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600000006

第6章 开掘潜能(1)

成功的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自尊和潜能。在每一个“差生”的背后,都有不成功的父母与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的潜能是个巨大的宝库,要仔细观察和发现,懂得开发。”国内一些心理专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这些潜能(也包括学习的潜能)一旦被挖掘出来,孩子就能成长为一个在某一方面成就卓著的人。即便是小小的婴孩也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家长应该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要注意观察、发现孩子的潜能。

虽然每个人的先天禀赋有高有低,但是后天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及时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否则,错过了最佳的开发时期,潜能就会递减。

作为父母,我们与其整天嚷嚷着“我的孩子太笨了,太平凡”,不如多花一些时间和心思观察一下我们的孩子。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别人所不及的一面。让孩子无法更优秀的障碍,不在孩子有没有潜能,而在于认定孩子一无是处的这种错误认识。我们如果认真了解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成就很高的那些所谓成功人士,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人也不一定就是最聪明的人,只不过是他们在某一方面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从而成就了他们的优秀。

优秀的家长就是做一个出色的“探矿人”,发现孩子的潜能并帮助孩子发挥这些潜能。每个孩子都有独特潜能。

开发潜能首先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兴趣,家长应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只要家长们耐心细致地留意观察,留心孩子的行为举止,喜好憎恶,在他与别人玩耍、交谈或在自己阅读、游戏时,就可以察觉出他虽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虽没有耐性却有创意,虽不擅言词却很热心,把这些蛛丝马迹记录下来,你就能归纳出孩子的性格趋向或者说擅长的一面,从而诱导激发他的潜能。

一旦发现孩子对某一方面有兴趣,就要好好爱护和培养。

我国围棋国手常昊的成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常昊还没上小学的时候象棋就下得非常棒,常爸爸都要甘拜下风。他常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中途“失踪”看别人下棋去了。少儿围棋班开课之后,常昊又迷上了围棋。六岁的小常昊居然能一坐一整天地看别人下围棋。其他的六岁孩子坐半个小时就要跑路了。兴趣本身就是一种才能,这引起了邱百瑞老师的注意。邱老师经常给常昊开小灶,终于成就了今天的常昊。

那么究竟要怎样来开掘孩子的潜能呢?

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一定的潜能。教育,就是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孩子潜能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他们的潜能开发出来。我们要努力的为他们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他们可以看得见的远处树一面旗,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点亮一盏灯,鼓励他们去追求,去实现,从而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在其过程中,并给予适当的保护、帮助和激励。对此,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方式上应当实现三个转变:

变控制为服务。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一种管束式的教育,因为学生是家长、教师教育的对象,教师就有权管束学生,就把各种观念、知识灌输给学生,教你服从,夸你听话;让你什么时候都得做“正经事”,没事词语抄十遍也是好的,既方便了管理,又能为管理者(教师)挣得工作成绩。教育在教育的实际中总给人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学生更多时候是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他主”太多,“自主”太少。教育呼唤着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不仅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学生更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只有让学生成为教师服务的对象,学生的潜能才有可能得到真正地发展。教师要服务学生,就要增强服务意识,不能总以管理者自居在上面指手划脚,而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尊重他们的人格,要深入他们中间,了解他们的实际潜力。要让学生随时感受到教师的帮助而不是教导。这样学生的心灵就会处于一种自由开放的积极状态。

变抱怨为赏识。有人说:“中国的教师和家长最爱孩子,却也最不会爱孩子。”为了孩子行,却总在抱怨孩子的不行,眼睛老是盯在孩子的缺点和弱点上,久而久之让学生自己也感觉到“不行”,这样亲手把教育效果推向了反面,“好心办坏事”,但仍不觉醒。自信是自主精神的核心。一个人丧失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和创造。要让孩子自信,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行,教育就得变抱怨为赏识。首先要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潜力,相信人人都能成才,并让孩子感受着这份相信,在相信中增强自信;其次要激励孩子,要让孩子人人都能感受到自己通过努力后的成功。这就要淡化横向比较,注重纵向的评价,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而要因人而异。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孩子感受成功就是各显其才,各尽其能;最后要善于发现孩子,引导孩子。你想让孩子向什么方向发展,就在那里寻找“闪光点”,通过表扬激励让其发扬光大。甚至可以制造“闪光点”,让孩子不断地“追求胜任”,从而真的具备了该优点,因为研究表明,人人都有追求胜任的心理。

