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100000060

第60章 北伐战争(20)

实际上,撤藩只是笔者的形容,蒋介石的原意是裁兵——这个词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当年北洋时代那是天天有人叫嚣啊,现在老蒋旧调重提,能够有旧壶装新酒的效果吗?老蒋当然不会天真到认为只要大家开个会,聊聊天,喝喝酒,就能杯酒释兵权了。三藩当中哪个不是算盘珠子打得噼噼啪啪的角色?即便是表面上看起来最老实的李宗仁心里头其实也有算计着呢,更何况是老于世故的阎锡山和出了名的不安定分子冯玉祥了。但是有时候,能否成功并不是考量一件事该不该做的唯一标准,就比如现在,即便裁兵会议肯定不成功,这个会还是得开。

于是,在碧云寺上演了一出足以让蒋介石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哭灵好戏后,蒋介石便召集三巨头在北平开了个会,当然会上少不了几个亲蒋的文官作陪,会议的议题嘛,当然是裁兵。老蒋向诸位叙讲了一番裁兵的大道理之后,抛出了第一个方案:将全国300个师精简为50个,然后将全国分为12个区,各区按比例保留军队,然后由各集团军分管。这个方案果真了得,原本是四大天王各领风骚,如今你老蒋居然要搞垄断,把我们仨一脚踢开,天底下有那么便宜的事?该方案名为分头办理,实际是老蒋借着中央之名可以将势力扩大到八个区,而地方诸侯呢?对不起,一个就只能一个。我们管一个区得裁兵,你管八个区难不成还要增兵?因此,此方案名为裁兵,实则削藩。意思是这个意思,当然话也得说得冠冕堂皇,几位当然是先对裁兵大计歌颂一番,什么利国利民啊,什么减轻负担啊,然后语锋一转,我们裁兵当然没问题了,问题是把这些人裁了,他们干啥去?难不成让他们当土匪?安置不也得要安置费?中央一时之间拿得出那么多钱吗?我看不如这样,我们搞搞军屯之类的,军队也可以搞生产嘛,何必非得裁了让他们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呢?这场会开了四天,结果各方扯皮,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在第一次裁兵会议不欢而散之后没几天,老蒋便召集三巨头到汤山开会,作陪的是吴稚晖,继续讨论裁兵一事。这次老蒋抛出了裁兵的第二个方案:一、军队以师为单位,留国防军50至60个师;二、全国军队统一编制,打破原建制,各军军官轮调中央军校训练,在全国设置几个大的练兵场,各师编成后分期调集训练;三、撤销各集团军总司令,各集团军总司令到京师供职。这个方案的核心主要是三个,裁兵、混编以及进京。藩王之所以为藩王,就是因为在地盘上有说一不二的权威,如今让他们进京当官?对不起,他们可没这个官瘾。至于混编嘛,更是没人愿意理睬了,没有嫡系部队,那还混啥军界?如果说第一个方案还只是削藩的话,那第二个方案就成了赤裸裸的撤藩了,几位虽然都是军旅出身,但这种历史上常见的伎俩想来也不可能把他们耍了。于是,和上次会议一样,这次各方互诉衷肠,大倒苦水,甚至阎锡山还援引新疆新近的叛乱将反对裁兵上升到了反分裂的高度——结果,议案再次搁浅。更绝的是,老蒋还没宣布散场,几位就玩起了失踪,纷纷离开北平。

前两次会议可以说是层层递进,从削藩讨论到撤藩,但是终归还只是预备会议,各方协商的姿态,等到八月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召开,所谓撤藩就从口头转变到实际运作了——预备会议变成了正式决议。老蒋明确抛出了年底内撤销政治分会的提案,并且敦促各派老大来京任职,眼见老蒋玩真格的,居然将此事带到正式会议上来谈,各派当然也不能示弱。于是,冯玉祥说自己痼疾未痊,阎锡山说最近比较累,而李宗仁干脆连个理由都不给,总之就是不进京。这说明,会议再正式,也仅仅只是会议而已,撤藩是不可能在会议上完成的——自古从来没有在会议上失算的藩王,只有被剿平的藩王。

