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在市里一条步行街上开了一间书店,开张3个月后,生意还好。可惜好景不长,一个姓裴的商人很快就在街角也开了一间书店。一份生意两家做,自然就没有当初那么好做了。小罗十分生气,发誓一定要让对方生意做不下去。很快他就想出了一个吸引顾客的办法:“打折”。小罗在书店的玻璃上贴出了一张广告单:本店图书除教材外,一律85折!这之后,他书店的生意果然有所好转。不过裴某也很快想出了对策:本店图书一律8折。小罗一狠心,又贴出了告示:本店部分图书75折,凡购书满100元者赠送精美礼品!就这样,两家书店打起了“价格战”,两个老板也是仇人见面,特别别扭。2个月后,小罗拿起计算器一算账才发现,2个月来,自己劳心劳力却利润微薄,几乎成了赔本买卖。想来对手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想生意可不能这样做了,于是决定与同行和解。两人一合计,裴某提出了个建议:两家书店尽量避免进同类图书,比如,一家进教辅书,一家就卖漫画、杂志,这样就不会出现恶性竞争了。就这样,半年下来,两家书店都颇有赢利,两个老板也成了不错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交流开店的经验。提起过去的争斗,两人都笑称是“不打不相识”。
想要让同行变成贵人,需要秉承如下经营理念:
1.现代社会,提倡竞争,鼓励竞争,但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相互督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同发展。
2.虽然竞争公司之间有点像战场上的“敌手”,但就其本质来说还是不一样的。这可能因为公司经营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做出贡献——公司的产品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司赚的钱也被国家、公司和员工三者所用;公司间的竞争手段必须是合理合法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司之间完全可以互帮互助、支持和谅解,成为朋友。
3.竞争对手在市场上是相通的,不应冤家路窄,而应和谐相处、豁然大度。这好比两位武德很高的拳师比武,一方面要决出高下,另一方面又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胜者不骄,败者不馁,相互间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4.在市场竞争中,双方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尽其所能与对手竞争是正常现象。但是,在竞争中一定要使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质量、价格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竞争,一决雌雄,切不可用鱼目混珠、暗箭伤人等不正当手段损伤对手。
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市场是广阔的、多元的,一个有灵敏头脑的领导者,在已被别人挤满的热门的康庄大道上,不必因为自己受挤而殚精竭虑,而应果断地避开众人,踏上冷僻的羊肠小道。走羊肠小道,经过一番翻山越岭的艰辛,也可以到达光辉的顶点。
6.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市场形势是变幻莫测的,可能此时对甲企业有利,彼时又对乙企业有利。所以,老板应“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以一时胜负论英雄,更不可因一时失利而一蹶不振。
所以说,同行之间不仅要竞争,更要合作。依附对手的力量,将眼光放远,舍小利逐大利,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化敌为友真君子
本茨和戴姆勒差不多同时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1辆汽车,又在相差不久的时间内建立起各自的公司。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将他们安排到了一起,彼此成了事业中的竞争对手。
1896年,戴姆勒设计出了第1辆马达载重车,而本茨抢在戴姆勒之前制造出了第1辆公共汽车。不甘示弱的戴姆勒在1900年成功地研制出一种高速新式轿车,奥匈帝国总领事埃米尔·耶利内克一口气订购了36辆。
只是,耶利内克在订购这批车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前提要求,那就是用他女儿的名字“梅塞德斯”作为汽车的新商标。于是从1920年起,“梅塞德斯”轿车开始风靡全世界,它给本茨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本茨和戴姆勒的两大汽车制造厂还沉迷在相互竞争之时,在美国迅速崛起的美国福特汽车厂已把目光瞄向了欧洲市场。采用流水线作业的福特汽车物美价廉,不断涌进德国市场。当一辆辆福特T型车奔驰在德国的大马路上时,本茨与戴姆勒几乎同时惊呼:狼来了!
