫入报:“君夫人已回。”
鲁桓公命侍卫道:“你去通传夫人,就说寡人在此久等了。”
侍卫称诺领命而去。
未几,侍卫引着文姜来到馆驿正厅。鲁桓公在于堂上,看见文姜已至,强压怒火,故作镇静道:“夫人归宁辛苦了,何故现在方回?”
文姜回道:“昨日在齐宫中,因长时未见,与亲旧故人相谈甚欢,故而迁延了时日,不知不觉时日已深,晚间又奉酒宴招待,臣妾推辞不过,且席间多饮两杯,故而留在宫中。”
鲁桓公:“席间何人作陪?”
文姜:“连姬与众嫔妃俱在。”
鲁桓公:“席间,令兄齐侯可曾宴饮否?”
文姜:“不曾宴饮,惟席间见我等饮酒,相劝一盏,便离去罢了。”
鲁桓公:“夫人昨晚下榻何处?”
文姜心中一惊,道:“宫中空房甚多,怎奈何吾一人无下榻之处,且昔日守闺之处尚在,因此留于那里便了,君侯何必多疑?”
鲁桓公:“令兄齐侯所榻何处?”
听到此处,文姜脸上便微微现出红晕:“我两虽是兄妹,今吾已出嫁从夫,何故能管兄长下榻之处?”
鲁桓公拍桌大怒道:“你且不管兄长,令兄反倒管起妹妹所下榻之处?你等做出如此有伤风化、悖人伦的苟且之事,今日还敢巧言令色,大言不惭。你的羞耻之心何在?今日且不与你理论,容日后再做区楚。”说完,拂袖而去,后悔当初不听大夫申繻之言,而招今日之耻,悔之晚矣。
文姜知道事已败露,不敢再多言,双手掩面冲进内室。未知鲁桓公怎知此事?
原来是连姬使近身宫娥探报:齐襄公深夜造访文姜夫人,在宫墙外偷听,虽不曾听清他们说些什么,但男欢女爱之音,却是听得真确,待到天明时,齐襄公才回自己的寝宫。宫娥把探听之事诉于连姖,连姬平日里就不得恩宠,得知此消息,更是怒不可遏,只可惜是妇道人家,奈何不得,便决定把消息传出,立即遣人前往馆驿,禀报给鲁桓公,因而鲁桓公才得以知晓。鲁桓公知自己身在彼邦,兵少将寡,无计可施,只得忍耐,待回国之后,再行处置不迟,便想早日离开齐国,返回鲁国,差人往见齐襄公辞行。
且说:齐襄公不放心文姜处境,派力士石纷如前去打探消息,石纷如来到馆驿,暗令馆驿守备侍卫,辟得一间密室(一般是特殊情况,贵宾逃生只用,平常密不示人),在密室窥听鲁桓公与文姜的对话。完了,回见齐襄公,将窃听的消息一一禀报给齐襄公。齐襄公亦知事情败露,料想鲁桓公必对文姜生恨,于文姜不利。寻思解决方法。
正寻思间,寺人费来报:“鲁使求见。”
齐襄公对寺人费道:“有请鲁使。”
寺人费于朝门外大喊:“宣鲁使觐见。”
鲁使觐见齐襄公,跪拜行礼道:“鲁国使臣觐见齐侯。”
齐襄公忙道:“贵使请起,不知有何事相商?”又对宫人道:“快给鲁使赐座。”
鲁使起,拱手道:“多谢齐侯赐座。寡君此次奉王命入齐赐婚,今事已毕。本欲多留几日,然国中多事之秋,监国太子差人发来公文,须寡君亲往裁定,因此未敢就留,特遣下臣前来次星期,回国处理国事,望齐侯见谅,待王姖出嫁之时,再来齐国与齐侯相贺。”
齐襄公知鲁桓公要离开,计上心来,忙道:“此番鲁公来齐此婚,劳苦功高,寡人本应亲往馆驿,重谢鲁公,只因朝中事务繁多,未曾有分身之时,望乞鲁公宽待。今日既来辞行,寡人亦知上国事务众多,未敢久留鲁公。既如此,于明日寡人在牛山设宴为鲁公饯行,只为报答鲁公之万一,愿贵使劳烦禀明鲁公,多待一日便可。”
鲁使称谢而出,回馆驿复命是讫,鲁桓公想:“暂待一日又有何妨?不疑齐襄公有害己之心。”正道是: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齐襄公送走鲁使,心中踌躇不定,忽然歹从心生。一是不舍文姜;二来恐文姜受牵连。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鲁公,以除后患。乃召公子彭生商议,这公子彭生天生神力,曾在齐伐纪国时,被鲁桓公射伤,差点送了性命,对鲁桓公早已怀恨在心,几欲报仇雪恨,闻齐襄公欲杀害鲁桓公,两人一丘之貉,一拍即合。秘密商定,于明日计杀鲁桓公,使其不得返国。
临淄南牛山
话说这牛山,相传是姜太公有功于王,封在齐地营丘。有一日,太公在来营丘的路上,行至天色已晚,乘月色赶路,前方现出一牛为他引路,行到淄水时,牛却不见了踪影,眼前出现一座山,太公便取名为牛山。这牛山在临淄城南十余里处,山上植被茂盛,山顶佳木秀美,日间云气蒸腾,入夜水汽凝聚,端得是一处美丽景致。加之,如今已是阳春时节,春雨朦朦更添几分秀丽。因此,这牛山也便成了一个赏景纳凉的好去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于道。历代齐侯亦多会宾客、大臣于此,设宴饮乐。故齐襄公在此设宴为鲁桓公饯行。
