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三章有意思的他
“您说您十点多的时候去了一下厕所。”师父有点动容的说,“您知道的任何情况都可能成为我们破案的线索。所以,可以请您仔细回忆一下,然后告诉我吗?”又顿了顿,“拜托了。”
或许是被师父的表情镇住了,也是为了能为小菲尽一份心,更是为了警察尽快抓住犯人以免一直为自己和孙子的安全担心受怕,张老太太耷拉下眼皮,瞅着握着小孙子的手认真的想了一会儿。
“我就在听戏,那会儿中间停了一下打广告,我就去上厕所了。”
“您平常都这个点去的?”
“差不多吧,将将好第二个广告了。”八点开始,五十分钟一段,十分钟广告。
“那您是怎么过去的?从西边儿绕还是从东边儿绕的?
“两边儿距离都差不多,甚至说西边儿还要更近一点儿,那您为啥要从东边儿走呢?”受害者住的就在老太太家的西边。
“我也不知道啊,习惯了。”老太太一脸懵,估计想着怎么我从哪边儿走难道还有说法,并且我为啥要绕远路呢?。
“那您去厕所一个来回要多久啊。”
“没有算过啊,回来去灶火添点儿柴,再倒杯茶,回来戏差不多又开始了。”那就差不多十分钟。
“那期间您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或者奇怪的声音,比如有人经过?。”
“那倒是没有,就听到风吹树杈子咯吱咯吱的声音了。”老太太顿了顿,没等师父开口就补充到,“我耳朵也背,眼也花了,就上个厕所哪儿还会注意这个,怕是你问我也是白问了,浪费了时间又不能帮你们啥忙,我这心里头过意不去啊。”
说实话,想要通过这两家得到什么有用信息却是挺难的,不仅仅是因为在案发的这段时间他们的确不在现场,没有看到可疑人员,更多的是现在的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防范意识更为薄弱,并且还没有保护现场的意识,就算得到了什么有用甚至至关重要的信息,也会把它理所当然的放掉。
“大娘您可别这么说,很可能您都不知道您知道了啥。”师父并没有就这样放弃,“您上厕所中间有一段路不是能看见小菲家大门儿嘛,您还有印象门儿是开着还是合着?”这一段路也就小菲家里是红色的大门比较吸引注目,其他都是荒芜的一片,按道理来说,从这里经过的人好像都会下意识的关注一下。
“我咋记不清了,好像开着又好像关着。”老太太嘟囔着,这下师父真的是有点失望了。
“是不是您两次看见的不一样?”但是师父还没有放弃。
“好像还真是,咱农村家里头有人一般都开着门,可就今儿个,那门锁的严严实实的。”
“您不是记不清吗?咋知道是锁的严严实实呢?”小伙子忍不住吐槽,觉得这个老太太挺逗。
“那门掩不严的,风一吹就开了。”老太太说着比划着,“她家门儿口还停了一辆自行车,红色的呢可好看,我每次路过都能看见,这次好像没有看见。”自行车其实现在已经很常见了,但是在老太太的认知里自行车还是那个拿票换购的贵重物件,再加上农村不太用的上自行车,潜意识里老太太还是很羡慕,所以每次忍不住眼神就瞟过去了。
“就是说您八点多去的时候门是开着的,十点多去的时候门是合着的,是这样的吗?”师父谨慎地和老太太确认。
“嗯。”张老太太点点头,做出了确认。
“您是一个人去的,没带着小孙子?”
“没带,他随便在外面就自个儿解决了。”男孩子嘛,还小,可以理解,城里面的就挺多,更别提乡下了。
“真的,谢谢您了。这真的对我们很有帮助。”师父诚恳道谢,至少通过这些我们知道了在八点多的时候,受害者应该至少还活着,而在十点到十点二十的时候,受害者已经被伤害了。这和我们推断的死亡时间相符合。
说着说着师父话题一转,又转到了家长里短上面,“小乖乖平时和奶奶一起听戏吗?能听得懂呀?真厉害!”师父语气柔和,还刮了刮小鼻子,看起来像是正事儿结束了,顺便逗一逗小孩儿。
小孙子瞪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没有说话,看了师父两眼,不明白为什么提到他,然后抱着玉米棒子继续啃。
“哦呦,他哪里懂戏。”张老太太摆了摆手,笑的皱纹都出来了,“就知道自个儿玩自个儿的,不看住他,都不知道他会跑到哪里撒野。”
“男孩子嘛,就应该皮实点儿。”师父又一次摆出来和蔼的笑容,“小乖乖今天有没有去哪里玩呀?”
“哥哥不带我出去玩。”听到了“玩”这个字,小孙子终于开口了,虽然是答非所问地向奶奶告状。
“你哥是去上学了,咋带你出去玩啊。”奶奶很耐心的同小孙子解释。
“哥哥不带我出去玩。”小孙子又重复了一句,眨着眼睛,很是委屈,“哥哥坏~”。」
------------------------------------------------------------------------------------------------------------------------
“我当时就被萌了一脸血,按照现在的话来说,血槽都空了。”张分鹏耸了耸肩,“并且他们话题好像有点儿偏家常了,感觉没什么好听的了,于是我就出去了。”
听到这话,我更感觉张分鹏是个有意思的人。本来就被他讲的案例给吸引住了,思路流畅,逻辑清晰,细节描述到位,让人深入故事背景,颇有代入感。
听他讲这个案例原本是为了打破阻抗,从他的话语中慢慢了解这个人,找出关键点,以便打破心防挖出事情的真相。正如一个心理咨询,不可能咨询师一上来就对来访者产生感情的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你来寻求我的帮助,我感谢你的信任和你的酬劳,所以我有责任有义务帮你解决你内心的苦恼。而随着时间的延长,随着咨访关系和工作同盟的建立与发展,积极的正向的反移情使得咨询师会更有动能去帮助来访者,真心希望来访者摆脱烦恼,获得自身的发展。而现在,听张分鹏的讲述过程,使我浅浅地对他产生了一个较为正向的看法,我想想关注他,关注这个案例,因为我总感觉这个案子会是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