变填充为选择。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就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和决断。我们的教育已经习惯与让孩子做填充题,把学生的时间规划得满满的,让他们在既定的框架内填写相同的内容,无需选择,一切老师早已包办代替好,你只要照着完成任务就是了,这实际上是对孩子主体性的极大藐视和侵害。怎样让孩子有自主的精神,教育首先要还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干一些自己高兴干的事,学一些自己渴望要学的知识。教师与家长做什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和机制,让他们自由地翱翔!

具体来说,可行的操作办法有以下几点。

给孩子展示才能的机会

了解孩子的性格趋向与喜好之后,别忘了给他机会多加练习。比如,家人朋友过生日的时候,鼓励孩子表演一个节目,每周轮流朗读短文并发表心得,让孩子把当天经历的有趣的事叙述一遍或记录下来。

更重要的是,随时给机会让孩子帮你的忙,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如洗碗、拖地、收衣服等。这样越做越熟练,越有信心,孩子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有些父母一时叫不动孩子做家务事就干脆自己做;嫌孩子不会买东西索性自己出门;认定孩子念不好书,便帮他一题题复习久而久之,孩子生出惰性,心想反正父母一定会伸手援助,便乐得坐享其成,让自己的“天资”睡着了。

所以,当父母埋怨孩子懒惰时,不妨扪心自问,是否对孩子缺少耐心,把孩子的表现机会“洗劫”一空。一个人,只有当他有成功的欲望时才会有行动的冲动,才会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身心的能量。潜能好比埋在地下的种子,最终能不能发芽出土、茁壮成长,家长的开发作用至关重要。

用耐心、爱心保护孩子的潜能。

作为家长,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至少要做到注意纠正孩子生活、学习中的诸多不良倾向,因为有时正是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行为和思想倾向,让孩子本来具备的潜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般来讲,当家长发现孩子贪玩,不爱学习时,通常会非常失望、恼怒,进而斥责孩子,逼孩子努力学习。最后往往会发现,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孩子如果不是真心想学,那么再逼他也是没有用的。只有多与孩子沟通,以爱心、耐心、细心、恒心来帮助孩子,关爱孩子,才能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之火,让孩子变得勤奋,养成爱学习的性格。

“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学了!”七岁的南南这样对妈妈说。

“为什么?上学有什么不好吗?”

“我就是不想上学,不想去!”南南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不行!哪有孩子不上学的道理。”南南的妈妈没有答应孩子的要求。过了一会儿,妈妈又问南南:“你是哪里不舒服,还是和同学相处得不好?”

“没有呀!就是不想上学。”南南很诚实地回答妈妈。

“那好吧,你给妈妈一个理由,如果妈妈认为你有道理,妈妈再考虑你的要求。”妈妈这样回答南南。

南南上学的时间就要到了,妈妈仍旧耐心地等待南南的“理由”。最终南南支支吾吾地对妈妈说:“我没有理由,我明天给你理由行吗?”

“你明天给妈妈理由,那妈妈就明天再考虑你的要求,但今天你必须去上学!时间到了,我们出发吧。”

在送南南去学校的路上,妈妈对南南讲了很多“爱学习的小发明家”的故事。

南南认真地听着,此后再也没有提起“不想上学”的事情。

应该说,南南妈是一个懂得教育孩子的好妈妈,面对南南的厌学情绪,她能耐心地进行诱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假如南南妈换一种教育方式,比如生气地对孩子吼叫:“小小年纪就逃避学习,等你长大了,那还了得!”这样训斥孩子会收到什么效果呢?但是这样的父母在我们的生活中却不在少数,他们不但没能收获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让很多孩子变得更加厌恶学习。

