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500000016

第16章 其实,路上并不拥挤(2)

大多数人都把自信解释为: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并充满积极主动意愿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但事实上,自信不仅仅是一种觉得自己能行的心理状态,它建立的基础不是感性的主观自我肯定,而是客观存在的真实自我。因此,自信强调的是建立在自身实力基础之上,在进行准确自我评估、恰当定位之后的理性心理状态。

表5-2真正自信和非自信的表现

不自信的表现真正自信的表现

我已无能为力试试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我就是这样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

没有因为……我就是对的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把我气疯了我应该坚持这个多年的目标

他们不会答应的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我只能这样做为什么……所以我应该相信

我不能……我当然有缺点……

我不得不……我做这事可以……那事我也许不会做

真正的自信是准确的自我加正确的信心,并且组合在一起还产生了信念。

自我和信心,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自我是基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准确认识,很自然,这样的信心只是种脆弱、盲目的感觉,瞬间可能膨胀成气球,瞬间也可能因为针扎而泄气,甚至有走向心理疾病的倾向,把人带入“自大”“自狂”“自恋”“自闭”的境地,到了悬崖前还要充满“信心”地走下去。

信心则是自我的提升,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信心,就算多么了解自己,也会因为自卑而无法果断地行动,当然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当然,正确的信心来源于扬长避短和准确定位。

1984年,现任中国科技部部长,当时还是同济大学力学系研究生的万钢,登上了前往德国的飞机。在德国第一件事,就是跟同伴一起到克劳斯塔尔大学的外办,了解学习计划的安排。当时,外办的老师提出,作为外国留学生,首先必须参加PNDS考试(德语入学考试)。考试半年举行一次,他必须等到秋季参加考试通过后才能开始他的博士学业。万钢当场就很自信地表示:自己的德语这么好,为什么一定要考试?一定要等这么久才开始正式的学习?

外办的老师表示怀疑,来该校就读的留学生不知道有多少,还从来没人敢说自己德语好到不需要考试的地步。但经过万钢用德语毫不妥协的“攻关”之后,外办老师最后只能表态:“如果你真觉得不需要考试,那去跟几个教授谈谈,看看是否可以免试。”

后来,万钢就和外办指定的几个教授聊了整整一个小时,用德语回答各种问题,接受各种语言测试,最终让教授们心服口服——同意免试。万钢也因此成了克劳斯塔尔大学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参加PNDS考试而直接入学的外国留学生。在采访中,我发现万钢身上散发着自信的魅力。他自己总结说:在该自信的地方就一定要敢于自信,不过分谦虚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才华就要大胆地展示。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一旦认定某件事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就算尽力而为,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为你戴上了心理的镣铐,拒绝了超常的努力,所以也拒绝了奇迹的发生。而你相信自己在擅长和具有优势的方向上的努力,并坚持行动,虽然不一定能够迎来转机,但奇迹发生的可能性肯定会大大增加。

所以,柏林顿北方铁路公司前董事长理查·贝斯勒有一句名言:“不管面对什么事,我都不会说‘绝对不行’。”

对自卑者来说,自卑正是人生最大的绊脚石

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或多或少总会在某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就算是伟人也毫不例外:拿破仑矮小、林肯丑陋、罗斯福小儿麻痹。这些都是先天性的缺陷,不比学历、技能、知识、文化、性格等,后天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这些无法改变的缺陷难道都不足以成为令人痛苦自卑的源头?但他们拥有的却是极其辉煌自信的一生!

练就自信的第一要素是:恰当定位,一定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信息:其一,正视自己的不足,不因差异而感到自卑,不为缺陷而感到烦恼,不让弱点影响你的成功;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把握和信任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形成优势,由此进行人生的策划和竞争。

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兼总裁李一,在1988年最初去美国迈阿密大学留学时,学的是体育管理专业,但他发现那是“属于富人玩的游戏”,不适合自己的未来,于是就在离毕业还有半年时,毅然报考沃顿商学院。

美国沃顿商学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商学院,李一考得并不轻松,先后面试了三次,仍没结果。最后一次面试,他干脆在考场上直截了当地问主考官:“如果我没有被录取,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很可能是你没有工作经验。在美国,商学院录取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商务工作经验。”

李一作出的反应不是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者说“我会如何改变自己的缺点”,而是立刻反驳:“按你们的招生材料所说,沃顿作为世界最优秀的商学院,肩负着培养未来商务领袖的重任。但世界各国发展很不平衡,如果按你们现在的做法,商务成熟的国家会招生特别多,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能一个也不招,这跟沃顿商学院的办学宗旨是自相矛盾的。”

