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300000009

第9章 风筝永不断线(2)

事情是十多年前,儿子还在幼儿园大班时发生的,儿子正处在淘气的时期,什么都愿意去看,去玩,去体会……那天我接他回家,再过几天就要上学了,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都对幼儿园有着一种留恋的感觉吧!想在最后的一些天里好好玩一下园里的一些景观和玩具。在鱼池边上他忘情地玩着,我很是担心,就站在他的身边看着他,怕他一失足掉进池里面,池里的金鱼游来游去,甚是可爱,引来了许多家长领着孩子观看玩赏,我一不留神,儿子跑着跑着就掉进了池里,惊得周围的家长忙都把孩子抱走了,并高声发出了尖叫。我一下子窜上去一把把儿子从水中捞了上来,儿子惊魂未定,而我则怨气在胸,不由分说,一脚踢在他的大腿上,拎起满身是水全部湿透的儿子往家跑,因那时虽是初夏但还像春天那样带有几分凉意呢。我把他弄回家,给他洗完了身子,换完了衣服,心里的气也消的差不多了,并有了一点自责的感觉,就带着他到外面散步去。过了好几天,当我领着儿子去洗澡时发现了他腿上有一块青紫的印迹,我就问他这是怎么搞的,他说,爸爸是你上次踢的,难道你忘了吗?我立刻想起了那狠狠的一脚,解了当时的气,可成了我永远的痛,脚背青紫的印儿印在儿子的腿上,痛在为人父的心头。我问儿子,痛吗?儿子没有回答我。只是看看我,然后说,以后别再打我就是了,我再也不犯错误了。我当时眼睛一酸,泪水就要掉下来,好在是洗澡,水笼头上下来的水会和泪水流在一处的,儿子看不出来我会哭的。没过多久,幼儿园的鱼池被拆掉而后填平了,变成了一个养花坛,鱼池和儿子腿上的印儿都没有了,儿子的腿也不会痛了。

可是我心里的谴责就这样时常出现在我的那块脑海的海面上,永远不能消失……

记得鲁迅先生曾写的《风筝》一文,是为了检讨自己童年对弟弟的一段不友善。当鲁迅问起成年的弟弟那段不愉快的事情是否还记得时,弟弟竟说没有那么回事。亲缘关系中的儿童是不记怨恨的,鲁迅的弟弟是这样,我的儿子也是这样,儿子早已经把我曾踢他那一脚的事情忘掉了,但作为肇事者的一方是不能没有记忆的,是不能不谴责自己的行为的。

儿子长大了,腿上那块印儿也消失了,可是我总是想起这件事情来,从那件事情发生以后我就从不打儿子一下,哪怕他犯了错误惹我生了气。

我想是这样的,作为父亲没有理由打自己的儿子。孩子只可教育,不可打骂,你要培养一个完美的人格靠打骂是塑造不出来的。打孩子只能说明你教育上的无能。连小孩子都教育不好,要用手去打他们,那么你还能干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这样的人,你没有资格教育孩子。听说在有些国家,就有相关的法律,如果打孩子,被政府发现,家长就有可能被剥夺抚养孩子的权力……我出了一身冷汗。从此,我就用心读书,加强自身修养,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我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教育了他,同时也在进行着自我教育。记住,无论如何,千万不要打孩子,否则你会终身受到良心的谴责。

