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是以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出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症。呕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反射过程,可见于不同年龄的小儿患各种不同的疾病时,如消化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毒、药物反应及肠道寄生虫等。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中涌出。严重呕吐可使患儿呈呼吸暂停的窒息状态。长期呕吐可致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之等。
无论何种呕吐,均可服用维生素B6或吗叮啉等止吐及胃动力药物。对于经常呕吐的孩子应该注意饮食调养,宜定时定量,不宜、吃得太饱。食物宜新鲜、清洁。不要过食辛辣、炙烤和肥腻的食物。哺乳不宜过急,以防吞进空气。哺乳后可抱正婴儿身体轻拍背部,使吸入的空气得以排出。呕吐较重者,暂予禁食。呕吐时宜让患儿侧臣卜,以防呕吐物呛入气管。
提倡抱起喂奶。必须卧位哺乳时,采用头高脚低位。母乳喂养者,每次哺前用温开水擦洗****。哺时以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上****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者每次哺乳前用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后再给予哺喂,****孔不宜过大。哺乳后短时间内不宜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经常呕吐的婴幼儿如果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那么大多可能是胃食管返流。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以头部抬高15°为宜。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位,每次20分钟,每日2-4次。但是俯卧期间一定要有专人护理,防止呼吸暂停。这样可降低返流频率,减少呕吐次数,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发生。
伤食引起呕吐者,宜节制饮食,最好禁食一两顿,然后再给清淡少油、稀软、易消化的食物,例米汤、稀粥、面片等,宜少量多餐。
忌食辛辣、油腻、厚味等。
(1)葡萄藤芦根饮
【组成】葡萄藤10克,鲜芦根10克。
【制法】将葡萄藤、芦根洗净切段,水煎取汁。
【服法】每日1-3次。
【功用】暧胃止吐。
【调治】小儿呕吐。
(2)麦芽山楂饮
【组成】炒麦芽10克,炒山楂3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炒麦芽和炒山楂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汤,调入白糖。
【服法】代茶饮。
【功用】导滞和胃。
【调治】小儿伤食呕吐。
(3)麦芽橘红丁香饮
【组成】炒麦芽9克,橘红3克,丁香1克。
【制法】以上各味同入锅中,水煎。
【服法】代茶饮。
【儿科病调养食方】
【功用】导滞和胃。
【调治】小儿呕吐。
(4)藿香山楂饮
【组成】蕾香6克,山楂10克,谷芽、麦芽各10克。
【制法】用适量的水煎山楂、谷芽、麦芽,沸后入蕾香。
【服法】取汁代茶饮。
【功用】导滞和胃。
【调治】小儿伤食呕吐。
(5)生姜葡萄汁
【组成】葡萄适量,生姜汁少许。
【制法】葡萄榨取汁,加入姜汁,调和均匀。
【服法】吐时服用。
【功用】暧胃止吐。
【调治】小儿呕吐。
【组成】鲜芦根50克,鲜竹茹15克,川黄连1克,生姜汁半匙,粳米2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鲜芦根、鲜竹茹切碎洗净,再与川黄连一起入锅内煎煮20分钟,去渣。粳米洗净后倒入煎好的汁内,煮粥至稠厚。入生汁、糖,2,匀。
【服法】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数日。
【功用】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调治】小儿胃热呕吐。
(7)生姜紫苏大参粥
【组成】生姜10克,紫苏15克,大枣5枚,葱白5段,粳米100克,糖。
