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600000006

第6章 俞敏洪的创业精神:敢想敢干,坚忍不拔(5)

其实这里的乌龟和蜗牛是一样的。它们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不起眼的动物,样子又很丑,它们的行动都很缓慢,而且都背着重重的壳。虽然它们的外表是那么软弱,却有着极其坚强的意志,不管前面的路有多么长,有多艰辛,它们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凭着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来战胜对手,它们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在俞敏洪眼里,虽然蜗牛的行动力很差,但是却值得我们刮目相看。俞敏洪举了一个他小时候的例子,小学语文老师要求所有的学生把课文背出来,很多同学只要在课余时间把课文读几遍,就能够到老师那里去背诵,背出来后,老师会在课文标题的上方用钢笔写下一个大大的“背”字,表明该同学已经把课文背出来了,背出课文来的同学从此就可以万事大吉,不用再担心老师的提问了。但俞敏洪却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在当天把课文背出来,通常要努力好几天甚至一个星期,读上成百上千遍,反复地读,才能背诵下来。因此挨老师的批评也成了很平常的事情,但后来这个好处也渐渐显现了出来,那些背诵速度很快的学生,又很快把背出来的课文忘记了。原来速度和遗忘成正比,背诵速度越快,遗忘的速度也就越快。而俞敏洪由于要背无数遍才能够把课文烂熟于心,就不太容易忘记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很多同学又开始重新背课文,而俞敏洪依旧能够把课文给背诵出来,考试前也不用再反复背诵了。

俞敏洪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事业等方面,开始落后于别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在于要能意识到自己的现状。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功,所以笨鸟先飞,这才是成功的开始。而在行进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这样我们才能走上人生中的金字塔。

在现实生活中,金字塔就好比是我们的人生道路,金字塔的顶端就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而雄鹰就是极具才华的人,蜗牛则是那些普通但会坚持不懈的人。在生活当中像“蜗牛”一样的人大有人在,虽然这些人开始时会毫不起眼,但最后,我们会发现他们站在人生的最高点,我们也不必惊讶,不妨你也来做一只“蜗牛”。虽然蜗牛的外表是那么的软弱,可是它有着极强的耐力和不急不躁的心态。不管前面的路有多么长,有多么艰辛,它都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

俞敏洪说:“如果我们没有雄鹰的天赋,那我们就把自己当作一只蜗牛。大家要有蜗牛精神,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也许现在我们还都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我们还在努力地爬,我相信终将会走向成功。”

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崎岖、挫折,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都难免会遇到一些竞争,但是我们只要有乌龟和蜗牛那般持之以恒的耐力和耐心,就有可能战胜比我们能力强出许多的对手。因为有的时候人生就像是一场长跑,速度固然是很重要,但是毅力更为重要。关键时刻还是看一个人有没有恒心,看他的耐力够不够,哪怕是最后我多跑出一米,那也是一种胜利。所以对待竞争要有信心和耐心才行。蜗牛的精神也正在于此,就是一种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如果我们都像它那样,并付诸实际行动,相信成功就会在你我的脚下!不管何时何地,我们要怀着蜗牛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前进,永不退缩,才会走向我们人生的顶峰。

对于众多成功者来说,财富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金字塔”顶,激励他们仍然像没有成功时那样不断地奋斗,往往不是为了财富的增加,而是为了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是为了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才是成功人士的“金字塔”顶。如果我们有一件事情要去完成,就应该像蜗牛那样。像蜗牛一样爬上金字塔而不是像雄鹰一样飞上金字塔,这样我们的生命会因此留下更多的回忆和令人感动的瞬间。当我们站在某一个点上回望过去,凡是能够珍藏心中的日子都是我们付出了汗水和艰辛的日子,是回忆起来让我们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日子。

创业其实是急事慢做的过程

俞敏洪小时候看到他父亲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有时候在路上走的时候看到砖头、石块也会捡到家里。慢慢地,家里就被这些东西弄得乱乱的。他当时很不理解,心想父亲这是要干什么。直到有一天父亲建了一个小房子,他才知道原因。他想到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

