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600000091

第91章 明仁宗皇后张氏辅佐三帝,听政拒垂帘(2)

但是后来,知情大臣和太监将朱棣去世时的情况告诉了朱高炽,朱高炽百感交集。日后,从他对杨荣的升迁和对太监们的大加赏赐,就可以看出,这个“敕”显得有问题。

当然,一些学者认为尽管朱棣没有遗命,可能是因为暴毙,没有时间口授或书写遗嘱。另外还认为,朱高炽已经当了二十年太子,由他接班不会有任何异议,所以没有必要留遗嘱。不管怎样,朱高炽还是当了皇帝。

我们必须承认,虽然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皇帝,但是他采取重农、用贤、惩贪的一系列政策,开创了史称“仁宣之治”的良好局面,结束了连年战争,使人民得以休息养息。

作为皇后,张氏主事中宫,坚守妇道,使朱高炽能够全身心地施展政治抱负,但是在朱高炽当皇帝的十个月里,没有张氏参与政治的记载。

(3)当皇太后认认真真

朱高炽当了皇帝后,张氏所生的朱瞻基也当了皇太子。这十个月是张氏最美满、最快乐的十个月。但是,这种生活仅仅维持了十个月,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突然撒手人寰,将皇帝位传给了二十八岁的皇太子朱瞻基。是为宣宗。张氏被册封为皇太后。张氏力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来辅政,形成了“三杨开泰”的局面。

不过,朱高炽的死一直是史学界高度关注的话题,集中起来有被儿子朱瞻基杀害和因为纵欲过度而死两种说法。

朱高炽被儿子朱瞻基杀害的说法听起来很怕人,因为史书没有记载朱瞻基不孝的情节,但是也有一些“细节”无法解释。如洪熙元年三月,朱高炽命皇太子前往安徽凤阳和南京祭扫皇陵和孝陵,四月十四,皇太子由北京出发,当时一般走的路线是出河北,经山东、安徽再到南京,整个行程需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但奇怪的是,当五月十二,太监海涛带了诏书赴南京召皇太子时,朱瞻基居然早已经到了南京,而且还静静地等在那里。而且他六月初三就回到了北京。这说明,五月下旬就已经从南京向北京进发了。这说明朱瞻基是有所准备的。

《宣宗实录》上记载,由于朱高炽死时太子当时没有回京,所以朝廷就密不发丧,等太子回京走到卢沟桥时,中宫在那里设幕次香案,将朱高炽驾崩事告之皇太子。而实际上太子还没有从南京上路时,人们就已经在暗传“仁宗上殡”的消息了。即使在北京也没有人知道的消息,在南京怎么会知道?看来朱高炽的死是一些人早就预料好的。

有关朱高炽死于纵欲的说法,在朝鲜的《世宗实录》和《病逸温记》中有明确的记载。

十个月间,张氏由太子妃到皇后再到皇太后,经历了大喜大悲。儿子朱瞻基已经二十八岁了,当皇帝后,恪守妇道的皇太后张氏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可以颐养天年了。但是,外有蒙古对中原觊觎,内有朱高煦等人不断闹事,虽然有三杨辅佐,但大事情须由张氏做主。这个习惯从朱瞻基上台即开始。

朱瞻基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对母亲张氏非常尊敬。史书记载宣德三年皇太后游西苑,宣宗皇帝亲自扶持着皇太后所乘的轿子,一起登上万寿山。在之后的参拜祖陵时,朱瞻基骑马在前,遇到河桥时,下马扶持皇太后过桥。皇太后沿途查看百姓生活,对民众问寒问暖,对皇帝说:“作一个受百姓拥戴的仁君,首先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希望皇上以此为重念。”

