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300000028

第28章 何时买卖比买卖何种股票更重要(2)

70年代后期,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的股东们开始怀疑继续在纺织行业投资的明智性。巴菲特并未隐瞒困境,但多次表达了自己的考虑: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下属的纺织厂是所在地区最大的雇主;员工队伍相对来说只需较为固定的技能;企业管理班子显示出了高度的热情;工会也一直比较配合公司管理层的工作。总之,巴菲特相信经营纺织品仍有利可图。不过,他也声明,他希望纺织集团能以少量的资本支出取得正的收益。

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进入80年代后,巴菲特逐渐从事实中悟出了一些道理。首先,纺织生意的特定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实现高回报。纺织品是一种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很难区分的商品,国外的竞争者依靠雇佣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挤压经营利润。其次,为了保持竞争力,纺织厂需要补充相当大的资本投入,这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是很可怕的,一旦经营回报匮乏就会陷入灾难之中。

巴菲特当时面临艰难的抉择。如果为了保持竞争力而对纺织分部投入大量资本,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可能会陷入资本支出扩张但收入可怜的境地;如果不追加投资,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的纺织厂就会在与国内外其他纺织厂的较量中失去竞争力。而不论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在纺织分部是否追加投资,国外厂家仍然具有雇佣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1980年,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年度报表显露出了纺织分部的凶兆。那一年,纺织分部失去了它在董事长报告中的显著位置,紧接着第二年,报告根本未提到纺织业务。最终,1985年7月,巴菲特终于删除了有关纺织部门的一页,从而结束了这项大约有100年历史的业务。

这是一项失败的投资,也是巴菲特投资经验的宝贵积累。他说:“我不会只为增加我们公司收入的一点零头就停止一项利润在正常水平以下的业务,但如果公司一旦出现将来可能会大亏本的迹象,那么,哪怕它目前效益很好,也不能继续提供资金。”尽管纺织部门遭遇不幸,但这一经历并不完全意味着失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首先,巴菲特悟出了一个宝贵的教训:很少有人能成功地挽救一个病入膏肓的亏损企业。其次,巴菲特用纺织业务早期阶段创造的资本购买了一家后来成为伯克希尔公司摇钱树的保险公司——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可谓失之桑榆,得之东隅。

这些退出策略有一个共同点:对投资大师来说,它们都是不带情绪色彩的。投资大师关心的不是他会在一笔投资中赚多少或赔多少。他只是遵循他的系统,而他的退出策略只不过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罢了。

一种成功的退出策略不可能独立于其他因素,它是一个投资者投资标准和投资系统的直接产物。这就是典型的盲目的投资者兑现利润和接受损失如此困难的原因。所有人都告诉他投资成功依赖于“甩掉损失,让利润增长”。投资大师会赞同这句话——所以他们才建立了一个使他们得以成功贯彻这一法则的系统。

通常,利润和损失都会让盲目的投资者紧张。当一笔投资小有盈利时,他开始担心这些利润会化为泡影。为了消除压力,他脱手了。毕竟,专家们不是说“保住利润你就永远不会破产”吗?当然,他在往银行里存这些利润的时候感觉良好,尽管只是10%或20%的利润。

在面对损失的时候,他可能会告诉自己那只是纸面损失——只要他不割肉。他一直希望这只是“暂时”的调整,价格将很快反弹。如果损失越来越大,他可能对自己说只要价格反弹到他的买价他就抛出。当价格继续下跌,对持续下跌的恐惧最终取代了对价格反弹的期望,他终于全部抛出——往往是在最低价附近抛出的。

总的来看,他的一系列小盈利经常被一长串大损失抵消,与巴菲特斯的成功秘诀“保住资本”正好相反。

没有标准,是否兑现利润或接受损失的问题就被紧张情绪支配了。在价格一路下跌的过程中,盲目的投资者不断寻找新借口,告诉自己某只股票可能是好股票,说服自己坚持下去,因此一直没有直面这个问题。

大多数人在感到迷惑的时候都会紧张,但无论如何都要行动。一个投资者可能无限期地推迟一笔投资,但他回避不了兑现利润或接受损失的决策。只有明确自己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标准,他才能摆脱紧张。