现在的问题是,难道老蒋不知道撤藩是不可能在会议上实现的?如果知道,那么连开三次会,而且语气一次比一次硬,其价值何在?我们知道,中国人办事情强调先礼后兵,表面功夫要做足,这样才能理直而气壮,将来翻脸也能在道义上胜三分,老蒋开裁兵会议,当然存有这个意思,毕竟,老几位刚帮着完成北伐,马上就兵戎相见总是不合适,即便要打仗,也得有合适的理由不是?但是老蒋这么玩命开撤藩大会,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先礼后兵,更关键的还在于投石问路。蒋介石要把撤藩这出戏唱下去,最关键的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不能让三方合起伙来一块儿反对,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拉一个打一个,那么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呢?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让各位知道老蒋撤藩决心已定,而会议三连开目的就在于此,他要让几位明白,既然定了这根弦,戏就得往下演。因此,诸位还是考虑一下怎么撤对自己有利吧——各派紧急酝酿中……

囚徒困境

在开了三次裁兵会议之后,各派虽然还是死硬,但这种死硬显然已经有些底气不足了:首先,老蒋态度很坚决,短期内连开了三次会,而且态度一次比一次强硬,这说明打哈哈也只是权宜之计;其次,裁兵是民心所向,老百姓在北洋时期受够了军阀混战的苦楚,因此只要舆论一聒噪,老蒋就会占上风——老百姓可不管你们怎么裁,裁兵本身才是他们关心的。老蒋的裁兵说可以说是既有力又有理,这就逼得几位要好好考虑万一要裁兵,怎么办才对己有利——而这正是老蒋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任何联盟都不会牢不可破,老蒋要做的就是制造裂缝。

前面三次会议,老蒋都还是跟几位客客气气地协商——当然,那几位可不那么想,他们个个都认为老蒋纯属过河拆桥,可以说面子和礼数都尽到了,俗话说,事不过三,老蒋给了三次面子,但没人顺着台阶下,那就休怪翻手无情了。于是,老蒋拿出了杀手锏——舆论。舆论这东西,你要说有很大用,那也不见得,毕竟政客练就的就是过硬的心理素质,可不会被骂两句就想不开寻短见,但是,这并不代表舆论就是鸡肋,如果能用好,舆论就是一把软刀子,杀不死人,但能咯应死人。中国人搞了几千年的政治,基本都是暗箱操作,军国大事都是几个核心权力层的协商而定的,按说是不应该拿到报纸上说的,但是老蒋现在拿出来说并不存在破坏游戏规则的问题,因为老蒋该给的面子都给过了,但是既然没人领情,那老蒋就只能玩点悬的了。

于是,老蒋让裁兵一事经过舆论那么一报道,三巨头马上开始不自在了,有道是民意不可违,老蒋在此事上占着理,那么他们如果继续打马虎眼,显然马上就会失去民气——用围棋术语来讲,老蒋这手棋稳占先手,因此巨头们接下来也只能选择应招了。此时老蒋已经给他们准备了一个平台,那就是在1928年年底召开的军事编遣会议,这就相当于是最后通牒,怎么应,你们自己看着办。

如果是内部协商,那几位完全可以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只要不应声,老蒋喊破大天也没用,但是现在老蒋搬出了舆论来当帮手,形势立马就变了,搞政治脸皮厚是对的,但是不能任何时候都厚着脸皮——比如老百姓强烈反对你干什么,你就偏干什么,这样厚脸皮那就是找不自在。那几位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推诿、拖拉,现在都不是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顺着老蒋的意思来,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裁兵——该问题已经被舆论解决了,而是怎么裁兵,老蒋摆出一副请君入瓮的姿态,而几巨头,竟然也只好乖乖地钻进套里。

于是,几巨头虽然对所谓编遣会议极端排斥,但是因为老蒋关键时候使出了杀手锏,因此即便再怎么不耐烦,这个会也得参加了。因此,如果政界有最佳导演奖的话,老蒋绝对可以凭借此次裁兵风波的出色表现当选。在倡议发出后没多久,几位都板着面孔不情不愿地来了,在南京等待他们的是老蒋那诡异而又伪善的笑容,以及未知的前景——谁也号不准老蒋的脉。

