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100000048

第48章 北伐战争(8)

白崇禧不想给孙军任何喘息之机,要赶在鲁军大部驰援之际,消灭孙传芳残部,因此和何应钦分拨已定之后便率领部队进攻上海。上海原本在奉军南下时已经被士绅活动,北洋系也允其不为战区,但是这种决议到了关键时候当然靠不住。所以呢,士绅们仅仅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北洋系的许诺也仅仅是针对那一次战争,现在,该打还得打啊。鲁军的先期部队毕庶澄此时就在上海,那他现在是不是该帮帮孙传芳的忙,好歹在上海有所动作呢?这就得说狗肉将军张宗昌上梁不正下梁歪了,毕庶澄也不是啥好鸟,上司喜欢牌九,自己则喜欢女人。其实此次毕庶澄南下不是来打仗的,他对打仗压根没兴趣,所以刚到上海就跟蒋介石联系投降的事儿,老蒋觉得他靠不住,没理他,而他见老蒋不理他,索性就寻开心去了。

毕庶澄虽然名为援苏,实际上根本没怎么用心,打仗还是孙传芳一个人管,孙传芳现在哪是北伐军的对手,很快就被北伐军冲散了,而毕庶澄还在快活之时,突然手下冲进来说革命军打进来了,老毕吓得赶紧开溜,那手下怎么办?爱怎么办怎么办?逃命要紧啊。毕庶澄的部队摊上了这么个主儿,算是倒霉到家了,他们的下场就是被缴械。那毕庶澄自己呢?好歹逃到了山东,结果被张宗昌痛斥一顿,后来张宗昌听说他的投降活动,就派人把他给做了。

上海丢了,南京就近在眼前,尤其是皖南地区以陈调元为首的一批师长级人物易帜,使得安徽也成了革命军地盘,这就让南京变成了一座孤城,守无可守。在革命军的三路围攻下,白崇禧何应钦从浙沪出击,程潜第六军为江右军,以南京为目标,李宗仁第七军为江左军,以安庆为目标,孙传芳和他的援军难以支持,死守南京的梦想宣告破灭,革命军于3月25日进驻南京。至此,孙传芳的所谓长江五省均告失守,他这个联军总司令终成了孤家寡人。

蒋介石如愿夺得江浙两地,他这个浙江人也可算是衣锦还乡了,江浙是全国最为富庶之地,富商大贾多居于此,因此老蒋可以说有了借地主之利与武汉争锋的本钱,攻打江浙两省的部队是白崇禧的桂军,以及自己的嫡系何应钦的部队,既然都是自己人,那老蒋当然就能大干一场了。反击开始!

国共分裂——昂贵的学费

此前史书谈国共分裂,多是从蒋介石、汪精卫如何血腥残酷厚颜无耻背叛革命的角度来看,而如今,我准备换个角度谈谈这段北伐战争中想绕也绕不开的历史——从政治斗争本身的角度来谈谈本次事件。

蒋介石的反孤立

其实截至目前为止,党内斗争的风向都对蒋介石不利,自从挑起迁都之争以来,原就在党内不受待见的蒋介石更成了过街老鼠,前番还在党内会议上输了个底朝天。但是,蒋介石终究不是凡人,他还是找到了逆转局势的办法。

蒋介石之所以屡屡成为党内斗争的活靶子,除了其本人树大招风而又性情偏激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他无论在党内还是在军内都略显孤立。

蒋介石此前在国民党的大洗牌中扮演的是一个投机者的角色,为了搞垮许崇智,蒋介石就不得不以总理遗志继承人的左派面目示人,为此,他不惜开罪了右派。然而,敏感而又多疑的蒋介石显然跟真正的左派有着巨大的鸿沟,他对汪精卫这位左派领导人兼党内大鳄心存疑忌,而对跟汪精卫关系密切的中共更是貌合神离,而这则直接导致了中山舰事件中蒋介石的过激行动。在刺廖案中得罪了右派,又在中山舰事件中惹翻了左派,蒋介石而今在党内无疑是爹不亲娘不爱。

在军内也一样,蒋介石虽说是北伐军总司令,但实际上真的能让其使如臂助的也无非就是他的第一军,其余各军名义上是归蒋介石领导,但实际真要出点什么乱子,他们向谁背谁没有人说得准。因为这个关系,蒋介石也不免对他的嫡系第一军着意看觑,于是,在北伐中也留下了处事不公分配不均护犊子的口实。用李宗仁的话说,蒋介石这哪是总司令啊,在他眼里,第一军军长的身份大概才是第一位的,而总司令的身份是第二位的,直言其宠亲排异。但是,仔细想想,蒋介石也没辙呀,他倒是想一碗水端平,但问题是,将来出了事,谁会念他一碗水端平的好呢?到时候愿意为他卖命的还不就是他的宝贝第一军?既然如此,这一碗水端平的好名声对他真有什么好处呢?

