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600000051

第51章 北宋向氏所托非人丢江山(2)

这些消息一放出来,“改革派”立即上表,将陈衍流放到非常荒凉的海南岛,张士良则被逮捕,则蔡京亲自审讯他,希望从他嘴里打开缺口。

蔡京命人将刑具摆在张士良面前,说:“只要你承认有这么回事儿,马上可以官复原职,如果不承认,那对不起,这些刑具都是给你预备的。”

张士良仰天大哭:“太皇太后不能受到诬陷,我不会承认这些编造的事情,你们把我杀了吧!”最终,张士良被毒打致死。

没有证据,“改革派”也要把这出戏进行到底。他们不得不进行了更大谎言的编造,然后写成罪过书,并撰写好了废黜高氏皇后位的诏书上报给赵煦,希望哲宗签署。

赵煦再一次陷入了踌躇之中,他再次找到向氏。

向氏听后立即哭泣起来,她说:“怎么这么对待祖宗呢?太皇太后生前和我都住在后宫,我们朝夕相处,从来不曾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情。这是造谣!如果太皇太后有此事,我也有,请陛下处置吧。这是一个阴谋,陛下要清醒地处理这件事呀!”

赵煦有几分清醒。他又来到自己的生母朱太妃的住处。朱太妃深情地对儿子说:“你登基不久,朝廷需要安定,高太皇太后对我们不错,你可千万要谨慎行事啊!废黜高氏并不难,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逼你,可这是借你的手发泄他们自己的怨!他们都明白,如果说高氏不同意你即位,你根本不可能即位。另外,即使高氏在选择你之前有过动摇,那也是正常的,选择嘛,不选如何择?现在你是天子,说明你优秀!你可不能因为要变法,而将前朝的恩怨带到现在。”

赵煦知道,虎毒不食子。朱太妃不会不为自己的亲生儿子着想的。赵煦已经拿定了主意,变法依旧进行,高氏不再追究。他看着母亲焦急的面孔,拿过章惇的奏章放在灯上烧掉了,朱太妃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章惇、蔡京等人又递上奏折,坚持废黜高氏。赵煦勃然大怒,“你们不想让我入宗庙了吗?”他拿过奏折,将奏折撕成碎片扔在地上,“从今天起,谁也别再说高太皇太后的事情了。”

章惇、蔡京等人大惊失色,他们不知道赵煦为什么一夜之间变成了这样,他们看着赵煦坚定的态度,没有办法了。他们知道,赵煦很可能要追究责任,于是保官保命就成了他们的首个要务。

章惇、蔡京对赵煦说:“陛下,我们冤枉啊。我们为了您的变法之事努力着,高氏的事情是得到情报之后才调查的,我们都是为了陛下,请陛下明查呀!”

“变法的事情还要进行,你们也没必要担心,下去吧。”赵煦感到异常疲惫。

章惇、蔡京等人也是惊出一身冷汗,他们知道,他们必须收手了。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宣仁之诬”的公案。

虽然“宣仁之诬”落下了“帷幕”,但是这个事件对向氏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为她日后垂帘听政埋下了伏笔,她懂得,大臣不见得都是打工仔,许多人也是要拿权的,对皇家也是如此,所以说,这个事件也成为了大宋朝臣公然向皇家挑战的事例之一。

(2)垂帘听政六个月

在“宣仁之诬”的第二年,赵煦患了病,而且病势凶猛;在这个当口,他仅仅两个月的亲生儿子夭折了。

看着赵煦病势沉重的样子,向氏知道,多灾多难的大宋又要更替皇位了。向氏暗自选择主君,她把目光集中在了神宗赵顼的几个儿子身上。赵顼生前多子多孙,他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几个很小就夭折了。在哲宗时,神宗赵顼还有五个儿子在世。按年龄排序是:申王赵佖、端王赵佶、成国公赵俣、简王赵似、祁国公赵偲。向氏看中了端王赵佶。

端王赵佶是个很与众不同的亲王。正常来说,

宗室亲王要学习儒家的经史子集,但是赵佶却认为这些都索然无味,他狂热地喜欢绘画、书法、诗词等,经常邀请些书画、诗文、经史方面的名士到自己的府中,把酒言欢,切磋探讨。这使得他达到了很高的艺术。他的《芙蓉锦鸡》、《池塘球晚》等画作,被公认为绘画的珍品。赵佶的书法也别具一格。他最初学黄庭坚,后来受另一书法大家薛稷的影响,并青出于蓝,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瘦金体”。另外,赵佶还将画院发扬光大,将绘画纳入了科举考目,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但是,赵佶对政治却没有什么兴趣,这就是他日后要将皇帝位禅让出来的原因之一。赵佶为人过于“艺术”,忠奸不分,只重享乐,不思进取,也加速了宋朝的灭亡。

