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齐僖公纠合三国兵车伐纪,纪侯求救于鲁国,鲁桓公与郑厉公各率军前往纪国商议退齐。鲁桓公献上一策准备出战。
话说齐僖公怒斥鲁国使者,便召集宋、卫、燕三国统军主帅商议军事。
齐僖公首倡其道:“纪国势孤,鲁郑远来,必不能力战。我等联军伐纪,可智取,可获全胜。”
三国将领拱手道:“听凭齐侯安排。”
齐僖公:“我联军兵临城下,纪、鲁、郑三国坚守不出,酅城易守难攻,我等兵分三路攻打东、西、北三门,只留南门,三门相攻甚急,彼军必走南门而出,彼军出城,我联军合而击之,必定大功告成。”
宋、魏、燕将领拱手道:“敬受命。”
齐僖公便分派燕卫二军攻打东门;宋军攻打西门;自己亲率大军攻打北门,分拨已定,各领兵而去。
纪国探哨将城外情形报入纪国王宫之中。
纪侯着急道:“四国军队兵临城下,相攻甚急,如何是好?”
鲁桓公反倒大喜:“纪侯莫急,他若合兵一处,反而难破,今分兵来攻城,是自断前途,正中寡人分兵击之计策。若依计而行一战可破四国之军。”
纪侯忙道:“君谓计将安出?”
鲁桓公:“燕卫两国与齐国素有摩擦,燕国乃惧齐国兵威,不得已而发兵助齐,非真心也,此前我国与燕国会盟,只需一言可退燕军。卫侯新丧,虽派兵来助,可无大将前来,最易破之。寡人率鲁国兵乘先破卫军,好言相劝燕候,此必去也。郑伯可率本国人马、车乘于东门,不待宋军站稳脚跟,出而击之,可破宋军。纪侯率纪国在北门抵挡齐国主力进攻,只要坚守,不必出战,待寡人、郑伯兵到,纪侯举全国之兵杀出城去,三军合围齐军,必可大获全胜。”
纪侯无计可施,闻鲁桓公之言,激动不已:“全凭鲁公妙计。”发号施令,安排拒敌。
鲁桓公率本国军来至酅城东门,看清了燕卫两国的阵势。燕国在左布阵,军纪涣散。卫国在右,阵中无大将,依附燕国军队。鲁桓公点将准备出兵:“公子溺,秦子、梁子。”
三人应声道:“末将在。”
鲁桓公:“公子溺为主将,秦子、梁子为副将,待兵车三百乘,出城后,只冲卫军,杀散卫军便退,我只有妙计退敌。”
三人拱手:“诺”领军而去。
鲁将公子溺望见卫国军旗,自带兵车冲杀过来,卫军势孤,有无大将,最先被击溃,为首士官来求救燕军,燕侯正欲出战时,闻报鲁军已经杀回,往城中去了,燕侯领兵来追,追至城东门,不见鲁军踪影,正准备回君。城门楼上出现一人,此人正是鲁桓公,于城门楼上谓燕伯到:“燕侯别来无恙啊,燕、宋、鲁三国谷邱会盟,共议同事,血口未干,宋国助逆,背盟而行,寡人伐之,难道燕伯欲效法乎?”
燕伯自知失信,无言以对,垂手而去,只派人对齐僖公言说,兵败而退。卫军只得带着败军来至齐营,回报齐僖公。
齐僖公无奈,又将卫军编入后军。
另取一头:说宋军来攻西门,知是郑国军队把守,怒火中烧,正是旧仇未了,又结新恨。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正要摆开阵势,厮杀一番。郑厉公于城楼上望见宋军刚到,还未摆下阵势,对檀伯、原繁诸将道:“依鲁公之言,时机已到,可乘其阵脚未稳,出兵车攻杀,可获全胜。”诸将齐声称诺而去。
宋军主将南宫长万看得郑军出城,对先锋孟获道:“前番失利,汝可再战,一雪前耻,此时不建奇功,更待何时。”先锋孟获领命而去。然宋军新到,阵脚不稳,被郑军一路冲杀,阵营中大乱,南宫长万料敌不过,亦鸣金收兵,退回北门,郑国将士于后掩杀,落后者竟被诛杀,死者不计其数,郑军一路追杀至北门。
当是时,纪侯于北门上望见,郑军从西门杀来,鲁军于东门亦至,便命其弟赢季率本国兵车于北门杀出,纪、鲁、郑三国反将齐军围在垓心。六国兵车混作一处厮杀,喊杀声,交兵声震天,传出数十里之外,端的是:惊天地泣鬼神。齐僖公知情况不妙,命先锋大将公子彭生,接住厮杀,话说这公子彭生,天生神力,手握一柄长槊,来战鲁国大将公子溺。公子溺战敌不过,正待回军,后面秦子、梁子俱到,一同来战公子彭生,那彭生全无惧色。力战数合,不分胜负。鲁桓公于城楼观看时暗暗称奇“真虎将也”,乃命人拿来强弓,亲自拈弓搭箭朝公子彭生射去。公子彭生正与三将酣斗,听得“咻”的一声,知有人放箭,一闪身。说时迟,那时快,箭正中公子彭生右臂。当是时,纪国赢季,郑国原繁一起杀到。公子彭生右臂负伤,料敌不过,且战且退,退回齐军之中,身上多处负伤几死,大骂:“吾誓报此仇”,便有杀鲁桓公之心,此是后话,暂且不提。齐僖公知大势已去,命人收兵,吩咐各国各自回国便了。齐僖公临行,回顾纪国,满面羞惭,仰天长叹:“吾与纪国,势不两立,有我无纪。”时管鲍亦在军中,皆是后军,闻撤兵,乃先退。有人戏言“管夷吾怯也。”管夷吾也不争辩。
齐都临淄
齐僖公回至国中,因伐纪打败,恼羞成怒,每日抑郁,未几,身患重病,知己将不久于人世,乃召集诸公子、大臣安排后事。诸公子、大臣俱到内宫,来到齐僖公榻旁跪听遗召。
齐僖公卧在榻上,已不能起身,抬手示意宫娥将己扶起,宫娥上前扶起齐僖公,用锦被枕在背下。齐僖公稍起先谓世子诸儿道:“纪国乃我世仇,寡人久欲报之,此次前去,反被所伤,齐国与纪不两立,汝嗣位后,定报吾仇,若不能,休来黄泉见祖宗。夷仲年乃寡人母弟,有大功于社稷,然先寡人而去,留一血脉无知,汝可好生对待,所有品轶不减,如吾生前一般,当以亲弟对之。”
世子诸儿:“诺,敬尊父君之命。”
齐僖公又招高、国二位世卿:“二位爱卿,皆是国之柱石,寡人死后,定当辅佐新君:摄国政,兴社稷,报世仇,若如是:寡人死而无憾。”
高国二卿忙跪于榻侧:“国君重托,诚惶诚恐,唯恐托付不效,有伤国君之明,定当竭尽全力,报效国家。”
闻言毕,齐僖公对天怒目圆睁,大叫一声“报仇!”口吐鲜血而亡。在位三十三载,时年周桓王二十二年,冬。
齐僖公既薨,诸大臣迎奉世子诸儿治丧即位,是为襄公。襄公既已嗣位,欲知可曾为父报仇,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