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03500000044

第44章 周昌抗旨

皇帝刘邦也并非没有烦恼,倒不是为了韩信,而是为了两个女人:皇后吕雉和爱妃戚夫人。礼法上,皇后是后宫之主,吕雉领导戚夫人。但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信,还不一定买吕雉的帐,有时候还任性一点,使点小性子。吕雉看在刘邦的面子上,也不好责罚,表面只得由着戚夫人来,但偶尔也使点阴招,搞得戚夫人也比较郁闷。结果往往是戚夫人找刘邦告状,刘邦自发脾气,然后皇后快宏大量地迁就了戚夫人。宫中的下人在吕雉面前抱不平。吕雉微微一笑,说道:“由她使性子吧!能使多久呢?”

这话传到戚夫人的耳朵里,让她不寒而栗:是啊!皇帝年纪大了,总会先自己而去。到时吕雉就成了皇太后,而自己无依无靠,下场可想而知。戚夫人就想讨好吕雉,和她套近乎。但二人年龄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想法不同。吕雉虽然对自己客客气气的,但戚夫人知道,皇后从来没有在心里接纳过自己。

最愚蠢的事情就是讨好别人了!戚夫人在心里把自己痛骂一顿。此路不通,就另辟蹊径吧!趁着刘邦对自己百依百顺,不如劝皇帝立如意为太子。皇帝既然喜欢如意,那么让如意来继承汉朝的江山,应该不算太难。戚夫人看着窗外和刘盈玩耍的如意,决定找个适当的机会向刘邦提出这个重大的建议。

刘盈和如意玩的正高兴。刘盈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乐于和他相处。两人都不知道,一场围绕两人之间的巨大的政治风波正在孕育和形成之中……

刘邦倒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戚夫人和如意这一边。原因也很简单,在刘邦看来,如意更像自己,更适合继承自己的江山。前些日子,刘邦心情不错,就和前来请安的太子刘盈下了盘象棋。刘盈只知道步步为营,寸土必争,完全没有大的格局和思路,总是败在老爹的手下。一旁的如意看不下去了,帮自己的哥哥支了几招,结果局面大为改观。刘邦惊讶地看看自己的小儿子,就把刘盈赶走,要如意和自己来一盘。如意也不含糊,当即就和老爸厮杀起来,竟然将自己的人马喂到对手的口里。刘邦也不客气,将如意的人马吃掉,结果发现后方告急。只见如意的一车一马已经冲进了自己的腹地。眼看老帅不保,老皇帝的汗都下来了。刘邦只得损兵折将,总算和如意打了个平手。刘邦抚摸如意的头,心想:棋如其人,这才象我大汉未来的皇帝啊!所以,当戚夫人在和刘邦亲热缠绵之后,提出要改立如意为太子时,刘邦满口答应下来。

刘邦想得很简单:江山是老子打下的,想把皇位出给谁,还不是老子说了算?

刘邦想的太简单了。第二天朝会的时候,刘邦刚提出要更换太子的意思,就遭到了文武大臣的一致反对。连一向以变通著称的叔孙通也不变通了,竟然以死劝谏。叔孙通说道:“太子乃国家根本,不能动摇。过去晋献公因宠爱骊姬而废太子,改立了骊姬的儿子奚齐,结果给晋国带来了几十年的****,成为天下的笑柄。秦朝也正是因为没有尽早立扶苏为太子,才让赵高钻了空子,伪造遗嘱立了胡亥,结果导致了秦朝的灭亡,这是陛下亲眼所见的。当今太子忠厚孝顺,天下皆知。而皇后又和您同甘同苦,一同打下了汉朝的江山。陛下怎么可以背弃于她?如果陛下您一定要废长立幼,我这个做太常的,负责掌管朝廷礼仪的老家伙就先死在您的面前!”

御史大夫周昌没有叔孙通会讲典故,但反对的态度也是异常坚定。周昌口吃,激动地结结巴巴地说道:“臣不会说话。但臣期期知其不、不可。虽然陛下想废太子,但臣期期不、不封诏!”