这年头的孩子

谢竞远

我出校门已经两年,骨子里注定老派。但我做少儿出版工作,有机会接触许多孩子,他(她)们常令我大跌眼镜。

一位同事的小女儿,上小学六年级。没见面前,听别的同事讲,这小丫头特立独行,是个侠女。小丫头来到单位,才十三岁,个头窜得和她妈一般高。小丫头叫一圈儿叔叔、阿姨好,叫得一屋夸奖声。没等夸奖声落地,她就坐在妈妈的办公桌前,打开电脑,上网,玩游戏,看MTV《爸爸、妈妈给我钱》。玩了一会儿,她开始满屋疯窜,我逮住她,和她闲聊。小丫头拿腔拿调,像广东人说普通话,尾音上挑,很另类。跟我对话时,小丫头夸张地双手握拳,举过头顶,嘴里发出“耶”的声音。我问,你这是模仿谁吧?小丫头像瞧外星人一样,满脸疑惑:老人家,你不会不知道小新吧?什么小新?蜡笔小新呀。你不可能没看过小新,你太能搞笑了!大人们怎么都这样!同事们哄笑起来。孩子们对大人不理解,我能理解。但孩子对成人太懂,就令人心寒。一名小学生,私自齐了全班学生的钱,在教师节给老师买礼物,后来她当了班长!我们刊物搞过一次征文活动,收到全国各地大量稿件。其中一篇《碗里的声音》,小作者写他在校外吃饭时,捧住碗喝汤,爸爸来了,告诉他爸妈离婚了,孩子的眼泪落入碗里。小作者随稿附了一封信,说,为了不让同学知道他父母离异的事,只能留下家庭住址,如能发表,请编辑署他的笔名。我把稿子传给大家看,女同事们唏嘘不已。一位刚离婚的男同事,抽着烟,一下午没吱声。这篇稿子,被评为大赛惟一的一等奖。按照征文要求,我给小作者写信,核实他的学校、年级。我保证,发表时,我们做技术处理,不会登出他的真实姓名、学校。不久,有人打电话到编辑部,告诉我,他是小作者的叔叔,小作者一家去香港旅游,他来定期检查房间,才发现我的信。他告诉了我小作者的学校、年级、姓名,又说小作者常发表作品,老师非常喜欢他。我忍不住问,他的家庭没有什么变故吧?对方一怔,没有呀!他们一家高高兴兴玩去了。我摞下电话,如鲠在喉,隐约感到里面有文章。征文的获奖名单和稿件登出后,马上有读者来信,检举《碗里的声音》抄袭,抄的是广西一名初二学生的文章。有的读者说,别的刊物的“曝光台”,曾揭露过这个小作者抄袭其他文章的行为。

作为一个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他能感受另种家庭的不幸,即使是想象,即使是抄袭,即使想赚取编辑们的感动,也真让我们无话可说。唉,这年头的孩子!

小城印象

叶北宁

生活于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的人们反而越来越钟情于野外的自然风景,每到假日,小山沟里总是游人如织,趋之若鹜,而今年国庆节长假,我却反其道而行之,走进了人工造景的极致。

火车经过苏州时,我惊诧于脉脉的流水边那些江南民居的灵秀。一座座白屋青瓦的飞檐小楼静静地伫立水边,雪白的墙上斑驳着雨水冲刷后的印迹,像水洇过的墨痕。远看,青山碧水间,民居和倒影相映如画,简直就是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

而真正的走进苏州小城,才发现,令我惊诧的还远远不止这些。“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百闻不如一见,只有置身于拙政园、狮子林,才能真正体会出那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致。很难想象,在不算太大的一个空间中竟然会融汇了山、水、亭、台,而又显得那么和谐而错落有致。在苏州园林中,我的心没有一刻是放松的,时时被眼前突然发现的一点细节而屏住呼吸。同样是在苏州园林,我的心又是时时放松的,我根本不用费神去寻找什么景观,每走一步,展现眼前的都是全然不同的另一方天地。我才明白了,普通的一片方圆在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下原来可以如此的变化多端!我用相机捕捉每一幕让我感动的奇景,镜头往下一点是湖面上微波荡漾鱼群游弋,往上一点则又加入了垂柳依依古瓦微颔。我根本不敢站在镜头前去画蛇添足,因为害怕会破坏美景的谐调,只是任由这份欣赏和痴迷填满了我此刻的全部心灵。

顺着张继的脚步,我找到了枫桥。寒山寺悠长邈远的钟声阵阵传进耳朵,我心中竟凭添了几分伤感。我伏在桥下的栏杆仰望枫桥,并极力地想象当年桥下的一叶扁舟上承载了多少的离愁。如今我从远方赶来,也算是旅人了,只是怎么说都没有那种漂泊天涯的无奈。流水的对面是真实的江南民居,朴实的江南百姓在水墨山水中继续着千百年流传的生活。

