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100000017

第17章 袁世凯时代(9)

贵州的独立扫除了云南护国军的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出兵四川,与袁世凯入蜀的北洋军交锋。总的来说,四川的战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护国军锐气受挫,北洋军捷报连连——这一度让袁世凯有些忘乎所以,不停给前方将帅加官晋爵以资勉励;第二阶段自然是护国军休整完毕后反动反攻,几天之内收复失地,然后双方形成相持。参加四川战事的北洋军主要将领是张敬尧,在此战中张敬尧先赢后输,基本反映了四川战事的概况。

当然了,西南数省中另一个重要省份就是陆荣廷的广西。陆荣廷土匪出身,为人非常滑头,跟袁世凯也确实有些旧怨。在两广封爵的问题上,广东的龙济光就先后晋为公爵、郡王,而他却只得个侯爵,分赃不公,此为其一;陆荣廷有个儿子陆裕勋在京城当人质,而陆裕勋前一段借口探望老父,想就此逃离苦海,结果半道在汉口就突然不明不白死了,时人皆传袁世凯下毒,涉嫌害子,此为其二。有此二端,虽然陆荣廷还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对袁世凯的愤恨也可想而知,不过,广西毕竟实力有限,因此也不可贸然动作。陆荣廷最关心的就是北洋系两个实力人物的态度,而当他得知段冯二人跟老头子已有不谐之后,心下便有了七分计较。那陆荣廷就该高举义旗了?他才没那么傻,怎么着也待价而沽啊。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鉴于广西在西南的独特地位,袁世凯一开始也是想极力争取陆荣廷,在北洋军假道广西进攻滇东的提议被陆荣廷借用广西士绅团驳回之后,袁世凯就劝陆荣廷自己出兵,陆荣廷再次以饷械两缺为由加以拒绝。陆荣廷既不愿意让北洋军假道,又不愿意自己出兵,但是广西却又是进攻云南的重要通道,那该怎么办呢?袁世凯想起了陆荣廷的亲家,广东龙济光的哥哥龙觐光,想说亲家假道起兵,你陆荣廷总不好意思说不行吧?还真别说,陆荣廷还真就答应了,只说让龙觐光多带些枪械,少带些人过来——人到了广西可以补充嘛。正好龙济光那边也确实比较缺人,想想陆荣廷说的也有道理,就给了龙觐光4000人,龙觐光在1月中旬抵达南宁之后又招募了4000人,再加上他又让自己的儿子、陆荣廷女婿龙运干潜回家乡蒙自组织部队,七凑八凑,倒也攒了不少人。大家看出问题没?对了,龙觐光带那么多人去了广西,岂不是可以就地监视陆荣廷,从而胁迫他一块儿进攻云南了?

于是,袁世凯再次电请陆荣廷协助龙觐光进攻云南。结果?陆荣廷答应了,但也表示需要军饷100万,枪械5000支。袁世凯本来是以为陆荣廷不能答应的,也想好了后招——就是借助龙觐光监视陆荣廷,即便老陆不出兵,也不能让他造反,没想到陆荣廷还挺痛快,就是索价不菲。不菲就不菲了,人家总算是应下来了,那就出点血吧,于是袁世凯就狠下心答应了陆荣廷的条件。那么,陆荣廷就跟着去打云南了?屁咧,陆荣廷直接就让他派去支援攻滇的儿子陆裕光将亲家和女婿趁着黑灯瞎火的劲儿给扣了,属下也被缴了械。话说这龙运干是没想到他这老丈人和大舅子能给他玩这么一出啊,一开始还吵着嚷着要见陆裕光,结果你猜陆裕光怎么说的?陆裕光说,亲戚是私,国体是公,不能因私而废公。这龙运干气得是七窍生烟啊,但也无奈,只能让老婆去求求丈母娘,好歹看着亲戚情分,赦免则个。结果陆裕光又说了,国事归国事,亲戚还是亲戚,我也不能让妹子年纪轻轻守寡不是?放心,我不会动你们爷俩的,但是要你们爷俩做点事,就是给你叔龙济光发个电报——当然电报已经写好了,你们签个字就行,要他顺应潮流,宣布独立。这爷俩也是我为鱼肉,哪敢不从?只是签字画押罢了。

耍了袁世凯不说,陆荣廷还随即就在3月15日通电独立,宣布讨袁。袁世凯平生只会玩弄别人,何尝被人玩弄过?现如今还真是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整个被涮了一干净。

