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600000095

第95章 清慈禧由“两宫垂帘”演变成独霸天下(2)

转眼间,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已经十年,慈禧不仅不将权力还给儿子同治皇帝,而且越来越不把慈安放在眼里。她经常单独召见大臣,决定好的大事也不告诉儿子、慈安,慈安心里是不高兴的。内心里开始反感慈禧。

在为同治选皇后的问题上就是如此。前清的几位小皇帝,都是在十四岁左右就大婚了,可是同治都十七岁了,在内外压力下,慈禧才不得不同意给他选立皇后和妃子。因为皇帝大婚后,就标志着成人了,两宫就必须“撤帘”,要归政,这是慈禧不愿意的。

当时,慈安选中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认为她是一个成熟贤淑、识大体顾大局、又能动笔墨的女孩。而慈禧则喜欢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两宫意见不统一,最后让同治自己选,同治选择了比他大两岁的阿鲁特氏。

慈禧非常生气,后来不断给皇后“小鞋”穿。而慈安在同治大婚后,对阿鲁特氏百般关照,每次来问安时,她都热情接待,往往让她不必拘泥礼节,早些回宫休息。后来,在慈禧的干扰、挑拨下,同治与皇后发生矛盾,分宫居住。

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十八岁的同治皇帝开始亲政,慈安、慈禧宣布“撤帘”,同治开始为慈禧重修圆明园,供其养老,甚至不惜为此撤消十位大臣的职务。议政王奕訢等人也阻止重修圆明园,因而激怒了慈禧。这位昔日的功臣被“著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

可是,刚刚执政一年的同治,于同治十三年(1873)十二月死于养心殿,死的时候才十九岁。同治死后,阿鲁特氏要随大行皇帝而去,慈禧巴不得呢,于是在同治死后的第七十五天,阿鲁特氏也“走”了。

有关同治的死因是清朝的一个谜点,至今众说纷纭。

(3)二次垂帘听政

同治死了,他没有留下子嗣,那么由谁来继承皇位呢?慈禧一锤定音,由其外甥醇亲王载恬为皇帝,是为德宗。

由于载恬只有四岁,两宫皇太后再度垂帘听政。

慈禧的这一次选嗣,对清朝皇储嗣立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变。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垂帘听政,继续独掌朝纲。

为什么说是深刻的变化呢?

第一,慈禧改变了历代皇帝父死子继的祖制。以前,清朝的皇帝都是子辈继承父辈皇位的,从来没有同辈人继承皇位的。努尔哈赤死后由皇八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死后由皇九子顺治继位,顺治死后由皇三子康熙继位,康熙死后由皇四子雍正继位,雍正死后由皇四子乾隆继位,乾隆死后由皇十五子嘉庆继位,嘉庆死后由皇次子道光继续位,道光死后由皇四子咸丰继位,咸丰死后由皇独子同治继位。同治虽然没有子嗣,但前皇后裔有千人之多,都可以继位的,但慈禧不选。肥水不流外人田,她选自己的外甥,这样一来是出于壮大自己家族的私心,二来自己可以垂帘。

第二,慈禧改变了皇位继承程序的祖制。皇太极、顺治继位是由满洲贵族会议决定的;康熙、雍正是以遗诏决定继承人的;雍正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都是这样继位的;同治是独子,自然继位。载恬(光绪帝)继承皇位,既不是满洲贵族会议推举,也不是先帝用遗诏的形式决定的,更不是秘密立储,而是由皇太后慈禧决定的,这在清朝绝对没有先例。

第三,慈禧改变了幼帝由大臣辅政的祖制。事例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光绪帝载恬继承皇位时只有四岁,从四岁到十七岁,朝政表面上由“两宫”执政,实际上朝权一直由慈禧把持。为此,慈安心里不高兴,整日吃素、打坐念佛。在光绪七年,即1881年,慈安决定亮出咸丰为她留下的手谕,这道手谕着实把慈禧吓了一大跳。

先帝的遗诏大意如下:叶赫那拉氏是皇帝的亲生母亲,母以子贵,日后定会尊封为皇太后。我对此人不敢相信。如果她不安分,你可以拿出此诏,命朝臣除掉她。

这个遗诏不知是否存在,但慈安后期对慈禧把持朝政不满倒是真的。据传,过了几天,慈禧用毒饼将慈安毒死。两宫垂帘听政便成了慈禧单独听政。

慈禧的所谓听政,就是把个人权力、独裁统治放在第一位,在她的心目中国家的利益是次要的。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这是慈禧听政后的第一场规模较大的对外战争。慈禧害怕战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急忙派李鸿章与法国谈判,后来又希望美英政府出面“调停”。此时,广大军民在与法国侵略者的战争中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可就在这种形势下,清廷还是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有人评论道,慈禧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对付什么侵略者都是臣服,对付国内持任何不同意见者都采取镇压的方式。“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结果是把二百多年的大清江山丢了。从此,中国进入了受外国侵略者欺凌的时代。