因此,导致蒋介石而今处境不利的关键词已经很明白了——孤立。于是,蒋介石要想扭转这个不利态势,最需要做的,也无非是打破孤立。蒋介石何等人物?早在迁都之争的时候,蒋介石就已经利用这次机会寻找那些有可能成为他帮手的重量级人物。而且,蒋介石也确实非常敏锐地拟好了一份可以合作人物的名单,首当其冲的就是李宗仁。

据李宗仁回忆,在他率江左军底定安庆之后,就迎来了两方的代表——武汉方面派来了郭沫若,筹码是安徽省主席的大位,其目的大家心照不宣,而李宗仁的态度则是固辞,最终郭沫若费尽了唇舌也无法让李宗仁接受这个位置,与之同时,也就无法让李宗仁投入到武汉的怀抱之中。当然,蒋介石方面也来了人,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本人。

蒋介石本人亲自造访李宗仁,光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蒋介石高人一筹的政治敏锐性了。蒋介石亲自来,当然是算准了李宗仁会跟他合作,而他之所以知道李宗仁会跟他合作,当然是因为迁都之争中李宗仁那看似不偏不倚但实际处处为蒋介石说话的立场,蒋介石明白在武汉这么个反蒋气氛达到癫狂的地方,李宗仁如此表态,当然已经暗示了合作的可能性。蒋介石此番造访李宗仁,表面上看依然是为了安徽省主席一职而来,而且还跟固辞的李宗仁软磨硬泡直至口干舌燥,最后才让李宗仁将该职位作为顺水人情送给了陈调元。但是,在临走之前,蒋介石看似漫不经心提出要李宗仁上海一行——这显然才是蒋介石此次安庆之行的真正目的。

跟李宗仁达成合作的默契,对蒋介石而言意味着什么呢?这当然就意味着蒋介石找到了一个真正强有力的盟友——李宗仁的第七军是此次北伐功劳最大的部队之一,跟铁军第四军并称为钢军,李宗仁因其军功正在党内拥有越来越大的分量。当然,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一旦争取到李宗仁,那么广西(李宗仁的老巢)、广东(留守广东的李济深跟李宗仁私交甚笃,被视为半个桂系)、浙江(攻取浙江的白崇禧是李宗仁的副手)、安徽(承李宗仁的情当上安徽省主席的陈调元显然也是李宗仁的人)四省都将会掌握到蒋介石手里。有了李宗仁的协助,蒋介石终于有底气跟武汉掰掰腕子了。

当然了,搞政治斗争,最要紧的还是占据政治主动。武汉那边为什么现在主动?原因很简单,他们抓着蒋介石的小辫子,打出了反蒋的旗帜,将气氛炒热了。武汉这边热火朝天地玩反蒋,当然把全党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老蒋身上,于是在党内略显孤立的蒋介石当然是极为头疼。于是老蒋准备怎么摆脱这种颓势呢?办法很简单,重新制造一个焦点,将党内的注意力从老蒋身上转移到这个新焦点身上呗。而老蒋制造的这个新焦点,如大家所知,正是反共。

这里大家可能想不明白,反共的焦点何以能压制反蒋的焦点呢?中共党员再怎么说,在北伐战争中也是斗志高昂激情四射,而屡立奇功的叶挺独立团也是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的力量,退一万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怎的蒋介石扯出了反共的大旗就能在政治上转被动为主动呢?其实仔细想想也并不复杂,因为中共毕竟太年轻,有革命热情是一回事,而有时候容易得罪人是另一回事。大家也知道,所谓的国共党内合作,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共党员在国民党内讨生活,这种合作方式本就容易让中共党员遭忌恨,要是还没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劲头,当然就容易让那些本就对中共有所成见的国民党保守势力抓住把柄。于是,蒋介石这一面旗一打,当然就让那些早就因为刺廖案而在党内失势的右派们找到了主心骨。这伙人,老实说,好些是资历甚深的元老级人物,这些人要是跟老蒋这样有军事力量的实力派站在一块儿,其能量当然可想而知。对于国民党而言,反蒋只是出于私人恩怨有些公报私仇的泄愤性质,而反共则是堂而皇之地站在了维护国民党纯洁安定的救世主高度,孰高孰低,自然一目了然。于是,反蒋这样的私心让位于反共这样的公心,当然也是可以想象的了。