赵佶还有个爱好不能不提,那就是他特别喜欢踢球、驯兽等活动。在大宋年间,球类游戏有两种:一种是马球,另一种是蹴鞠。蹴鞠是中国现代足球的前身,在整个上流社会十分流行,不仅皇帝、大臣爱玩,连闺中的少妇、仕女都喜欢,认为是时髦的活动。赵佶喜欢的就是蹴鞠。他在寝宫里造了一个很漂亮的足球,练成了很高超的球技,攻门尤其准,比赛时大多充当前锋。

正所谓爱屋及乌,赵佶喜欢踢球,对球艺高超的人自然也高看一眼。《水浒传》中记载的高俅,曾经是苏东坡的书童,就因为球踢得好,被赵佶挖掘出来后,成了大官。

《宋史》记载,赵佶很仁孝,对老人很敬重,因此,他能得到向氏的青睐也就不足为怪了。

实际上,哲宗赵煦在病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行了,因为他自己没有儿子,所以也没有考虑继承人的问题,当然,史学界一些观点认为,当时哲宗才二十三岁,可能考虑问题不周,但是他授意,在他病中,朝廷的大事小情由向氏主持。宰相章惇表示认可。

元符三年(1100)正月,在位十五年的哲宗赵煦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正月初八在他的寝宫驾崩,享年二十四岁。

当赵煦驾崩的消息传开后,皇太后向氏毫不犹豫地在前殿召集朝臣聚首,宣布自己垂帘听政。因为宰相章惇表示认可,又有大宋的祖制可以参照,所以朝臣并没有显得意外或者慌张。

朝议开始,由御医介绍了哲宗驾崩的情况,随后向氏和朝臣君哭泣起来,向氏对朝臣们说:“哲宗驾崩,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没有儿子,谁来即位事关重大,应当尽早确定下来。看看诸位重臣有何人选?”

宰相章惇马上接过话头,不假思索地说:“按照大宋礼律,应当拥立大行皇帝的同母弟弟简王赵似即位。”

向氏慢慢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说:“没有儿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也没有儿子呀!但是,为了大宋的江山,我们应当仔细遴选才是。神宗有五位儿子,所以你们再提一提人选。”这等于将宰相章惇提出的简王赵似否定掉了。群臣心中有数,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在这个时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脑袋的。

宰相章惇似乎当仁不让、胸有成竹,他也明白向氏似乎对简王赵似不满,但是他不愿放弃拥立皇帝的主动权,于是他道:“如果考虑年龄,申王赵佖是神宗五个儿子中年纪最大的,可以考虑。”

向氏马上反驳:“申王眼睛有毛病,不便为君。”她定了定神,然后道出了自己的人选,“我看还是立端王赵佶为好。”

章惇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端王轻佻,不可以成为天下的君主!”

话音未落,知枢密院使曾布便大声附和向氏道:“端王有何轻佻?他为人聪明,今年才十八岁,完全有提升的空间和时间。章大人没有做好调查研究,怎么能妄下断言呢?你的意见只代表你自己,国家危难,我们应当听从向皇太后的意见,由她来主持大宋的朝政才是。”

蔡京、许将等大臣都附和了曾布的意见,表示遵从皇太后的意见。

这时,向氏知道自己已经胜利了,在这场立嗣的争论中,她在一些大臣的支持下,将朝权已经抓到了手里,于是说:“先帝也曾说过,端王有福寿,而且他很仁孝,不同于其他诸王,我们现在遴选他当皇上,实际上就是秉承了先帝的遗愿。”

章惇势力单薄,已经无力与向氏争论,只好也随声附和道:“我们都是为大宋江山着想的。”

随后,向氏立即宣旨召赵佶进宫即位。当日,十八岁的赵佶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徽宗。登基后,章惇倡议由向氏垂帘听政。

向氏对政治本无兴趣,见要她垂帘听政,一口回绝。她说:“皇上已经十八岁了,又有大臣辅佐,不用我在操心了。”

章惇的态度却异常坚决政,一来他是为国家考虑,二来他希望用向氏作缓冲,三来他对赵佶的确不放心,所以,他坚持要求向氏听。

刚刚上任的赵佶也坚持请向氏垂帘听政。他既希望报答向氏的拥立之功,又是为自己考虑。因为他刚登基,对政务也多是不了解。所以,赵佶在向氏面前长跪不起。

因此,几方的合力促使向氏垂帘听政,使向氏动心了!

向氏拥立赵佶本也没有干预朝政的意思,只是她喜欢赵佶,现在赵佶哭拜在地,请求她听政,向氏觉得赵佶格外仁孝,觉得自己选对了人。向氏终于答应垂帘听政。

应当说,向氏的执政经验与高太后等相比略逊一筹。她垂帘听政后采取的办法仍然是仿造高太后的复古那一套。于是,随着哲宗的去世,大宋的改革步伐又出现了倒退。

向氏首先罢免了“改革派”首领章惇的宰相职务,任命“保守派”韩忠彦、蔡京为宰相,恢复或追复范纯仁、苏轼、文彦博、司马光等三十多人的官职,而“改革派”章惇等人遭到排挤,很多变法的措施被废除。