保护孩子潜能也是考验家长耐心的一个过程。有太多父母受着急功近利心的驱使,常常迫不及待地想要孩子在八岁时就搞定一切。他们想要孩子有完美的成绩,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力不逊色于班上的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要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单没有都写着“优秀”,父母就开始烦恼,认为小孩可能有学习障碍或是学习能力不足。在这些家长眼中,孩只有两种类别:“没有能力学习的”和“有天分的”。但是他们唯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孩童的智力发展是时断时续的,是要给予足够的时间的。

没有哪一个孩子会全部拥有各个领域的无限潜能。但是只要方法正确,却可以让任何一个孩子都有所建树。父母们需要的不过是放松一点,更有耐心一点。

犹太教认为,每个小孩都是上帝按照一定的意愿创造出来的。如果家长们忽略了孩子的内在力量,一定要让他活出成人眼中的所谓“非凡成就”的话,家长就是在破坏上天的旨意。在父母的这种压力下,孩子往往最后不是变为了成功人士,而是会成为心理治疗师的常客,他们在成年之后多半会患有睡眠及饮食失常、长期胃痛、抑郁等症状。虽然这并不是家长们的本意,但他们的错误做法却在事实上造成了孩子的不幸。所以,当自家孩子很平凡,学习成绩、各方面表现不如其他的孩子时,就对孩子很失望的家长们,动辄火冒三丈,大声斥骂,甚至体罚孩子。这种没有耐心的教育方法不仅起不到促进孩子爱学习的效果,相反还会使孩子产生自暴自弃和逆反心理,久而久之,更会影响亲子关系。

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有半点儿急躁心理,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所以,父母需要有很好的耐心,要耐心地教育孩子,耐心地陪孩子玩,耐心地为他讲道理,耐心地听他说。

我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以此来感叹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会经常听到有些父母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这么不争气,养你有什么用?”“上学有什么不好?这样不爱学习的孩子扔掉算了!”也许这些都是气话,但孩子会很容易当真,而且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也反映出许多家长的一种心态对孩子的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至少需要孩子用听话、爱学习来交换。

爱是一种意识形态,需要有一个持久的意会过程。许多父母并不明白这一点,以为自己付出了爱,孩子就应该马上感受到,就应该立刻做出回应,这实在是一种过于主观的想法。要想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付出爱心是基本的要素之一。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并在爱的鼓励下积极地行动。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孩子的这些性格、个性,表现在学习方面就会是:有的孩子喜欢学习,有的孩子则不太喜欢学习,甚至于对学习还会产生种种厌恶情绪。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角度看,这样的孩子也是正常的。作为父母,你的爱心和耐心就是开启孩子潜能的金钥匙。

用鼓励、赞赏挖掘潜能

当孩子自己动手做、开口说时,应该给他适度的赞美和鼓励的掌声。因为,即使是个天才,也需要有一个练习的机会来酝酿信心,而后越走越顺。如果只是一味的打击、批评,孩子会窘得抬不起头,再也不肯尝试。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小曾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做的。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

有一天,父亲说要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希尔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对一个人有这种信心,他就会成功。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就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心理学家的千百次的实验与观察发现:未成年的小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小孩子在无意识中按照父母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

另外,开掘孩子的潜能,家长还要注意避免以下一些认识误区。

挖掘孩子潜能就是多学习技能

不少家长认为挖掘孩子潜能就是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经典家教故事

    中外名人经典家教故事

    本书选取了50余位中外名人家庭教育的故事,既有“孟母教子”、“诸葛亮教子”等古代名人教子的故事,也有钱学森、达尔文、撒切尔夫人等现代名人接受家庭教育而成长的故事。
  •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扶起倾斜的天平:单亲父母的教育心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离异或丧偶等原因所形成的单亲家庭不断增多,而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日益突显出来……单亲家庭作为家庭形式的一种,未必会对孩子造成灾难性的伤害。单亲孩子一一样可以健康成长,甚至出类拔萃,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单亲的现实。本书对单亲父母的心理、情感,单亲子女的教育以及爵婚家庭的孩子教育等问题均有深入分析和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单亲父母及孩子提供一个家庭自助的平台,用自己的双手扶起内心深处那架倾斜的天平!
  • 3岁决定孩子一生健康