国民党北伐不是要靠苏联的支持吗?怎么现如今北伐刚伐到一半,蒋介石就敢公然拉出反共的大旗进而跟苏联唱对台戏了?他不怕苏联撤伙吗?蒋介石当然早就有了定算,江浙沪三地是什么地方?那正是富商大贾金融巨子汇集的地方。这些人最怕啥?不就怕中共这样的底层革命吗?于是,只要老蒋表态要跟中共死磕到底,这些财界大佬们能不屁颠屁颠地送上大洋吗?这不就对了?蒋介石就是因为通盘考虑,才敢最终扯出大旗啊。

于是乎,站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那头的老蒋已经背叛了底层革命。当然,老实说,背叛这两个用得稍欠考虑,因为蒋介石压根就没想过要走底层革命这条路啊,那又如何谈得上背叛呢?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倒霉的中共被当成了蒋介石向武汉宣战的靶子,真正的倒霉还在后头。

先玩政变,后摆擂台

蒋介石反共,说实话,彼时的根本落脚点未必就在中共身上,蒋介石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借着反共的名义来对抗武汉一浪高过一浪的反蒋运动,从而扭转自己对武汉方面一直以来的颓势,乃至达到压制武汉的目的,换句话说,老蒋反共,其意常在武汉耳。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这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因为国共合作而被卷入国民党党争漩涡中的中共成为了最终的牺牲品,如今的老蒋想拿可怜的中共党员祭旗,以此获得在华东自立的资本。而一旦老蒋取得成功,武汉则会陷入被动,到时候左派跟中共的联盟,可就不会再像看上去那样牢不可破了。

蒋介石的行动无疑是迅猛而又冷酷的,在李宗仁抵达上海之后,反共大同盟就开始策划起了将实力薄弱而又缺乏政治敏锐性的年轻中共一网打尽的行动。最终的安排是——将李宗仁那支所谓最纯洁的第七军(李宗仁从北伐开始就拒绝让中共党员在第七军任职)拉到南京,监视沪宁杭各部,如有必要,就将驻军南京的程潜第六军缴械。而后,老蒋则纠集上海的青洪帮头子对工人纠缠队下手,而坐镇上海指挥一切的则是白崇禧。紧接着,在上海举旗之后,两广、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纷纷加入,将清共这出戏炒热炒沸。

蒋介石这边紧锣密鼓地筹划政变,那武汉方面又是如何?答案是,群龙无首的武汉除了喊两句不咸不淡的反蒋口号,居然连点实际行动都没有——原因?原因是如今双方剑拔弩张到了这个地步,左派的领袖汪精卫同志居然还在国外优哉游哉,而等到他4月1日回国,黄花菜已经凉了一半。当然,即便如此,汪精卫依然还有机会挽回局势,在回国后两天,他就跟蒋介石一方在上海有过密谈,而蒋方则明确表示了暴力清共的态度,但此时汪精卫的态度却非常暧昧,他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蒋介石的对共态度,他的态度非常模糊,表示要将这一切放到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来解决。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此期间,汪精卫还跟在上海的中共首脑陈独秀发表了一份《汪、陈联合宣言》,居然表示“其实蒋介石这人不错,没有反对工人运动的意思”。