4.买卖要权衡利弊

一旦买进股票,只要该企业的经营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以前对于何时卖出股票,在本质上是效法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认为,当某支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它的实质价值时就是卖出的时机。他觉得,一旦证券价格超过其实质价值,就几乎不具有潜在利益,投资人最好再寻找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如果格雷厄姆以每股15美元买进一支他认为实质价值约有30—40美元的股票,当股票价格达到每股30美元时,他就会把这支股票卖掉,然后再继续寻找并投资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格雷厄姆发现,如果以低于该股实质价值的价格买进一支股票,持股的时间愈长,那么预期的年复利报酬率愈低。因为如果某人以每股20美元买进某支实质价值为30美元的股票,在第一年时,该股价格才上涨至其实质价值,那么年复利报酬率就掉到22%。如果花了3年时间,年复利报酬率为14.4%,4年则为10.6%,5年则为8.4%,6年则为6.9%,7年5.9%,到了第八年为5.1%。

为了解决持股愈久,报酬率愈低的问题,格雷厄姆采取的方法是,唯有在某支股票的价格和它的实质价值有“足够”的差距幅度时,才进场买进,这样才能提供投资人相对的安全边际,而安全边际就是用来保护投资人万一买到那些长时间才能充分反应实质价值的股票。投资人认为股价要多久才会上升到该股的实质价值,就决定其所需的安全边际大小。如果预期投资时间很长,那么安全边际就大;如果预期时间短,那么较小的安全边际可能就已足够了。

格雷厄姆的法则又衍生了一个问题:万一股价永远无法上涨至该股的实质价值,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格雷厄姆的答案是等2—3年。理由是,如果某支股票价格不能上涨至其应有的实质价值,而且可能永远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出清持股再寻找其他标的吧!

巴菲特发现上述方法其实无法真正解决实现实质价值的问题,巴菲特多半时候还是握有那些从未达到预估实质价值的股票,并未出脱。因为纵使把那些股票卖了,美国的税务局也会对资本利得课税。所以他认为格雷厄姆的处理方式有欠妥当。

查理·芒格和菲力普·费雪则提出另一种解决办法,他们的论点是只要投资人买到一家正在成长的优良企业的股票,而且公司的经营管理阶层以股东的权益作为最大考量,那就不必出脱这支股票,除非整体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另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他们认为此种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最佳报酬,因为投资人可以充分享受企业运用保留盈余进而产生的复利报酬效果。

为了实践这种策略,巴菲特放弃格雷厄姆的方法,同时不再仅基于股票价格的考量而买进股票。他强调:“我们需要强调,我们不会仅仅因为股价已经增值,或因为我们已经持有了很长时间而卖掉它们。”他开始以企业的整体经营本质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那些创造出高资产报酬率的优良企业,具备消费独占的特质,同时其管理层以照顾股东的权益为主要考量。

当然,价格仍然是巴菲特考量是否买进股票以及预期可以达到投资报酬率的因素。但是,一旦买进股票,只要该企业的经营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运用这项策略,他做了几项最棒的投资,包括对《华盛顿邮报》和GEICO公司的投资。在过去的12年中,这两家公司每年都带给巴菲特17%以上的复利报酬率,因为巴菲特已经看出长期持有这些深具发展潜力的公司的股票,会带给他丰厚的获利。纵然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有时会超过格雷厄姆学派人士所认定的实质价值,巴菲特还是继续持有这些股票。

同类推荐
  • 于右任传

    于右任传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丰富多彩而又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也介绍了他的晚年生活。
  • 我的编辑生涯

    我的编辑生涯

    我很幸运,当我刚刚迈入社会,加入编辑队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黄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时候,被分配到第二编辑室也就是文学编辑室学习怎样做编缉。当时肖也牧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领导。黄伊则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编辑的基本工,是我的第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师。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热门推荐
  • 君子学