老蒋准备改变以往群聊的方式,改用独聊——这可不是为了增进友谊,而是要摸一摸各位的脉。于是在三巨头抵宁后,老蒋就开始了他的独聊计划。首先就是邀请冯玉祥一块儿去温泉洗澡,名义是想听听冯玉祥的高见。冯玉祥一看,老蒋挺看得起我啊,那我就说说,我的方案是如此这般,老蒋说好,到时候开会你就那么说,我挺你。于是在12月26日的编遣会议预备会上,冯玉祥傻乎乎地拿出了他的方案——第一、二集团军编为12个师,第三、四集团军编为8个师,其余杂牌编8个师。大家都知道,冯玉祥这个人素来就不怎么受待见,因为他在北洋时期的那段倒戈史,说实话是个人就防着他,如今他抛出那么个方案,当然会被人认为是跟老蒋串通好的。阎李二人火上心来,冯玉祥你行啊,有点好处你就把我们卖了,凭什么你能跟中央一样的待遇,我们就得降一格?冯玉祥一看,捅了马蜂窝了,赶紧示意老蒋表态啊,老蒋呢,不置一词,看着那两个对准冯玉祥一顿乱喷,冯玉祥情知上当——被老蒋玩了,一气之下称病不起。

为什么冯玉祥会着了老蒋的道呢?按说冯玉祥应该挺聪明的才对啊,怎么这么容易就当了冤大头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冯玉祥是标准的军阀出身,军阀分地盘经常会有几个人组成一个团伙私下串通好了,然后到了会上拉着帮的喊,最后就成了。问题是,老蒋压根就不想和冯玉祥合作,他只不过是要挑动这几个人之间的矛盾,所以冯玉祥千算万算,唯独没有把老蒋的心思摸透。其实冯玉祥完全是被利益迷住了眼睛,只要稍微动点脑筋就能明白老蒋的心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冯玉祥的建议里把自己和老蒋摆到了一个高度,大家想想,地方诸侯能跟中央一个待遇?或许冯玉祥还真把国民党当北洋了,北洋时代的中央就不值钱,然后老蒋居然还能说这个提议深合吾意?完全不合逻辑嘛。

找完冯玉祥找阎锡山,这次是让何应钦出面,约会地点是在蒋宅,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征求编遣的意见。阎锡山比冯玉祥聪明多了,他想出来的方案真是让人拍案,怪不得李宗仁跟阎锡山初次见面就说此人不简单,他的方案是啥呢?第一、二集团军各编10个师,第三、四集团军各编8个师,杂牌军编6到8个师,看到这,此方案也就平平,绝妙的在后面,老蒋不是说要裁成50个师吗?现在这样编制,也就只有42到44个师,那剩余部队怎么办?阎锡山说归中央。除了说阎锡山是天才,我们还有其他的词吗?这个方案高明就高明在不得罪任何一方,首先承认自己是弱者,其次摆对冯玉祥的位置,最重要的是,他还不得罪老蒋,因为蒋介石除了第一集团军的10个师,还有6到8个师可供使用,他不就是中央吗?什么叫玲珑剔透?什么叫工于心计?什么叫审时度势?

于是,在正式会议上,蒋介石将冯玉祥和阎锡山的提案都拿出来讨论——老蒋这么做不厚道,明摆着是寒碜人家冯玉祥啊,当然,会议开得半死不活,几方面虽然不好明确表示反对编遣,但也一直是爱答不理,不给句痛快话。冯玉祥装病——急火攻心,阎锡山喊累——跑无锡、镇江旅游去了,而素与老蒋有过节,甚至连老蒋大婚都不参加的李宗仁说困——每次会议都不说话。最后拖拖拉拉地开了一个月的会,各方面都觉得阎锡山的提议不错,于是在该提议的基础上,老蒋炮制出了一个编遣方案,在全国设立八个编遣区,冯玉祥、阎锡山以及李宗仁各管一个区,而新近易帜的东北也设立一个区,而其余的四个区都归中央。东北设一个编遣区,这可能连聪明过人的阎锡山都没想到,而老蒋呢,乐得送给张学良一个顺水人情——老蒋太知道张学良在四角戏中的地位了,所以只要有机会就给张学良个甜枣吃。

