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600000037

第37章 后晋冯氏侍侯两代皇帝均得宠(2)

之后便是大摆宴席,鼓乐升平。石重贵是个说话很随便的人,他不时对左右说:“我今天当了新女婿,美呀!你们看怎么样?”左右都陪着笑脸,点头称好。

结婚大典过去不久,册封冯氏为皇后的仪式又登场了。为了讨得冯氏欢心,这一次搞得更为隆重。不仅皇亲国戚要参加,朝臣、各地官吏也要参加。仪式过后,石重贵仍然把国事放在一边,真是三千宠爱只集中于冯氏一身!

更为严重的是,冯氏不仅真正得到了掌管六宫的实权,并可以参与朝政。石重贵的许多决定都是抱着冯氏做出的。

冯氏之前寂寞多年,心情压抑自不必说,现在有了释放的机会,当然也不会错过。于是,大事小情无不插手,是典型的“无其名、有其实”。

另外,石重贵按照传统,对冯氏家族的人大加封赏。皇后冯氏的哥哥冯玉原来只是个小小的礼部郎中、盐铁判官,这时候被加封为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郎,右仆射,几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后晋的“顶梁柱”。冯玉本身素质不高,据说都不认识字。但他讨好石重贵颇有一套。结果是石重贵更加信任他,甚至不惜削弱宰相的权力。

有一次,早朝需要任免官员,可偏偏冯玉有事没有上朝,石重贵竟然对大臣们说:“等冯玉来了再说吧。”群臣都不敢说话。

稍后,石重贵见众人没有反应,又说:“刺史以上大臣的任免,要等冯玉上朝以后才能决定。”石重贵把权力如此轻易地交给皇后和外戚,冯氏家族如何不弄权?如何不受贿?如何不败坏朝纲?冯氏每天专心消遣,宫内女子只要得到她的欢心,都能封为夫人。

(2)契丹进犯,沦为俘虏

前文说过,石重贵能当上皇帝是朝议的结果,但是当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向“父朝”辽国请示。石重贵上任后,辽主耶律德光非常不满,认为这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石重贵承继皇位后,曾立即上表耶律德光,主要内容当然是表示友好。由于石敬瑭对辽主耶律德光称“儿”,晚一辈的石重贵当然要称“孙”。但石重贵不愿称臣,只承认他与耶律德光的亲戚关系,似乎后晋与契丹没有“父国”和“儿国”的关系。

耶律德光敏锐地感到了这个变化,并为此恼羞成怒。他决定,趁后晋新帝刚刚继统,地位未稳之际,派多路辽军进犯后晋,给后晋点儿脸色看。

开运元年(944),辽军分几路进犯后晋。战斗力极差的后晋军队几乎没有形成真正的抵抗,便向南退去。数日后,辽军攻陷今河北清河一带,稍稍休整后继续南犯。

石重贵见大势不好,立即派遣特使携带他的亲笔诏书与辽主接触,希望就此停止南犯,要求修好,但遭到辽主拒绝。眼看自己的江山不保,石重贵不得不找到皇太后李氏,请求她出面化解这场危机。

实际上,李氏对石重贵的意见非常大,眼看着他把自己夫君创建的后晋糟蹋成这样,她心里是无比难受的。另外,石重贵平时对她也表现出可有可无的状态,她内心很不高兴。但李氏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她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希望后晋就此完蛋。既然石敬瑭向辽主耶律德光称“儿”,李氏便算是“儿媳妇”了,她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耶律德光对石重贵虽然非常不满,但他对比他大的“儿媳妇”李氏还非常客气。石敬瑭死后,遇到大的事情,他总找李氏而不找新皇帝石重贵,说明他买太后的账。从政治方面说,颇有野心的耶律德光无非是利用李氏的名声来收买中原民心。

李氏的求和书到后,耶律德光踌躇起来。如果他不买李氏的账,贸然进入中原腹地,挑起战争,对自己这一方也未必有利。因为自己的准备工作还不全面;如果应了李氏的求和,算是给了后晋一个面子,但又担心石重贵休养生息,等羽毛硬了再翻脸不认人。