这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先后宣布独立,西南已经联成了一体,再加上在四川的主战场上又僵住了,这下袁世凯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如果这种情况下北洋系这帮手下还能帮衬着他倒也还能挽回颓势,想当年国民党占了半壁江山,还不是靠北洋系给迅速踏平了?因此,现在北洋系内部的态度对袁世凯就尤为关键。当然,北洋系也就是两个人,一是被袁世凯放逐的段祺瑞,二是在江苏的冯国璋。袁世凯先预备去讨好段祺瑞,准备让他负责讨伐云南,结果段祺瑞直接说老子病了,你另择贤能吧。老头子倒也知道段祺瑞的倔脾气,索性就示弱,于是干脆把他最讨厌、而段祺瑞最喜欢的徐树铮给弄回来了。这下段祺瑞该答应了?段祺瑞还是说自己有病,死活不出山。段祺瑞看来是有脾气,那就只能是冯国璋了。那冯国璋愿意帮他去搞定云南的叛乱吗?

冯国璋对老头子不信任自己早就一肚子不高兴了。就说上海这事,自古以来上海就是江苏地盘,结果袁世凯防冯国璋就跟防贼似的,在郑汝城被刺杀以后,先是派了杨德善,然后又派了卢永祥,反正一句话,就是有个人在上海监视他。冯国璋当个苏督还要打折扣就已经不爽了,现如今上海还有人监视他,那就更不爽了。不单是上海,老头子是想尽一切办法监视冯国璋,比如张勋,也被赋予了这个任务,当然张勋可没这个兴趣。现在袁世凯派人去请冯国璋赴京,冯国璋是油盐不进,死活不动,谁都劝不动,也说有病,还对最先来游说的蒋雁行哭诉衷肠,说不是他不忠,而是老头子不相信他。

如果说冯国璋光不想去北京倒也罢了,关键是他还秘密联络北洋军,想要拆老头子的台脚。冯国璋在北洋系当然是很有能量的,很快就联络到了赣督李纯、浙督朱瑞、鲁督靳云鹏、湘督汤芗铭这四个人。五个人搞了个联名电报,反对老头子称帝。但是又觉着只有五个人毕竟分量不够,想要多拉点人,冯国璋也是无所顾忌,觉得袁世凯退位那是板上钉钉了,所以就拿着这份电报满世界吆喝,想要把各省将军一块儿集合起来,大家共同劝退袁世凯。这份电报后来被老头子的亲信、直隶巡按朱家宝递给了老头子,袁世凯看了之后几乎晕厥,连带拥趸们也哑口无言——本来安徽倪嗣冲还说要帮圣主干架的,结果袁世凯把电报一拍,倪嗣冲也闭嘴了。袁世凯初时还以为冯国璋只是耍耍脾气,就算不愿意帮忙,也不至于拆台,看了这份电报之后,他算醒过味来了,这个皇帝是当不下去了。

外部有西南三省同气连枝,内部有冯国璋公然造反,更要命的是,各省将军似乎都还觉得冯国璋所言不差,这下不啻于给了袁世凯当头一棍。皇帝梦做到这也该醒了,但是袁世凯仅仅是皇帝做不成那么简单吗?

画虎不成反类犬

对于袁世凯而言,外部的敌人并不可怕,蔡锷纵然善战,也不过3000疲弱之兵,即便黔桂独立,也不过西南一隅。然而如今,让袁世凯感到痛心的是,向来倚之为臂膀的冯华甫居然也背他而去,非但不愿为他效命,甚至还联络各省迫其退位。但是,正如冯国璋所言,并非他不忠不义,而老头子根本从来没相信过他。袁世凯一生弄权,到如今却弄巧成拙,把原本忠诚于他的最得力部下逼到了对立面。如果袁世凯能够以诚待冯,冯国璋何至于公开打出反帝的旗号,以北洋地方派领袖的名义来号召各省逼他退位呢?但是现在,袁世凯要为他无谓的猜忌付出代价了,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最心腹之人却要反他。

冯国璋一旦外放为督,便也就成了真正的实力人物,加上他在北洋系的人脉威望,早已隐然是一派领袖,如此人物岂能是袁世凯派几个小卒仔便能控制得住?既然根本不可能控制,又何必作此表面文章白白惹人寒心呢?袁世凯纵然是耍弄权术的高手,但是他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低估了冯国璋的实力,而高估了自己的控制力,因此也就没能理顺他与这员爱将之间的关系。跟位处京畿仍然受制的段祺瑞不同,冯国璋现在已经是拥有独立地位的人物了,对待这样的人物,只可以情动之,以恩遇之,岂能再以机巧相制?