这话就向刘邦挑明:即使你刘邦下了圣旨,老子也不执行。这话也只有牛人周昌敢说。

这下刘邦没辙了。一个要寻死,一个要抗旨不遵。满朝没有一个人帮刘邦说话。刘邦只得干笑两声,说道:“我也只是开个玩笑。”说完宣布散朝,郁闷地回到内宫。

戚夫人笑盈盈地迎接刘邦,打听朝议的情况。刘邦死要面子,硬撑着说道:“你放心,问题不大,但要从长计议。”戚夫人放心了,过来就给刘邦宽衣捶背。刘邦也是春心大动,一把抱住她,就要亲热,忽然听到了身后的咳嗽声。

来人正是御史大夫周昌。原来,周昌意犹未尽,散朝后没有回家,而是要找刘邦继续理论一番,一定要打消其废长立幼的念头,结果一头就撞进了这个香艳的场景。

周昌很生气,咳嗽一声,扭头就走。刘邦心里也不爽,就叫道:“周昌,你给我站住。”哪知周昌理都不理,继续径直往外走。

“周昌、周昌,你给我站住。”刘邦连忙放下戚夫人,过来追赶周昌。那家伙反而走的更快了。于是君臣二人在宫殿开始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把戏。那周昌一边跑,还一边嘟囔:“没见过这样的皇帝!没见过这样的皇帝!”刘邦听得真切,不由加快了脚步,一个前冲,将周昌扑倒在地,骑在胯下,然后用手死死地把周昌的头往地上摁。刘邦喘着粗气,一边摁,一边说道:“你给我说清楚,老子是怎样的皇帝?”那周昌不敢还手打皇帝,但也不服输,将头拼命地向上昂起,愤愤地说道:“你就是桀纣一样的暴君,桀纣一样的暴君!我就这样说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刘邦抬手就要打周昌,却看见了周昌那倔强、愤懑、甚至有点滑稽的表情,不由笑出声来。刘邦笑着笑着,也没有了脾气,站起身来,放了周昌。

周昌从地上爬起来,依然气鼓鼓地走出殿外,却发现一个人冲了过来,一下子跪倒在自己的面前。

来着不是别人,正是皇后吕雉。周昌吓了一大跳,连忙也给吕后跪倒,请她站起来,不要折煞了自己。吕后哭泣着不肯站起身来,泪流满面地抬起头,说道:“今天如果不是您,太子就被废掉了啊!”

周昌看见吕后悲痛的样子,也感到十分难过,安慰道:“皇后放心,只要有我们这般老臣说话的地方,我们一定不让陛下胡来。”吕雉千恩万谢,将周昌送走,然后擦干眼泪,停住悲声,慢慢地走回自己的宫殿。此时的吕雉对戚夫人恨之入骨:“好你个小贱人。前者抢走了我的男人,现在又要抢走我儿的皇位,你当本皇后是这么好欺辱的么?”吕雉恨恨地往戚夫人居住的寝宫看了一眼,心中明白:后宫之中再无太平可言,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已经打响了。

刘邦暂时将另立太子的事情放在了一边,因为他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做:韩王信叛变了,将马邑献给了匈奴,并带领匈奴人进犯太原!刘邦气得破口大骂:好你个这个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小人!老子一定要御驾亲征,亲手把你的那贼心掏出来看看是不是红的?

刘邦生气是有道理的,因为刘邦对韩王信不薄。当初韩王信只是个平头百姓,无非传说是韩国王室的后裔。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重用了韩王信,派他带兵收复韩国的地盘。韩王信也貌似忠心耿耿地跟着刘邦打天下,结果在荥阳之站中,没有象周苛那样英勇战死,而是投降了项羽。韩王信忠心不足,但聪明有余,跟着项羽混了一段时间,发现项羽不怎么地,又找了个机会反水,重新投靠了刘邦。刘邦正值用人之际,也没有计较,依然委以重任。刘邦夺得天下,就履行承诺,封韩王信为韩王,定都晋阳。韩王信感激不尽,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帮大汉守好北大门,阻止匈奴南侵,并将首都北迁到偏僻的马邑,以方便和匈奴人作战。刘邦大为感动,和他剖符为誓,永不背叛。