不过,他对李氏书中所说的向“皇帝阿翁”求情,希望“阿翁”宽恕“孙儿”重贵等话还是动心的,因为这纸求和书至少是石重贵认可的。他从这次战事中看出,这个石重贵远不及石敬瑭,所以坚定了大举南犯扩大版图的信心。只不过,辽也需要长时间准备才行。三思之后,他决定退兵,对石重贵以观后效。

耶律德光退兵了,这大大提升了李氏这个皇太后在后晋的地位,许多朝臣对她的行为非常敬佩,石重贵也表现出了对皇太后的尊重。颇有善心的李氏就此劝导石重贵,要勤俭治国,把国家的大事放在首位。

石重贵表面上哼哼叽叽地答应了,实际上骨子里根本听不进去,相反还觉得李氏多事儿。战事平息,石重贵好了伤疤忘了疼,又不把皇太后李氏放在眼里了,还是整天吃喝玩乐,而且开始扩建宫殿,似乎踌躇满志了。

平静了一年多后,公元946年,耶律德光经过精心准备,几乎倾巢出动,率领辽军主力大举南犯,这一次他决心要称雄中原,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王国。

辽军主力在耶律德光的严厉督促下,一举攻克了要塞汴京,后晋部队全军溃败,几天内便将后晋皇宫重兵包围。

这一次,石重贵是准备应战的,他派了天雄军节度使杜威迎战,可没想到杜威见战事不利就投降了辽主。投降后,杜威随契丹军拥兵南下,他派出部将张彦泽率骑兵先行渡河,当晚就攻占了今河南省滑县,彻底抄了后晋的退路。石重贵急忙与冯玉商议对策,但为时已晚。

辽军主力包围皇宫后,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致书李太后,说后晋军队已经全部投降,希望她带着石重贵归顺大辽。

李太后平素居于深宫,看到辽书后才知道事情已经闹到这般地步。她踉跄地跑到石重贵的住处,气愤地对石重贵吼道:“你与冯氏把国家闹得这般田地,还如何保全宗社?如何对得起先人?”

石重贵当然知道严重程度,精神上已经完全崩溃,思维仿佛停止了,成木头人一般。在一旁的冯氏恳求道:“太后再找辽主求和吧。”

李太后渭然长叹道:“已经不可能了!他包围了皇宫!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说明这次,他要的是我们的命。”

冯氏急急道:“那我们怎么办?”

“这么多年,我太了解辽主了,他心狠手毒,我们不能落在他们手里。”说完,李太后命左右在皇宫空地点起大火,拉着石重贵、冯氏以及贵妃十余人准备自焚。

正在这时,石重贵的亲信将领薛超赶到,他立即命令士兵将刚刚点起的火扑灭,同翰林学士范质两人上前劝阻,希望李太后放弃自焚的念头。

范质说道:“辽主虽然兵临城下,从来书上看并没有多少恶意,还是让我们臣服。我们只要向他请罪,可能还有保国的希望。”

太后和石重贵早已经没有了主意,就按照范质的意思办了。

耶律德光看着后晋来的请罪书,并没有放弃灭掉后晋的念头,只是觉得应当先把李太后和石重贵关起来,看事情的发展再说。于是回复:令李太后和石重贵出皇宫投降,才能保全性命。在一片悲愤的环境中,李太后和石重贵、皇后冯氏以及众多贵妃及左右亲信走出皇宫,向辽主投降。在耶律德光的命令下,这些后晋的皇亲国戚被迫穿起素服,被囚禁在开封府的小院子里,等待辽主的发落。后晋就此灭亡。

耶律德光这一次来真格的了,他灭了后晋之后,完成了新一轮兵力部署。于会同十年正月初一(即公元947年1月25日),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正式称帝。后晋的朝臣们在武装看守下不得不前来祝贺,耶律德光以“大辽”为国号,改年号为大同元年。封后晋皇帝石重贵为“负义侯”。

之后不久,耶律德光感觉后晋的皇亲国戚留在开封对自己不利,于是派三百骑兵武装押送他们前往契丹境内。在凄凄惨惨的氛围中,李太后、石重贵、冯皇后以及两个皇子坐在轿子上,后面跟随宫人、太监以及冯玉等一百多人上路了。

