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毅宗李谅祚的皇后梁氏,并不是毅宗的第一任皇后,在没藏氏被杀死后,她才得以正位。不过,梁氏当上皇太后并临朝听政后,对用兵极度感兴趣,征宋二十年仍乐此不疲,为开拓西夏疆土作了努力,尤其是她在西夏纷乱的朝政中得以善终,是相当不容易的。
(1)熬成皇太后
西夏毅宗李谅祚的皇后梁氏,并不是毅宗的第一任皇后,只是在李谅祚杀了没藏氏后,靠着多年与皇帝通奸的情分才被立为皇后。
前文说过,李谅祚不到一岁就开始登上皇帝位。母亲没藏氏被情夫李守贵杀死时,李谅祚才九岁,父母都已经去世,他这个小皇帝感到孤独无助,大事小情只能依靠舅舅——国相没藏讹庞。
在失去了妹妹——皇太后没藏氏后,没藏讹庞同样感到势单力薄。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谅祚”这个歪主意。他觉得,这样一来,自己就成为了老国丈,可以继续作威作福了。
实际上,当时李谅祚九岁,没藏讹庞的女儿七岁,两个孩子都没有发育成熟,但没藏讹庞不管这些,他要的是只是权力。于是,这桩几乎是历史上皇帝大婚最早的婚礼鸣锣开场了。婚礼之后,换了身份,以老丈人兼国相的身份把持朝政。
如果说当年没藏氏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将国家的军政大权私自交给她的哥哥没藏讹庞,大臣们还可以迁就的话;那么,这一次对没藏讹庞以国丈的身份掌握权力则不能苟同。所以,大臣们天天为此忧心忡忡。他们不断利用各种渠道,对小皇帝施加影响,讲没藏讹庞的坏话,希望小皇帝早日成熟起来,尽早掌握属于自己的权力,摆脱没藏讹庞的影响。
此时,没藏讹庞觉得天下太平了,除了非要自己处理的事情外,很多时间都放在了吃喝玩乐上,对小皇帝也放松了管束。
到了奲都三年(1059),小皇帝李谅祚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在群臣的支持下,开始过问国家大事。没藏讹庞觉得李谅祚只是个孩子,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
一直以来,李谅祚由于没藏讹庞的原因,对皇后没藏氏一直采取冷淡的态度,他倒是对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梁氏非常喜欢,于是两人开始通奸。奲都五年(1061)四月,两人的私情被没藏讹庞的儿子发觉。没藏讹庞父子两人密谋派兵在梁氏屋内埋伏,待李谅祚来后将其杀死。
没想到,他们密谋之事被梁氏知道了。梁氏赶忙将情况告诉了李谅祚。在军队大将漫咩的支持下,李谅祚设计将没藏讹庞杀死,然后将没藏讹庞的儿子以及子弟、族人等八十余人全部杀掉。在与没藏讹庞的卫士混战中,李谅祚的皇后没藏氏也被杀死。
除掉了没藏氏家族,李谅祚开始了亲政生涯,这一年他才十四岁。他下诏书宣示,他将亲政,并列举了没藏讹庞的种种罪行。他还立他的相好、没藏讹庞的儿媳妇梁氏为皇后。
后人普遍认为,李谅祚是比较有气度和良知的。他不像许多皇帝那样,虽然喜欢某一个女人,但要真正设立皇后的时候,却往往从政治方面考虑,再喜欢的女人也要根据政治需要取舍。
梁氏曾是没藏讹庞的儿媳妇,而且年龄比李谅祚大,最重要的是她曾经是别人的媳妇。用汉人的眼光看,李谅祚作为皇帝临幸她没有问题,但立为皇后肯定不合适。但是,年纪只有十四岁的李谅祚坚持让她当皇后,一方面说明李谅祚是真正喜欢她,另一方面说李谅祚年龄虽小,但思想成熟,有自己的观点,又善于隐蔽,是一个政治家的坯子。当然,这与他从小就生活在尔虞我诈的后宫是有关系的。
从另一方面说,李谅祚过早地与女性亲近,大约十岁就有了性生活,之后又不知道收敛,这是他最终只活了二十一岁的重要因素。
李谅祚下令以汉礼代替蕃礼,用汉礼接待北宋来使。随后又于夏奲都六年(1062)对李元昊设定的十二监军司做了调整,局部避免了旧制度中军政合一、各监军司权力过大的弊病,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后来,他还仿照宋朝管制,建立和充实了西夏管制。
李谅祚的这些措施,促进了西夏社会的进步,在党项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1062年到1067年,李谅祚采取了“联辽、睦宋、拉拢吐蕃”的对外政策,与这三个包围西夏的政权周旋。对北宋,李谅祚采取和战交替的手段,从北宋手里捞到大量好处。可是最终,他的命还是被北宋要去了。
拱化五年(1067)十二月,李谅祚兴兵北宋,在双方交战过程中,李谅祚亲临前线,以鼓励将士,没想到却被北宋军的强弩击中,很快死去。这位十四岁亲政的小皇帝,就这样驾崩了。他死在前线,算是为国捐躯了。