火车开动时,欢送我的依然是苏州特有的飞檐小楼,当所有的一切渐渐变得朦胧时,我知道,朦胧的背后,有一片我刚刚探询过的玲珑的净土。

雪一直下

秋心

在我失明后的日子里,时间几乎成了虚幻的概念。当我从一个噩梦中猛然惊醒,陷于那黑暗中的视线,立刻把我重新拉回到旧梦中。

我不会用疼痛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否醒着,事实上,我对疼痛也已经不那么敏感了。我就那么呆呆地坐着,听着愈来愈平静的呼吸和心跳,直到可以确定这不是在梦中。失去光明以后,这已经成为我渐渐适应现实生活的一种本能。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里?是活着还是已经死掉了?这是我每天最先考虑的问题。

窗外有扑簌簌的声音,它虽然微弱轻盈,却漠然而有节制,我知道一定是下雪了,而且下得不小。我想象着满天满地一片素洁的清白,心里就扑闪出一层彻骨的寒意。我在等朋友的电话,但是没有。我只能将窗户裂开一条缝隙,感受着冬天的清冷和时间的消逝。

今天是给万石老师送殡的日子。今天居然下起了这么大的雪。朋友没有打电话过来,是害怕我太过伤心吧,毕竟先我而去的万石老师,与我患的病有几分相似啊。况且同在一座城市里,又都是恋诗如狂的人,怎么可能不为他的过世而身心俱焚呢?朋友们不让我同往,也是怕我身陷于黑暗中,独自感受着那岁月的仓促与生命的冷寂吧,所以他们宁愿我不亲自去送万石老师,宁愿我此刻凄然感受着诗意的荒凉与孤独。

雪一直下,这可能是天地间最纯洁最诗意的东西了,在通往那个幽冥世界的道路上,能有如此大雪相陪相送,一路同行,这可能也是天地人心对诗人最好的祭奠了。就在这无声的诀别中,一股混浊的泪水,从我暗弱的瞳孔里轻轻划落,生命中三个突然迸现的瞬间,浮现在我视野的深处。

1988年7月一个酷暑难耐的日了,我第一次去报社送稿。那时我既有青年人固执的清高,又未免心怀忐忑妄自菲薄,所以很突然地出现在万石老师面前时,很有点失礼的意思。我因为此前读过他出版的两本诗集,所以对面前这位清瘦文弱不苟言笑的中年人,摆出一种近乎失望的姿态。我把一大堆自视为经典的诗稿放在他的桌子上,然后静静地等待着他对我的称赞。他并没急读我的东西,而是透过眼镜向我投来温和的注视,然后随随便便地问了些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倒像是个呵护有加的慈父。那次交谈不过几分钟,也没有涉及什么诗歌理论或文学修养,等我昏昏然从他那间再简陋不过的办公室里出来,才慨然长叹,这就是被别人称为诗坛泰斗的万石老师吗?怎么与我的想象差别那么大?

我送的第一批稿件一首也没有发,我对万石老师也没有多少报怨,他办事的认真与严谨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那些标榜为先锋的实验作品,自然不会为他所赏识。当我知道他那时已经自费出版了十几部诗集的时候,我还特意找来读了读,我知道无论是从创作数量还是质量上,我都应该向他看齐,毕竟他已经是个年愈五十的中年人了,毕竟他没有给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以虚伪的礼赞,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过后不久,接到万石老师的一个电话,他语重心长地跟我谈了我的那些诗。他最后的一句话是:你写的东西非常不错,你要继续努力,你有什么稿子再送来吧。