于是,我们就感到疑惑了,一直以来都跟中共关系融洽的左派领袖汪精卫怎么会是这么个态度呢?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呢?汪精卫这个态度意味着什么呢?答案是,汪精卫已经开始准备要抛弃中共了。其实,跟蒋介石一样,汪精卫这哥们儿也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革命者,他也不过是个政治投机的弄潮儿罢了,此前他为什么跟中共关系融洽?原因再简单不过,国共合作是孙中山的既定方针,而苏联当时在国民党内的话语权越来越重,汪精卫审时度势,自然要果断摆出左派的脸孔。但是现如今出了趟国之后,汪精卫怎么就变成这副德行了呢?原因也非常简单,苏联在中山舰事件中的态度寒了汪精卫的心,汪精卫本以为蒋介石捅了这么大一篓子,苏联怎么也该整治整治他,他汪精卫怎么也该在苏联的帮助下坐稳党内一号人物的位置了。结果苏联居然让汪精卫这热脸贴上了冷屁股,反而对主动挑事的蒋介石保持了克制!汪精卫不傻啊,他可算看清楚苏联的真面目了,既然苏联不把老子当盘菜,老子凭什么要拿你当盘菜?

然而,汪精卫或许是把有些事情想明白了,但是另外一些事情他可能还没想明白。比如说,他可能没有想到纵容蒋介石的行动会对他和他的武汉造成怎样的被动。接下来蒋介石就要让汪精卫知道,反共这张牌到底有多强的能量。

4月12日,从上海的青洪帮冲击工人纠察队开始,北伐史上最重量级的一次事变——四一二政变——由此发端。四一二政变,共产党党史称之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国民党党史称之为清共,但不管是什么名字,本质是一样的,这是一次以新右派首脑蒋介石为核心,新桂系、李济深、胡汉民右派共同参与的一次对中共红色革命力量的绞杀行动。毫无疑问,中共损失惨重,大批党员罹难,中共的组织力量在相关的几个省份中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于是,这就是中共建党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重大政治挫折。

年轻的中共本有很多机会来对这次蓄谋已久的事变作出提前反应,但是,中共最终错失了所有机会。在上海的中共领导人陈独秀无疑是主要责任人,这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最终证明了一件事——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政客。陈独秀的文人气太足了,他被老奸巨猾的蒋介石涮了一干净。事实上,一直到事变发生,他都没猜到蒋介石的真实意图。原因当然是蒋介石一边策划事变,一边又在向陈独秀示好。与之同时,他还被汪精卫摆了一道,汪精卫明明已经了解了蒋介石的意图,却还是跟他发表了一个愚不可及的《联合宣言》。陈独秀到头都没弄明白,他所面对的对手到底都是什么样的人,蒋介石是什么样,汪精卫又是什么样,他太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或者说,他太容易安于现状,他根本就没有一个政客所最应具备的素质——政治敏锐性。

同类推荐
  • 这个皇子不好当

    这个皇子不好当

    这里有江湖的腥风血雨,这里有朝堂的阴谋诡计,这里有战场的金戈铁马。穿越也就罢了,竟然是异界,一点挂都没开。虽说穿越成皇太子,可惜竟然被废。且看主人公如何雄起,夺得皇位称霸天下。
  • 儒家十三经

    儒家十三经

    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中文名儒家十三经意义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时间南宋教派儒家
  • 卢姜扶汉

    卢姜扶汉

    迷糊宅男穿越到三国时期,稀里糊涂的成为大神孔明的“赠品”,投入到刘皇叔的怀抱。眼看不久后就是“刘皇叔携民渡江”的剧情上演.......
  • 疯狂的汉末

    疯狂的汉末

    时光流逝,世人只会仰望成功者的光芒,却不会记得他手段的黑暗!一个普通人的厚黑成长录...一个失败者的奋斗崛起史...入关中,定天下!苦与甜,得与失,忠诚背叛,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是英雄?还是魔鬼?
  • 名将谱

    名将谱

    古今名将,灿若星河。名将谱,一一历数。军戈铁马,冰河入梦;看不一样的古今风云,品非一般的名将传奇!
热门推荐
  • 契约之恋:总裁花式招妻

    契约之恋:总裁花式招妻

    他,黑白双主,冷面无情,只因一次遇见而被偷了心,从此,“我的人,不许碰!”她,绝世神偷,武功高强,只因一次迷糊契约而改变人生,从此,“心是么,我拿走了。”小剧场:“少爷,不好了!”孙管家急匆匆地跑来,“嗯?”“夫人偷了东城少主的钱!”“什么?!”孙管家一听心想大事不好,“她居然还敢偷除我以外其他男人的钱!给我炸了东城集团!”孙管家本“……”本文极甜,偶尔欢脱,请放心入坑!!如果有票票,请大胆地砸向我吧!!!
  • 独孤求菜

