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100000030

第30章 北洋时代(10)

第一次直奉战争是民国史上一次经典的逆转,原本奉系来势汹汹,几路大军准备合围吴佩孚,无奈途中生变,变成了直系和奉系的单挑,而吴佩孚的军事才华也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经此一役,吴佩孚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这次战争再次说明,任何盟友都是靠不住的,指望别人来帮自己赢取胜利犹如镜花水月,打仗还是得靠自己的力量,张作霖玩弄小聪明,想要通过其他力量和吴佩孚交战来坐收渔翁之利,结果算盘打错,致使兵败垂成。

然而,吴佩孚虽是个军事天才,在人情世故上却屡有差池,一个政客若总会得罪人,那么他也不会长远。吴佩孚便是如此,尽管他一生功业经此一役到达了顶峰,然而直系内的争斗也开始渐趋激烈。北洋系之所以只能是匆匆过客,其缘由便在于此,因为在各系之间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各系内部也时常传出不和谐音符,此次吴佩孚按说立下大功,但是直系众将会对立下大功的吴佩孚心服口服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便是北洋时代的特色——乱。

四分五裂的直系

吴冯的一些事

其实直系的分裂早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前便有征兆,曹锐、曹锳兄弟见不得吴佩孚在直皖战事中功高震主,与其已有隔阂,曹锟为了跟奉系打仗,甚至暂时罢免了曹锳的师长之职,将兵权全数交予吴佩孚,可以说,曹氏兄弟与吴佩孚这对上下级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但是要说吴佩孚最后功败垂成,还得说他和冯玉祥之间的矛盾。冯玉祥早年贫苦,14岁便从淮军当兵,但是冯玉祥一直对朝廷不满——跟张勋入伍后扶摇直上不同,冯玉祥的军人生涯可以说是屡遭磨难,所以对清廷也没什么好感。冯玉祥这个人天生有反骨,属于一个跟谁就反谁的主,只要稍有不顺意,便有反心,所以他的早期生涯就显得格外丰富多彩,基本上是升迁、免职,周期循环,升迁是因为他能立功,免职是他总是不尊上级号令,擅自主张。因为如此波折,所以冯玉祥直到直皖大战之后才为人所知,而这个比孙中山还能折腾的主儿也注定是民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直奉第一次大战之前,冯玉祥是陕西督军,大家觉得奇怪是吧,因为在直奉分赃的时候,明明是直系阎相文取代了皖系陈树藩成为陕西督军,为此早就有意西北的张作霖还不满意,冯玉祥怎么就冒出来呢?原来是阎相文天生命途多舛,居然把鸦片膏子当驴肉给吃了,正史说是误吞鸦片致死,这个死法和李纯倒确实有一拼,一般来讲,这种诡异的死法肯定都有黑幕,当时时论也多以为是冯玉祥搞的鬼。不管如何,冯玉祥肯定是因此发达了,他成了陕西督军,并以此为基础大力扩充军队,成了一支劲旅,因为老本营在西北,所以他的部队称为“西北军”。

但是陕西这地方穷山恶水,鸟不拉屎,那就一定有这个感觉,冯玉祥接管陕西也只是权宜之计,毕竟有个地盘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得多,所以冯玉祥一直想去中原发展。机会总是会有的,而且还会送上门来,因为河南的太上皇吴佩孚跟皇帝赵倜闹出了问题,给了冯玉祥机会。

其实吴佩孚一直都看不惯赵倜和他的兄弟,但是碍于初登河南,也不好直接就跟地方长官闹起来,所以吴佩孚也算忍得一口气。还为了表示友好,与赵倜结拜成了异姓兄弟,两家的婆娘也成了干姐妹。但是,这种表面工夫并不能掩饰双方暗地里的剑拔弩张,赵氏兄弟在河南名声极臭,与当年湖南的张敬尧兄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对吴佩孚驾临洛阳、成为河南的太上皇也是一肚子的不满意,多次和吴佩孚顶着干,引起了吴佩孚的反感。直奉战争中,身为直系的赵倜居然跟安徽的张文生(原属张勋)、山东的田中玉(皖系残余)组成攻守同盟,公然违抗吴佩孚。在军饷问题上,也是屡次违拗吴佩孚。更关键的是,这个人居然吃里爬外,跟张作霖暗通款曲,想要在吴佩孚后方放野火。吴佩孚当然也知道赵倜这个人靠不住,所以就派遣陕督冯玉祥坐镇洛阳,控制赵倜。