韩王信经过楚汉战争的洗礼,觉得自己的确英勇善战,比那个名满天下的楚王韩信也差不了多少,对付个小小的匈奴应该问题不大。

其实问题很大。几场大战下来,韩王信叫苦不迭。那匈奴人跨战马,持弯刀,来去如风,凶悍无比,杀的韩王信的部队落花流水,狼狈不堪。韩王信已经不敢主动出击了,只得困守马邑,动弹不得。匈奴的冒顿单于决定乘胜追击,于汉七年的秋天,率领大军将马邑团团围住。韩王信惊恐万分,立刻请求朝廷派兵支援,同时担心马邑和中原路途遥远,朝廷的救兵能否及时赶到?看来自己当初为图表现,将都城从晋阳迁到马邑真是冲动而愚蠢。韩王信后悔不已。

当冒顿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时,韩王信撑不住了,决定派使者和冒顿寻求和解。韩王信知道这样做对不住刘邦,但保命要紧,管不了那么多了。哪知冒顿还不领情,继续猛攻。韩王信羞愤难当,又无可奈何,只得舍命抵抗。这样局势反而出现了改观。莫顿感到自己一时也难以攻克马邑,开始考虑和解的可能。而此时,朝廷的援军赶到,和韩王信内外夹击,终于把匈奴人给赶跑了。

庆功宴上,韩王信和朝廷援军的将领把酒言欢,高兴之余,心中还隐藏着深深的忧虑:朝廷的援军迟早会撤走,到时冒顿再回来打我怎么办?这帮可恶的匈奴人游牧为生,居无定所,你找不到他,但他回来找你是分分钟的事情。此番匈奴虽然暂时退去了,但马邑的威胁并未解除。韩王信还有一个更深的忧虑:自己此番偷偷和匈奴和谈,万一朝廷知道了怎么办?这可是叛国通敌的死罪啊!好在此事极为隐秘,知道的人不多,应该问题不大。

如果一件倒霉的事情可能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朝廷的援军胜利凯旋的时候,他们不顾韩王信的反对,将那些俘获的匈奴人也押往长安,好向刘邦请功。冒顿单于的一个使者也在这个队伍里,他为了立功赎罪,就将韩王信通敌求和的事情一股脑地招供出来。

刘邦自然觉得不爽,但还是决定原谅韩王信一次,毕竟王朝的北大门还是要人看护,只是派人去斥责了他,算是给他个口头警告。

韩王信却吓得魂飞魄散:自己的把柄被刘邦抓到了,刘邦哪天觉得不爽了,随时都有可以把自己干掉!何况自己还要面对匈奴这个可怕的敌人。真是内忧外患啊!

强大的压力摧垮了韩王信那脆弱的神经。他决定叛变了,就像上次自己背叛项羽投靠刘邦一样。只是这次,韩王信要投靠的是凶猛的匈奴冒顿单于。原因很简单:在韩王信看来,冒顿比刘邦更为可怕。

这次,冒顿高兴地接受了韩王信的投降要求。上次被汉朝的援军打退,冒顿不得不重新打量这个新兴的中原王朝。他对统治中原没有任何兴趣,只是喜欢中原的财富。既然韩王信主动投靠自己和中央政府作对,那有何乐而不为呢?冒顿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但一点不傻。他对韩王信说道:“马邑太小了,你要投靠我,就必须表现你的忠心和诚意。带我去打下富裕的太原吧!”

韩王信明白自己走上了一条和汉朝决裂的不归路。开弓没有回头箭,韩王信终于横下心来,带领匈奴人向自己生于斯养于斯的中原大地发动了战争。

刘邦得到韩王信谋反的消息,龙颜大怒:这帮所谓的王侯的子孙,怎么人品如此不堪?怎么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数典忘祖的事情来?汉奸!刘邦决定御驾亲征,一定要抓住韩王信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同时要打败匈奴,以绝后患。

两军在铜鞮交战,韩王信大败,其大将王喜被杀。冒顿派左右贤王率领几万骑兵联合韩王信在晋阳攻击汉军,又被打得落花流水。汉军乘胜追击,在离石打得匈奴人满地找牙。匈奴人不甘失败,在娄烦县重新集结,却被汉军的车兵和骑兵冲了个稀里哗啦。几仗下来,汉军士气高涨,大有荡平匈奴,一定乾坤的气概!