    独孤求菜

    故事发生在一个似乎与世无争的地方:翡翠小镇。这里有且只有两座酒楼,一座辉煌灿烂,是达官贵人的销金窟,一座残败破落,是苦力脚夫的果腹所。两座酒楼,看似毫不相干,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渊源关系。厨师作为最显赫的职业,位列“厨、士、农、工、商”五民之首,世间但有一技之长者,无不趋之若鹜,更是贫寒子弟鲤鱼跳龙门的必由之路。然而等级森严的厨师阶层,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跻身其中。江湖四大家,西门尝(凡人百味,西门千味)、慕容藏(天下食谱,不如一慕)、傅家刀(天下刀功,以傅为宗)、陆家笑(不识老陆,不走江湖),远交近攻,千年缠斗,维持着美食江湖的微妙平衡。一代食宗,独孤求败,以一已之力,打破四大家族垄断,在食界建立起至高无上的地位,却又性格怪僻,不愿开山立派,落得后世凋零,声望日薄。平静多年的美食江湖,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一剑来袭

    一剑来袭

    乾元三十二年,沈风十六岁,身为五姓,贵族身份,纵为唾骂的纨绔子弟,但也人人羡慕!这一年,他还是青年第一剑,爱逛青楼,常去赌场,挥手间美女到手。他杀了门派首席弟子,破了宗派大阵,夺了功法宝物。人不风流枉少年,天生纨绔难自弃!但也是这一年,他被至交出卖,被女人背叛,父兄身死,全族被诛。他侥幸逃脱,流落民间,看尽人情冷暖,尝尽人间疾苦!奋而崛起!且看前仇往怨,一剑来袭,风起云涌!(皮埃斯:生活中的穷矮搓,小说里的高富帅!让我们为梦想坚持不懈、奋斗到底吧!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 海贼王艾斯

    海贼王艾斯

    一段段有趣的冒险,六式加索,假小子涣璇,萌剑士普罗吉......加索——要环游世界每个角落,打败自己的弟弟——加罗,杀父之仇。涣璇——做个侠盗,劫富救贫或抢夺坏海贼钱财分给弱小的人。普罗吉——收集十大快刀,铸造世上最厉害的刀。。。。。(还有很多其他人物。)
  • 致青春:我还在这等你

    致青春:我还在这等你

    青春是什么?是心中的那个TA:怀着一颗懵懵懂懂的心,去爱去恨!不管一切,不计后果!只要心中的那个TA能看你一眼;去做一些事,只为夺得TA的注意,博TA一笑。青春就是如此简单,如此美妙,如此甜蜜........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exo对不起,我爱你

    exo对不起,我爱你

    当你闭上了眼,你会觉得眼前是明亮的吗?至少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会看得很清楚。你对我的爱不过是出于内心的愧疚,可是我要的爱并不是你想象的我要的,你只是一味的把你认为我所需要的塞给我,我们不要在浪费彼此的时间,好吗,我已经找到那个懂我的人,年华似光,我们变了……
  • 倾世凰女:半路仙徒

    倾世凰女:半路仙徒

    她,21世纪金牌特工,一朝穿越到空中!绝世美男就这样投怀送抱?!他,身份神秘,冷酷腹黑,一身实力深不可测,却独独将她吃定?世人阶嘲笑她身无灵根是个废物,可谁知她又身怀异宝,天赋异禀!?欺她?实力摆在这儿,还怕对付不了一些杂碎?跟她耍心机?让你知道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倾尽所有只为博她一笑,朝歌,我一生谨慎,断不会丢了你。且看他与她强强联手睥睨天下,擦出惊天火花!
  • 原阵——血印

    原阵——血印

    我们同为人类,却因为传统与责任,我们不得不接受与现世不同的世界观,我们是创世者的传承人,传承着他创立这个世界时所带来的法则与规则。。。。。。。。。。如果喜欢这本书,或者是对小说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可以加入qq群:560254030,只要有人喜欢看,我就会继续写的,谢谢大家
  • 全能花心系统

    全能花心系统

    别人花心要钱,他不花心要命!一套花心系统让一个普通学生朱小贤尝尽酸甜苦辣,其中滋味难以言喻,所以他只能一边纵意花丛,一边两眼含泪,在心中不停哀嚎着:“哥,真的不想花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