冯玉祥一看有这等机会,如何肯放过?更何况,他以前就跟赵倜这小子有私怨,早就想逮个机会办了他。张作霖这个人好吹牛逼,在直奉大战时,东路军有了点小胜就吹得好像奉系已经控制了大局一般,这让他的小弟兄赵倜吃了苦头。赵倜一看直系要完,这还不赶紧向新主子献功?所以他就跟张文生说好了,大家一块儿进攻郑州(当时河南督军的驻地是开封),攻击吴佩孚的后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但是赵倜可能是忘了再去打探消息,情报工作一塌糊涂,也可能是被张作霖吹牛的气势所感染,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回他可弄错了形势,正当他火急火燎地准备放火时,吴佩孚已于长辛店大破张作霖。可怜赵倜还没醒过味来,发出的将令就如泼出去的水一样收不回来了,他的几个部将已经开始攻击郑州,一开始因为河南空虚,吴佩孚的嫡系都被调去打仗了,所以赵倜还挺得意,打了几个胜仗,但是吴佩孚早就给赵倜预备了对手,这个人就是冯玉祥。冯玉祥一到,胜负立判,从穷山恶水打熬出来的兵勇当然比富贵窝里出来的强得多,赵倜的部队连连败退,终于,赵倜自绝生路。

由于吴佩孚调冯玉祥离陕赴豫时,冯玉祥就表示不再回陕西——那可不,河南咋也比陕西那个穷乡僻壤好得多,谁没事愿意在那常驻。冯玉祥有这个意愿,而且确实也为吴佩孚解决了后顾之忧,扫平了赵倜的叛乱,所以看起来冯玉祥要得到的东西,吴佩孚应该心里有数了。论功行赏,这是自然的原则,吴佩孚只能奏请北京政府任命冯玉祥担任河南督军。

事情完了吗?不,事情才刚刚开头。吴佩孚当然不愿意前脚狼走了、后脚虎进门,走了赵倜,来了更难对付的冯玉祥,同在一省地面,怎么还不得有个磕磕绊绊的,再说了,冯玉祥这个人可不比别人,记仇着呢,要是一不留神得罪了,以后还怎么相处?并且吴佩孚要吸取直奉大战中后方不稳的教训,就想要在大本营河南起用自己的亲信,而要这样,冯玉祥这边也是个障碍。但是,冯玉祥此人显非易与之辈,要是吴佩孚做得有所差池,难免就犯了他的忌讳。

吴佩孚果然做错了,而且错得很直接,让冯玉祥恨到了牙齿根上,他直接撸了冯玉祥的河南督军,换成了心腹爱将张福来,而冯玉祥则变成了陆军检阅使。冯玉祥立即就从原先还有个穷山恶水做倚仗的穷督军变成了一个徒有虚名并无实质的陆军检阅使,他冯玉祥为了吴佩孚卖命讨好,居然落得如此下场,那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其实,冯玉祥被调走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就是他跟河南境内的吴佩孚的几支部队因为军饷问题闹得很不愉快,所以引发了靳云鄂、胡景翼对他的不满,加上一直有意河南督军的吴佩孚的骨灰级死党张福来,冯玉祥在河南可谓相当孤立。不过吴佩孚做事也确实不厚道,要不是冯玉祥派人去做曹锟的工作,冯玉祥可能连个检阅使的虚衔都拿不着,这么对待有功之臣确实是有些过了,当然了,冯玉祥也非善类,吃了他的东西,他早晚叫你吐出来。

因为河南督军一事,吴佩孚和冯玉祥的梁子可算是结下了,但是要知道的是,冯玉祥这个人是天生的造反派,无事也会生事的主儿,谁要是敢得罪他,他就会让其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吴佩孚就等着倒霉吧。

所谓情意

我们再把目光移向曹锟这边。原本曹锟这个人度量还是不错的,对吴佩孚也颇为信任,而吴佩孚对曹锟也感念其知遇之恩,颇为忠诚,但是要维持这样的主臣关系还不生龃龉实在太难,曹吴最后因为些微小事而闹得撕破脸皮也让人甚为唏嘘。