    君子学

    秦风:读书人应该先做好自我,进而管理好一个家族,方有能力管好一个国家,终而能消除天下不平,达到公平公正,世道太平。所以,只有从最基本的做起,多读书,明道义,识大体,修缮自躯。此诚为人大道。
  • 厨娘王妃

    厨娘王妃

    一个现代的吃货,因为被最爱的人害的家破人亡,在报仇不成功的情况下,还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还赶上了时下算是比较流行的穿越……人家穿越一般都是不受宠,天天想着法子斗姨娘斗姐妹斗恶奴!她倒好,还没来的及宅斗,直接穿越到新嫁娘身上去了!就是不知道她这一身行头是不是被那后母或者毒姐给算计的上花轿?她这是给老头子做填房呢还是给病秧子冲喜呢?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待她慢慢了解一番再做打算!只是人家穿越来的除了帅哥还是帅哥还是帅哥,怎么到她这里她那位夫君除了丑呢丑呢还是丑呢?看这模样是没啥指望了!指望他还不如指望自己呢!人家穿越来都是这里强那里强的,她就不信她作为一枚标准的吃遍天下无敌手现代吃货,在这没有功夫傍身又不熟悉的朝代里还混不出她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来!且看咱们的女主如何用吃的来引诱……
  • 如何让老公宠你一辈子

    如何让老公宠你一辈子

    本书是一本营造夫妻互爱和家庭幸福的婚姻经典读物,他向女人们讲述了如何让老公宠你一辈子的招术和魔法。
  • 悬疑之旅

    悬疑之旅

    本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屌丝青年刚刚大学毕业,决定和朋友展开一场旅行,但旅途步步艰难,而且路上时常遇到诡异的事情,最终九死一生旅行回归,也通过这次旅行也懂得了许多。
  • 网游之神话黎明

    网游之神话黎明

    半梦半醒之间,吴寒似乎又看到了人间的场景,不禁悲痛难忍。背叛、追杀、憎恨、伤害……这黑夜,似乎没有尽头。孤独、隐忍、袭杀、辗转……这生命,也许不值留恋。只是……伸出这沾满鲜血的双手……有些时候,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一个身在地狱,却仰望天堂的故事。这是一个凡人逆袭成神的传奇…………也许,这并不只是一个故事。
  • 天幕行者

    天幕行者

    苍天已死,荒也逝去,天幕笼罩着侵蚀着大地,究竟出路在何方?少年走出山村,踏上寻亲之路,却意外发现有一只黑手穿越万古,布局天下。看少年与人斗,与神斗,与己斗。天幕之下,我孤独前行,以一腔热血、一身筋骨将这黑暗杀出一个缺口!
  • 鬼宅新娘

    鬼宅新娘

    她,17岁风光嫁人,却在第一晚跑回了家。王锐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自己居然嫁进了鬼宅,嫁给了鬼。有家,不能回,只能待在这有鬼的宅子里。危险随时都有,却总是化险为夷。她知道,是因为他。想见,却又害怕,因为那不是人啊。
  •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语录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最为入世,而且也是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家。他们既是卓越的说客和谋士,又是国家关系的润滑剂。“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纵横之术”,即使以平民寒士之身,仍能跻身于庙堂之中影响众多国家的治国方略。这种能清洗掉诸侯列国国家机器的斑斑锈迹,让其越转越强力的现实是诸子中极为少见的。纵横家又是时代的推进器,他们将“春秋无义战”的无序纳入或“纵”或“横”有序的轨道,同其他诸子学派一起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宏图伟业。虽然,纵横家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他们活动的舞台后世已不存在。但是他们的思想、策略和游说技巧却总是被后人从不同的方面发掘效仿,并引起国外学者浓厚关注。
  • 异人奋世录

    异人奋世录

    “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做神仙吧,总有人要去为他们留下的烂摊子扫尾吧,而我们就是干这个的!”——专业处理各类老大难、钉子户、私生子、病毒放射源以及遗留神器回收,防处办竭诚为您服务!
  • 二次元搜美

    二次元搜美

    且看一代超越天道的存在,如何在二次元组建自己的11。(本人的第一部作品,主要是拿来练笔,可能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请大家请包涵,多多提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