当然,张氏和朱瞻基之间也有不和谐的因素,主要原因是朱瞻基更立皇后造成的。朱瞻基即位时,册立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但实际上他对胡氏很不喜欢,一直想更立孙氏为皇后。皇太后张氏坚决反对,朱瞻基找不到借口只好暂缓此事。到了第二年,孙贵妃生下儿子,取名朱祁镇。于是朱瞻基决定将朱祁镇立为皇太子。但遭到包括张氏在内的很多人的反对。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明朝祖制,皇后胡氏所生的儿子才是正宗的皇位继承人,可是当时胡氏身子弱,没有子嗣,所以被朱瞻基抓住把柄。但是胡氏毕竟年轻,如果能享受皇帝的雨露,说不定还会有子嗣的,但是朱瞻基不想等,也不与皇后媾和,决定立皇太子,实际上是为日后立孙氏为皇后做准备。

经过两个月的闹腾,朱瞻基终于成功,立只有三个月的朱祁镇为皇太子,是明朝年龄最小的皇太子。次年,朱瞻基不顾母亲的反对,废黜了皇后胡氏,立孙氏为皇后。皇太后张氏为此非常为胡氏惋惜,经常将她接到宫里来居住,派座甚至超越当朝皇后孙氏,以至于引起了朱瞻基的不满。

朱瞻基当皇帝后,他的两个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仍然觊觎皇位。辅政三杨主张将他们除掉以绝后患,但朱瞻基拿不定主意。皇太后张氏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不让历史书写遗憾,但是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于是在皇太后张氏的默许下,朱瞻基采取主动手段,亲自率领发兵平叛。到了朱高煦盘踞的乐安城下。

为了避免骨肉相残,朱瞻基决定用智取而不是用强攻的办法来解决。最终朱高煦屈服,出城投降。

朱瞻基起初没有答应群臣要求处死朱高煦的主张,只是将他囚禁在逍遥城内。他这种做法,张氏非常赞同。但后来有一次,朱瞻基去看望朱高煦时,被朱高煦突然拌倒在地,于是他恼羞成怒,将叔叔用火烧死。张氏为此非常不满。

解决了汉王朱高煦,朱瞻基的另一个叔叔、赵王朱高燧主动交出兵权,过起了“寓公”生活。这样,朱瞻基才过上了内部安定的生活,比起他的父亲,他幸福多了。

(4)当太皇太后依然如故

宣德十年(1435)正月,刚刚三十八岁、执政十年的宣宗朱瞻基突然患病不起,不久驾崩。皇太后张氏再一次面临皇位更迭的局面。张氏非常痛苦,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总不是滋味。张氏不断调整着心态,所以迟迟没有动作。

五六天过去了,还不见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朝廷内外谣言四起,一些人甚至猜测说,张氏要立远在长沙的襄王进京当皇帝。

实际上,朱瞻基在弥留之际,就下了遗诏,说国家大事应由张太后决定。朝臣们也考虑到张氏的威望,自然希望她多发挥作用。但是明朝的家法如何面对?以什么样的名义决定国家大事?这些都是关系到明朝江山社稷的问题,必须慎重考虑。

另外,是像宋朝那样由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临朝执政?还是像更多的朝代那样由驾崩的皇帝之皇后临朝执政?当时,朱瞻基后立的皇后孙氏还活着,她应当处在什么地位?

事实上,张氏准备让自己的孙子、皇太子朱祁镇当皇帝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她本来想处理完朱瞻基的事情后,再说即位的事情。张氏的难言之隐在于,朱祁镇毕竟只有九岁,如果登基,就是明朝的第一个少年皇帝,如何辅佐他,由谁辅佐他,都必须考虑周全才是。

张氏看到谣言已起,就立刻带着年仅九岁的朱祁镇来到乾清宫,对赶来的大臣说:“这就是当今的新天子!”众人立即跪拜在地,高呼万岁。

宣德十年(1435)正月初十,朝廷为九岁的朱祁镇举行了大典,朱祁镇是为英宗。改元正统。但这次大典并未涉及到张氏的地位。这时候,众多大臣都劝张氏,为了江山社稷,打破明朝家法,直接垂帘听政,直到小皇帝能够亲政为止。小皇帝朱祁镇的母亲孙氏也出面劝慰,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被张氏断然拒绝。张氏说:“我决不接受垂帘听政,我不能坏了祖宗规矩,让后人唾骂。”