非常可悲的是,就在与法国侵略者战斗激烈的当口,慈禧仍然大兴土木,花费近百万银两修缮储秀宫,清廷到处是一派歌舞生平的景象,为的是准备给慈禧过五十大寿。

光绪十一年(1885),光绪皇帝虚岁已经十五岁了,慈禧来了一个虚晃一枪。在朝议中有大臣提出应当“撤帘”,让光绪亲政。虽然慈禧的心里不高兴,但表面上还是答应了,决定第二年把权力交给光绪。可是,立即由马屁精提出国家需要慈禧把舵,光绪性格温和,没有亲政经验,还需磨合几年。于是,慈禧又“翻供”了,决定再“帮光绪几年忙”。

1887年正月十五,也就是光绪十三年,十七岁的光绪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举行大典,颁诏天下,开始“亲政”。

史书记载,慈禧给光绪规定,每隔一天,光绪必须亲自向慈禧奏报政务,听候训示。遇到重大事情,更得随时请旨,不得有误。

之后,慈禧开始为光绪选皇后,演出了一出“亲戚结婚”的闹剧,这出闹剧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详述。1889年,十九岁的光绪完婚,慈禧将表面上的权力交给了光绪,可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4)无须名义仍然听政

光绪比较懦弱,可偏偏亲政之后表现出立志改革、锐意进取的架势。除了第二年为慈禧办六十大寿时做到了事无巨细外,他也是个“外战外行”,与慈禧不同的是,光绪内战也不“内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法新约》等,就出自光绪之手,当然,慈禧在后面定了盘子,光绪奈何得了她?

没想到,民众反应剧烈,台湾人民发出呼声,坚决要求惩办李鸿章等卖国贼。清廷没有办法,也只好忍痛割爱,将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免去。不过,慈禧把责任推到了光绪身上,使光绪感到了莫大的耻辱。年轻气盛的光绪要找机会,重新树立起自己的爱民勤政的形象。

还有一个中日甲午战争,实际上光绪是“主战派”,但是积重难返的中国海军仍然没有打赢这场战争,后来的“规矩”与以前是一样的,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等等。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崛起,先进知识分子以报国为目标,开始了他们试图改良清廷的漫漫征程。

年轻的光绪敏锐地发现了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主张,也想通过变法使国家日益强大起来,同时也掺着一些“私货”,即把权力从慈禧手中夺回来。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他没有把慈禧的“劝告”当回事儿,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发表诏书《明定国是诏》,正式表示变法的决心,他听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建议,博采西学,推行新政,并且具体到办实业、开银行、修铁路、改革管制等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

皇上要搞新政,守旧势力非常害怕,他们找到慈禧,希望她出面阻止。可老辣的慈禧还要观察一段,于是表示:“既然归政光绪了,就不想干预朝政。”

实际上,慈禧也感到了清朝国力的衰退,但是她不允许光绪用“洋人的东西”代替“老祖宗的东西”。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后,她终于做出决断,就在光绪和康有为等人变法红红火火的时候,慈禧突然打出三张牌:

一是命令光绪免去“军师”翁同和的职务;二是下令二品以上官员必须到她面前谢恩;三是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加文渊阁大学士衔,统领董福祥、聂士成、袁世凯的北洋三军。与此同时,她指示光绪到天津阅兵,以在天津“解决皇帝”。

同类推荐
  • 随便的世界

    随便的世界

    生前不曾抛头,死后何须留名。我们藏器于此身,隐匿于无形;我们路见不平,拔剑助之;不羁于形,但求本心;万物皆虚,万事皆允。我们是黑夜下的先行者,我们无处不在,却无人知我们在。其实我们没有名字,一定要说的话...请叫我们:探丸郎!
  • 穿越之历史我主宰

    穿越之历史我主宰

    现代技术控青年赵磊意外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凭借一部手机游走于各大历史时空。丈八蛇矛?早过时了,来,试试我这丈八蛇毫。关羽你说什么?你不会用偃月刀?没关系,用我这把双月弓照样能够上阵杀敌。刘备,你就把你那没用的雌雄双股剑给扔了吧!这把雌雄大宝剑就是专门为你量身定做的。项羽,这把ak47给你,带兵去给我灭了刘邦这丫的,早就看他不爽了。十八路反王?你记错了吧!应该是十九路反王。武器、魔导书、功法秘籍,只要你有钱,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
  • 重生之唐朝大明星