【制法】生姜、紫苏装入布袋,放入大枣同煎20分钟,去布袋,加入洗净的粳米,煮至稠厚。放入葱白、糖适量即可。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用】温中止呕。
【调治】小儿胃寒呕吐。
(8)生姜参粥
【组成】鲜生姜5片,大枣7枚,粳米50克,陈米醋适量。
【制法】将生姜入水中煎煮片刻,去姜取汁,再入大枣、粳米熬粥成后对入米醋,略煮片刻。
【服法】温食。
【功用】健脾和胃,散寒止呕。
【调治】小儿脾胃素虚,复因感寒而致呕吐,或食入则吐等。
(9)芦根粟米粥
【组成】鲜芦根(洗净,切碎)60克,粟米100克,生姜汁、蜂蜜、各适量。
【制法】将芦根入水中煎煮,去渣取汁,再入粟米熬粥。粥成后对入生姜汁、蜂蜜,调匀。
【服法】早晚餐食用。
【功用】清热养阴,益胃止呕。
【调治】小儿胃热呕吐,口干口渴。
(10)吴茱萸粥
【组成】吴茱萸(研末)克,葱白1小段,粳米50克。
【制法】用水如常法煮米熬粥。粥成后再入吴茱萸、葱白,略煮片刻即可。
【服法】早晚餐食用。
【功用】温中散寒,和胃止呕。
【调治】小儿寒凝气滞,呕吐吞酸。
(11)高良姜粥
【组成】高良姜60克,高粱米(粳米亦可)50克。
【制法】将高良姜入水中煮,去渣取汁。再入米熬粥。
【服法】早晚餐食用。
【功用】温中散寒,下气止呕。
【调治】小儿心腹冷痛,呕吐频作,呃逆上气等。
(12)荜拨粥
【组成】荜拨、胡椒各1克,粳米50克。
【制法】将荜拨、胡椒研为细末后和匀。用水如常法煮米熬粥。粥将成时对入以上药末,继续熬至粥成。
【服法】早晚餐食用。
【功用】温胃散寒,祛痛止呕。
【调治】小儿寒气犯胃,症见呕吐稀涎,食入则吐。
(13)芹菜牛肉籼米粥
【组成】芹菜100克,牛肉50克,籼米100克,猪油、食盐各。
【制法】芹菜拣洗干净,切成粗粒状;牛肉洗净,切成极薄片。籼米淘净后下锅,加水煮至米粒开花时,投入芹菜粒、牛肉片、猪油、食盐等,继续煮片刻,加味精调味。
【服法】每日1-2次。
【功用】清热,平肝,健胃,祛风,止咳,利湿。
【调治】小儿反胃呕吐、咳嗽等。
(14)橘皮粥
【组成】橘皮3-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橘皮晒干,研成细末。用粳米加水入沙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
【服法】每日早晚服食,5天为一疗程。
【功用】理气消积导滞。
【调治】脾胃气滞所致之小儿呕吐。
(15)肉豆蔻霜粥
【组成】肉豆蔻霜1克,粳米50克。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待粥熟后加入肉豆蔻霜,搅匀即成。
【服法】日服1-2次,温热食用。
【功用】温中,下气,固肠。
【调治】小儿呕吐。
(16)白梅姜汁粥
【组成】白梅花3克,生姜汁1小匙,粳米30克。
【制法】先煮粳米。待粥将成时,加入梅花、生姜汁,同煮片刻即成。
【服法】每日分2次,空腹温服。
【功用】疏肝理气。
【调治】肝气犯胃之小儿呕吐。
(17)胡萝卜苹果泥
【组成】胡萝卜75克,苹果5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胡萝卜擦碎,苹果去皮切碎。将胡萝卜放入开水中煮1分钟后研碎,然后放入锅内用微火煮,并加入切碎的苹果。煮烂后,加入少许蜂蜜调匀即成。
【服法】随量食用。适合6个月左右的婴儿食用。
【功用】健脾和胃。
70【调治】小儿呕吐。
(18)羊肚羹
【组成】羊肚(洗净)1具,粳米50克,葱白数茎,豆豉适量,川椒30粒,生姜(切碎)6克。
【制法】将粳米与葱白、豆豉、川椒、生姜拌匀,纳入羊肚之中,用线缝牢,加水煮至羊肚烂熟为度。
【服法】空腹食用。
【功用】祛风散寒,温胃止呕。
【调治】小儿脾胃虚寒、复感寒凉所致的呕吐。
(19)刀椒面
【组成】川椒(炒后研为细末)10克,面条100克,细盐、葱、豉各适量。
【制法】用水煮面条,入盐、葱、豉作羹。面条将熟时调入川椒末,面条熟。
【服法】温热食用。
【功用】温胃散寒,镇痛止呕。
【调治】小儿寒伤脾胃,症见呕吐,饮食难下。
(20)鲫鱼鸡金汤
【组成】活鲫鱼250克,鸡内金3克,虾仁、生姜各3克,胡椒粉适量。
【制法】将鲫鱼去鳞后剖开去肠等,洗净切块。鸡内金一、生姜、胡椒粉装入小布袋,与鲫鱼问煮或蒸熟。
【服法】每日1剂,连服数日。
【用】食。
【调治】伤食引起的呕吐,以及胃痛作呕。
(21)韭菜生姜牛奶汤
【组成】韭菜250克,生姜30克,牛奶250克。
【制法】韭菜去黄叶后洗净切碎,生姜去皮后拍碎,用洁净的纱布绞取汁液。把汁液加入牛奶中,一齐放入锅内,小火煮沸即可。
【服法】随量饮用。
【功用】温暧脾胃,降逆止呕。
【调治】小儿呕吐时作时止,口淡乏味,神疲倦怠。
(22)麦芽橘红粉
【组成】炒麦芽6克,橘红3克,鸡蛋壳0.3克,陈皮3克。
【制法】将药物研细末。
【服法】每日2次。调拌红糖水冲服。
【调治】小儿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