博弈论中有个著名的囚徒困境,意思就是说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并不一定是对集体最有利的方案,蒋介石此次就成功地将三方带入了这个困境,一致反对撤藩当然是集体最优选择,但细化到每个人身上,似乎和老蒋合作、排挤其他人才是最优选择。不过,非合作博弈却在两个人身上起到了不同效果,冯玉祥不幸地成为了困境中的囚徒,而阎锡山呢,显然走出了困境——要不然怎么说他高明呢?不过,囚徒困境只是单次博弈出现的情况,如今的局面是四方的多次博弈,因此,当这三个人醒过味来,他们也就走出了困境。

当这三方发现编遣方案实际上是让老蒋大权独揽之后,便开始在实施问题上做文章。冯玉祥说,刚打完仗就谈编遣伤感情,还是休整一年再说(冯玉祥说话一点也不会委婉),还是李宗仁聪明,说马上过年了,年货还没办呢,我看这个会就开到这吧。最终,老蒋看着几位好像没情绪了,就终止了会议,让各位回家过年去了。于是,编遣会议弄了个雷声大雨点小,再次没有实际收获。

编遣会议失败了,但老蒋成功了,因为老蒋成功拆掉了三角同盟,最起码几个人开始互相怀疑对方了,同时还号准了各方的脉,这就为他以后的行动打下了基础。冯玉祥见利忘义,阎锡山守成有余,而李宗仁个人虽然没太多弱点,但是实力不济,看准了这些,老蒋就可以展开实质性的行动了,毕竟,纸上裁兵是不可能的,要想称霸还得实打实地干。

终须一战

蒋介石虽然要面对的对手是三藩,但是此三藩还是与他亲疏有别,冯玉祥和阎锡山与他本无旧怨,对付他们纯粹是出于利益关系,而李宗仁不同,在蒋介石的党内假想敌排名册中,大概李宗仁是最高顺位,甚至汪精卫也不能与之相比。老蒋如此看得起李宗仁,说明李宗仁着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同类推荐
  • 千秋事

    千秋事

    晋安建国两百年后,因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引发天下大乱,地方割据势力不甘再受无能朝廷统治,蠢蠢欲动;各地百姓也因民不聊生,纷举义旗,起兵造反。于是,烽火四起,遍地狼烟。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
  • 宅男玩转战国

    宅男玩转战国

    一个叫陈冲的年轻人,默默无闻,整天耕耘与电脑桌前,为的只是那微薄的工资,可是上天就是这么捉弄人,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就是他的故事。
  • 青眸巫女

    青眸巫女

    凰星现,乾坤定,因果循环,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暴雨来临之前必是风平浪静一般,是天命所致?还是天命所归?身为巫族后人,我理应肩负重任,虽然我怀有巫族与生俱来的能力,可是要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单凭我一人之力又怎能成为救世之主实现太平盛世?异世空间,显然我的力量是薄弱的,尽管这样那也不应该把这么大的舆论强加给一个女子身上,难道就因为这个女子天生一双青色眼眸能知晓未来吗?青眸巫女,我巫神乐倒要看看我这个天生富有一双青眸又能预晓未来的巫女本事该有多大?
  • 零敲碎打大清国

    零敲碎打大清国

    检阅过去的历史,常常能够让我们不自觉地审视现在和未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大约就是这个道理!在对《清史稿》等有关史料的阅读中,我感到,清朝是一个叫人着迷的时代。有人可能会说,清朝是部族政权,清朝充满了血腥斗争,清朝钳制人的思想……是的,这都没有错,清朝留在历史上的负面因素确实昭然在案。但仍然不能否认,每一个朝代都有她的缺憾和优美,都有她的低徊与潮涌。世界上有哪样东西是完美的呢?——清朝自然也不能例外。
热门推荐
  • 仙纵诸天