冯国璋突然出手,对于袁世凯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本来北洋的地方派就大多对老头子称帝不满,现在有了冯国璋挑头,自然态度就渐趋明朗。袁世凯之所以看到那份密电如此心惊,也就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份密电会在北洋军人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皇帝肯定是做不成了,袁世凯只得在内外交困中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但是老头子对权位尤有恋栈之意,取消帝制是以退为进,其目的还是在保留自己大总统的位子。

袁世凯要想守住大总统这条底线,最关键的还是要恢复北洋的团结,而要北洋重新团结起来,袁世凯就必须看冯国璋的眼色——冯国璋已经在4月初连发了几个通电要求袁世凯退位了,而其余各省也纷纷效尤。袁世凯只得派阮忠枢前去南京疏通,要求——这个词可能不准确了,应该是请求——冯国璋念在旧情,不要把事情做绝,给老头子留条活路。袁世凯的意思是让冯国璋联络几个尚未独立的省份,大家联名发个拥戴通电,对外表示北洋的团结。那么冯国璋是什么意思呢?事实上,自冯国璋将密电传诸各省之时,他跟袁世凯的关系就已经不可挽回了,冯国璋跟随袁世凯多年,岂能不知老头子的厉害?如果他现在松一松手,等到老头子缓过劲来,那他这个北洋反帝的头号人物不是等着被老头子清算吗?因此,为今之计,只能顺势而为,痛打落水狗,非得将袁世凯逼下台不可。

于是,冯国璋使了个心眼,也没说愿意帮老主子的忙,只说要让各省没有宣布独立的将军来南京开个会,先把意见统一起来。冯国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其实冯国璋是想当个第三方势力,既不附袁,亦不拥蔡,只是借机行事,留着护国军给老头子难堪,然后借助北洋系威胁护国军。而让大家来开会,无非就是要把北洋领袖的位置给坐实,最好是在会上就被公推为临时大总统,这样不就相当于让袁世凯退位了吗?这俨然就是当年袁世凯在武昌起义后所耍弄的机巧啊,冯国璋把老师的那一套把戏学到了手,现在活学活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对于袁世凯而言,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但是冯国璋学的套路形似而神不似,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实际却相差甚远,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如今冯国璋对北洋系的控制力跟清末的袁世凯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本次南京会议的召集人除了冯国璋,还有张勋和倪嗣冲——张勋是坚定的清廷死忠,一心要当护国大将军把宣统重新扶上龙椅;而倪嗣冲又是老头子的铁杆,一度还想出兵云南。有了这两人,冯国璋想来也顺心不了。在南京会议未召开之前,冯国璋先跟张勋有了初步接触——张勋基于他的复辟考虑,不想把冯国璋这样的实力人物抬出来,抱定了捧冯不如拥袁的态度,觉得让日薄西山的袁世凯当个过渡对自己的复辟大业也未尝没有好处。这次接触当然双方不欢而散,最后也没达成个能被各方接受的草案,预备会议如此,正式会议当然也强不到哪去,毕竟各省代表基本都是些墙头草随风倒的料。

果然,在袁世凯退位问题上,起初各省还应和山东代表丁世峄的提议。当然丁某是冯国璋支持的,结果转天过来形势就发生了逆转,当然是因为倪嗣冲到南京了。倪嗣冲没有空手而来,带了三营的兵力,会上首先发言,表示要维持老头子的地位,丁世峄几个代表当然不同意,倪嗣冲火了,大骂丁世峄无良,甚至摆出了一副要动手的样子,其余代表见状,也不敢再说什么,而冯国璋眼见开会开出了火药味,也就只能岔开话题。于是,退位之议也就不了了之。

而在本次会议的另一中心议题——出兵问题上,各省就着实让冯国璋开了眼。基本上,各省有那么几种典型态度,第一种是表示能够友情赞助的,持该态度的人最少;第二种是表示我省兵少民穷,爱莫能助的,这是主流意见之一;第三种是表示大家怎么办,我就怎么办,这也是主流意见之一;第四种比较夸张,跑过来诉苦来了,说我省穷得叮当响,还要请冯老接济之类。这些地方派,一个比一个滑头,最终出兵一事也就没能拿出个章程。