1995年初冬一个冷风扑面的夜晚,我跟一个朋友推着自行车从市里回家。刚下那道大坡,一个与我擦肩而过的人,反身把我的双手扯住,他那隐藏在眼镜后面的目光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那人嘴里还飘着一丝酒气,面孔冻得通红,那居然是万石老师。他当街把我拉到一边,就着扑面的冷风和车流人声跟我说:你的诗写得很好,非常好,你可以试着再写点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另外我们的报纸不能用那些特别个性或比较低调的作品,你要转变思路,转变思路你明白吗?他见我不声不响,突然轻轻地给了我一拳,语气中多了一种关切的意味:你的身体怎么样?我才知道你的身体不太好,你可要注意身体哟,别太玩命了。我注视着眼前这位大我二十几岁的师长,他的眼里已经蒙上了一层潮湿的白雾。我感觉到他的手缓缓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我听到他那有点不太流畅的声音:你可要多注意身体啊,把你的诗寄给我吧。

我把自己非常中意的诗寄给万石老师,他在里面挑选了几首,在报纸上发表了。听报社的其他人说,那个版面是从来不发表那类先锋作品的,我是破天荒第一个人了,万石老师为此还受到了一些非议。随后我又寄了几首古体诗,万石老师很快就把它们登了出来,我知道他本人在古典文学方面的造诣是很深的,他对我在这方面的努力应该是很欣慰的吧。过后不久,我就知道了万石老师病重住院的消息。

到了1998年初,我自费出版的第三本诗集《彼岸》在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问世了。朋友们劝我,借此机会开一次私人作品研讨会,我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万石老师,我想要他来做我研讨会的主持人。在我去请他时,他依然静静地坐在他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只是面容憔悴得不像样子,目光中也隐含着某种索然失落,疾病已经把他折磨得有些木讷了。他见到我,立刻恢复了诗人的爽快和谦恭,他问我身体怎么样了,当我把散发着油墨的诗集摆在他面前时,他的眼里仿佛火焰般地闪动了一下,然后他摘下眼镜,用他的双手揉了揉眼睛,用惊异而朦胧的目光回望了我一眼,嘴里说:太好了,你的研讨会我一定参加,我对不起你呀,这么多年了,我总共也没有给你发过几首诗。你能出版诗集,我向你表示祝贺。他显然是有点不知所措,起身从他的书柜里翻出几本他自己的书,放在我的手里,还加重了语气:多提意见,以后有作品别忘了给我送来。

我的研讨会如期举行了,出乎预料的是,好多朋友特意从各地赶来,有的是我敬佩的诗坛长者,有的是远在外地的我市著名作家,那天万石老师特别高兴,他以师长和朋友的身份,向我和在座的人郑重地说:小董是个真正的诗人,这么多年来,我几乎没有发表过他的作品,我知道他既刻苦又有天分,只是我们的报纸不能用他那类的作品,希望各位新闻界文化界的朋友,多给小董一些关爱,同时也希望小董能保重身体,让我们这些写诗的人永远团结在一起。然后隔着好几个人,把手伸过来,与我紧紧地握了握,他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把他日渐瘦削的脸庞衬托得相当苍白。就在那一刻,我也禁不住想流泪了。

一年后的今天,万石老师走完了他五十七年的人生旅程,那也正是我父亲活在人世上的年岁。刚一听到他故去的噩耗,我真有点不敢相信,我知道他一生都在为他的诗歌而笔耕不辍,他的声名也在我的心底耸立起一块情感的丰碑,可能我没有读过他许多的诗篇,也没有与他有过太多的交往私情,可我不能承受他离开我们这个冷酷的现实。一个真正用生命写诗的人,就这样溘然而逝了,而失去光明的我,居然不能去送他。我想为他写点什么,可是迟疑了好久,终于还是没有下笔,我知道想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写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同类推荐
  •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本书中一段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一首首青春桀骜的诗篇,一声声响彻心扉的呐喊,真实地反映了这群追逐青春,追求文学梦想者的心声:如果我在认真写作,请将我留在文坛!才华与轮回,激情与宿命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丽的诗,青春用冲动萌生着激情,青春用回忆勾勒着感伤,青春用泪痕描绘期待的忧伤,青春用倔强诠释张扬的个性。
  •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本书收《火车》、《左邻》、《父亲》、《糖》、《伊胡塔的候车室》、《抱着孩子的农妇》等百余篇散文。
  •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联合国是一个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作为一个国家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常驻联合国记者,无疑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压力。作者以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在这一组织中开展工作的一些经历,以及如何广交朋友,利用手中的笔和相机,为国家服务,为广大的读者服务。
  •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血腥的盛唐(全7册)