    3岁决定孩子一生健康

    本书从饮食入手,解决孩子在成长发育期的常见问题。内容包括:3岁前的饮食习惯决定20年后的健康状况;从3岁的饮食习惯看100岁的好习惯;我“型”我吃,为孩子做好营养储备;怎么吃,孩子的胃才不会“发脾气”等。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 感悟父爱母爱

    感悟父爱母爱

    父亲是一座伟岸的大山,拥有厚实的胸怀和深沉的力量;父亲是一棵兀立荒原的大树,顽强地和唱岁月的风雨;父亲的爱内敛、沉雄,像醇厚的陈年佳酿,细致品味,种种温暖和感动尽在不言中。列日下,母亲是一树荫凉;暴雨中,母亲是一方小伞;寒夜里,母亲是温暖的炉火。母亲的爱,点点滴滴,稀释于每一个平凡而琐碎的日子,感性、热烈、忘我。
热门推荐
  • 武世双子

    武世双子

    亲生兄弟,命运迥异。为拯救自己而展开一副全新的世界版图。只为在这弱肉强食的时代活下去。
  • 飞鹰战士

    飞鹰战士

    三年前的失忆促成三年后的无敌,闯都市,泡校花,无所不能。刘枫,世界上最后一个飞鹰战士,带着他师傅的嘱咐,来到皓月市,保卫校花、捍卫爱情,不断成长、不断变强,只为了那早已逝去的记忆。
  • 火影之剑神系统

    火影之剑神系统

    “小生绯村剑心,仅有一点微末伎俩,这套【飞天御剑流】献丑了....”“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贫道这便传你【阴阳太极剑法】.....”“吾有一剑阵,屠神灭佛,诛天灭地,其名【诛仙剑阵】,此乃洪荒第一杀阵,小友接着...!”......万千剑道剑派,璀璨夺目,引人痴迷。天下剑法汇聚一身。“谁敢接我一剑!”
  • 我的海员生涯

    我的海员生涯

    一个屌丝海员从一无是处的实习生靠一袋方便面在孟加拉嫖妓,历经6年成长到万吨巨轮的船长,在欧洲性都阿姆斯特丹一掷千金每一条船都是一段历险记,每次航行都会经历十几个国家。
  •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防弹少年团其实我爱你

    防弹少年团其实我爱你

    -(为什么,为什么?)相爱只是一瞬间吗?一见钟情?日久生情?直到现在我才发现你离我好远
  • 与美同邻

    与美同邻

    与美女邻居从相遇到相知最后最后到相爱的故事。。
  • 星动亚洲之同宿的日子

    星动亚洲之同宿的日子

    由安徽卫视和韩国MBC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星动亚洲》第二季终于拉开帷幕。令所有人意料不到的是,第二季除了新加盟的几名男练习生外,更有数十名女练习生加入其中,一起进行封闭式训练。女练习生的意外出现,令所有男练习生原本枯燥乏味的练习生活瞬间躁动起来。萌动?暗涌?火花?矛盾?发生在星动练习生们之间的精彩故事接踵而至。究竟他们会经历什么?又会怎样成长?或者,将会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五味杂陈的感情。要走的路还很长,值得期待吧?
  • The Three Taverns

    The Three Taver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脉动2010

    脉动2010

    千年前的异世来客,如今的通灵少年。为了追逐青梅竹马的谏山黄泉,他放弃了内心渴望的平静的生活。名为不败的少年哟,迎着夕阳挥洒青春吧!目前有妹子一名,可惜不是软的……现今出场人物主要来至《草莓100%》、《食灵》、《幽游白书》……友情提示:更新较慢PS:有建议的话,请发书评(我很高兴的)再PS:骂人者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