(2)临朝听政前九年
由于皇后梁氏非常受李谅祚的喜爱,所以在李谅祚驾崩后,梁氏并未受到排挤。李谅祚有几个儿子,最大的叫李秉常,那时只有七岁,他继承了李谅祚的皇帝位,是为惠宗。梁氏被封为皇太后,并且临朝听政。开始她漫长的十八年的听政生涯。
不过,我们不要小看这位文弱的女子,实际上梁氏对战争毫无惧怕,听政时期多次经历了与宋朝、辽朝的战争,而且表现得还很英勇。
实际上,作为年轻的皇太后,梁氏本身也没有什么执政经验,所以她必须借助于娘家人来帮助她掌握权力。按照惯例,梁氏册封她的弟弟梁乙埋为国相,加上尊从梁氏的几位大臣,初步形成了外戚掌权的局面。
从李秉常即位,梁氏听政,到1076年李秉常亲政,这九年时间我们谓之以梁氏临朝听政的前九年。
由于梁氏和其弟弟梁乙埋年纪都不大,政治基础不深厚,让许多人感到不放心,于是西夏内部由此发生了激烈的权力争斗。
梁氏虽然已经完全党项化了,但她毕竟是汉人,很难得到西夏贵族的真心支持,所以一些大臣处处为难她。不过,梁氏也不是软蛋,她任命的关键人物,一定是自己的亲属,有些人甚至只有十几岁的年龄,却当上了很大的官。可她对党项人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就连西夏太祖李元昊的弟弟、都统军嵬名浪遇都遭到了免职。但是在表面上,梁氏家族对党项人的风俗礼仪是非常尊重的,他们把当年李谅祚汉化了的西夏礼仪,又恢复成了完全党项化的老路。
李谅祚驾崩后,宋神宗仍然按照惯例册封即位的李秉常为夏国王,尽管大宋刚刚杀死了李谅祚。梁太后不得不同宋朝往来。不过,她首先希望用塞门、安远两个地方交换被宋朝占领的、党项人非常看重的绥州,但被宋朝断然拒绝。
梁氏心中有数,是宋朝要了她丈夫的命,现在虽然李谅祚死了,但与宋朝时战时和的局面不会有根本的改观。于是,梁氏很关注军队的建设,粮草、装备和其他待遇也有了提高。
宋熙宁二年(1069)三月,梁氏下令主动出击宋朝,进攻宋朝卫戍力量比较薄弱的秦州,攻陷了刘沟堡,杀死宋将和士兵数千人,大获全胜。这一仗虽然不是梁氏亲自指挥的,但是她采取的主动出击的战略,的确让宋朝和周边国家大为吃惊,对梁氏有些刮目相看了。
当时恰好是宋神宗即位不久,年轻气盛的宋神宗怎么能甘心败在一个女流之辈手里!为了报复西夏的进攻,他选择了“用经济手段困死西夏”的战略,下令禁止宋朝边民与西夏国民的贸易往来。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西夏的游牧经济便受到严重威胁,日常生活用品等物质匮乏,局势开始不稳定。宋朝此时非常得意,以为西夏因此会向他们臣服。
没想到,梁氏采取了强硬的掠夺方式,派兵进攻庆州,扫荡物质。宋军本来实力有限,经不起穷凶极恶的西夏军队的进攻,于是宋朝损失惨重。
梁氏从战争中品尝到了甜头,所以对战争更加依赖。她不断督促军队操练,人数也不断增加。另外,通过用兵,国内的党项人对梁氏也另眼看待,觉得她是一个强权政治的人,不好惹。从宋朝掠夺的物质很多,这些大臣分来享受,很是快活。
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八月初,梁氏决定利用暑期对宋朝进行大规模的用兵。这一次,她有了前几次的经验,胆子更大了,几乎集中了全部西夏军队,号称三十万大军,分成几路向环州、庆州进发。
庆州守将被杀,使宋朝几乎吓破了胆。
宋熙宁四年(1071),梁乙埋下令在绥德以北建筑罗兀城(今本境镇川石崖底),用来抗拒宋军。宋军不能坐视西夏进攻其腹地的行为,发兵两万,出无定河大川,进攻罗兀城,被西夏军队埋伏截击。以后宋军增加了兵力,经过长时间鏖战,终于拿下罗兀城。
梁后及西夏在这样的局面面前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向辽朝借兵三十万,西夏和辽朝军队再次夺回罗兀城。后来双方议和。
第二年,崇尚武力的梁氏再次发起与宋朝的战争,但是这一次由于梁氏及西夏军队的过于自信,终于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将西夏西部的土地损失了不少,西夏国内一片哗然,梁氏这才善罢甘休。
应当说,在梁氏临朝听政的前九年,基本上是以战争状态管理国家的,并且通过掠夺来满足西夏的经济需要。对内,梁氏对李秉常严加管束,大权紧握在自己手中。
(3)临朝听政后九年
随着惠宗李秉常的不断长大,尤其是罗兀城一战西夏败走,梁氏不得不考虑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要不要将权力归还给李秉常!纵然不愿意,要不要采取形式上的归还?