    血腥的盛唐(全7册)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

    所谓关系营销,是以系统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将企业转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它依据“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交易自会随之而来”的基本原理,来创造买卖双方稳定和互助的伙伴关系。本书就如何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如何对客户期望值进行分析、如何进行客户识别、客户关系层次定位、如何建立基于客户关系的营销战略、如何区别对待客户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 重生之都市擎天柱

    重生之都市擎天柱

    抛弃肉体以证大道的方月白意外身死,魂魄回归少年时代。带着前世庞大的数据库以及知识,方月白吊打着各路不服。“知识就是力量,跟不上时代的你,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 TFBOYS:TF追星手记

    TFBOYS:TF追星手记

    四叶草看过来看过来,大家来看————的凯爷——的二源——的千总来看——的追星手记
  • 御剑踏尘

    御剑踏尘

    传说九天之上有神人仙灵,九幽之下亦有阴魂鬼魄。中原大陆的人们,为寻长生不老药,或为习得绝技屹立巅峰,不同的目的,却踏上同样的修仙路。其中,长年跟随义父慕容紫在山上修炼的玄生,奇遇天降灵剑。为见世面,携灵剑下山。御剑行,破红尘,斩妖魔,屠邪灵……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在任何时候,事故带来的损失总是令人心痛:在21世纪的头五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火灾21万起,死亡约2000人,经济损失约12亿元人民币,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事发之后每次分析这些事故的成因时,都要被归结为个人或者企业缺乏安全责任意识落实。本书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责任体系,将责任意识融入到我们每天的工作中,做到“检查到位,不漏过一个细节;措施到位,不漏过一个疑点”。用责任心为我们的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 元素传说之起源

    元素传说之起源

    把南大的《龙族》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突发奇想希望写一本和龙族一样精彩的小说,两年过去了,发现距离这个目标有些遥远,于是将目标改为在有生之年写本这样的小说。这本小说里试图通过构建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之中有身临其境的建筑美景,有性格鲜明的人物还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构架。本书的男主是一个拥有全元素属性却无法在体内储存元素之力的奇葩。色彩斑斓的元素之晶,神奇大地脉动,神秘的九大元素家族,或是可人或是明艳的美女,还有那源自上古的故事和传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哪此难以置信的起源...
  • 名提

    名提

    公安局里,预审处是关键的部门,决定着嫌疑人的罪犯定性和是否移送检察院做刑事处理。因其重要,能在预审处待着的个个都是多面手,而其中的精英被称为名提。老家伙齐孝石就是老北京真实存在的名提之一,他靠着三包烟、半杯茶、两核桃和攻无不克的“七小时制胜法宝”,就没有拿不下的案子。如今他已到了退休的年龄,本该接接小案子,熬到退休。但一起由自杀引出的经侦大案,让齐孝石改变了主意……
  • 步步桃花:魅君小傲妻

    步步桃花:魅君小傲妻

    魅力四射,绝世无双,夫君原来是桃花!萧姚望着身上的藤蔓把自己包成木乃伊,嘴角抽搐,抬头对上某男的眼睛咆哮:“妖孽你敢动姑奶奶!”某男掏耳淡淡的回复:“哪敢啊。”“那还不放开我!?”某男冷笑一声,说道:“放开你?谁给我生儿子?”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她真不该招惹这妖孽!
  • 帝辰斩;异界纵横

    帝辰斩;异界纵横

    【此书永久免费】玉宇无垠,群星朝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曾经有无数次我倒在了修炼的仕途中,可是我又用尽了我无限的力气来挽救这一切看似湮灭的天下。这里虽然不是魔法斗气的世界,但却是一个热血纵涣的大陆。巅峰越是遥远,越是指引着我在向着巅峰走去【等级制度:后天、先天、开光、辟谷、金丹、元婴、元神、入圣、灵虚、渡劫、大成】武器等级:一到六阶,灵阶,圣阶,神阶。【本作品讨论群78188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