出人意料的是,李一反驳的自信和勇气还得到了主考官的欣赏。面试出来后,招生办主席秘书给李一打了一个电话:“主席对你的印象特别好,说你很自信,与众不同。”后来,在当年52个申请该校的中国学生当中,李一成为唯一被沃顿商学院录取的中国学生。

我们不为缺点所纠缠的最基本办法,就是别拿自己的弱项去跟别人的强项竞争,没有必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更没有必要为此苦恼和自卑:譬如你喜欢打篮球,但你没有姚明那么高,甚至长到1.8都不可能,但你不一定非要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或者不一定非要成为一个中锋。我们需要的只是改变,然后告诉自己:忘记那些缺陷吧,这不是你的原因,这不是你的目标,这不是你的道路,或者这对你无足轻重。

认识和定位好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特长,就算你的长项不够顶尖,不够权威,但你总会有胜过竞争对手的地方,只要你善于利用,就能形成优势。譬如武器不够先进,指挥官不够专业,军队不够庞大,训练不够有素,但依赖正确的战略战术,“小米加步枪”一样可以打败“飞机加大炮”。

3.我热爱,故我在

做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梦想,这是成功的重要来源之一。

爱因斯坦曾对相对论有个经典的解释: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待上一个小时,他会感觉时间像一分钟那样短暂;而如果让他独自在灼热的火炉边待上一分钟,他就会感觉时间比一个小时还漫长。

这个比喻除了通俗地解释了相对论之外,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个常识: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或者做喜欢的事,你会感到幸福和快乐;相反,跟不喜欢的人待在一起,做不喜欢的事,所有坏情绪都会到来。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经这样解释过自己多次的人生选择:“一个人选择的时候,是完全不能控制结果的,你今天选择得对,并不保证你未来选择的还是对。因此,一个人选择的时候,只能服从你内心想的事情……也许有人会说,杨澜并不成功,那也没关系,我仍然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我选择的是我喜欢做的事。”

大家很熟悉的杨澜在其职业生涯中有过三次事业转身:第一次是在主持《正大综艺》如日中天时,突然急流勇退,赴美留学;第二次是在运作凤凰卫视《杨澜访谈录》正当红时,毅然辞职,创办阳光卫视;第三次是突然捐出阳光传媒集团51%股份成立阳光文化基金,回归主持人本业。

这三次转身,虽然事后看来明智,当时却引来无数争议。尤其是第一次杨澜放下中央电视台的“金话筒”去美国读书时,几乎所有人都说她傻,这么好的工作怎么能够放弃?但为什么杨澜决意要离开呢?用杨澜自己的话说,是因为缺乏长期的信心——“选择离开是因为恐惧,因为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为什么缺乏信心?因为“有吃‘青春饭’特征”的这类节目不是她喜欢主持的类型:“我希望通过出国学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因为自己的喜欢,所以自信和坚持,杨澜的解释其实也是这次采访调查中无数成功人士的共识之一。

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曾如此说:“实际上,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是对于我所做的事情的热爱。我有一种愿望,要尽可能地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

人不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因为有人性和情感的存在。所以有些东西再好,再有价值,再合适不过,可如果不喜欢,我们就会将其当成一种负担,甚至越接近成功,我们越无法摆脱那种窒闷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有些事情,明知道代价很高,可因为喜欢,所以我们能从中获得乐趣、满足、激情、成就感。因此,我们不会用商业化的价值来衡量,我们会将其视为人生挑战,如同购买商品,如果很喜欢,就不介意多花点钱做个冤大头。

唐越曾是e龙网的创始人,现在是蓝山中国资本创始合伙人。他的人生充满了成功,也充满了开放,他曾这样阐述自己的多次人生选择:“成功,不过是用公众的眼光来衡量。对于个人,就是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

“1991年,我在南京大学国际贸易系读到三年级的时候决定退学,20岁的时候,我只身来到美国寻找新的生活方式,随后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州私立的Concordia学院,主修金融,辅修政治学。毕业后进入美林证券,从最基础的办事员做起。”

“在e龙成立9个月的时候,我曾有机会以几亿美元的价格卖掉e龙,我也曾有过一丝的后悔。但我觉得,只有抱着平和的心态,才能享受事业与生活的乐趣。”