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竞争下,本茨和戴姆勒两大汽车公司都处于危机之中。1926年5月的一天,本茨专程前往戴姆勒公司拜访戴姆勒,他此行的目的是要商议两家公司的合并。此时已经92岁的戴姆勒热情地接待了比他小10岁的本茨,双方开诚布公地就合并事宜进行了商谈,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个月后,本茨与戴姆勒将两家企业合并,联手成立了“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两位汽车业元老在新的公司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合并后,从前的两位竞争对手竟然合作得非常默契,使得公司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了。
本茨与戴姆勒“化敌为友”后,互相成为了对方的重要支柱。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由于经济危机等多种原因,很多汽车厂都倒闭了,唯有奔驰公司岿然不动,稳中有升。本茨和戴姆勒的后继者都为两大公司的合并感到非常庆幸,因为合并给了公司新的生机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奔驰公司的壮大,在于化敌为友。
以宽容的胸襟对待自己的对手,不计前嫌,化敌为友,这样不但能够让昔日的对手甘愿为你效力,成为你坚实的依靠,更能让周围的人看到你的优秀之处,更加尊重你和敬佩你,从而树立你的威望,为你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化敌为友”对于自身来讲,是两全其美之事。
拥有一个朋友还是树立一个敌人,这两种做法为个人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当你树立一个敌人的时候,你所面对的将不只是一个敌人,你所感受到的威胁将十倍、百倍大于他实际上给你的威胁;而当你用友情感动了一个敌人,使他成为你的朋友时,你所得到的也将不只是一个朋友,你所感受到的快乐也将十倍、百倍大于他实际所给你的快乐。当由两个势不两立的敌人,化敌为友成为相互体谅的朋友后,不但双方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而且可以互补不足,共同成就事业。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并没有所谓的对手。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因为你处世的功夫还不够高。那些处世水平高的人,善于与各种人结成朋友。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名望,博得心胸宽广的美名,更重要的是,可以积累别人难以得到的人脉资源,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开拓无限宽广的道路。
如何应对对手可以称得上是一门学问,如何掌握这门学问并为我所用,是人们应该认真思考和谨慎对待的问题。而“化敌为友”是对待对手的最佳态度和方法。
美国有一个年轻商人兼政治活动家叫皮亚,他很讨厌一位知名的大企业家汉拿,甚至接二连三地拒绝与他见面。
那时,汉拿即将成为某政党的政治领袖。但是在年轻的皮亚看来,汉拿只不过是个“坏蛋”,一个地方上的“党魁”罢了。他看见报上对汉拿的称赞,没有一次不摇头痛骂。
后来,汉拿的朋友对他说,你最好还是和皮亚好好谈一次,消除成见。于是,在一个拥挤的旅馆客房里,汉拿被引到一个深沉的穿灰外套的青年面前,那人坐在椅上不动声色,也没有主动问候来者。
待友人介绍“这位就是皮亚先生……”之后,汉拿对皮亚说了很多话。
出乎皮亚意料的是,汉拿对于皮亚的事情可谓了如指掌。他谈了许多有关他父亲担任法官的事情,有关他伯父的事情以及关于他自己对于政治纲领的意见。汉拿说:“哦,你是从奥马哈来的吗?你的令尊不是法官吗……”年轻的皮亚大为吃惊。汉拿又说:“哦,有一次你父亲曾帮助我的朋友在煤油生意上挽回了一大笔损失呢……”说到这里,汉拿突然说出一句感慨,“有许多法官知识渊博,思路敏捷,他们的能力远远胜于普通的企业家。”接着又说,“你有一位伯父在哈斯顿吗?让我想一想……现在你能和我谈谈,你对于那些政治纲领还有什么意见吗?”
此时,这位年轻的政治活动家皮亚彻底改变了此前对汉拿的看法,他像面对一个自己熟悉的老朋友一样,与他侃侃而谈,屋内的气氛轻松和谐。就这样,汉拿以他宽广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获得了一个新的忠诚的朋友。
从此以后,皮亚最大的兴趣,就是与这个他曾经十分憎恨的汉拿聊天做朋友,并且竭尽全力地为他服务。
“化敌为友”,除了自己要放下姿态、心态平和外,技巧也是不可或缺的。要做到巧妙地化敌为友,就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了解对手
化敌为友的关键就是清楚对方的性格特征,以求对症下药、投其所好。
2.充分表现出你需要对方的帮助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对方的积极性。当然,你是否真的急需他的帮助,只有你自己清楚。尽量抬高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自身价值,就可以防止把谈话激化,从而尽可能减少或打消以往的敌对情绪。
3.对威胁性问题置之不理
有时,我们会听到别人威胁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谁?”“你们那所高级学校难道没教你什么有用的东西吗?”“你从来没听过什么叫应急计划吗?”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询问什么信息,只是使用这种方式来威胁你的心态。因此,不要带着感情色彩去回答——索性就不要回答,假装那些问题根本就没从对方的嘴里说出来,你只管回到你的主题。只要你不给对方向你破口大骂的机会,就有可能减少他对这一类恐吓性问题的提问率。
4.敢于承认错误
切莫害怕去承认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这样别人就不会看不起你。其实,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可能会帮你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