    仙纵诸天

    20年前,星空虫族侵略地球,爆发长达两年的史诗级战争,史称“戍卫战争”。如今,第二次“戍卫战争”即将来临,地球进入大灾变时代,天地间降临玄秘能量。神话人物,史前遗迹,上古凶兽纷纷现世,人类迎来修真文明。张凌获得神秘“花神系统”,可以种出各种带有属性的花草,从此走上强者之路。在这末日灾变中,且看主角为人类杀出一条血路,踏上仙途,进入真实的宇宙,征战亿万星河......【Ps:交流群589849852】
  • 魔宫不死咒

    魔宫不死咒

    完美异星,突发离奇惨案,背后竟隐藏惊天阴谋。风流剑侠、娇美战神、妖艳女巫,一起踏上探险旅程。捉鬼降妖、寻龙夺宝、智破悬案一样都不耽误。让笔者带你聆听民间秘闻,走进神鬼世界,了解生命的终极奥义......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踩在高跟鞋上的天使

    踩在高跟鞋上的天使

    漂亮女孩的另一个标志——高跟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拒绝高跟鞋给她带来的自信、挺拔、以及那优美的弧线。踩在高跟鞋上的人生,魔鬼的身材,天使般的面孔,风光无限。看T台上的女神背后的泪水与心酸。林音,一个向往T台,着迷华美衣裳的女孩。她是个孤儿。她喜欢渴望被注视的目光,从小她的心中就种下了一个梦想,站在聚光灯下迎接所有人的注目。梦想是需要付出汗水和心血的,她不怕,因为她有公认的勤奋。还有高挑的身姿,姣好的面容。最重要的是自信!
  • 市长生涯

    市长生涯

    本书是长篇小说。河阳市前任市长史朝义被“双规”后,在省委潘仁和书记的极力保荐下,尹凡顺利以高票当选河阳市市长。在史朝义事件中就与尹凡有过合作的市委书记高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市长与市委书记的磨合十分顺利,成为K省其他各市班子团结的典范。当然,故事中尹凡与两位优秀而美丽的女人——许倩和尼丽的情感纠葛也零星地点缀其中。
  • 圣始

    圣始

    这是“圣”系列的第一部,圣是存在于天地之间,凌驾于神,与万物并驾齐驱的“人”,本系列讲述了关于圣的故事,包括圣是如何“存在”的。
  • 掌控美职篮

    掌控美职篮

    掌控美职篮,掌控奥布莱恩杯,一个21世纪红衣主教的故事——新书《篮球英雄联盟》求支持,下面有直通车
  • 轻松怀孕280天(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轻松怀孕280天(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是一本非常适合年轻夫妇们妊娠参考的书籍。该书从“孕”开始,针对妊娠过程中的营养饮食、日常保健、自我监护、科学胎教、怀孕禁忌、疾病防治、分娩指导,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等,对怀孕全程作了全面而系统的科学指导,并对孕期可能出现的异常均有论及,特别是对初孕妇不知所措的地方,更是从细节入手,深入浅出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 为爱奋斗01

    为爱奋斗01

    08年入坑,18年完结十年之期,给自己一个纪念
  • 万古天穹

    万古天穹

    一位天赋绝佳的少年,满腔热血,为家族崛起而奋斗,却最终被家族所放弃!……天地为局,一出生便入局!想要出局,只有两条路,一条死路,一条生路!死路为死,灰飞烟灭,不在局中!生路超脱,超脱天地,为局外人!不胜既死!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万千道法尽在其中,孰强孰弱尚不能定!若能超脱,置身局外,便是最好!
  • 无法挽留的青春

    无法挽留的青春

    曾经的曾经,不经意的相识触动了那颗懵懂的少女心..只是..我们都不曾拥有勇气..小心翼翼的保护那颗被层层包裹的心..我爱了,痛了,哭了,累了,就这样吧。目送着我们的曾经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