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业元老、我认识多年的好朋友徐小平,曾在出国留学的咨询手记中劝告年轻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而出国留学:“人不要为别人活着,而要为自己活着。哪怕你的父母逼迫你立即出国,也不要理他们。因为出国之路是你的人生道路,走得好坏,决定你一辈子的生活质量。你的同学,也许会在听说你出国消息后祝贺你一分钟,但他们转眼就会为自己的事情而奔波。而为争气要出国,其实是一种失败者心态,是一种偏离人生目标的变异追求。发令枪响后,人人都在向正前方的终点冲刺,但你却向侧面狂奔。”

创业海归张帆也曾这样归纳人生的成功哲学:“其实不管干什么,对一个人来讲,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找到自己喜欢干的事,最好那个事还是你自己比较擅长干的事,这是最好的。”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常常见到:譬如现在的家长从小逼迫孩子,今天去少年宫学钢琴和舞蹈,明天参加绘画、写作、电脑培训班,后天再请个外语家教;将来还要“指导”孩子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再后来还要给他安排工作,介绍对象……家长几乎考虑到了这一切,却忽略了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于是,孩子们是有了特长和前途,却一点也不快乐和自信,因为前途不是想要的前途,所以他们感受更多的是无奈、压力以及责任。

当然,人生难免擅长的事并不是喜欢的事,喜欢的事却不是你最擅长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最好的老师不一定能教出最好的学生。

没有奋斗在自己最擅长、最易成功的领域,这无疑有人生的浪费。如果做自己擅长、自己却不很喜欢的事,你则会感到遗憾。要避免自己的嗜好与特长不成为两条平行线,我有如下建议:

——喜欢你所做的事,喜欢你所擅长的事,喜欢你手头上的工作,把擅长的事变成喜欢的事;

——为喜欢的事坚持“充电”和积累能量,将喜欢的事变成擅长的事;

——就算不能把“喜欢”变成“擅长”,也可以利用你的“擅长”,去实现你的“喜欢”,这能间接带来满足和成就感,也算是一个平衡的交换。

4.如何拥有“山可靠,树可栖”的一生?

最考验一个人是否独立的时刻,当属面对富贵和诱惑的时候;最考验一个人是否具有自立能力的时刻,当属遭遇磨难和困难的阶段。

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前会长韩启德的人生就是从充满困难的环境中开始。但是艰难和挫折,反而使他更加独立和自立。

据《百年潮》报道,韩启德少年时代屡经磨难,他父亲因为事事认真,得罪过不少人,因此“文革”时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打成“内定坏分子”含冤去世。韩启德上高中时,考上了上海著名的重点中学——育才中学,结果被人顶替。他考上大学后,成绩名列前茅,当上班长,结果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被撤职。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陕西省临潼县的公社卫生院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他工作很努力,但因为家庭出身,连“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都评不上。

韩启德后来的回忆,却反而感谢困境培养了他独立和自立的能力——“艰苦陌生的环境对人的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很有意义”。

因为不服气,韩启德在读高中时,“总是把育才中学和我所上的六十二中学的两套习题同时做完”,结果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读大学时,他“靠拢组织,总得不到组织的信任”,反而促使他“精读《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无意中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最终,也因为独立和自立,使他更加自信地去把握自己的人生:“我很庆幸我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如果当初一帆风顺,就不是今天的我了。”

“独立”和“自立”,其实是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

按照法律规定,成年人就是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责任的人,这包含两个要素:从生理角度上来说满18周岁,可以自立谋生;从公民的角度来说,成年人必须独立,能够自己判断、选择、负责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能承担完全民事责任。

但是,法定不代表现实,而且仅仅只是生活的独立和自立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独立的思想和自立的个性,进而把独立变成独到、独特、独秀,把自立升华成自强。

《为您读诗》栏目主持人潘杰客做过国家建设部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当过凤凰卫视的主持人,还创业当过老板,也做过职业经理人。但是,据说他初到美国时,却被身边的同学看不起。

那是潘杰客刚去美国的事,他住在美国的父母家里,吃、穿、用都依赖父母。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再习以为常不过了,因为潘杰客刚来美国,什么都不熟悉,也没有工作,还语言不通。但是,潘杰客晚上去英文夜校补习外语时,只读了一个月,却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歧视他。这些人也不是什么正宗的美国人,都是刚刚去美国的第一代移民,但就是看不起他,并且孤立他。

“我特别骄傲地跟人说我和父母住在一块,因为我父亲是康奈尔大学毕业的,英文特别好,我还说我父亲教我英文。结果这些同学就对我不屑一顾,说我们也英语不行,可我们一天到晚一样能打工然后到夜校读书,我们和你在一起学习,你竟然还有优越感?你都是靠别人啊!”