这两个人的矛盾其实从根子上来说就是吴佩孚功高盖主。一般来说,这样的关系很难处理,这个度很难把握,即便一开始二人还能相互信任,但久而久之,架不住外人的挑唆,自己内心的疑忌,就会生出隔阂,让感情生分了。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就是如此,原本上下级关系挺和谐,连亲戚都比不上他俩亲,但是自从吴佩孚势头越来越大,曹锟这个老帅心里也越来越不是滋味。闹到后来,朝中但知有大帅,不知有老帅,一应事务俱请示吴佩孚,却把曹锟彻底冷落了,曹锟本是吴佩孚的上司,看着这个场景,当然心里很难受,对吴佩孚也颇有不满。

当然,如果双方的手下都能知道分寸拿捏,控制收敛自己的话,此事还不会闹得太大,问题是吴佩孚的手下太嚣张,不把曹锟放眼里。而曹锟的手下亲近之人譬如曹锐之流都深恶吴佩孚,所以屡进谗言,最后就活生生地把直系给拆了。要维持一段情意千难万难,但要断掉一段感情却是最简单不过,普通人之间尚且如此,在政坛上混迹的人就更是如此,在这个利益打头阵、排到末位也排不到情意的舞台上,曹吴能有之前的关系实在不易,然而这样的关系突然成了明日黄花,实在让人慨叹。

曹锟一直有个心结,就是他想当总统,想当国家元首,这个心结他的心腹属下都知晓,然而在直系大胜、徐世昌这个安福余孽被迫去职的大好形势下,吴佩孚却没有能送一个顺水人情,反而让根本没谁瞧得上的黎菩萨重新出山,这让曹锟的手下有了攻击吴佩孚的口实。吴佩孚当然有冠冕堂皇的理由,黎元洪本是合法的大总统,而且任期未满便被段祺瑞驱逐,从吴佩孚恢复法统的角度而言,让黎元洪重掌职权当然无可厚非。要说吴佩孚那么干,一点私心都没有那也是假的,黎菩萨当总统当然就跟吴佩孚自己掌权一般,黎元洪没有自己的势力,一切都得仰仗吴佩孚这个太上皇,而吴佩孚又乐于在幕后操纵这一切。真要曹锟当大总统,难免不跟吴佩孚起什么冲突,到时候闹起来反而面子上不好看,更何况,曹锟这个人根本就不是总统那块料。

曹锟一辈子虽然活了个半睡半醒,好多事儿也没太整明白,但是所幸到了关节上他都还算清醒,但是这回为了这个大总统的位子,他算是把自己给毁了。手下人也都抓住曹锟这个心理来挑唆和曹吴的关系,说吴佩孚之所以不让老帅当大总统,其实是暗藏私心,是想让黎元洪过渡,然后自己当大总统。曹锟本来不是一个耳朵根子软的人,但是因为戳到了他的要害,所以他便有些疑心。

就这样,这对主臣就因为这些其实也算不得什么的事情有了些龃龉。其实我一直都弄不懂,民国的总统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太舒适的位子,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后来想想也是,总统虽然是个火炉,但却能满足世人的虚荣。有句形容政治的话很能说明这种状态,政治就像女人的阴道,再脏都有人搞,愿意当总统的人是不会在意总统这个位子到底是怎样的。

按说,曹锟手底下的爷闹得差不多也就完事了,但是他们不依不饶,非得让吴佩孚完蛋不可,本来双方的关系还有可挽回的余地,但一旦闹开,撕破了脸皮,就很难再修复了。中国人就是这点劣根性,别的能耐没有,窝里斗一绝,要说让曹锟的这帮手下拉出去跟张作霖面对面地干仗,他们肯定拉稀,但是让他们为了自身小利找吴佩孚的晦气,他们可是在行得很。

