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桥上,杜墨言缓缓地扫视着周围的景色,发现奈何桥下有一条长河,一眼望不到头。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孤魂野鬼,虫蛇满布,扑面而来的血腥味,让他的胃好一阵翻腾。那便是忘川河吧。杜墨言想。
忘川河的旁边有一块青石,那应该是三生石。传说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石的正面刻着四个大字“早登彼岸”,是不是真的呢?杜墨言突然有点好奇。
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在望乡台上可看人间最后几眼。望乡台边上有座凉亭,由一个叫“孟婆”的老妇掌管,唤作“孟婆亭”。至今武汉归元禅寺罗汉堂的墙壁绘画上,就画着个慈眉目秀的孟婆。凡是赶往投胎、在此过路的阴魂都要喝孟婆熬的迷魂汤,喝完以后,将忘却三生,重新转入轮回。由是,人们将此汤叫做“孟婆汤”。“孟婆汤”正是用“忘川”之水煮成。
其实“忘川”一个忘字,何其难也。人世间有多少割舍不得的东西:金银珠宝、弱儿幼女、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等等等等。于是,这望乡台边,孟婆亭畔就成了每个不甘心辞世的阴魂最后缅怀之地。
世间,人们一方面意欲挽留过去,记忆一切需要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又害怕由自己苦心经营的记忆。“忘川”之水所制的“孟婆汤”正是及人之大需,应运而生。喝了孟婆汤,了前尘旧梦,断前因后果。忘尽一世浮沉得失,一生爱恨情仇,来生都同陌路人相见不识。凄凉间,却显上苍安排之果决,人们想象之浪漫。喝孟婆汤,前事尽忘,六道轮回,转世投胎,慢慢沉去,这种感觉其实挺好,生死大事未必见得危坐而论。
但所谓矛盾的人心,又使人们发明了“记川”一说,黄泉路上,到“忘川”之前,先过“记川”,可饮“记川”之水,好好想想前世今生的恋恋难割舍、抑或苦楚不堪,从而决定是否继续投胎转世,还是永不投生。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可以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
跳忘川河,在污浊的波涛之中,为铜蛇铁狗咬噬,受尽折磨不得解脱。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
你或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他,他却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他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又盼他不喝,又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受不得等待的寂寞。跳进忘川河,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深的爱恋?
杜墨言不愿跳下忘川河,不是他怕了,不是他想要忘记陆芷,而是他不愿看着陆芷将他当作陌生人!他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更受不得等待的寂寞。所以,他决定,喝下孟婆汤,即使会忘记一切,也比陆芷将他当作陌生人好得多。
杜墨言缓缓走向孟婆,发现一路上都开满了火红的彼岸花。它红得耀眼,红得炫目,也红得……凄凉。杜墨言莫名的有些伤感。
传说,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花语是“无尽的爱情,死亡的前兆,地狱的召唤。”传说此花是冥界接引之花,只开于黄泉,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以上传说皆改编自明月若水ssrs的《忘川河传说》
杜墨言走到孟婆身边,看着孟婆手里的孟婆汤。据说孟婆汤即是忘情水,一喝便忘前世今生。爱恨情仇,浮沉得失,都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同陌路,相见不识。不知为何,他突然有些害怕。