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回答:“这身盔甲好看自不必说,但是,如果你都需要上阵杀敌的话,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赵顼愣神良久,奶奶的话说得对!他想起太师也常说,居安思危,距敌千里之外。这话给赵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赵顼即位后比较勤勉的因素之一。赵顼把盔甲脱下,他和祖母都很高兴。
赵顼当上皇帝后,仍然对曹氏孝敬有加。凡是能让曹氏高兴的事情,他无所不做。史书记载,曹氏对赵顼的关心也是超乎寻常的。
举例子说,有的时候因为朝议事情多,退朝稍稍晚了一些,曹氏便在后宫门等候。待赵顼一出现,立即上前问寒问暖,甚至亲自为赵顼端水端饭。
有一年清明节,赵顼陪着曹氏聊天,偶然说起好久没有人能做鞍辔了。鞍辔是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因为皇家御品非常漂亮,所以过年过节总要拿出来当摆设。
曹氏将这事记在心里,后来她找来这方面的专家,将鞍辔图案绘制出来,制作完成并镶嵌上玉饰后送给了赵顼。
赵顼非常感动!他立即命人将鞍辔装在小马身上。赵顼为了答谢曹氏的关怀,亲手设计了一乘轿子,制作及其精美,小巧玲珑,通体用黄金装饰,极为豪华。他把轿子送给曹氏。曹氏乘坐后满心欢喜。赵顼及皇后左右相随,曹氏感动不已。
曹氏虽然做了太皇太后,依然非常谦谨,对许多祖宗规矩和礼法自觉地遵守。按照大宋的礼制,外戚家的男子不能进内宫参见。曹氏年龄大了,行动不便,而且更加怀旧,赵顼曾命对曹氏放宽礼制,但曹氏坚决拒绝。实际上,她何曾不想见到娘家人呢?只不过她不愿意破坏规矩而已。于是,细心的赵顼想出了个主意,他亲自领着曹氏的亲戚到宫里看望曹氏,这样既不破坏礼制,又满足了曹氏的愿望。
用现在的话说,曹氏应当算是保守派,她不愿意破坏祖宗留下的规矩。但当朝皇帝赵顼则算是改革派。后者曾任命享有改革家声誉的大臣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还升其为宰相,对朝廷的财政、经济、军事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改革。
对于改革,曹氏是不赞同的,但是她不愿意因此破坏了和孙儿赵顼的关系。一来是她以往和赵曙的僵硬关系历历在目,那种痛苦还记忆犹新;二来赵顼对她孝敬有加。所以她并没有对赵顼的新政发表明确的态度,只是在赵顼看望她的时候,用非常婉转的语言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她曾经对赵顼表示,担心大幅度的改革会触及很多权贵的利益,从而引发激烈的权利斗争,导致朝廷的分裂或者不稳定。但是,她在看到赵顼非常坚决的改革意愿后,就不再往深里说了。
有人认为,曹氏之所以充当了保守派的角色,主要是她曾经是皇后,并且曾经干政,她自己曾经制定了不少规矩。
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在曹氏当皇后后期,虽然也从某种意义上说干预了朝政,但是她只是按照祖宗家法办事而已。及至当皇太后垂帘听政,她在很多方面仍然是这样,遇到难事总是按照家法要求自己,家法没有规定的,她就按照历史惯例或者借鉴前朝经验。
实事求是地说,曹氏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她的生活环境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曹氏是大家闺秀,见过世面,懂得礼数,但是从小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就是妇道,从思想深处就是保守的。所以我们用大宋的改革触及了曹氏的家族,或者她本人的利益来审视曹氏的行为,未免过于狭隘和自以为是了。
有一件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那是1071年,按照既定安排,朝廷要举行规模非常大的祭祀明堂典礼。按照祖制要实行大赦的。但是赵顼认为,现在没有必要进行大赦,尤其是在改革日趋激烈的当口。
曹氏试图说服赵顼按照祖制办事,被赵顼坚决给驳回了。
在典礼的前一天,赵顼和赵颢来见曹氏。
曹氏说:“这几天天气晴朗,真是举行大典的好日子啊。可喜可贺!过去仁宗朝我做皇后时,听见民间有什么疾苦向仁宗反映,仁宗往往借大典的时机进行大赦,现在好象也应该这样。”
赵顼不假思索地回答:“现在国富民安,民间没什么疾苦。太皇太后听说什么了?”
曹氏说:“还是有一些。即使没有,按照祖制大赦一回,可以减少朝廷的对立面,对稳定朝廷有利。”
赵顼说:“加强管束更有利于稳定。”
曹氏说:“听说王安石很有才华,人才难得,但是也得罪了一些人。官家想保全他的话,不如外放一段时间再召回来,这样对他更好。”
赵顼则说:“现在是变法的关键时期,如果外放王安石,等于宣布他的改革有问题,更不利于变法的深入进行。现在应该更加支持他,他对朝廷是有功的,而且忠心耿耿。”
这时候,赵颢插话说:“太皇太后说得对,王安石六亲不认,专找皇亲国戚的毛病,得罪了很多人。”
赵顼突然语塞,然后对弟弟赵颢大吼道:“王安石是我选的,有什么错我担着。你比我懂得治理天下,你来做皇帝好了。”
这句话说得的确很重,什么“做皇帝”,换一个环境这就是不服从,就是谋反。老实的赵颢被这句话吓得不轻,慌忙说:“我这是为哥哥好,何至于让哥哥这么发火呢?我错了!”