从这件事情上他知道了,急事慢做。当人们问他怎样应对这个挑战?俞敏洪回答:“不急不慢,慢慢来。”在俞敏洪看来:“越是着急的时期,越是不好做的事情,越需要想周到才去做。另外,做事情的时候,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有时,我们实在做不到,我就会告诉投资者,将我的股票降下来就可以了,做不到的时候说自己能做到,然后将自己豁出去,那很愚蠢。”

急事慢做,当我们知道事情急的话,我们做起来就要更加谨慎。否则会因为我们心急造成纰漏,当我们慢慢做事的时候,就会有条不紊。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急事”是指那些我们主观上想要尽快完成,但实际上却需要巨大的耐心和长时间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无论什么事情的发生都要有一个过程,任何事情的结果也都需要一个过程。无论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过程的打造,创业当然也是这样。俞敏洪曾说:“创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失败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增加人生阅历的过程,直到最后得到成功,历经沧桑以后,才能回归到平稳的心态。到那个时候,才是所谓的财大气不粗,位高权不重,这种心态,是需要大家很努力的。现在大家依然是青春热血,想做什么事情,只管去做就行了。”他鼓励每一名学生要在创业路上笑看失败,勇敢地去迎接失败,因为他就是“以失败开道,最后走向成功的”。

俞敏洪这样说:“我创办新东方的资金,靠的都是每个学员们交学费积累起来的。从一个班到五个班,新东方的钱越来越多,有能力租更大的教室,开更大的班。”如今,新东方上市了,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新东方的动向。以前新东方做事情可以不紧不慢,如今作为上市公司,不管做什么业务,公司的综合成长率必须要超过20%。对此,俞敏洪说道:“要有几百名老师与新东方以前老师的教学质量一样高,新东方要在一年时间内将这些老师给培训出来,不管中国有多少外语人才,毕竟作为成熟的老师并没有那么多。相当于你的整个系统都要跟上,亲自将他们(老师)带出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

但是他也知道越着急的事情,就越要耐得住性子。正如人们常说的慢工出细活,再急的事情也要慢点来做。当我们遇到想不通的事情,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可能会比自己匆忙地去做,更有成果一些。

俞敏洪表示,创业期间如果有一次失败了就不再创业的话,那只会永远都不会拥有事业。对于想创业的人来说,俞敏洪给出了他的建议: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不能急于求成,自己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创业做一个整体构想,然后针对这一构想,做出结果预测,并对这个结果进行把握,进行思考评估,也要想到最惨的结局,并把它想清楚了。即使真的有那个结局,自己在心理上也不会太害怕。有准备慢慢来做,急事慢做,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创业过程中,许多青年人比较浮躁,因为他们年轻气盛,总觉得只要自己创业就比打工强得多,只要创业就能成功,这就是今生的成就。但事实并非他们所想,能够通过创业成功的并非多数,因为创业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才能去创业,不能太急于求成,这样我们的成功率才可能高一些。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欲速则不达。”意思是说主观上急于完成,只关注速度,有违客观的发展规律,这样达不到我们所想的目标。这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创业理论,只会让我们走向失败。而事实上,创业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只一味地想着要快速成功,那样只会“欲速则不达”。我们应该慢慢地让自己有一定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俞敏洪并不是没有基础地去创办新东方。因为他在北大毕业后,在北大任教长达七年。在这七年期间,他知道了学生们需要什么,而他同时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从北大走出来以后,还在其他培训机构任教了两年时间,在这期间他学习该机构的办学经验,学习他们的办学优点,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其他培训机构的优缺点,自己再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估。他知道自己会把他们的优点发扬得更好,因为俞敏洪身上的一些优点是他们所不具备的。而他看到的培训机构的那些弊端,会在新东方创办时摒弃。

俞敏洪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没有经验就创业也是盲目的,是不可取的。要做好创业的一切准备,要急事慢做,给自己一个过程。最好还是在创业准备期去一些创业比较成功的机构或公司去吸取他们的优点,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并要在这期间有所收获,这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样我们获得成功的几率就能高出许多。

俞敏洪坦言,新东方现在正处于一个结束过去、开创未来的阶段。现在是新东方从一家创业型企业到成熟的国际化大公司的转型时期。因此,俞敏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急事慢做不只是一个创业企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应该是一个成熟企业和一名成熟的企业家应该具有的素质。

