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清末明臣曾国藩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也是一位大力提倡“戒傲”的人。他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以自己为例告诫他们,万不可恃才傲物,看不到别人身上的一点长处。长此以往,则永远都不会有进步。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引用别人因为心存傲气而不能有所成就,或者因此而遭人嘲笑的例子来教训弟弟为人谦虚,他写道:“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中,自满之人亦多。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考据、作诗弄文,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对此曾国藩曾说:“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傲慢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我崇拜,是一种因为内心自惭而以道貌岸然的仪态掩饰的行为心理;在伦理学中,它属于一种不良的道德习惯;从社会关系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存在只能是让人孤芳自赏,长此以往,最后孤立的只是自己,从而造成自己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总之,无论如何,傲慢都会给自己或者他人造成很多无法补救的过失。所以,一个人要想做到圆融处世,或者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要戒傲,做到有才学而不张扬。
比如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人:虽然他们的思路非常敏捷,讲起话来简直是口若悬河,但他讲的话别人大都不愿听或不屑听。为什么?因为他的表现非常狂妄,让周围的人异常反感,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
现实生活中,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青睐;相反,那些妄自尊大、看不起别人的人总是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把事业和人际交往陷入绝境。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把心满气盛、卖弄才华视为待人处世的大忌。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碰到的都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没必要针锋相对。退让一步,别人过去了,自己也方便。毕竟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帮我们避免许多麻烦。倘若人胸怀大志,和谐可以让你一心一意去积蓄力量;假如你要平平凡凡,和谐也可以让你活得从从容容,逍遥自在。可进可退,两头是路,何乐而不为,而恃才傲物带给自己的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宽容的涵义有哪些
《现代汉语词典》中“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对此可进一步引申为: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宽大为怀,以大局为重,甚至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豁达大度的表现,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
宽容就是洞察。世界是矛盾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无论是“患难知交”“亲朋好友”,还是“金玉良缘”“模范丈夫”,都是相对而言。
其实,他们也有苦恼的时候,只不过他们的苦恼常常通过彼此的宽容而成功化解了罢了。不必羡慕别人的融洽,也不必事事和别人比较,只要能够常用宽容的眼光看世界,友谊、事业、家庭自然会稳固、长久。
宽容就是忍耐。对于来自同事和朋友的批评误解,过多的争辩、反击实不足取,唯有采取冷静、宽容忍耐的态度。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宽容就是忘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学会忘却,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曾经的伤害,忘记别人的批评和误解,放眼明日,生活才有阳光。
宽容就是谅解。记仇是心灵的肿瘤。多一分宽容也会多一分和睦,隔阂由此可能化解。家庭更需谅解,只要有感情就不易分开。假如儿子成绩近期不尽如人意,女儿考重点名落孙山,也不要恨铁不成钢。无数事实证明,此刻的谅解比责备更能鼓励人。
宽容就是博大。目光长远,宽容你的敌人、仇家、对手,退一步海阔天空,化干戈为玉帛,你会得到彼此相互理解的喜悦。
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你也将更快乐。宽容实在是一种无须投资便能获得的最佳“精神补品”。在日常生活中,当自身与他人的利益相冲突,而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要考虑的便是取义忘利,宁愿自己吃一点亏,也不要轻率地斩断友谊的丝带。
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为一道墙的归属问题闹上公堂,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在京做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帮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往家寄了一封书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里写到:“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邻居也感到抱歉,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