同类推荐
  • 影响人一生的66个管理寓言

    影响人一生的66个管理寓言

    本书属于成功励志类选题。本书从沟通技巧、用人识人、激励下属、团队建设等7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智慧,帮助人们掌握成功之道。
  • 别让细节和口才误了你

    别让细节和口才误了你

    就是从细节和口才入手,让你认识到工作和生活中要关注的细节问题,然后通过后天的修炼提升自我,从而使你走上成功之路。口才是人生必须修炼的大智慧,也是做人成事不可或缺的技巧。口才是一门上天入地的大学问,足以立身,足以成事。聚集细节,必能升华你的人生。
  • 中华励志故事

    中华励志故事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创新的智慧

    创新的智慧

    本书内容包括“从学习开始,学会创新的技巧”、“独具慧眼,让你的想法别出心裁”、“依靠自己,发挥你的创造力”等10章。
  • 青年不可不知的心理奥秘

    青年不可不知的心理奥秘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战胜自己要懂得心理学、洞察人心要懂得心理学、成功人生2010-3-1、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甜美爱情要懂得心理学、幸福生活要懂得心理学、快乐工作要懂得心理学等。
热门推荐
  • 立足本职

    立足本职

    本书阐述了“善于规划职业路径的人将走向成功”这样一个主旨。就像去一个地方需要事先画好地图一样,职业生涯规划勾勒的是职业发展的路径,出色的职业规划将带领我们走上成功之路。
  • 牛奶日记

    牛奶日记

    哈喽!大家好!我是“牛奶”,准确的说是一只北极熊,不过还是只幼崽
  • 御前红人

    御前红人

    倒霉的现代神偷莫默无意间穿越到大圣王朝,成为一名假太监,闯了一序列的祸,得罪了被囚宫中的十王爷,年少气盛的少年天子,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无奈之下,只能易容待在天子身边......
  • 神秘血液

    神秘血液

    孤独的一个人!还不知道父母的下落。遇见她的那一刻让我这个冷血动物变得温暖,只为她温暖!我是个“吸血鬼”。一个女孩让我心从冰冷变得火热。最后我会在冰冷的棺材下守护她永生。神秘血液、“冰冷的血”
  • 大酒剑仙

    大酒剑仙

    在这中州大陆上,北有极地冰川,西有末世蛮荒,南有十万大疆,人迹罕至,唯有东方中土方可见人族繁衍,但此地早已战乱纷飞,山河中更是妖兽横行,人类岌岌可危。此时,七位神人站出,合力保中土一方太平,而这七人将自己的所有本领全都编写进了七本奇书之中,名曰私书。时至今日,有人谣传,若是能得一本,便可横行中州...
  • 冠绝天下:腹黑魔君滚下榻

    冠绝天下:腹黑魔君滚下榻

    她是北鸾帝国人人皆知的丑女、废材一碗毒药,再度睁看双眼,迎来的是来自21世纪的杀手女皇丑女?废材?对不起,她的字典中没有这些名词,当她遇上腹黑无比的他,会如何呢?
  • The Ecclesiazusae

    The Ecclesiazusa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灵之音

    心灵之音

    曾经叱咤宇宙,身为宇宙最强文明的人类,因为引发了宇宙公愤,遭到全宇宙所有文明的围攻。人类拥有的所有文明几乎被摧毁殆尽,最后为了保存根本,不得不隐藏到宇宙角落的银河系,并将仅存的普通人类清除记忆放养在人类曾经的培养圣星——地球上重新经历进化的历程。本以为人类永远没有希望再次崛起的地球守护者——人类曾经顶尖强者的智慧机械体,这一天,终于看到了希望,因为他发现……
  • 青青子矜

    青青子矜

    她只是想要来个新奇的穿越旅行而已,老天用得着这么玩她吗?本来回不去就够伤心了,还要派个变了身的世子爷来管着她,这世上还有天理吗?从小正太到花美男,短短的时间里来了个三级跳,这、这叫她一时间怎么接受,诶!不管了,她说什么也要先找到回去的路!迷糊青青的异世华丽冒险,欢乐与泪水并存的穿越时光爱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造二次元

    创造二次元

    主要说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无意中得到了系统穿越到二次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