南京会议开到了这个地步,冯国璋可算是竹篮打水了,取代袁世凯当总统,看来是黄了,而集合各省出兵,这也差不多完了。无奈之下,冯国璋又抛出了个意见,说你们不愿意出兵,那我们是不是干脆就找叛乱的那几个省的代表过来谈谈?结果倪嗣冲怒了,坚决反对跟乱党交涉;而此时张勋也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跟护国军谈判。如此一来,南京会议倒是开得热热闹闹,可冯国璋好不苦恼。这倒罢了,更惨的是,此前冯国璋的民意支持度还是历史高点,如今这会一开完,他就被报纸写成了私心自用的丑恶政客——什么都没得着还被骂,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冯国璋这次开南京会议,本来是想做个东道,借着老头子势颓,北洋内部不稳的当口,顺理成章地接手北洋系,从一个有些名声的北洋实力派正式登基成为北洋系老大。可惜的是,不管冯国璋如何费尽心机,却总有个倪嗣冲在那不买账。倪嗣冲不买账,各省的态度也就有些摇摆,于是他这个领袖梦也就泡了汤。何为画虎不成反类犬,冯国璋狗可算给我们完美演示了一遍。不过,倪嗣冲纵使对老头子忠诚不贰,也成功搅黄了冯国璋的南京会议,但他也无力挽回袁世凯最终失败的命运。袁氏政权就跟当日清廷一样,风雨飘摇,四处都开了口子,堵住了这个,堵不住那个,已经不是一两个忠臣顺子能够挽救的了。因此,即便冯国璋没有能给他最后一击,也会有别人将他送上灵台。

催命二陈汤

虽然南京会议被带着三营兵马誓死效主的倪嗣冲给搅黄了,但是,从本次会议各省代表的态度而言,实际上袁世凯已经是众叛亲离了——有些是明确表态,有些虽没表态,但沉默就是最好的表态。所幸袁世凯经营了一辈子,还有个铁杆死忠倪嗣冲给他撑场子,避免了各省将军联名逼宫的尴尬。但所谓治病治不了命,倪嗣冲不过只能略尽人事罢了,也就是挡住一个算一个,冯国璋没能打倒袁世凯,自有能打倒袁世凯的人物。

同类推荐
  • 闲谈南北朝末那些事

    闲谈南北朝末那些事

    公元六世纪,这是一个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大乱到大治的时代。本文主要写从523年北魏六镇起义到589年隋灭陈完成中国统一这66年历,全文主要围绕四大主角尔朱荣,高欢,宇文泰,杨坚展开,按照北魏的衰败、北齐北周的崛起、及隋代周统一全国这一历史大脉络推进,欢迎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一起探讨,熟知的朋友给出批评,不熟悉的朋友就全当扫盲吧,哈哈。有人要问啦?为毛要写这段历史啊。本人回答一个字,怕吃苦。一是因为个人喜欢南北朝这段时期的历史,这个时期可谓风起云涌,人才辈出,可惜没有像隋唐演义这样的传纪流传于世。二是因为前期的历史太复杂,人物太多,怕自己写不好,所以先整相对简单的末期历史。三是看看最近的电视剧,都没有关于南北朝历史的,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楚汉相争,隋唐演义,五代十国,明代小说,清11大戏??????
  • 我想写的三国

    我想写的三国

    没有装逼,没有后宫,没有激烈的战斗。会有江哲,会有陆仁,会有贾福,会有张寒。主角与世无争,是一个懦弱的隐士。他会讲故事,讲他看到的一切。作者是个菜鸟,他很懒,写的也很烂。麻烦看过的人行行好,多点评几句。
  • 徐福录

    徐福录

    传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以及三年的粮食、衣服、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然而徐福出海数年未归,究竟是否寻到了长生不死药未可知,跟覃文一起经历不一样的先秦时代吧。
  • 残唐再兴

    残唐再兴

    唐昭宣帝天佑四年,国贼朱温篡位称帝,国号大梁。天下由此分崩离析,诸雄并起,分割天下,战争连绵不断,朝纲崩坏,天地闭,贤人隐,王者不作而乱贼盈天下,导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唐朝基业分五国,历五十三年,共八姓十三帝,国号:梁、唐、晋、汉、周,因恐前后混乱,所以各加一个后字。再有与这五朝不相统属的过度,共计十国。因此内乱,外夷乘隙而入,喧宾夺主,社稷被灭,君臣被囚,契丹、吐蕃趁机掠夺壮大,由此神州板荡,四夷交侵,大中国成了盗贼世界,夷虏奴隶,可悲可叹。龙洞探险的李祚,被神龙吞噬后重生为唐末帝昭宣帝,厚重的复国重任就是摆在李祚面前的道路,看小皇帝如何披荆斩棘,安内攘外,光复大唐盛世!
  • 三国之一世称雄