曹锟当总统无法如愿,在内阁问题上也让吴佩孚抢了先。交通总长是个肥差,双方都想弄了来,吴佩孚这个人做事情有些性急,提前就预支了心腹爱员高恩洪,没想到曹锟也有个人选高凌霨,要说吴佩孚不会做人,这不正好是个人情吗?但吴佩孚为了自己的信用,结果反而让老帅给自己让步。曹锟虽然还算有度量,但是心里想必也是不会开心的。所以,这是一届洛阳派(吴佩孚驻节洛阳,其派系称为洛阳派)占了上风的内阁,而保定派(曹锟驻节保定,其派系称为保定派)要干的就是在这个洛阳派主导的私生子内阁中做做文章,煞煞吴佩孚的威风,吴佩孚就瞧好吧。

老帅和大帅

当然了,要倒阁的还包括跟国务总理王宠惠十分不睦的国会议长吴景濂,这两个人也亏他们做得出来,居然能在宴会上撒酒疯,吵起来,真真把国统丢净。吴景濂也为了这个,要找内阁的晦气,所以就向黎元洪报告了一件案子,就是财政总长罗文干的受贿。其实,罗文干跟王宠惠关系也不好,那届内阁被称为私生子内阁,阁僚之间的关系之差也算是罕见,基本上谁对谁都是一肚子的气。

罗文干案简单来说是这样,以前北洋政府通过奥地利银行团在欧洲发行债券的方式借过一笔外债,一战结束后,这些债券就基本到期了,于是认购的英法德意各国债权人就表示要中国偿还借款或者发行新债券,说只要中方那么干,他们就同意中方要求新增关税的议案。大家也知道,中国其实早在晚清时期便没了关税自主权,要新增关税,就得洋人同意,而洋人也借着这一点大做文章,北洋政府也跟洋人有过数次交涉,但是徒劳无功。最后财政总长罗文干觉得新增关税对于财政困窘的北洋政府意义重大,于是,无奈之下只能与奥地利的华义银行妥协,表示同意发行新债券。当然了,洋人都是些吃肉不吐骨头的玩意儿,所谓发行新债券,延长债期,无非就是进一步掐住中国经济的脖子罢了,但是也不能怪罗文干,罗文干也没辙,而且已经竭尽全力减少损失了。

罗文干千错万错,就错在没有将此事提交国会通过,而一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无聊政客就抓住了这个小辫子,拿了些所谓罗文干受贿的证据,告发罗文干,指责其受贿卖国,想要拆这届内阁的台。我们都知道,黎元洪虽然是大总统,却实质上还是个小媳妇,当那天议长吴景濂拿着证据来告发罗文干时,黎元洪也是不敢怠慢,生怕出点差错,连累了自己,所以也没多想就让军警逮捕了罗文干。这下内阁不答应了,因为总统是无权逮捕阁员的,怎么也得内阁开个会,先让罗文干去了职,再送交法庭办理吧。黎元洪倒好,直接就下手抓人,把内阁当什么了?说实话,黎元洪是受夹板气,吴景濂那边是保定派,内阁这边是洛阳派,两边都不敢得罪,但自己呢,还不愿意认错,所以事情就僵了。不过,从法理上来说,吴景濂和黎元洪都是有过失方,堂堂议员议长居然如此藐视法度,逞一己意气,看来民国的民主办得确实有点找乐。

内阁的后台是吴佩孚,吴佩孚一看,火了,黎元洪丫根本没把我放眼里呀,发了个电报好好说了一顿黎元洪,黎元洪看了这份有点像上司训斥下级的电报,心里不是滋味,但毕竟确实是自己不对,吴佩孚又得罪不起,没奈何,只能纡尊降贵,请罗文干出狱。

后来,法庭一审理,各方面证据居然又说罗文干无罪,吴景濂本来找到的证人一看势头不对,事情闹大了,不敢得罪人,也就没敢出庭作证,一来二去,总统的脸面真都丢了个精光。不过,从保定方面来讲,黎元洪倒了面子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最好他下台,这样就可以顺顺当当地把曹锟推上总统的位子了。

同类推荐
  • 乱世巨匪

    乱世巨匪

    生逢乱世,民不聊生。小道士秦时如何以一本道德经保家护民,功成退隐
  • 三国小霸王孙策

    三国小霸王孙策

    江东才俊众多,却一直在曹、刘两家之间辗转,全因为孙权魄力不足。若‘小霸王’孙策不亡,何以至此?且看孙策复生,如何会战猛将,对阵枭雄,收编美女,霸绝天下!————雄踞江东,碧眼儿委屈求全。虎视西蜀,大耳贼心惊胆战。鹰扬中原,曹阿瞒意乱彷徨。龙腾天下,世间英雄谁敌手?
  • 为君