许多心理学专家研究证实,报复心理对健康十分不利,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就是长期积怨和过度紧张造成的。好莱坞一位女演员,失恋后,怨恨和报复心使她的面孔变得僵硬而多皱,她找来最有名的化妆师为自己化妆。这位化妆师深知她的心理状态,中肯地告诉她,“你如果心里不放下,我敢说全世界任何一个美容师也无法美化你的容貌。”
生活中有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宽容忍让并不等于胆小懦弱,而是关怀体谅。忍让和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一个人经历一次忍让,人性便会得到一次提升;经历一次宽容,便会打开一道爱的大门。
不要对他人求全责备
宽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所谓厄运,只不过因为自己狭隘刻薄,在自己的前进道路上自设的绊脚石罢了;而所谓的幸运,也只是因为无意中对他人的恩惠和帮助,为自己日后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可以让他人心中的冰雪融化。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会显得愚蠢;一个不会宽容自己的人,会因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伤痕累累。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功利的环境里,倘若太计较自己的得失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最终会无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听取他人意见,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无法向前;倘若求全责备而不肯包容他人的一点过失,就宛如站在高高的山顶俯视众生,最终会因缺氧而窒息。
苏东坡的《河豚鱼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条豚鱼,游到一座桥下,撞在桥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绕过桥柱,反而生起气来,认为是桥柱挡了自己的路。它气得张开嘴,竖起颚旁的鳍,胀起肚子,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很长时间。飞过的老鹰看见它,一把抓起来,把它的肚子撕裂。这条豚鱼就这样成了老鹰的食物。对此,苏东坡说:世上有在不应该发怒的时候发怒,结果遭到了不幸的人,好比这条豚鱼,“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不去纠正自己的不对,却“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真是可悲!
即使别人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也应尽可能的包容和理解。即便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在大多数人眼里,挨批评肯定是痛苦的,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因为“痛苦”,受到批评时往往会有抵触情绪,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些人能够很恰当地把握批评的方法尺度,让批评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要做到胸襟开阔,需要知道人都有缺点,做到得理让人,最后达到宽容别人。
首先,要认识到“人无完人”。
例如一个女孩,她虽然成绩好,口齿伶俐,但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都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她总有她的弱点。即使是她拿手的事情,她也不能保证次次得胜。她与人争辩时经常赢,偶然输一次,不过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她却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导致思想压力大增,出现明显的担心、害怕、惶恐不安等不良情绪。所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要认识到“人无完人”,既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又允许自己偶尔失败,才能练就好的心理品质。
其次,要做到“得理让人”。
还以上面那个女孩为例。被别人说的哑口无言,她是那样恨别人。将心比心,她次次把人逼得无话可说,别人会不恨她?她在同学中树敌太多,以至于在她失意时,没有人同情她、帮助她,反而乘机攻击她,她被完全孤立了。从她的事情里我们应该明白,与人发生争论、冲突时,即使占到了理,也不要穷追猛打,要给别人留点面子。这样朋友才会越来越多,当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别人才会主动帮助你。
最后,要“宽容别人”。
一方面,那个女孩在憎恨别人时,心里也不快乐,希望别人遭到不幸、惩罚,却又往往不能如愿,这使她失去了往日那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心理失衡;另一方面,在憎恨别人时,由于疏远别人,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言语上贬低别人,行动上敌视别人,致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这样一来,不仅负面现象越来越多,而且承受能力越来越差,社会支持不断减少,以致她情绪一落千丈。可见,憎恨别人,就像在自己内心深处埋下了一粒苦种,只会不断伤害自己,而不会伤害到憎恨的人。