是日清晨,齐襄公率领文武大臣,来到鲁桓公下榻的馆驿门口,使人报知鲁桓公。鲁桓公刚梳洗罢,问报齐襄公率文武大臣亲往迎伢,令宫人传报夫人文姜。片刻,宫人回报道:“夫人身体不适,今日之宴不便去,只在馆驿等候国君,返回鲁国便是。”
鲁桓公闻报,也不强求,再说也怕文姜去了多惹事端,自己只带太宰羽父和几名贴身侍卫前往。跟随使人来到门口。只见齐国众文武分列道路两旁,皆按上朝礼制排班而立,见鲁桓公出来,齐声道:“恭迎鲁公。”
齐襄公命御者将自己的车乘牵至门口让鲁桓公上车,言道:“这乘车乃是寡人亲乘,御者善御,今日特来听候鲁公差遣,略表谢意,鲁公却莫推辞。”说罢,亲来搀扶鲁桓公。
鲁桓公虽是愤怒,亦知此时不便发作,拱手道:“谢齐侯盛情。”脚踩在寺人身上,坐于车中。齐襄公则另选一车,号令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望牛山而来。
比至牛山,齐襄公命各有司官员,准备酒宴,自引着一班大臣邀鲁桓公于山间游玩赏景。鲁桓公只因心中愤懑,无心赏景。随便走了一遭便罢。
说话间,酒宴已具备停当,齐襄公邀请鲁桓公行至牛山行宫别苑处,分宾主之礼而坐。
齐襄公:“鲁公远来,乃是奉天子召,代天巡牧,齐乃边鄙下国,蒙我王垂怜,不甚感激涕零。为表谢意,鲁公当坐主席。”
鲁桓公再三推辞不过,早已被众臣相拥坐于主席之位。
席间歌舞齐备,山珍野味至于鼎俎之中,然鲁桓公无心伤歌舞,只顾借酒浇愁,殊不知“借酒浇愁愁更愁”。见此景,齐襄公更命大臣、宫女相去推盏劝杯,如此这般: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加上心中抑郁,鲁桓公已有醉意。
太宰羽父见此情形,小声言道:“国君不可再贪杯,恐坏大事,为今之计,返国为要。”
鲁桓公虽有醉意,心中无时无刻都在想返国要紧,以眼神示意,太宰羽父请辞,自己顺势倒在酒案上,佯做酒醉之状,将酒菜业已推到地上,掷地有声,齐侯并大臣来看,方觉鲁桓公已醉。
鲁国太宰羽父忙立起来扶鲁桓公呼道:“主公,主公。”鲁桓公却不应答。
太宰羽父转身对齐襄公道:“谢齐侯款待,寡君不胜酒力,今已醉矣,改日定当回请齐侯道鄙国赴宴,以表款待之请,还望见谅,容我国君臣先行告退,返回鲁国。”
齐襄公故作惊异道:“先闻鲁公好饮,寡人特备薄酒,为表谢意。今鲁公已醉,尚未尽兴,甚是可惜。日后寡人再往上国致谢。你等好生侍奉鲁公回国便是。寡人亲命御者恭送鲁公回城。”又对公子彭生言道:“鲁公乃是我国贵客,汝且护驾,好生保护鲁公回城,收拾车仗,送出城外,再来复命。”公子彭生称诺,领命而去。
且说公子彭生搀扶鲁桓公上车,自己在车内护驾,行至半路,因多饮了几杯,鲁桓公顿生困意,便在车中小憩一会。公子彭生知时机已到,奉齐襄公之命,于半路上结果了鲁桓公的性命。
那彭生天生神力,右手抓住鲁桓公左肩,左手扯其肋下,只一拉,鲁桓公大叫一声,鲜血满车,折肋而死。太宰羽父及贴身侍卫,忙赶将过来,只见鲁桓公倒在血泊当中,身体已裂开,死状甚惨。众侍卫来战公子彭生,却都不敌过。有人已报知齐襄公知晓。知大事已成,心中暗喜命人撤去酒席,回城处理后事要紧。
齐都临淄
齐襄公命人将公子彭生拿下,鲁太宰羽父及众侍卫欲杀公子彭生为国君报仇。
齐襄公佯作不知,大怒道:“彭生,你可知罪?”
公子彭生:“微臣无罪,由何而知?”
齐襄公:“寡人在牛山时,命你护驾,为何鲁公会薨于车驾中?还敢巧言令色,欺瞒君上。”
公子彭生急道:“微臣冤枉,鲁公在车中因酒过量,口吐鲜血,暴毙而亡,非非臣过也。”
齐襄公故作镇定:“既是暴毙,不干你事。”又转身对鲁国太宰羽父言道:“鲁公有恩于寡人,今又饮酒过度,暴毙齐国,寡人深表悲痛,为今之计,太宰大人遣人报知鲁国知悉,治丧要紧。”
鲁国太宰羽父知这君臣沆瀣一气,多说无益,先报丧回国,再作商量。
鲁国都曲阜
鲁太子姖同接到鲁桓公薨于齐国,召集大臣商议如何是好?
一人怒不可遏出班道:“诸儿小人,欺我太甚,弑君之仇,不共戴天,我率兵车三百乘,踏平齐国,为君父报仇雪恨。”
欲知出班那人是谁,能否报仇雪恨,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