同类推荐
  • 穿越岁月的烟云

    穿越岁月的烟云

    该书作者花了很大的精力和一年的时间,用写实描述的文学手法,把自己和家人的风雨人生经历,和着历史的节拍,与永和同呼吸共命运,将半个世纪多的岁月烟云,真实地展现给了我们,这就是题名为《穿越岁月的烟云》。这部凝聚着多年心血和夙愿的洋洋十几万言的回忆录,如一股清凉山风,沁人心脾,激发和勾起读者澎湃的思绪。
  •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清朝末年,中国饱受内忧外患,以慈禧外代表的守旧势力面对国家的衰落,不仅不想方设法及时补救,反而盲目自大、阻碍进步。张之洞是慈禧钦点的探花,慈禧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一心要效忠慈禧,但是国家的苦难局面让他深知慈禧的治国理念必将误国。在当京官期间,他一身正气,维护国家利益,深受慈禧欣赏;担任封疆大吏后,他转而全力进行现代工业建设,尤其是在武汉期间,他建起了在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工业基础。他的努力,对于缩小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的差距有着积极意义。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着眼于张之洞的工业建设成就,体现“实业救国”的理念。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本书包括:在彭总身边:警卫参谋的回忆(1950-1966)、最后的年月(1967-1974)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诡噩空间

    诡噩空间

    莫名的梦境让他进入了这个诡噩的地方,每日必来看不到顶端的空间,一个个神秘的房间,不定时发布的恐怖任务……都让人不知所措
  • 君上独宠之妃卿莫属

    君上独宠之妃卿莫属

    李品夕,一朝穿越,沦为凤凰王朝一名庶女。传闻,相府五小姐无才无德,空有一张绝世容颜。传言,洛潇王爷生性冷酷无情,不近女色。无论她怎么做,终是暖不了他的心!再次穿越,她成为江湖上的传奇。她,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人若欺我,我必百倍奉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先婚后爱:初恋老公吃定你

    先婚后爱:初恋老公吃定你

    三年前,云言深爱郑宜良,却不得抛下他只身远赴海外。三年后,她终于回国,郑宜良却已视她为陌生人,不闻不问。她进入了他的公司,他百般刁难,处处责罚。如果这是对她半途放弃的惩罚,那么她奉陪。
  • 焚尸匠

    焚尸匠

    出门在外身上总是会带着一丝淡淡的骨头香味,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哪个酒楼师傅的烧菜学徒,其实我只是一个火葬场的焚尸匠……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仙孽之今生不负

    仙孽之今生不负

    前世,一个痴情女子为他挑起战争,被他无情杀戮。“我说过,我今生只爱宛琴一人!”大战的尾声,宛琴成为了他的武器。绝望的他,舍己之命,保她入轮回。今生,他只留给了宛琴一段回忆。
  • 阴阳萌宠:死神男友

    阴阳萌宠:死神男友

    死亡?一个禁忌的字语。当我二十一岁之后,我才发现每一个离奇死去的人都跟我有着莫大的关系。而总有一个人在悄然的守护着我,我问他为什么不怕我。他轻吻我的脸,紧紧搂住我。他说,因为我的心脏是他的。
  • 连命鸳鸯

    连命鸳鸯

    有些缘分,哪有那么简单我想尽我所能的去避开你,保护你却又身不由己的去接近你,伤害你“嫣儿,上一世我没能好好保护你,这一世,我们一定要好好在一起。”连命锁引起的婚约,口是心非的乌龙鸳鸯......若你注定是我避不开的劫,我们二人注定有一人赴死,我愿意为你接下这千古之罪。
  • 我愿与君同归

    我愿与君同归

    雍正暖男,爱你哟。本文没有高智商,没有大虐,只有一点点的温馨加少许的清水组成,看过作者的文德勤一定知道很清很清。
  • 恰逢,你也爱我

    恰逢,你也爱我

    十年前,她不懂爱,却因为爱,伤害了太多人,十年后,她懂得了爱,她因为爱,学会珍惜,学会改变。在她懂爱的时候,爱的时候,恰逢他出现,他也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