耶律德光只让人准备了骑兵的食物和牲口的粮草,没有给后晋的俘虏准备任何食物。俘虏们不得不沿途采集野果或宰杀牲口充饥。一路上,不少人因为疾病或者饥饿而死亡。他们只能把这些人在路边掩埋,然后继续前行。在这支队伍中,很少有人说话,更听不到歌声和欢笑,他们默默地品味着亡国奴的滋味。这样走了将近两年,于公元949年才达到目的地建州。

契丹人在建州城北数十里外划出一块五十余公顷的土地,算是给俘虏们的安身地。土地周围布满了军士。李太后、石重贵、冯皇后以及两个皇子带着剩下的宫人们,自己动手建造了房屋,开垦了土地。这样的生活过了近二十年。

虽然生活艰辛,但石重贵对冯氏的依赖和喜爱并没有改变。也许当了“负义侯”,他才真正清醒过来江山和美人的关系。对于冯氏来说,生活已经没有意义,但石重贵对她的感情却依然值得她留恋。

公元974年,石重贵死于建州看守地。至于冯氏什么时候死的,史书没有了记载。

同类推荐
  • 大明才子风云录

    大明才子风云录

    美术学院毕业生许明瞬移至明朝,成为少年天才况且。他和江南才子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情同手足,小伙伴们打打闹闹,斗文斗武,共同成长,闹出不少笑话。但歪才祝枝山却始终隐身,成为谜案。身边很多女孩子喜欢小天才况且,云丝丝、石榴、甚至秋香。隐秘的家族身世,促使况且从行医到练武,再到行走江湖,直到去京城拜会张居正,完成旷世重任……
  •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守望吾土吾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本书收录33篇文章,介绍了阆中市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内容。
  •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作为一项系统的历史工程,任何改革都具有历史连续性。对改革问题的研究必须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再者,改革既具有系统性,也必须具有阶段性。改革具有系统性。就是说。各方面的改革都是紧密相关的;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没有其他改革的配合,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改革也具有阶段性,就是说,各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同时完成,一蹴而就,而是要分阶段逐步进行。
  • 乱世权谋

    乱世权谋

    死后投胎,阴差阳错到乱世。乱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苦难;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乐园。生在乱世,无法选择。活在乱世,却可以选择,只有让自己更有智谋,更加强大,才能游刃有余行走四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黄巾贼

    黄巾贼

    黄巾贼系统:以黄巾贼身份,每当抢钱抢粮达到任务要求,便会自动获得1点潜力值。杜远:我是黄巾贼,我要抢钱抢粮抢娘们,哇哈哈!姓名:吕布,字:奉先,武力:255,智力:60,速度:255,品德:50……“嗯嗯……这个吕布有点叼,必须抢!”这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东汉末年,带着黄巾贼系统,抢钱抢粮抢娘们,抢人抢宝抢地盘,打造一支牛逼哄哄的黄巾军团,烽火乱世,笑傲诸侯的故事。※※※PS:新书需要兄弟们的鼎力支持,投上一张票票和收藏下本书,灰常感谢。#^_^#
热门推荐
  • 青春等你半生

    青春等你半生

    一个婚约,近乎毁了她的一生……一个女孩,成了他一生的牵挂,梦里,半生玄幻……一次灾难,再次相遇,不曾记起,是否依然还爱……青春等你半生,换你一世浮沉……
  • 天启救赎计划

    天启救赎计划

    少年终将成王拯救世界,但谁来拯救少年?这是一个轮回在不同的世界中寻求救赎的故事。PS:作为一本无限流的书列一下世界比较好?已写或准备些的世界:狂父、刺客信条、沙耶之歌、高考恋爱一百天、狩魔猎人、耻辱、哈利波特、群星(待补充)我会努力原创剧情的。
  • 遇秦则惴

    遇秦则惴

    从前高中的好朋友曾经问她,“你将来要找什么样的男朋友?”她的回答是,有钱的。“机缘巧合”,他得知了她的“理想型”。年轻的心无法忍受所谓的黑色爱情。
  • 修神记之守护