张氏与皇亲国戚以及众多大臣经过反复商议,最终达成妥协,朝廷大事经过朝议后,由以“三杨”为主组成的内阁决定,再由张氏以太皇太后名义最终裁决。张氏最为崇拜开国皇帝朱元璋之皇后马氏,她没有垂帘听政的名义,但是她为明朝江山社稷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样,在朱祁镇即位一个月后,朝廷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封张氏为太皇太后。《明史》记载,张太皇太后参与决策国家大事时,始终不忘“治天下者治家为先”的古训,她以妇道为教条,洁身自好,是为明朝楷模。

朱祁镇即位后,张太皇太后组织张氏后族开会,她对已经当了大官的三个兄弟等人说:“你们虽然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现在群臣推荐我辅佐皇帝当政,作为我的后族,你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要干预朝政,免得让人不满,影响了国家的江山社稷。”

张太皇太后的做法,引起了朝廷上下的一片赞扬,无形当中进一步提高了张氏的威望。另外,张太皇太后还下令销毁宫中的玩物,重申宦官不得参政议政等。

作为女人,张太皇太后是非常细心的,她不仅直接关心小皇帝的日常生活,还非常注重小皇帝的教育问题,她请“三杨”以及一些老臣当皇帝的老师,希望把孙子朱祁镇培养成有远大抱负,文武兼备的皇帝。

在张太皇太后以及“三杨”及朝臣的努力下,英宗朝平稳度过了七年。正统七年(1442)十月,张太皇太后终于病倒在床上。她不断召“三杨”及大臣前来,交代后事。

杨士奇说:“有三件事情需要张太皇太后裁决。第一件是:建文帝虽然败亡,但他君临天下四年,应当编修建文实录,仍用建文年号。”张氏点头同意。

“第二件是,方孝孺已经被成祖杀死,但是株连了很多人,应当制止连座行为。”已经病危的张氏再次点头。

张氏委托大臣们辅佐朱祁镇亲政,之后未等第三件事情解决便去世了。谥号“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

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辅佐了仁宗、宣宗、英宗三朝的张氏走完了她的几乎完美的一生。作为世子妃、太子妃、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她一步一个脚印,而且没有大的失误,这是难能可贵的。不过,她已经不可能想到,朱祁镇这位她最后辅佐的皇帝,几年后就被宦官所左右,明朝再次经历了更迭。

同类推荐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 铁腕知县

    铁腕知县

    吕廷云借康熙皇帝召见之机告御状,使朝廷三名大臣被斩,从此和苏党结下深仇大恨。为官未满八年,便九次遭人暗算,险些丢了性命,但他到底是铁腕人物,一次次眼看命悬一线,却总能化险为夷。
  • 寡人极痞

    寡人极痞

    作为王储,叶耐本来已经做好酒池肉林,然后混吃等灭国觉悟了,不过那天自己唯一的妹妹哭着来找自己的时候,叶耐内心暴躁了。叶耐大怒:“谁欺负你了?”“父皇。”“呃……”“父皇要把我嫁到塞北去。”“行,惹不起咱还躲不起,跟老哥浪迹天涯去。”“好啊好啊……”“……”于是叶耐就真的浪迹天涯了。
  • 华衣晋

    华衣晋

    现代建筑师魂穿到五胡乱华时期这一年,王景略刚刚打下前燕的洛阳,意气风发,大秦天王苻坚磨刀霍霍,一统华北指日可待。这一年,东晋权臣恒温第三次北伐失利,借势掌控朝政,朝堂中谢安接过家族重担,虎视眈眈。这一年,魏晋人物正风流,高冠博带,肆意潇洒。终南山中,一个少年穿着粗布衣裳,正伸长着脖子,眺向远方。未来,少年可有纵马天下之日?可有复我华夏光辉之时?华衣,华夏之衣。---------------------------------
  • 桃花国殇传奇

    桃花国殇传奇

    宴国诞生一位平定天下的大王,却被人所埋没、被亲兄所陷害,命运多舛。然,上天保佑与他,让他鹤立鸡群,才识渊博,他登上了大王的座椅,平定四方……
热门推荐
  • 真道玄法