所以,在遭到别人伤害,心里憎恨别人时,不妨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一下:假如你自己处于这种情况,会如何应付?当你被熟人伤到时,想想他往日在学习或生活中对你的帮助和关怀,这样,你心中的怨气就会大减,就能以包容的态度谅解他的过错或解开彼此的误解,化解矛盾,和好如初。这样,包容的是别人,而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自己就能始终在良好的人脉关系中心情舒畅地学习与工作。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些人正直,但可能见识不多;而有些人见多识广,但少一颗宽容之心……在结交朋友时,不应过分挑剔别人的缺点,不应计较对方的身份、辈数、阅历是否比自己低和少;而应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就说明了互相学习的重要性。
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爱好打猎。一次,他同一位牧场工人一同外出打猎。罗斯福看见前面有一群野鸭,便要举枪射击。工人偶然间看到丛林中的狮子,忙举手示意罗斯福不要开枪。但罗斯福却不想丢下到手的野鸭,举枪便射。听到枪声,狮子跳了起来,跑进了树丛。那个工人见此情景,非常生气,大声斥责罗斯福:“傻瓜,我举手示意让你不要开枪,你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吗?”这时,作为总统的罗斯福并没有因此而生气,也没有失去理智而处罚那个工人。他赶忙道歉,责备自己贻误了猎杀一头大狮子的绝好机会。
罗斯福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十分清楚牧场工人在打猎上确实比他这个总统高明,牧场工人的指责没有错,自己确实应该向工人学习打猎。作为总统,罗斯福完全可以把这个牧场工人训斥一顿;但如果这样做,罗斯福总统会失去一个朋友,也会因此丢掉声誉。
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也没有毫无缺陷的完人。我们在结交朋友时,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宽容别人的缺点,广交朋友。从品德高尚的人那里学习;从知识渊博的人那里学习知识;从正直忠厚的人那里学习做人……
人无完人,因此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磨炼自己的品格,锻炼自己的忍耐力,注意不能因自己的个性而伤害了别人。而一旦不小心伤了别人要主动承认错误,赔礼道歉。若与对方发生口角时要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先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找差错,少批评别人,不吹毛求疵,事事把方便让给别人。
《菜根谭》中教人处世的智慧之一便是宽容他人。在《菜根谭》里有很多相关的至理名言,如“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再如“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包容一切善恶贤愚”,如“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则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宽容他人才能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方会赢得朋友,赢得佩服与尊敬。消除彼此之间的怨恨,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讲的就是这个理,与人相处要看到其长处,包容其缺点。
要想做到宽以待人,就必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情,倘若自己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不愿意做。与人交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避免强人所难,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环境。
要宽以待人,必须有主动“让道”精神。交往中难免会遇到因为对信息的意义理解不一,个性、脾气、爱好、要求不同,不同的价值观等,产生矛盾或冲突。此时我们应记住一位名叫乔西·布鲁泽恩的作家的话:“操纵灵敏的船理应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我认为,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同样适用。”应该尊重他人意见,寻找共同立场,主动“让道”,而不应争先“抢道”。“礼让三分”能确保“安全”,对人对己都有益。
对于他人不宜过于苛刻,要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更受人欢迎。
多为别人着想
“暂停一分钟,”肯尼斯·古地在《如何使人们变为黄金》中,有这样一段话,“把你对自己的事情的深度兴趣,与你对别的事情的充耳不闻,互相作个比较。那么,你就会明白,其他人也正是抱着这种态度!于是,跟他们一样,你已经掌握了从事任何工作的唯一坚固基础——除了看守监狱的工作之外;也就是说,是否能成功地与人交往,全看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接受别人的观点。”
试着把自己放在别人的立场上,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你应该对自己说:“如果我是他,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
山姆·道格拉斯过去常常说他太太在修整家里的草地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包括在拔除杂草、施肥和剪草上。他批评说她一周整理两次草坪,而草地看起来并不比四年前他们搬来的时候更好看。他的话令妻子非常不满,因此每次他这样说的时候,那天晚上的和睦气氛就被破坏无遗了。
在心理咨询师的提醒下,道格拉斯先生认识到他过去几年来真是太愚蠢了。他从来没有想到她整修草地的时候自有她的乐趣,以及她也想因此而得到赞扬。
一天吃完晚饭,她太太说她要去除草,并且想要他陪她一起去。他先拒绝了,但是稍后他又想了一下,决定和她一起去除草。她显然极为高兴,两个人一同辛勤地工作了一个小时,也愉快地谈了一个小时的话。
从那以后,他常常帮她整理草地花圃,并且赞扬她,把草地和花圃整理得很好看,把院子中的泥土弄得好像水泥地一样平坦。结果是:两个人相处得更加愉快,因为他学会了从她的观点来看事情——就是所看的只有杂草也没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