    为君

    大乾王朝历经三代皇帝的努力发展,本该到了一个王朝的巅峰,却因为夺嫡之战而几乎覆灭,只能说,造化。。。。晏珏作为庶出的三皇子,本来也该像其他庶出的皇子一样憎恨厌恶比他小上七岁,却因为中宫嫡子身份而成为太子的晏昀。毕竟,哪个皇子不想登上那唯一的宝座?就连弑君杀父的大皇子晏枔都这么认为,放心的在逼宫当夜让太子前往晏珏的寝宫,因为他并不觉得太子还能逃出生天。结果,太子在晏珏的帮助下逃出了皇宫,两人伺机而动,报国恨家仇。。。
  • 再造红楼

    再造红楼

    极尽而衰,大厦将倾,看荣宁二府繁荣兴盛,叹众人命运,感离殇悲欢,愿用孱弱之身躯,挽红楼之悲歌,且看再造红楼。
  • 徐福纪

    徐福纪

    冷峻的刺客姬慷,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秘密机构的行动总指挥使。在一次行动中他与术士徐福的偶然交集,冥冥中引导了他命运的走向。被天外之物唤醒失落记忆的姬慷,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命运?徐福是骗子还是英雄,大海深处他究竟找到了什么?虽然时处诸子百家的末期,却仍有许多能人异士活跃在秦朝的历史舞台上。其中不乏名噪一时却又迅速销声匿迹的神秘门派,如纵横家、墨家、阴阳家。另外还有秦国为了对抗合纵六国而建立的隐秘刺客组织,塞外凶残好战的匈奴,外海遥远的异民族......在乱世之道的背景下,用历史的悬疑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度。
热门推荐
  • 玄道天地录

    玄道天地录

    故事从天之初时开始,因果交错编织别样的经历
  • 异界之财神归来

    异界之财神归来

    命运无权决定我未来,身处轮回何人能问?——沈羽当沈万三后人,无意中被沈家镇族之宝聚宝盆带到商修(商修)式微的修仙界。沈羽该何去何从,继续当商修还是选择正式修仙?
  • 汉家烟尘

    汉家烟尘

    楚汉烽烟、吕雉当权、文景盛世、汉武大帝、昭宣中兴、昭君出塞、汉宫飞燕、王莽篡位、绿林起义、光武中兴……本书以史籍为蓝本,为您重现大汉王朝。
  • 前世相遇今世相恋

    前世相遇今世相恋

    你……爱我吗不爱那你爱过我吗从来没有爱过你
  • 谁与

    谁与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的了过去回不了当初人间冷暖意欲谁知多少痴情儿女终是不悔千年
  • 灵尊曲

    灵尊曲

    一人得道千魂净,一人成魔万骨枯。修灵者,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之间,却让整个大陆动荡不止,生灵涂炭.....面对为爱成魔的哥哥,他该如何抉择?
  • 天才修真少年

    天才修真少年

    原来身世显贵的司南飞宇,却沦为街头乞丐。一段惊心的片段,却意外被一个老乞丐选择继承!
  • 暗黑之毁灭

    暗黑之毁灭

    姓名:凌可性别:男爱好:女武器:匕首技能:正在纠结中...
  • 逆世续仙

    逆世续仙

    妖族视人命如草芥,少年从小成孤,被一酒精男捡到,日夜蒸煮,最终少年发现自己小时吃过的龙蛋不凡,开启修真新道路……发现万古辛密,续成仙路,战异族,镇魔族,引领众仙,登上人生巅峰!
  •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1927年,四川军阀刘湘制造的“三三一血案”,害死了赵君懿的启蒙恩师。为了替恩师报仇,赵君懿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行动不幸失败,并因此搭上了他的挚友海东子及初恋情人宋采采的性命。热血青年赵君懿在狱中死去了,天津清帮的老大却意外地多了一个名叫赵义清的义子……数年后,正值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之际,赵君懿秘密潜入日寇的间谍基地——彼德私立学院,意图行刺汉奸周易群,却意外遇见一个恐怖的半脸之人,那办张脸,似曾相识——这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的人,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