    三国之一世称雄

    现代大学生刘琦穿越成为汉末刘琦,跟随父亲携带圣旨去往荆襄赴任,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三国征程。还会重蹈覆辙,被曹操、刘备、孙权三雄在赤壁之战后,瓜分荆州吗?刘琦强烈的表示,绝对不会,因为他拥有千古召唤系统,历史上的智士猛将任我召唤。曹操有典韦和许褚两大保镖,不怕我有秦琼、尉迟恭两大猛将,看谁能更胜一筹!刘备有五虎上将在手,不惧我有李存孝、罗士信、史万岁、高昂、斛律光五将,看最后谁能技高一筹!孙权有江东四大都督,哈哈,我的阵容更加豪华,四大军神:李靖、郭子仪、卫青、霍去病,看看谁更厉害。看刘琦带领千古雄杰,中兴汉室,大战群雄,实现千秋帝业!
热门推荐
  • 先天大武神

    先天大武神

    一颗承载着无数秘密的圣物--先天古玉,有着怎样的历史?一个被家族唾骂,恨之入骨的废物,却没人敢要了他的命。父亲杳无音讯,母亲被囚禁,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却跟别人走在了一起,天生无法修炼的他能否踏上修炼的道路,站在强者的巅峰?一切尽在本书之中……
  • 落花相思故人心

    落花相思故人心

    “美人芳名?”“顾文轩。”“文轩家在何方?家中可有妻妾?若没有,我能自荐吗?那个怎么说来着…和你共建一家庭,生一堆…小屁孩。”文轩眼中带着点疑惑:“你是女人吗?”随即又望她胸上撇了几眼。
  • 孤世有你

    孤世有你

    16岁,梦鹫人生,渣男在世,青春无悔,看尽人烟,最后才发现是自己看的太深
  • 有爱不哭

    有爱不哭

    在这个喧闹的城市里。11女女个自为生活奔波。他遇上了她.她遇上了他.于是发生了一系列的心里反差.究竟是他爱你还爱她.......
  • 跛道人

    跛道人

    我是一个孤儿,自由被师父收养,在三桥镇的青松观生活。我父母抛弃我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是个跛子吧。我学道,为了保护挚爱之人。我抓鬼,为了度冤魂苦厄。施禁术,为了挑战命运的不公。
  • 混沌真君

    混沌真君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吸收天地灵气为求成仙,长寿。奥义,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凌驾于九元素之上,成仙的必经之路。罗盘,人们修炼到一定境界后会将自身灵核与眉心生命之骨融合后形成的。罗盘不单单只是吸食灵气。他更能用于与战斗。冀天,身怀九帝国之首最正统的血脉,本该荣华富贵的他,却屡遭挫折。他最终能否克服难关,凌驾于群雄之上。请跟随冀天的脚步,一起走向《混沌真君》之路......
  • 闲话遮天之绝代狠人

    闲话遮天之绝代狠人

    不为成仙只为在红尘中等你归来狠人大帝的传奇人生向遮天致敬
  • 昕昕向榕

    昕昕向榕

    大一军训完黑得宛如一个非洲人,他们都说这个时候顾昕喜欢上周梓榕绝对是真爱。大家都以为小两口肯定就这么定了的时候,梓榕出国了,联系方式都换了。四年过后,交流会上再重逢。“你,还爱我吗?”
  • 翡翠饿龙——提玛欧斯

    翡翠饿龙——提玛欧斯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有那么一群超然的存在。由于超出人类的认知太多太多,所以普通人常常称他们为神。期间,一群无聊的神为了找乐子,就像是我们玩角色养成游戏一样。各自在人家找了一些代言人,或者赐予他们力量,或者是一些变强的途径(比如说各种系统),看着他们一天天发展成长,为的就只是单纯的无聊打发时间而已。至于选择的对象,还真不是完全随机。他们会找那些混的最不如意的,最最凄惨的,最最无用的,最最垃圾的人,看他们如何屌丝逆袭。
  • 复仇姐妹的不归路

    复仇姐妹的不归路

    两姐妹踏上复仇不归之路,虽有令人羡慕嫉妒的身份,却被心腹出卖……她们究竟会走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