历史上很多皇太后执政,到了小皇帝成人的年龄,要么采取假归还、真自取的方式,要么直接采取强硬方式,拒绝归还权力,甚至连表面上归还的形式都不做;还有的皇太后采取极端的方式,将皇帝搞死,再树小皇帝,以此换来继续执政的理由。
梁氏和其弟弟梁乙埋反复商量,终于决定采取假归还、自取的方式,在1076年举行了李秉常亲政大典,但仍然对他严加管束,梁皇太后、梁乙埋仍然掌握朝廷大权。
李秉常当然不希望皇权旁落,他要培养自己的势力,以便能够和梁氏家族抗衡。但是,许多大臣看出了梁氏的真面目,所以对李秉常采取了敷衍的态度,有事情需要请示,往往还是找梁氏拿主意。
李秉常在苦恼之余,也在不断寻找自己的支持者。当时西夏军队中有一个名叫李清的将军,原本是秦(今陕西)人,是逃亡西夏的汉族人。他主动接近皇帝,李秉常也把他视为亲信。李清劝说李秉常恢复汉礼,并且将西夏原来掠夺来不毛之地还给宋朝,以便换来与宋朝的和睦关系。李秉常听从了这些建议,并且不与梁氏姐弟商量,采取了直接下命令的方式。这就激化了与梁氏的矛盾。
西夏大安六年(1080)一月,也就是李秉常形式上亲政后的第四个年头,梁氏姐弟终于无法忍耐李秉常的“不服管教”,将他的亲信李清杀死,并且将李秉常囚禁于首都郊区(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木寨。这一次,梁氏姐弟连理由都没有找,完全采取了强权政治的一套。不过,好在李秉常性情温和,并且很大度,很能以检讨的方式迷惑梁氏家族,所以才没有被夺了性命。
可是,令梁氏没有想到的是,李秉常被囚禁后,激起了朝野的愤怒。一些将领采取了与梁氏对抗的行为,不再听从朝廷指挥。梁乙埋不断向各部下诏令,可是没人理睬。这时候,还有人反叛了西夏,保泰将军甚至向宋朝投降,希望宋朝发兵,他作为内应,一举将梁氏统治的西夏拿下。
当年六月,宋神宗认为消灭西夏的时机已到,命令宋朝五十万大军分兵齐发,进攻西夏。梁氏一看不好,慌忙命令各监军司兵,委任大帅梁永能领兵迎战。战事开始时,宋军非常顺利,攻取了许多西夏城池,破坏了许多西夏的设施。但是宋军由于过分气盛,并且长途奔袭,而西夏军队则背水一战,采用断宋军粮草、水淹、坚壁清野等方式,最终大量消耗了宋军兵力,使宋军不得不退出西夏土地。这一战,西夏算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此次战争后,宋、西夏还进行了多次战事,两方的经济都倒退了。尤其是西夏,过去还能得到宋朝的“岁赐”,如今也没有了,由于战争,双方的边境贸易也不可能了。西夏可谓内忧外患。西夏大安九年(1083),在朝中大臣和各部落首领的一再呼吁下,梁氏和梁乙埋商议之后,决定将李秉常接出来,用他的名义聚拢人心。
于是,被囚禁了三年的李秉常又登上了傀儡皇帝的宝座,这一次他乖多了,任由梁氏姐弟胡闹了。
李秉常的复位,的确收到了效果,各部落首领只要是李秉常的诏令,都能够执行,实际上,这些诏令都是梁氏姐弟做出的。在外交方面,西夏主动与宋朝沟通,希望宋朝每年仍然给西夏“岁赐”,以换取和平。
在求和不成的情况下,梁太后身披战甲,亲自出征,以鼓舞西夏军队的士气,总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在国内也受到了尊敬,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她和弟弟把持皇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当然,她们仍然把持朝纲,不给李秉常实权。
梁氏姐弟为了延长梁家的权力影响,将梁乙埋的女儿小梁氏嫁给了李秉常,不出几月又将其立为皇后。西夏大安十一年(1085),梁乙埋突然得病去世。这一来,国相的位置出了空缺。梁太后便将梁乙埋的儿子梁乞逋提拔起来接了父亲的班。这是典型的强权政治的表现。八个月后,梁太后也死了,这才不得不放弃了权力,结束了她十八年临朝听政的历史。
一年后,也就是1086年,傀儡皇帝的李秉常郁闷而死,将皇位留给了自己年仅三岁的儿子李乾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