    真道玄法

    以玄为法,悟道求真!以灵界入侵为引,玄灵之战为因。揭示了一段修行界的起源传说。
  • 元素尊强

    元素尊强

    寒门子弟于凡,面临着‘阶级’的不公平待遇。想反抗却无能为力,走投无路之时。他生活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因祸得福,终于能以己之力,反抗阶级的不公。废柴中学生,从此踏上了强者之路!
  • 凌云都市

    凌云都市

    《本文为修仙篇》我脚踏星河,手握生死。能逆阴阳,凶八卦,什么大能,妖王也不看看哥是谁?
  • 漂亮女孩儿

    漂亮女孩儿

    自信为人民币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她让五个优秀男人爱上了她,也为爱哭过笑过,真心付出过,她怀念初吻的男孩儿,亦想念初夜的男人,却在欲望和物质膨胀的暴风雨里,泥沙俱下般地冲毁了爱……我还能爱你吗?在突然雨停的那一天,蓦然回首发现,那个爱吃麻辣烫的曾经以为?的“同是天涯沧落人”居然是货真价实的高富帅。
  • 逆血纵

    逆血纵

    血战士,一开始就是隐藏职业。什么?我是隐藏职业?可是这个隐藏职业也太废了吧,一个技能就要耗掉百分之五的血量。什么?大招直接把血量降到百分之一?没事,降到百分之一,我也能完虐你们!!《天下》,看我怎么把你搅得天翻地覆。
  • 这样做女人最有钱2:理财宫心计

    这样做女人最有钱2:理财宫心计

    《这样做女人最有钱2·理财宫心计》以时尚、轻松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三个都市女子精彩的理财故事。其实,要求女人完全像男人那样理性的消费,是不可能的,女人的性感之处就在于的随性所欲,但是过度的消费会使你无财可理,所以《这样做女人最有钱2·理财宫心计》提醒并教会现代女性,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为以后的人生做好打算!女人要有钱,先从点滴做起!宠爱别人前,先学会宠爱自己!
  • 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无公害肉鸡高效饲养技术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爱情阴谋

    爱情阴谋

    妈妈在屋里给我收拾东西,一边不停的唠叨,现在都大学生了,为人处事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倔强,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动不动耍小姐脾气,有你苦头吃的。
  • 天下为聘:邪王,撩一个

    天下为聘:邪王,撩一个

    “听说你又女扮男装,撩妹子去了。”某醋坛子说。“这怎么可能呢?”纪凉一边说一边想:这又是谁通风报的信?如果让我找到了,那可就……本来都快成功了,可惜了,功亏一篑啊!“你确定吗?看看前方。”纪凉看着前面,发现,这不是刚刚我撩的那个妹子吗?妹子,你肿么阔以这样呢?心中悲伤逆流成河。纪凉想着想着,忽然间被人抱起来。发现是某醋坛子,“你要怎么样?”“当然是把你就地正法,让你三天下不了床,看你以后还去不去撩妹!”纪凉心想:之前那个高冷纯情的战神王爷去哪了,快回来。她本是最强特工,却遭奸人所害,来到异世。他是战神王爷,表面高冷,其实一腔柔情,全都奉献给了她。这就是一个撩人不成反被撩的故事。
  • 缅北绝恋

    缅北绝恋

    大家先别紧张:涌入缅北的三万参战老兵都是合法的创业者。不存在宣传违规问题。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云南省独立师连长胡图在血流千里的缅北的奇特经历。他善于谋略,又胆小怕事,风流倜傥,跟国民党残部的女儿阿平一见钟情,可是他们的爱情受到了日本商人田中的狙击,因为阿平是田中的情妇。为了阻扰田中修建日军“招魂塔”,胡图跟“山林帮”暗中结盟,无意中错帮了田中。田中主动向胡图示好,但在阿平的问题上却寸土不让。“灰色影子”分队是由国民党残部的子孙组成的,他们把胡图当做日本人的走狗,秘密逮住了他,生死关口,胡图骗取了杀手的信任。三年后,胡图回到了缅北,可是阿平已经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