向氏看着朝廷向着符合自己意愿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赵佶对她唯命是从,她感到很放心。由于这时候向氏的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于是,垂帘听政不满六个月的时候,向氏就决定撤帘,正式回到了后宫颐养天年。

当年十二月,向氏开始生病,及至次年正月,也就是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正月,向氏离开人世,享年五十六岁。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亲自挑选这位“仁孝”的皇帝,丢掉了大宋的江山。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第一卷)

    中国通史(第一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秦汉帝国

    秦汉帝国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秦始皇创帝制、筑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开疆拓土,创立了不世伟业,也为后世留了诸多历史盲点。汉朝是继秦之后的又一个强大帝国,它处于中华帝国形成期的历史关口。汉武帝对外北击匈奴,开通西域,对内更化革新,创设制度,气魄宏恢,睥睨天下,创造了辉煌的帝国文明,与唐朝并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所确立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延续了近两千年。中国人现在仍称自己为“汉人”、“汉族”,其文字亦称为“汉字”。
  • 伊人成殇

    伊人成殇

    如果有如果,你会不顾一切和我在一起吗?会一直相信我吗?如果有如果,是不是没有樱花树下的相遇,就不会有那么一场深爱却无果的刻骨铭心爱情,樱花下的爱情就让它在樱花中涅灭。-苏雨烟
  • 唐时行

    唐时行

    21世纪历史专业研究生,穿越成大唐天宝年间的商人之子,被困沙漠,离奇的身世,唯一的丝帕将如何揭露谜底,江辰到底是何方人氏?离奇出现在西北大漠的灭族突厥后代,他们又是谁?死里逃生的少年如何在大唐的边缘生存,如何肩负民族的复兴?承平已久的大唐波涛暗涌,还有一年半时间,熟识历史的江辰是早早逃到南方做小地主,还是肩负正义、颠倒乾坤,拯救盛唐于危难之中?请看别样的历史——《唐时行》
  • 三国之最吕布

    三国之最吕布

    一个热爱三国的人;一个弑战如命的人;一个熟知三国历史的人;一个三国时期最强的武将,当这两个人成为一个人会怎样?东汉末年,风云色变!
热门推荐
  •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激光武器科技知识(下)

    激光武器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缘起天空之境

    缘起天空之境

    我只是一缕幽魂徘徊在天堂之外的湖泊边寻找进入天堂的路.那一缕风带着我遇到了湖边的你,我以为你会是那个接引我进入天堂的天使,你忧郁的眼眸让我迷失了自己,也忘记了要继续寻找进入天堂的路……
  • 灵异事务所之人偶

    灵异事务所之人偶

    行走在人潮涌动的街道上,或许你就会与他擦肩而过。回首的瞬间,被他深深地吸引……没人会知道他是谁,他在这场游戏中,扮演着追逐者……又或者是……==================连赶了好几天!多多支持哈!
  • 网游之霸皇修罗

    网游之霸皇修罗

    修罗,一个令人恐怖的职业,霸皇,一个让人心生崇敬的职业,如果两个职业叠加一起,又有何恐怖,何浩然如何在网游世界,寻找自己的挚爱,做一个令人羡慕的人。
  • 灵路行

    灵路行

    简单的说,这就是一个发生在修士世界中的故事,一个小修士如何一步步当上CEO,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
  • 逍遥邪游

    逍遥邪游

    执一柄剑在手,荡一首歌在喉。一挥风雷震,一笑沧海枯。天涯何处,身影何处。若问我逍遥为何物?只需一剑一人,随我真心!纵为万夫所指,纵被天下唾弃,我自横眉冷对!心中有念,天不可逆!!
  •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通俗演义

    后儒之读《宋史》者,尝以繁芜为病。夫《宋史》固繁且芜矣,然辽、金二史,则又有讥其疏略者。夫《辽史》百十六卷、《金史》百三十五卷,较诸四百九十六卷之《宋史》,固有繁简之殊,然亦非穷累年之目力,未必尽能详阅也。柯氏作《宋史新编》凡二百卷,薛氏《宋元通鉴》百五十七卷,王氏《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陈氏《宋史纪事本末》百有九卷,皆并辽、金二史于《宋史》中,悉心编订,各有心得,或此详而彼略,或此略而彼详,通儒尚有阙如之憾,问诸近今之一孔士,有并卷帙而未尽晰者,遑问其遍览否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豪门那些事儿之三见钟情

    豪门那些事儿之三见钟情

    第一次相遇她救了他,第二次相遇,他记住了她,第三次,他对她三见钟情。何以潇用手捂着黎瓒的伤口,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一地。黎瓒试图伸手去擦,可是他已经没有力气那样做了。温热的鲜血不停的涌出来,染红了何以潇的白净的手。“潇潇,别哭。七年级你救了我,现在是我还你的时候了。”黎瓒轻轻地握着何以潇的手,嘴角露出一抹苍白的笑。“什么七年前?啊瓒,你告诉我。”何以潇哑声询问。回复她的,是黎瓒渐渐垂下的手。他,是否会苏醒?且看《豪门那些事儿之三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