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生活就是如此。因为不甘于平庸,所以爱读书,所以暗恋上了同样爱读书且在沟里十分出色的林枫,可无奈的是那时她太过年幼且相貌丑陋,没有追求对方的条件,更无勇气。可等她又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且变漂亮可以追求对方的时候,对方却戏剧般的变成了自己的舅舅。如果日复一日的生活在平淡中度过的话,她会如沟里的别的女孩一般,由父母说媒或自由恋爱,然后嫁掉,可自命不凡且太过执着的她显然不会就此屈服于常态化、庸人化的生活,所以在漫长的时日里她等待着——虽然并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等待着一些超脱她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一些事情的变化。
事实上,自拥有常水沟以来大多数人的生活遵循着既定的规律或是法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数学中时常说的额常量,但也有一些东西或是事情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的如同蝴蝶效应般发生着变化。如果沈静琴没有野心或野心很小,当年也就不会给林枫写那封分手信;如果没有那份分手信,林枫也不至于失去拼搏的信心并与生活妥协;如果没有沈源与明老太爷的债,沈丽婷也不一定会和明枫走在一起;如果林枫没有变成明枫并且没有和沈丽婷走在一起,那么李世颖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明枫的新婚妻子,那样明宇、明莫愁也不会来到这个时间上。
世界有常量和变量组成。多年前失恋后的林枫自己没有主动选择生活与将来,所以生活与将来选择了她;同样也是多年前,放弃明枫后沈静琴根据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自己想要走的路,所以成就了她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也是在多年前,如若沈丽婷能够坚持所爱并与之走在一起的话,他的父母、明老太爷、明枫也只能默认注重不情愿的结果。可惜外表柔弱的沈静琴内心太过要强,而外表坚强和明枫和沈丽婷却刚好相反,他们太过孝顺,太多顾及别人(主要是家人)从而在生活的面前彻底沦丧了自己,他们成了明老太爷、沈源或是其他沟里人眼中的明枫、沈丽婷——原本的明枫、沈丽婷早已在他们相互结合的那个婚宴上永恒的消失在了他们仅存的斑驳的若有若无的记忆里。
这是一个集体意识大大高于个人意识的国度,舍己为人、公而忘私、舍身取义、奋不顾身自始至终都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主流。能怪他们彼此的父母吗?他们只是这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在本着为子女好,为自己也好的想法下,某次拜访、某次宴会仰或是某次玩笑,像他们这样子的下一代的终身就此被轻易的安排。这种力量如此之大,大到你从来没有去思考其中的荒谬。事实上明枫能够想明白这些,李世颖也能够想明白,他们都明白,并且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或妥协退让,或作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