刘邦得意洋洋,心想:传说中的匈奴人不过如此嘛!当即嘉奖各位将领,尤其是陈豨、柴奇两位将军。此二人带领士兵冲在最前面,勇不可挡。哈哈!老子的队伍人才辈出,这是老天在保佑我的大汉呐!刘邦顿时信心满满。

冒顿单于经过几场战败,知道自己遇到了平生最大的对手,不敢大意,亲率重兵,集结在代谷。此时,刘邦驻扎在晋阳。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刘邦慎重起见,派了几组使者去侦察冒顿军队的情报,其中就包括那个曾建议定都长安的娄敬。反馈回来的情报比较一致:匈奴马瘦人衰,已无实力和大汉抗衡。击败匈奴,在此一举!刘邦大喜,决定大举进攻。这时,娄敬也回来了,汇报匈奴的情况,依然是马瘦人衰,羸弱不堪。但娄敬的出的结论是:千万不要进攻匈奴!

刘邦大为不悦,问其中的道理。娄敬说道:“两国交战,本应该炫耀自己的实力以威慑对方,而匈奴人却把一些瘦骨嶙峋的老弱病残给我们看。任何反常的事情就一定隐藏着阴谋。匈奴人故意暴露自己的短处,说明匈奴人已经把自己的精兵埋伏起来了,准备随时收拾我们。所以,我认为这一仗不能打。”

前面的那些使者听了娄敬的话,心中十分不爽:难道就你聪明,我们都是笨蛋吗?那匈奴明明没有了实力,你还故作深沉,编个故事来显示你的能耐吗?再说了,陛下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士气高涨,早就想和他们决一死战了,领导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这么简单的道理,你还不懂么?他们纷纷在刘邦面前将娄敬驳斥的体无完肤。

刘邦观察两方辩论的情况,觉得娄敬也很过分,尽给自己泼冷水,打击士气,扰乱军心。关键是刘邦自己已经决意开战了,自然只听得见支持自己的意见,听不得不同的想法,当即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把娄敬关了起来。等老子打败匈奴,得胜还朝,再来重重地治罪。

统一思想以后,刘邦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越过句注山,恶狠狠地向平城扑去。

同类推荐
  • 君临天下:皇城

    君临天下:皇城

    这是一个阴沉狠辣的太子成长的故事,他坐拥万里江山,却享有无边孤独,他人生中只信奉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够心狠手辣蛇蝎心肠,怎么配征战沙场坐守江山如画。
  •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统一王朝,明朝的历史受到了中外史学界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但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从今天的角度看,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
  • 戏说华夏之历史

    戏说华夏之历史

    以轻松的口气向人们介绍中华历史,以诸多史书为骨架,加入本人自己的想法,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本书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服,请找左丘明,孔丘,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人详谈。或打电话咨询张岂之,袁行霈,袁腾飞,易中天等老师教授。本人概不负责。
  •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本书以作者在央视《法律讲堂》的系列节目《儒治天下说汉武》讲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通过对汉武帝兴办太学、独尊儒术、打击豪强、北伐匈奴等大政方针的解析,揭秘汉武帝崇儒之谜,用儒之道。
  • 回到三国当黄巾

    回到三国当黄巾

    世人,可老子好死不死穿越到三国,穿越三国就穿越三国吧,我琢磨着脑子里的历史不少,抱抱刘备曹操大腿足够混的不错,但被三国群雄专用刷经验值的黄巾军看上是啥情况,哭,我能不答应被张角选成继承黄天之志吗,能打个商量先放过我吗?不能!
热门推荐
  • 欲穷万古