赵顼、赵颢、曹氏三人良久不语。过一会后,赵顼说:“如果变法不成,朝廷就危险了,所以,必须坚持。”
赵颢、曹氏都不说话了。
随着王安石改革的日趋深入,终于改革到皇后向氏的父亲向经和太皇太后曹氏的弟弟曹佾头上了。向经、曹佾通过高皇太后、向皇后,以及曹太皇太后,不断给赵顼施加影响,几个妇人整天围着皇上哭天抹泪,说王安石的变法使百姓流离失所,民怨沸腾云云。
赵顼陷入了重围,他最终没有摆脱亲情,在一些反对派大臣的催促下,赵顼对改革的态度也出现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严重的动摇。他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位。
在这段日子里,赵顼一直在改革与守旧之间摇摆。虽然他知道,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会有反复,但是他仍然不能预知反复会有多深、多大。正所谓“三人成虎”!当他身边的亲人都在说宰相的坏话时,从常理上说,他肯定会倾向于亲情的感受。赵顼就是这样,所以他一会儿倾向于王安石,恢复了他的宰相位;一会儿又倾向于皇亲国戚,不得不再次罢免王安石的宰相位。
我们必须承认,从北宋的历史长河看,赵顼的改革对于巩固北宋的政权、促进北宋的发展,还是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虽然曹氏以及一些皇亲国戚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但是并不主张对王安石、苏轼等改革派进行人身攻击。尤其是曹氏,甚至还保护了苏轼等人的性命。
公元1076年,在王安石再度被免去了宰相职位后,保守派对改革派开始反攻,并且逐渐发展到开始人身攻击。
这一时间,改革派苏轼正担任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州。他是一代名诗人,诗作很多,眼看改革派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报复,大宋的改革出现倒退,他的心中非常悲哀。他不但在文书中表达了这种悲哀,同时在他的诗作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白纸黑字,证据如山!苏轼的不满很快被保守派抓住把柄,并报告了皇帝赵顼。赵顼此时正倾向于保守派,听到报告后非常生气,立即命人将苏轼押解到京,要开刀问斩。
赵顼的做法引起了改革派的强烈不满,甚至一些中立人物也惴惴不安。当时在家闲赋的王安石立即上疏表示:盛世没有杀才士的,苏轼是大才,杀不得。
正当紧要关头,保守派兴奋地将苏轼的事情告诉了曹氏。谁想到,曹氏顾不上有病在身,竟急忙前去见赵顼,她说:“苏轼是先帝仁宗非常看好的重臣,对北宋的江山社稷有重大影响。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苏轼杀掉!”
赵顼非常认真地考虑了曹氏的建议,最终没有杀掉苏轼,只是将其贬往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
曹氏不仅仅保住了苏轼的一颗脑袋,更重要的是,通过阻止赵顼的行为,将改革与保守问题限制在了观点不同的范围内,而不是对人身的攻击甚至杀戮。所以我们必须对曹氏表示敬意。
总体上看,赵顼对太皇太后曹氏的尊敬是有口皆碑的,他的言行突出显示了北宋“忠”、“仁”、“孝”的道德观念。随着曹氏的年龄增加,似乎这种感情更深了。
史书记载,神宗元丰元年(1078)正月,曹氏患上了牙病,脸肿得相当厉害,几乎影响到进食。赵顼非常着急,不断请御医治疗,看效果一般,又诏令各地方官员在当地寻找民医进京治疗,最终治好了曹氏的牙病。
曹氏对孙儿的关心十分感激,多次在赵顼面前表示感谢,同时她还利用与大臣见面为数不多的机会,宣扬皇帝的恩德,更进一步加深了曹氏与赵顼的感情。与此同时,皇太后高氏、皇后向氏经常来到曹氏的寝宫,不断慰问曹氏,使曹氏的晚年生活在祥和欢乐之中。
第二年,曹氏又患上了一种叫“水疾”的怪病,几乎没有好的办法治疗。孝顺的赵顼立即下令罢朝,以便腾出时间专心照顾曹氏。他甚至十几天不解衣带,在曹氏的寝宫侍奉祖母,并且还派人祈祷,盼望曹氏的病能够好转。
但是这一切无法挽回曹氏的生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十月二十日,这位仅仅听政一年就遭到非议,但却始终受到大臣敬重的皇太后、太皇太后;这位不能生育,但却享受了天伦之乐,有一个幸福晚年的曹氏,最终走完了她人生的年轮,在庆寿宫死去。
应当说,曹氏六十四岁去世,在中国历史上算是长寿的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