    重生之唐朝大明星

    开元盛世后,大唐逐渐走向中庸,皇帝不早朝,手下奸相广封言路,且安史之乱一触即发,安定平和的外衣下埋藏着不堪入目的诟病。21世纪穿越演员了贞,回到开元盛世年间,以后世的道德观念、准则以及处事手法,与权贵们斗智斗勇。兴军事,斗奸臣,框唐室,最终成为一代权臣================================每日保底两更,请放心观看,如果觉得满意,登陆、收藏、点击、推荐,谢谢
  • 秦缘记

    秦缘记

    宁给我天下又如何!我只为你活一世,宁我负天下人又如何!我只为你爱一生。徐宝失去挚爱,一次醉酒跌落湖中穿越时空经历不凡的历程。
  • 三国军侯

    三国军侯

    这是一个关于曹姓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意外穿越,来到了三国,成为了历史中并未记载的人物,曹家的二公子,曹逍。他本意平凡一生,不问世事,做他的军侯。只是世事无常,他放不下家中亲友,在一次次的无奈之下,走上了一条不同的争霸之路。他本就非常人,在加上有后世资源共享。这条路,似乎并不难走。(PS:在这里说明,此文为纯架空三国,绝对没有乌七八糟的神器,召唤,再神器。我所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人来到的奋斗史,讲述的是我所想的到的三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情,可能大家觉得这样的题材没有新意,然而,我为悦己者荣。同样,我为自己代言)
热门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他与她的往事

    他与她的往事

    是否,她的痴情可以换他回眸一笑?她不知道。她什么都不知道。一人彷徨着,喜悦着,无望着
  • 阿房

    阿房

    战国末年,失语孤儿被燕国刺客训练营千越山救下,培养成为一名擅于施毒的女刺客,取名阿房。与大师兄荆轲相恋,却因奸人挑拨而成为叛国罪人,阿房不得不远离燕国,进入秦宫……面对嬴政的关怀,阿房该如何选择?而那著名的荆轲刺秦,却又早已注定了结局……
  • 天才练气士

    天才练气士

    李青的个人简介:公元前2500年出生,十四年后,被修仙门派阴阳教收为弟子。公元前2475年筑基成功,成为门派的核心弟子。公元前2435年进入结丹期,成为门派长老级人物。公元前2300年凝结元婴,成为一方元婴期霸主。公元前2000年进入元婴大后期,成为称霸一方的大修士,走上人生巅峰!公元前200年,天地元气突变,修仙者从天地间消失,部分化神期修士飞升,也有修仙者活了下来,但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被称为先秦练气士。公元2016年,放弃一切荣誉,进入都市,成为宁海大学一名学生,现在诚心找一名读者,陪我装逼!
  • 天命子入世

    天命子入世

    骚年的成长并不是无敌的坦途,其中是艰辛与热血。注定是非凡道路上的闪耀之星却只能从凡世凡尘上升起。
  • 永恒仙狂

    永恒仙狂

    手握日月摘星辰,脚踏乾坤八方震。天若有情天亦老,仙路争锋我为狂!这是一个小人物逆天改命的故事,踏天途,震群雄,群美环绕,逍遥永恒。
  • 厚黑学全书(全4卷)

    厚黑学全书(全4卷)

    本书是一部以史为例、集文学性欣赏性可读性于一身的全书,适于阅读,是青少年朋友和读者为人处世不可多得的精品读物。
  • 这小子真逗

    这小子真逗

    自古套路得人心,本书木有套路,木有剧情,木有代入感,全文平淡无奇。简要内容:一段暑假的故事。想看的就看,不想看的也不勉强!
  • 地秧草

    地秧草

    热爱大自然喜欢画画的学渣李卫华经常受到老师的羞辱和父母的责骂。随着李卫华的成长,发现周围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环境遭到污染,人们变得唯利是图。这种改变令李卫华很痛苦,所以决心发奋读书认识世界和自己,立志要去改变这个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通过自己的努力,李卫华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并发现一个五彩缤纷的精致世界。最终李卫华走向了成熟和觉悟。
  • 田园有喜:财迷农女要翻天

    田园有喜:财迷农女要翻天

    穿越的日子不好过,婆婆作威作福,大姑姐刁钻蛮横,偏偏亲爹还给她们当帮凶,逼得简小荷没活路。不过幸好捡来的萌宠本领高,改建空间,帮忙致富,还能斗渣男当保镖,用处多多效果好。经商种田当里长,发行纸币建银庄,小农女成为山村致富带头人,硬把小村变成大城市,一不小心撞上花儿一样的美男纸!什么,还是熟人?为什么我不认识你?PS:另一本种田文《锦绣田园:空间农女好种田》即将完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