    欲穷万古

    富贵荣华皆幻梦,我欲成仙与天齐。叙怀出身在东天域的超级世家中,拥有传说中不曾一见的通灵觉,但是却被认定不能修行,原因竟不是资质的缘故,就算天公不作美,仍坚信自己可以走出一条无上仙路,有何惧哉?
  • 好想与你在一起

    好想与你在一起

    初中时期青春的悸动,错过了才懂得的珍惜,历经百感交集我们从懵懵懂懂的孩子变成了为爱遍体鳞伤的青少年
  • 凰命难违:魔帝大人靠边站

    凰命难违:魔帝大人靠边站

    “本帝累了,过来给本帝宽衣。”某魔帝嘴角挂着邪笑,张开双臂。某女偷偷做了个鬼脸,伸手去解腰带。“本帝口渴了,要喝茶。”某魔帝躺在软塌上,伸出好看的手。某女咬牙,去倒茶。“本帝饿了。”某魔帝勾勾手指,充满魅惑的桃花眼眨呀眨。某女深呼吸,稳住心神:“我去煮饭。”颈窝传来温润的呼吸。“不了,本帝吃你就饱了。”某魔帝大手一挥,某女一百八十度平躺。靠!老娘被强上了!
  • 死寂海

    死寂海

    奇差的五行资质,但却拥有高超的控物技巧,一番机缘之下得到了绝世的武技,又得到稀世宝物。假以时日,懵懂的少年虽说无法道术登顶,但定然能武道成神。然而意外的成为了三殿下,非但没有带来好处,还卷入了汹涌而来的大事件中,被堵在城中自身难保。而所谓的大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更为可怕的是,时间完全不站在主角这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主角从容的证道成神。备注:新手作者,一动笔才知道装逼文太难写,本作者实在尽力了,实在装不动,全当练手了……
  • 幻灵天域

    幻灵天域

    风萧萧兮落花流水千里绝不相配的身份流落的家族复仇的希望强大的对手,无法抗拒的力量,一只雏鹰如何化为天鹏翱翔世界~
  • 人体装甲

    人体装甲

    新的时代新的军备应势而生:机械太阳聚能炉,反磁场引擎,光束散射炮,光能坦克,取代石油的金韧树油等等,一场场先进军备的较量相继上演。具备高度机动性,大规模杀伤力的人体装甲亦同期诞生,似乎掌握人体装甲开发能力的人便能座拥天下,而装载人体装甲的人便能轻易击败各种军备。
  • 紫阳圣尊

    紫阳圣尊

    这是一个道、佛、魔、鬼、妖、人并存的世界,世人苦修仙道,一练肉身、二练灵力,却不知苦海之上魂身双修,才是飞仙之道。少年余夕机缘巧合下获得修炼神魂之术,不想却因此卷入一场百年阴谋之中,从此良缘相伴、喜怒哀乐、左右相随……这是一个热血修仙的故事!
  • 第一强人

    第一强人

    他是华夏第一位特种兵,不幸被害且看他如何称霸异界的吧!
  • 群曜撕天

    群曜撕天

    历象日月星辰,复归于无极。青灵大陆,强者无数,群雄荟萃。少年叶昊,星体被封,因为一场奇异的变故,从一个被万道压制的废体,变为了一个资质卓绝,悟性顶尖的天才,踩下一个个自命不凡的天才,破灭一个个所谓的记录,翻江倒海,上天入地。独尊天下,群曜撕天。
  • 美食界

    美食界

    美食风靡全球,未知食材动辄千金的美食时代为舞台,每个人都在追求未知的美味,那是无上的奢侈和幸福,在这样一个时代,有着这样一群冒险家,他们接受美食家的委托,探寻那些见所未见的神秘食材,他们就是美食猎人。但是,那些传奇的食材动植物之凶猛超乎人们的想象,“强大”=“美味”,在美食时代,唯有“强大的食材”才是“美食”,“美味”是“强大”的代名词,美食猎人投身危机四伏的地带,寻找凶猛之至的“食材”,堪称美食时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