    修神记之守护

    传承的使命让一个少年踏上征途沉重的压力让他热血沸腾数不尽的危险使他成熟为了不做别人的踏脚石只能不断的前进踏入巅峰之后面对他的又将是怎么样的抉择(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精彩,请支持小洋!您的收藏与推荐就是对小洋最大的鼓励)
  • 王俊凯:下辈子依旧无缘

    王俊凯:下辈子依旧无缘

    我喜欢你,你喜欢她。你的心里只有她,可我的心里除了你谁都装不下。我不需要你的心里完完全全都是我,可也不能没有我的一席之地。他是王俊凯,她是黎柠念。“你还是忘不了妹妹吗?”面对她的质问,他能做的就只有沉默。“我懂了。”最后她走了,他却无能为力,更无法挽留。后来,黎柠念口中的妹妹——黎凝凝,也走了。可是王俊凯却明白了,原来黎柠念早已取代了黎凝凝的位置。黎柠念,我明白了,我喜欢你,可是还来的及吗?
  • 摩登人家

    摩登人家

    以民国时期为时段,以四川虚拟的江巴县西坪乡摩登村为背景,以保长王卣福、乡绅李老栓、茶馆老板潘驼背以及割猪匠陈老四、杀猪匠焦癞子和算命先生夏八字等为主要人物,在生活与社交中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或让啼笑皆非,或让人捧腹大笑的经典故事。故事使用大量川渝方言,幽默风趣,别具一格。故事素材全都源于生活,让人感到身临其境或就在身边,亲切熟悉,回味无穷。故事语言平淡无华,贴近草根,老少皆宜。
  • 未来世界之天城与地界

    未来世界之天城与地界

    多年之后,人类的活动已经严重破坏生态,自然界的报复来临,物种异变,灾难持续,世界现代文明毁于一旦,幸存的部分人类建造天城离开地界,将饱受旷古之灾的陆地被称为地界,同为人类,在天城安逸生活的人们与仍在地界痛苦挣扎已经异变的人类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带着仇恨与责任来到天城的男孩,渴望重造世界的少女......
  • 废柴狂妃:一念成魔,你是我的劫

    废柴狂妃:一念成魔,你是我的劫

    她是龙鸣国人尽皆知的废材嫡小姐;她是特工界的杀手女王。一瞬间她成了她,废柴吗?看我如何逆转乾坤?实力不用愁,丹药天天有。不过,这个妖孽又是谁?说好了,只保护人,怎么保护成上床了呢
  • 三生情三生劫:三生

    三生情三生劫:三生

    白玄号称六界第一上仙,可惜飞升成神,却过不了情劫。”师傅,如果我跟别人跑了你会怎么办?”白玄一拉二拽压倒千月“我的好徒儿你觉得你跑的掉吗?”。小女子资历尚浅还望多多关照,多多指点。
  • 辰少,二婚也是妻(全文)

    辰少,二婚也是妻(全文)

    两年前,简嘉被离婚了。老公带着另一个女人,颐指气使的骂着:“你有什么,漂亮算不得上层,身段算不上玲珑,要钱你又身无分文,这辈子让轩逸无条件接受你,你就该感恩戴德......”女人口中的轩逸,是她向父亲证明的真爱,可还没等着开花就被结果了。两年后,简嘉被结婚了,而这一次是她早就预订了。安司辰,世界首屈一指的大提琴家,东城闻风丧胆的安氏新任总裁,与他拉琴的气质极其的不符,这是简嘉认识他第一眼就得出的真相。安司辰:“阿宸,他才是你口中的阿宸,我以为这么久了,你该收心了,如果有一天我患了情瘾,你该怎么办?”简嘉:“那么,我会给你找一群女人代替我,我不爱你的,你忘了我们是协议结婚的,你说过不会后悔的。”安司辰望着简嘉很久,在她面前拿出了一个白色的袋子,“那就让我们互相折磨,你选择成为我的妻子,就要承受该有的代价。”他把白色袋子里的粉末,全部倒进了她的嘴里,让简嘉突然的意识到了一些事情,只是她无力的影响了她的判断,让她无法脱身.......安司辰很乐意见到简嘉的痛苦,她欺骗了他太久,也离自己太远,她不愿意也得愿意,谁让她闯进了他的世界.....他的世界因为有你,才有了光合作用。你若离开,他的世界从此将会枯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